出师表历年中考试题大全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4006311 上传时间:2018-06-0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师表历年中考试题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出师表历年中考试题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出师表历年中考试题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出师表历年中考试题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出师表历年中考试题大全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出师表历年中考试题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师表历年中考试题大全(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家长的心愿出师表出师表历年中考试题大全历年中考试题大全20052005 贵州铜仁贵州铜仁1.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读音和意思都不相同( ) A. 以光先帝遗德 B.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皆刑其长吏 C.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 使内外异法也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渔人甚异之 E. 恢弘志士之气苦其心志(孟子二章)2.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 前文段中有两个词语已经成为经常使用的成语,它们是_和_。4. “使内外异法”中,“内”指_,“外”指_;文中与“内”“外”意思相同的两个词分别是_和_。 5. 对这两段文

2、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诸葛亮分析蜀汉的危急形势,意在引起后主刘禅的高度重视。B. 诸葛亮指出蜀汉的有利条件是有一些忠臣志士因感念先帝之恩而愿报效后主。C. 诸葛亮指出后主刘禅应和有司一起处理赏罚之事,以显示公平严明的治理。D. 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广开言路和赏罚严明的建议 _。 6. 写出第一段最能概括作者主张的一句话。 20052005 武汉武汉 7写出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2 分)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 后值倾覆 值: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4 分)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胜一筹 先帝不以臣卑鄙9第段文字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应该_ ,不应该_ ,_(

3、请用原文回答)(4 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家长的心愿10笫 3 段文字着重记叙了先帝的哪两件事?请分别用 4 字语回答。(4 分)20062006 黑龙江黑河黑龙江黑河11 解释文中划线的字。 (2 分)秋( ) 报( ) 光( ) 塞( )12“开张圣听”的意思是_, “引喻失义”的意思是_(2 分)13 翻译“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 (2 分)14 第一段话作者分析了当时蜀汉所处的形势,既指出了不利的客观条件,又指出了有利的主观条件,并提出_的建议。作者认为如果不这样做的后果是_。 (2 分)15 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 “崩殂” “菲薄”两词分

4、别读为“ ” “ ”B. 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的“秋”字可看出,诸葛亮写这封信是在秋天。C. 文中“先帝” “陛下”是指同一个人。D.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是个倒装句,即“于内不懈” , “于外忘身”。20042004 北京东城北京东城16写出加粗字在文中的意思。秋:_ 光:_ 义:_答案:答案:1.A.C(2 分分) 2.这确实是危急存亡的时刻啊这确实是危急存亡的时刻啊! (2 分分) 3.妄自菲薄妄自菲薄 作奸犯科作奸犯科 (2 分分.一词一一词一分分) 4.宫内宫内 朝廷朝廷 宫中宫中 府中府中(2 分分,答对两个得一分答对两个得一分) 5.C (2 分分) 6.

5、诚宜开张圣听诚宜开张圣听(2分分)11 时时 报答报答 发扬光大发扬光大 阻塞阻塞 12 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说话不恰当说话不恰当 13 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的美德,发扬扩大忠志之士的气节。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的美德,发扬扩大忠志之士的气节。14 广开言路广开言路 以塞忠谏之路以塞忠谏之路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家长的心愿15 D16 (3 分)秋:时候分)秋:时候 光:发扬光大光:发扬光大 义:适宜、恰当义:适宜、恰当17 (3 分)分)宫廷里侍奉守卫的臣子,不也稍有懈怠。宫廷里侍奉守卫的臣子,不也稍有懈怠。先帝不介意我的身份低微,出身鄙野。先帝不介意我的身份低微,出

6、身鄙野。后来正遇危亡关头。后来正遇危亡关头。1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 (3 分)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先帝不以臣卑鄙: 后值倾覆:18第段诸葛亮向后主提出的应该_,不应该_,_,_。 (用原文回答,2 分)19第 3 段文字着重记叙了刘备_和诸葛亮_两件事。 20052005 山东荷泽山东荷泽20解释下列词语。 (2 分)中道崩殂: 天下三分: 危急存亡之秋: 殊遇: 21下列句子中“盖”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2 分) ( )A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B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C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

