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届高三理科数学测试卷(山东)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3984061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2011届高三理科数学测试卷(山东)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0-2011届高三理科数学测试卷(山东)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0-2011届高三理科数学测试卷(山东)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0-2011届高三理科数学测试卷(山东)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0-2011届高三理科数学测试卷(山东)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2011届高三理科数学测试卷(山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2011届高三理科数学测试卷(山东)(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2011 届高三数学(文)测试卷(六)第 1 页(共 8 页)2010-2011 届高三测试卷(山东)文 科 数 学本试卷分第 I 卷和第 II 卷两部分,共 4 页。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考试结束 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 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 I 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第 II 卷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

2、定区域内的位 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 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填空题请直接填写答案,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参考公式:锥体的体积公式:。其中 S 是锥体的底面积,是锥体的高。1 3VShh如果事伯 A、B 互斥,那么 P(A+B)=P(A)+P(B) ;如果事件 A、B 独立,那么()( )( )P ABP AP B第卷(共 6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某林场有树苗 30000 棵,其中

3、松树苗 4000 棵,为调查树苗的生长情况,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 150 的样本,则样本中松树苗的数量为( )A25 B30 C15 D202设是非空集合,定义=且,己知BA,BABAxxUBAxI20xxA,则等于( )0yyBBAA(2,+) B0,12,+) C0,1)(2,+) D0,1(2,+)3已知1sin()43,则cos()4的值等于( )A2 2 3B.-2 2 3C.1 3D.-1 34如果复数(其中 为虚数单位,)的实部和虚部互为相反数,则 b 等于( 2 12bi i ibR)2010-2011 届高三数学(文)测试卷(六)第 2 页(共 8 页)A B C

4、 D22 32 325已知三个平面,若,且相交但不垂直,分别为内的直线,则, , 与, a b, ( )A B,aa , /aa C D,bb , /bb 6右图是一算法的程序框图,若此程序运行结果为,720S 则在判断框中应填入关于的判断条件是( )kAB C D6?k 7?k 8?k 9?k 7设向量ar 与br 的夹角为,定义ar 与br 的“向量积”:abrr 是一个向量,它的模sinababrrrr ,若 3, 1 ,1, 3ab rr ,则abrr ( )A3B2C2 3D48过双曲线的右顶点作斜率为-1 的直线,该直线与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22221(0,0)xyabab的交点分别

5、为 B,C.若,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 )1 2ABBCuuu ruuu rA. B. C. D.235109设数列an的前 n 项和为 Sn,令,称 Tn为数列 a1,a2,an的“理想数”12n nSSSTnL.已知 a1,a2,a500的“理想数”为 1002,那么数列 3,a1,a2,.a500的“理想数”为( ) A1005 B1003 C1002 D99910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12( )ln2f xxxA B C D 11已知M是ABC内的一点,且2 3,30AB ACBACouuu r uuu r ,若,MBCMCA和MAB的面积分别为xx xxyyyyOOOO2010-20

6、11 届高三数学(文)测试卷(六)第 3 页(共 8 页)1, ,2x y,则14 xy的最小值是( )A20 B18C16D9 12已知函数2( )log (2 )2xf xax,若( )f x存在零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 44,) U B 1,)C 2,) D 4,)第 II 卷(共 90 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 13.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如右图,则 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_cm3 . 14 已知等差数列an中,公差,是方程的两个根,那么使得前 n 项负值为最大的 n 的值是_。15已知AOB,点 P 在直线 AB 上,且满足

7、,则=_2,OPtOBtPA tRuuu ruuu ruu u rPAPBuu u ruuu r16. 在一次招聘口试中,每位考生都要在 5 道备选试题中随机抽出 3 道题回答,答对其中 2道题即为及格,若一位考生只会答 5 道题中的 3 道题,则这位考生能够及格的概率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4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小题满分 12 分)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22(2)160xaxb ()若a b、是一枚骰子掷两次所得到的点数,求方程有两正根的概率; ()若2,6,0,4ab,求方程没有实根的概率 18 (本小题满分 12 分)2331

