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音乐欣赏论文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984062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民族音乐欣赏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民族音乐欣赏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民族音乐欣赏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国民族音乐欣赏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国民族音乐欣赏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民族音乐欣赏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民族音乐欣赏论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民族音乐欣赏论文当代大学生学习中国当代大学生学习中国 民族音乐的意义民族音乐的意义学院:学院: 机械自动化学院 专业:专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班级:班级: 机工 1004 班 姓名:姓名: 宋 康 学号:学号: 201003130150 浅谈当代大学生学习中国民族音乐的意义浅谈当代大学生学习中国民族音乐的意义 摘要摘要 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性格特征、心理素质与审美情趣,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继承中华民族文化等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大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现状并不乐观。 关键词关键词 民族音乐

2、大学生 意义在我们祖国广阔的土地上,生长和传播着各种各样五彩缤纷的民族音乐艺术,各种民间音乐都有它特异的风格,如果我们真正去接触这些独特的艺术就会充分感觉到它们的可爱。学习民族音乐是对大学生进行民族审美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同题。一、大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现状一、大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现状近年来,在港台流行音乐及西方音乐的冲击下,中国民族音乐的地位有下滑的趋势。不少青少年一味追求港台流行歌曲和爵士、摇滚等通俗音乐,加之西化的中国音乐教育还在继续向西方音乐教育看齐,钢琴、小提琴频频考级,家庭掀起钢琴热,面对于民族乐器则不屑一顾。民族音乐在

3、逐步淡化,民族音乐教育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在高校中,大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情况不是很乐观。根据我来大学近三年的了解,总结有如下几种情况:1、大学生普遍热爱音乐,但不喜欢民族音乐,他们大都喜欢唱歌,但不爱唱民歌。大部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积极性依旧不高,在思想上对民族音乐没有认同感、自豪感。而且,只有少数学生对民族音乐充满热情,希望能够进一步、更深层次的了解民族音乐,不断充实知识,开阔视野。2、大学生普遍存在音乐基础差的问题,对于民族音乐、民歌的概念、内涵了解不够,演唱时对予基本的音准、节拍节奏等把握不到位。3、由于多元文化、时代潮流以及市场经济等的影响,国内各大媒体对于民族音乐的曝光度都很低,反

4、而是流行音乐或者一些其他的音乐样式所占比例较大,再加上港台欧美流行音乐的推波助澜,使得很大一部分当代大学生趋之若鹜,致使我们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追星族与歌迷越来越多,而民族音乐的爱好者却越来越少。当代的青年大学生只知道四大天王、王力宏、超级女生、贾斯汀比伯或是Lady Gaga,对民族音乐知识可以说了解甚少,说不出几种民族乐器的名称,也叫不出几位中国民族音乐家的姓名。由于没有接班人的传承,民间音乐中的许多品种也出现了断流,濒临绝灭的令人可悲的现象。更为可怕的是,流行音乐已经开始慢慢地占据传统的音乐课堂,民族音乐教育一再被忽视。就连专业艺术院校招生和业余器乐考级中,报考西洋乐器和报考民族乐器的人数

5、惊人的悬殊。可见,大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我们应该加强对民族音乐的教育力度和教育投资。二、大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意义二、大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意义学习民族音乐,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促进大学生的思想交流、品格完善和性情陶冶,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之一,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及思想道德素质,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第一,学习民族音乐能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的能力。学习民族音乐给大学生提供接受审美教育的机会,并能使大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的、科学的审美观。音乐本身对大学生就是一种最富现实性的审美教育。音乐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

6、,它的内容和形式是由同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和与其有关的生活方式决定的,它表现的是人们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最直接的心理感受。同时,音乐高于现实生活,不是把实际的生活照原样记录。所以,音乐美是属于意识领域的东西,是对现实美经过艺术加工得来的,它比现实美“更高,更强烈,更集中,更典型”。音乐是一门特殊艺术,它既能细腻准确地反映人的情感,又能开启学生智力和大脑思维。音乐教学是全面丰富的,教师不仅要教学生们唱歌,还要讲授基本乐理知识,让他们用音乐的语言去欣赏和学习音乐,并激发其去主动地追求美、感受美。如在欣赏乐曲原始狩猎图时,要求学生发挥联想,随着乐曲的发展进行合理性的情节想象。学生的整个欣赏过程,也是他们开

7、启大脑思维,发现美、认识美的过程。当乐曲表现发现猎物,以很低沉的声音发给骨哨信息时,我们能感受到从阴森恐怖到传递信息的情景;当乐曲表现迫近猎物时,我们能感受到很诡异,很紧张的氛围;当乐曲表现狩猎成功时,我们又能感受到欢快与轻松。这些体验与感知,正是通过音乐欣赏,联想故事情节而感知的。第二,学习民族音乐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独特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新人,而大学音乐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而且能够培养其独特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因为音乐的想象具有自由性、情感性和差异性的特点。音乐给人们展开的想象空间是极为广阔和自由的。音乐想象的自由性在于音乐给人提供的只是音响,而不是具体形象

8、的事物。欣赏者要在头脑中塑造完整的音乐形象,就必须借助于想象进行再创造,这种再创造完全是由欣赏者主观控制的。如果说作曲家是一度创作,演唱(奏)家是二度创作,那么欣赏者便是三度创作。欣赏者在已有的感知材料上进行重新组合、合理加工,使其在大脑中创造出新的形象。第三,学习民族音乐可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为了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必须加强音乐教育。而音乐欣赏作为音乐教育的一个环节,应更重视加强中国民族音乐欣赏能力的教育。民族音乐最能够直接表达不同民族的思想、情感和风情、风貌,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陶冶灵魂、性格和情操的重要作用。优秀的民族音乐负载着民族的精神,传承着中华

