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把书读厚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984101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把书读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谈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把书读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谈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把书读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谈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把书读厚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谈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把书读厚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把书读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把书读厚(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谈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把书读厚谈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把书读厚【摘要】经过多年实践我认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学生在积累读书方法的同时是积累知识的过程,在读书过程中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关键词】教学 读书 读厚 读薄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教学中的一大重点,也是难点。小学即将毕业的学生,从阅读检测上看,得满分或者得高分的学生少。由此看出,学生的阅读能力比较差。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也是当前教师们探讨的问题,经过教学实践与思考我认为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过程中教师重视不够,学生对语文阅读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只注重表面,方法不当。人们常说:

2、只说不练,哪有真功夫。因此,我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做法与大家探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如何把书读厚,读厚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为实现读书最高境界把书读薄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我们生活中,人们常说:“先把书读薄,再把书读厚”的道理。什么是把书读薄呢?一本书的厚薄是由读书人决定的,读书人说它薄,它就是简单的几页,甚至就是几句话;读书人说它厚,书里面就是无穷无尽的知识,要多厚有多厚。就像鲁迅写的狂人日记 ,通过狂人的嘴,把整个中国历史只读出两个字吃人。连几千年的历史都可以简略到这种程度,何况几十万字、几百万字的书?其实这是一种睿智。读书在于判断,在于寻找,而把书读薄就是在于判断,

3、在于寻找。同时把书读薄也是一个舍弃的过程,舍弃洋洋万言的铺垫,直接寻找主题,这就是读薄的过程。小学生要求他们达到这种境界是不可能的。这也不是小学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是学生最后要实现的目标。课标总目标中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的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这就要求小学阶段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教是为了不教” ,是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 “教是为了不教”指明了教学的最终目标,揭示了教学过程的实质,为语文教学的改革指出一条路。叶圣陶曾明确指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

4、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可见所谓不教,意味着学生具备了独立阅读、独立写作的能力。所以我认为小学阶段要让学生先把书读厚。随着学生学历的升高再把书读薄,实现读书的最高境界。那么小学阶段怎样培养学生把书读厚呢?这里读厚有三层涵义,一是从学生多次阅读、多次在书中批注、圈、点、勾、划等,从直观上看学过的书比原来的厚了;二是让学生掌握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读书兴趣,把与本课相关的资料收集、整理附在本课后;三是达到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就是把书读厚。从低年级开始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教给学生使用圈、点、勾、划的符号,从低年级到

5、高年级由于学习方法的不断积累运用,学生逐渐掌握了读书方法,养成了做批注收集资料的好习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渐形成了一种能力阅读能力。具体落实在教学中将怎样运用呢?低年级:课标中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在调动学生读书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动手,如一年级图文结合的课文多,让学生用线连接图和文字,认识自然段。课文中的生字词用笔圈上,标出自然段。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划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同时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符号从一年级开始,让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只要课文中有的成语或四个字的词语都要让学生画下来,还要适当的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进行词语替换,写在要换

6、词语的旁边,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运用词语的能力。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课文的难度增大,学习方法也发生了变化。中高年级:让学生掌握自然段的同时,学会划分意义段,养成每读一篇课文时,首先根据内容标出意义段;找出中心句,划上重点符号。例如七册“三味书屋”一自然段;“打赌”一自然段;“爬山虎的脚”一自然段,像这样有中心句的段落很多。文章结构总分总、总分的结构也很多。如:“颐和园”总分总结构;“黄继光” 、 “桂林山水” 、 “十六年前的回忆”都是这样的结构。学会划分意义段的方法,要让学生养成概括文章段义、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概括的方法。教给学生批注方法和养成批注的习惯。如学习:七册“春蚕”一课,一自然

7、段:养蚕挣钱和二自然段让学生自学做批注。我教四年级的时候我想实践一下我的想法,结果一看,学生学得很好,效果也很好。这种方法后来在我教五年时又进行实践,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两个班是当时学校阅读能力、自学能力最好的班级,而且学会提问题、会思考,只要这样坚持做学生能力一定会提高。续写。续写“养蚕”最后一句话:“孩子,上学得用功啊!” “这学费可来得不易啊”等。这些话省略了什么?你听了这句话,你觉得自己该说什么?让学生在书空白处写上几句,有时学生会多说几句不够写,让学生在课问时在每一课的后面粘一页比书小一点的白纸,随时可以把自己对学习本课的联想、感受、想法、疑问等写在纸上,这样不容易丢失,比较方便实

8、用。学习课文时,会学一些句式,或具有特点的句子,如排比句、关联词语句子、学过的古诗想表达一下都可以写在书边或者写在书中的白纸上。要善于挖掘课文主题及相关知识,如学习“飞机遇险”的时候,学生对总理不很了解,学习课文后让学生查资料,对总理有了哪些进一步的了解,并写在书空白处。学习“三克镭”一课,你应该了解居里夫人是怎样的人?她伟大在哪些地方?学习“将相和”一文你是否有想读一读有关春秋战国的资料。学习“景阳冈”一课,认识了武松,你可以在水浒传里面了解武松的一些故事,学习“猴王出世”一课,你还想知道猴王的哪些故事,并在课下与学生交流。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后,你想看安徒生童话吗?还知道哪些故事。这样做

9、既做到了用教材教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养成查资料积累资料的好习惯。批注方法的运用,课改教材中特别多的提到运用批注的方法,四、五年级教材中都有这样的问题。读一读课文,在体会深的句子旁边写一写自己的体会,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检查看能按要求做的人很少,课堂上很多老师都有让学生做批注的过程,怕耽误时间没有做到位,特别是公开课时老师都有这个环节,被教师走过场或一语代过了,学校十八个教学班中只有四个实验班做得好,学生阅读能力特别强,因此说老师们一定要重视批注的方法,舍得下功夫培养学生做批注的能力。有效的使用语文书空白处。学生每学完一课书会有很多收获和想法,新课前、课后收集的资料学生可以随时写在书的空白处

10、,这样既方便记忆又便于留存。这样不但学习了书本上的知识,还引导学生学习了更多课本以外的知识,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和学习方法的交替运用,学生积累了阅读课文的方法,特别是养成读书做批注的好习惯,课课落实在笔上,写在心里。这样一学期下来,我认为这本书肯定是厚的,不只是表面变得厚,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和运用也是远远超过书的厚度。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的同时,把读书看做是一种快乐,这也是读书者的最高境界。读厚的过程就是自己寻找乐趣的一个过程。在你精选出来的那一本书里,往往蕴藏着无数的谜底,指引你走向成功。特别在读古书、诗词时,碰到不懂的词和新鲜的人名、地名,都要停下来去查相关的解释。它们像一条条引线,把我们从

11、迷宫里引领出来,有时候一个人名又会牵出另外的书和另外故事,总让你防不胜防。这样,读一本书需要几本书来陪伴。一本薄薄的书就这样厚得不可测量,这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把书读厚的过程就是积累的过程,学生会厚积而薄发,在把书读厚的基础上逐渐过渡到把书读薄。把书“读厚”是教给学生怎样把书读厚的方法,培养读书兴趣和养成读书的好习惯。随着年级的升高使学生逐步达到了读书的最高境界。所以我认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就是教给学生把书读厚的方法,掌握了读书方法,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有了阅读的兴趣,学生自然就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读厚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为实现读书最高境界把书读薄奠定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小学语文教学 语文教师 语文报 新课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