8、122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第 13 题2010-2011 届高三数学(文)测试卷(六)第 4 页(共 8 页)已知函数21( )3sincoscos4442xxxf x (1)求的周期和及其图象的对称中心;)(xf(2)在ABC 中,角 A、B、C 的对边分别是,满足 abc、,coscos)2(CbBca求函数的取值范围.)(Af19(本小题满分 12 分)一个多面体的直观图和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与俯视图均为矩形,侧视图是等腰直角三角形,M、G 分别是 AB、DF 的中点. (1)求证:CM平面 FDM;(2)在线段 AD 上确定一点 P,使得 GP平面 FMC,并给出证明;(3 求直线

9、 DM 与平面 ABEF 所成角。20.(本小题满分 12 分)数列是递增的等比数列,且. nb Nn4, 53131bbbb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nb若,求证数列是等差数列;3log2nnba na若,求的最大值.322 1aaa46aamm21.(本小题满分 12 分)已知函数).0() 1 ()21(),()(, 3)(21fggRbacxbxxgaxxf且(1)试求 b,c 所满足的关系式;(2)若 b=0,方程),在(0)()(xgxf有唯一解,求 a 的取值范围;俯视图正视图侧视图a2a2aaaa2010-2011 届高三数学(文)测试卷(六)第 5 页(共 8 页)22 (本题满分

10、 14 分)已知点(0,1) ,直线、都是圆B)3, 0( C点PBPC的切线(点不在轴上). 以原点为顶点,且焦点在轴上的抛物线1) 1(22yxPyxC 恰好过点 P.(1)求抛物线 C 的方程;(2)过点(1,0)作直线 与抛物线 C 相交于两点,问是否存在定点使lM、NR、为常数?若存在,求出点的坐标及常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RNRM R一、选择题 1.D .A 3.D 4.A 5.B 6.C 7.B 8.C 9.B 10.B 11B 12D 二、填空题13. 14. 4015 15. 16, 2 31 27 10三、解答题17解:()基本事件( , )a b共有 36 个方程有正

11、根 16)2(442001602222bababa2 分设“方程有两个正根”为事件A,则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为(6,1),(6,2),(6,3),(5,3)共 4 个,4 分所求的概率为41( )369P A ;6 分()40 , 62| ),(baba, S=168 分设“方程无实根”为事件B,则构成事件B的区域为22( , )6,04,(2)16Ba babab2,其面积为21( )444S B10 分所求的概率为4( )164P B12 分18. 解:(1)由,的周期为.31( )sincos1sin()1222226xxxf x )(xf4由,故图象的对称中心为. sin()0,226

12、3xxk得( )f x(2,1),3kkZ2010-2011 届高三数学(文)测试卷(六)第 6 页(共 8 页)(2)由得, (2)coscos,acBbC(2sinsin)cossincosACBBC2sincoscossinsincos,ABBCBC,2sincossin()ABBCCBAQsin()sin,sin0,BCAA且12cos,0.233BBA故函数的取值范围是.1,sin()1,6262 226AA)(Af3( ,2)219. 解:由三视图可得直观图为直三棱柱且底面 ADF 中 ADDF,DF=AD=DC(1) FD平面 ABCD, CM平面 ABCD,FDCM,在矩形 A

13、BCD 中,CD=2a, AD=a, M 为 AB 中点, DM=CM=a, CMDM,2FD平面 FDM, DM平面 FDM, CM平面 FDM (2)点 P 在 A 点处. 证明:取 DC 中点 S,连接 AS、GS、GAG 是 DF 的中点,GS/FC,AS/CM面 GSA/面 FMC,而 GA面 GSA,GP/平面 FMC (3)在平面 ADF 上,过 D 作 AF 的垂线,垂足为 H,连 DM,则 DH平面 ABEF,DMH 是DM 与平面 ABEF 所成的角。在 RTDHM 中,。21,2sin,226DHDHDMDMHDMHDM所以 DM 与平面 ABEF 所成的角为。620解:()由 知是方程的两根,注意到得 543131 bbbb31,bb2540xxnnbb1. 2 分131,4bb得. 4312 2bbb22b4, 2, 1321bbb等比数列.的公比为, nb212bb11 12nn nqbb2010-2011 届高三数学(文)测试卷(六)第 7 页(共 8 页)() 1 22log3log 231 32.n nnabnn 11221nnaan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