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假期实践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005137 上传时间:2018-06-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假期实践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统计学假期实践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统计学假期实践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统计学假期实践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统计学假期实践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计学假期实践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假期实践论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东交通大学暑假调研报告大学生社会实践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目录目录摘要.- 0 -1.调查目的.- 1 -2.调查对象.- 2 -3.调查内容.- 2 -4.调查方法.- 2 -5.调查结果.- 2 -6.调查结果分析.- 4 -7.结论与建议.- 5 -参考文献.- 6 -华东交通大学暑期调研报告- 1 -摘要摘要大学是一个思想自由的天堂,每个大学生的生活都由自己做主,在大学的 课程外大学生们可以选择各种各样的课余活动,很多同学都选择参加到社会实 践的活动中,在学习之余做些兼职或是在假期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中,为了更 加了解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具体情况,我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进行了调

2、查, 在调查中我搜集了一些信息,并展示如下。关键词:关键词: 兼职,社会实践华东交通大学暑期调研报告- 2 -1.调查目的调查目的当下,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 实践,打暑期工、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挣 钱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却认为挣钱并不是大学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 学把打工看作是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许多学校也积极鼓励大 学生多接触、了解社会,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 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通过调查 可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以及分析大学生社会实

3、践情况,从而结 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使大 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见真知。在往后实践中能更好地接触社会、 实践自己的专业技能,寻找发展的机会。2.调查对象调查对象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大学生社会实践已成为培 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不能忽视或放弃。因此这次调查就选择了 在读大学生 50 名进行调查。3.调查内容调查内容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是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习,最想参与何种社 会实践,所参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能否体现实践与理论知识 相结合以及在工作或实习中获得了什么等问题进行展开。4.调查方法调

4、查方法主要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 50 份,收回有效问卷 50 份。然 后在选择调查对象的时候还辅之以分层抽样调查等方法。抽样的具体方法是: 按照大一大二大三各年级人数按比例抽取相应的在读人数。5.调查结果调查结果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大学生的第二个“课堂”,通过 兼职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存在就是合理”,职业没有高低之分,无论 什么职业都有其可取与不可取之处,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学生觉得只要是 能够赚钱的工作,就可以去试一试,品牌代理,促销等以前不会是大学生从事 的工作,现在都成为了大学生们可以接受的工作。有 52%的同学认为如果要参 加社会实践,最理想的就是到

5、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职 占 40%;而 56%的同学有做过兼职,20%打过暑期工,14%参与过实习,表示从未华东交通大学暑期调研报告- 3 -做过的仅占 10%;现在大学生兼职、打工,除了做家教 14%、网络的实习实践 6%外, 在兼职或打工时从事派传单、商品促销 22%、校园销售 14%、当餐厅服务员 8% 等简单、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却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去甚远,76%学生认为 所实习或兼职的工作与自己专业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仅 24%的人认为完全或 基本相符。能够使大学里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只占 38%,在实习或工 作中 66%的人满意自己的课外实践能力;12%

6、的学生认为兼职是为以后的求职做 准备,在选择实习或打工目的是什么的时候,有 32 人选择“接触社会,积累工 作经验”,占了总数的 64%,选择“赚取生活费”,占了 20%。从选项人数中显 示,大学生兼职以赚钱和充实自己为主要目的。现在的大学生已经将打工看得 很重了,钱虽然是一定因素,但是希望通过打工获取的经验对将来就业时有所 帮助应该是更多学生考虑的问题。大学生在打工时间上的弹性还是很大的,这 应该和他们宽松的学习环境有一定关系。56%的人会选择在假期实习或打工,30%会 选择任何没有课的时间,12%会选择周末。有 31 人认为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 赞成合理兼职或打工实习,19 人很赞成兼职、