7、珠遇。D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没有)不有死。2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2 分)亲贤臣,受任于败军之际,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臣不胜受恩感激。2004 辽宁23 找出选文第段中的三个错别字,并改正。(3 分)改 改 改 24 在第段空白处填写句子。(2 分)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家长的心愿25 选出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3 分) ( )悉悉以咨之 今南方已已定A 此悉悉贞良死节之臣 B 是亦不可以已已乎尔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幽泉怪石,无远远不到 C D 问君何能尔尔 亲贤臣,远远小人26 把句子“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译成规代汉语。27 概括

8、选文第段作者提出的建议。(2 分)28 从选文可以看出诸葛亮是怎样的人。(2 分)20042004 湖北随州湖北随州2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分)臣本布衣 布衣: 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遂许先产以驱驰 驱驰: 深入不毛 不毛:3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以”与“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 (分)、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3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分)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32、下列对文章(节选)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9、 ) (分)、表、记,都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两段文字五次提到先帝,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和“忧叹”之情。、作者把“北定中原”看作自己“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 ”、这两段文字,寓情于议,感人之深。17 (3 分)宫廷里侍奉守卫的臣子,不也稍有懈怠。先帝不介意我的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家长的心愿后来正遇危亡关头。18 (2 分)开张圣听 妄自菲薄 引喻失义 以塞忠谏之路19 (2 分)三顾草庐 临危受命20半路去世 天下分成三部分 危难紧急存续或灭亡之时 特别厚待 21D 22的确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德行,发扬扩大有志之士的精神,不应该(过分

10、地)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来堵塞忠心进谏的道路(途径) 。23(1)候改侯 芦改庐 弛改驰(各 1 分) 24 奉命于危难之间 25A26 诚愿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1 分),那么汉王室的兴盛(1 分),就时间不远了(1 分)。27 亲贤远佞或亲贤臣,远小人。28 忠心耿耿淡泊名利 有谋略 29-33、略 33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他运筹帷幄,指挥若定,请结合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用短语写出他所指挥的两个战例。 (分) 中国历史上还有许多像诸葛壳那样忠心报国的文臣武将,请从语文或历史教材中列举出两个名人,并写出他们留传下来的名言或者事迹。 20042004 北京北京34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11、( ) (2 分)A此皆良实 用心良苦 B晓畅军事 家喻户晓 C死节之臣 节衣缩食 D计日而待 千方百计3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 分)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36选段中写道:“愿陛下亲之信之” 。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 ; 。 (用原文回答) 37结合出师表全文,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 (2分)20042004 北京丰台北京丰台 38 解释句中加线的词语。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_ 遂许先帝以驱驰驱驰:_深入不毛毛:_ 故临崩寄臣以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家长的心愿大事也

12、:_39.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_40. 第 3 段文字中,表明出师条件已具备的语句是:_20052005 广西河源广西河源 4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 分)(1)远: (2)所以: (3)是: 42翻译段中划横线的两个句子:(4 分)(1)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43.说出“卑鄙”一词古今意义的不同:(2 分)卑鄙 古义: 今义: 44,第一自然段中,作者提出了 (填四个字)的建议。(1 分)45文段“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中加点的“此”指哪两件事?(2 分)20062006 武汉武汉4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 分)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悉 可计日而待也 计:47、翻译下面的句子(6 分)每与臣论此事 愿陛下亲之信之答案:答案:34B 35答案示例:答案示例: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隆的原因。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隆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当和我谈论这事,对桓、灵二帝没有不叹息、痛心和遗憾的。先帝在世的时候,每当和我谈论这事,对桓、灵二帝没有不叹息、痛心和遗憾的。36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营中之事,悉以咨之。营中之事,悉以咨之。37答案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