9、文化,表达着我国各民族团结勇敢、勤奋进取、不屈不挠,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理想追求与生活信念,学生在欣赏民族音乐过程中情感得到熏陶,精神上得到愉悦,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升华人格的目的。民族音乐在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方面,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与将来,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品格的培育,人格的塑造起着其他方式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优秀的民族音乐不仅可以表达和深化思想感情,而且具有唤起人们情感的巨大能量。它具有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高尚情操,提高人的道德水平的巨大艺术魅力。第四,民族音乐教育扩大了学生的人文知识。音乐艺术是一门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不同的音乐作品,音乐与人

10、文知识有密切的联系,要想真正理解作品的内涵,就必须对音乐作品所涉及的多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如要想理解我国琵琶名曲十面埋伏就必须熟悉中国古代楚汉相争的那段历史。第五,学习民族音乐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古往今来,我国的很多音乐作品都能够激发大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这些民族音乐可以让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培养他们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例如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钢琴协奏曲黄河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赏析,完全可以达到音乐的德育教育作用。音乐的魅力会在无形中感染我们,使我们自觉的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认识到自己肩上担子的份量,激励我们立志为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高校是国家

11、重要的人才基地,高校学子学习民族民间音乐,可以培养民族意识,增强热爱家乡的民族情感。只有热爱自己国家和民族的人,才能树立为祖国和民族做贡献的远大志向。每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组成部分,民族音乐历史悠久,其音乐形态及音乐内容包含了民族的思想情感及历史发展,是民族文化的缩影。在各民族地区成长的大学生,熟悉和了解民族民间音乐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通过对民族音乐进行的审美体验,为民族音乐所具有强烈的“向心力”及“震撼力”所吸引,才能强化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热爱自己的民族。民族音乐教育,可以潜移默化地使学生逐步树立爱家乡、爱祖国的民族情感。试想,热爱音乐的大学生如果喜爱和了解的都是其他地区和民族

12、的音乐文化,对自己的民族音乐一无所知或不喜爱,怎能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第六,学习民族音乐具有时代意义。今天,民族音乐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意义,它是国家的象征,是友谊的桥梁,更是增进相互了解的共同语言。中国民族音乐为其他民族、其他国家打开了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的窗口,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中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大学生中进行中国民族音乐教育十分必要,它不仅可以让大学生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民族音乐、民族文化,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以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同时,更是一种极为有效的艺术教育形式。三、民族音乐教育的努力方向三、民族音乐教育的努力方向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处在一个非常好的时期,“

13、素质教育”在各高校全面铺开。就音乐素质教育而言,各高校都把素质教育、艺术修养教育提到议事日程,设置了独立的艺术教研室或教育中心专门负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使普通高校大学生在音乐、舞蹈、美术甚至电影等方面得到了较为专业的教育和引导,综合素质得到明显的提高。但是,大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现状却不容乐观,针对此状况,我觉得应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第一,转变学生思想观念。首先,让学生在观念上明确民族音乐的重要性。民族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性格特征、心理素质,具有强烈的心理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中国民族音乐形式多样,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和人文研究价值,是中国音乐之根本。其次,应该让学生认识到

14、学习民族音乐意义深远。再次,针对普遍大学生普遍不了解、不熟悉民族音乐的现实,应该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良好的学习动机。只有先让他们想学,愿意学,使他们开始关注中国的民族音乐,才能进一步谈论深入学习、研究与继承、发扬。同时,只有使学生自己的思想观念发生改变,才能让他们主动感知、认识并掌握民族音乐,在此过程中既能培养人的良好的认知能力,弥补以前学习的不足,而且通过民族音乐的学习,培养人的良好情感和人格,使之成为一个具备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第二,提供多样的教学方法。高等院校的音乐课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大量欣赏民族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倾听民族音乐的习惯,教会学生倾听民族音乐的方法,提高学生

15、倾听民族音乐的能力。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观、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任何一种学习都是循序渐进的,民族音乐教育也应由浅入深,要先通过欣赏产生感性认识,再通过学唱进一步体验民族音乐的精髓。学生在反复欣赏民族音乐的同时,逐渐喜欢民族音乐,进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学唱。可以从地域风格浓郁的民歌入手,如江苏民歌茉莉花等。教师在教唱的过程中,介绍民歌的特点、形成、不同地域风格的特色以及演唱技巧等相关知识,采用多媒体。通过欣赏著名歌唱家演唱的民歌,再结合教师亲自演唱,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主动学唱。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学习,才能不断积累民族音乐作品,在主动探究、主动操作、亲自参与音乐的实践中,才

16、能更深刻的了解民族音乐的魅力,从而提高审美趣味与鉴赏能力。我国的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朵奇葩,是中华民族的气质和感情,它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做为当代的大学生应该树立良好的民族音乐学习理念,重视学习民族音乐的重大意义,从而使民族音乐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这是历史的需要,也是我国优秀文化得以传承的需要。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郭闪闪.关于民族音乐的思考期刊论文-大舞台 2010(10).2.张少君.民族音乐教育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价值研究期刊论文-煤炭高等教育 2007,25(3).3.王聪生.普通高校应加强民族音乐的教育期刊论文-龙岩师专学报2005,23(1)4.潘晓红.试论高校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加强大学生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刻不容缓期刊论文-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24(12).5.詹怡秋.论民族音乐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期刊论文-艺术探索2009,23(6)6.程幸培.浅谈当代大学生学习中国民族音乐的意义及现状期刊论文-科技信息(学术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