7、打工,没有人反对。54%的人都 提出学校除了提供就业指导以及专业课程外,还应该提供实习机会,22%觉得学 校应该提供就业体验,至于选择素质拓展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各占 12%。调查对象兼职情况图表分布如下表所示调查对象兼职情况图表分布如下表所示0%10%20%30%40%家教网络实习商品促销校园销售服务员其他兼职情况14%6%22%14% 8%36%兼职类型所占比例从图表可以看出,大学生兼职的方向相对比较单一,而且比较简单没什么技从图表可以看出,大学生兼职的方向相对比较单一,而且比较简单没什么技 术性。从事商品促销、家教和校园销售的居多。术性。从事商品促销、家教和校园销售的居多。华东交通大学暑期调

8、研报告- 4 -调查对象对如何使自身的更能适应社会对学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调查对象对如何使自身的更能适应社会对学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学生为自身竞争力的提升对学校提出的建议54%22%12%12%提供实习机会 提供就业体验 提供素质拓展 职业生涯规划从图中可以看出,受调查学生认为最能提升自身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的方式从图中可以看出,受调查学生认为最能提升自身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的方式 是接受实习机会其次是接受就业体验,接着是接受素质拓展和职业生涯规划。是接受实习机会其次是接受就业体验,接着是接受素质拓展和职业生涯规划。6.调查结果分析调查结果分析在调查中发现没有人在参加社会实践上选择参加“三下乡”活

9、动,说明当 代大学生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较,他们的求学经历、生活条件、所处社会大环 境都相对优越,也没有经过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们意志往往比较脆弱, 克服困难的能力也较差,常常是对社会的要求较高,对自我的要求较低。当前, 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成为不 少地方录用人才的两个新标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 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 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 力的重要途径。参与“三下乡”实践,其目的是为了支援农村的教育事业,同 时给农民带去相应的指导,本

10、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 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并从群众中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于指导自己的将 来的学习生活工作。现在大学生,除了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以外,很有一部分 是来自城市的,往往这些学生家庭环境好,父母亲更是不允许或者不支持自己 的孩子参加所谓的 “三下乡”实践活动,这样,学校所提倡的通过 “三下乡” 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就未能够达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三观指 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紧密联系 在一起的。在个体价值观体系中,人生价值观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总的价值 取向,对价值观系统中其它价值观起着指导和制约作用。由于当代大学

11、生的价 值观主要是围绕自己出发,致使大学生自身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不足,更不用 说参与“三下乡”活动服务人民了。另外,没有人选择反对大学生兼职、打暑期工或实习,大家都认为只要不 影响学习能够积攒经验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应当 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运用知识的技能。从大学生活的开始 到走进社会的大圈子中,就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谁不想在将来的社会中能有华东交通大学暑期调研报告- 5 -一席之地呢?所以大家认为大学生必须投身校园内外的各类实践活动,有助于 锻炼品质,提高能力。可见其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很重要的。不能否认 有过打工经历的同学,看起来要比其它同学更成

12、熟、社会适应力更强,但对于 学生社会适应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标,大学期间主要的任务是学业结构的搭 建,即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的搭建,为了打工影响甚至放弃了专业知识的学习, 结果是得不偿失的。7.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自觉改造客观世界,使外部对象发生某种改 变的现实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人的活动,而人是社会的人,处在一定的社会 关系之中,因此,实践不是单个人孤立的行为,而是社会的活动。所以,实践 作为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在社会历史中不断发展演变的。实践的 主体是人民群众。“三下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新时期的深化发展,是 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有益补充,具有重要的

13、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实践出 真知,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份,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感、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提高大学 生的综合素质,也是检验所学理论知识的标准,社会实践不但为大学生提供了 一个发挥自我才能,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也是培养和锻炼同学们综合能力的 一个阶梯,更是一个大学生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前的演练场地。了解国情 是年轻人的首要任务,这就需要放眼 96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对占人口 80以 上的农民有所了解才行。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 样可以使同学在实践中更好的认识国情,贴近社会,从而确定比较正确的人生 前进方向。作为高校教育者,如果能引导大学生将强烈的使命感转化为学习、 服务、实践、奉献等实实在在行动,把行动变为责任,将会使大学生在人生轨 迹上树立起更高的起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应该说不仅有助于他们较快 适应、融入社会,同时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 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重 要性,但是并不排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