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 有的人课时训练 苏教版

上传人:qt****68 文档编号:43983838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 有的人课时训练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 有的人课时训练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 有的人课时训练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 有的人课时训练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 有的人课时训练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 有的人课时训练 苏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第 2525 课课 有的人有的人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填空: 本课的副标题是_,用副标题的作用是_ 本课中最能体现鲁迅精神的诗句有_ 对比、反复是这首诗突出的写作特点。第一小节突出了两种对立的人,用_与_对比, 词语反复如:_;句子反复如:_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用两个短语恰当表示“刻” “烂”在诗中的意思。刻:_ _,烂:_ 2这首诗从哪些方面把两种截然不同的人作了对比? 答:_ 3判断下面三句诗的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 ) (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

2、活。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A对比、反复;比喻;拟人 B对比、夸张;引用;夸张 C对比、反复;引用;比喻 D对比、排比;引用;比喻 4对下列诗句停顿/重音、括号内感情处理错误的一项是 ( ) A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嘲讽) B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赞颂) C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热情赞颂) D群众把他/抬得/很高,很高。 (崇敬、赞扬) 5第四节中“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 A因为这种人特别自私,为自己的利益而活着,所以别人就不能活。 B因为这种人侵害别人的利益,所以别人就不

3、能活。 C因为这种人为满足个人的穷奢极侈,欺压剥削别人,侵害别人利益,别人就不能好好活着。 D因为他是人民的敌人,所以别人就不能活。 6诗第三节中“不朽”的引号在句里起什么作用 ( ) A表示假设和引用 B表示特定称谓和引用 C表示反语和否定 D表示着重和强调二阅读理解、分析。(一)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臧克家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2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

4、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1949 年 11 月 1 日于北京 7阅读第 1 节,说说诗中两个“活”字和两个“死”字的不同含义及所表达的作者的感情和态度。 8阅读第 5 节,说说“骑”、“摔”、“垮”字分别说明什么。 9诗中“牛马”、“春风”、“野草”等词都含有某种寓意和寄托,说说它们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10这首诗在写法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分析。 11读了这首诗后,你受到怎样的启

5、迪?你能举出几个如诗中所见的虽死犹生的人吗?(二)老马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的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3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1932 年 4 月 12这首诗押大致相同的韵,请写出两节诗的韵脚和韵母。 第一节的韵脚是 ,它们的韵母是 。 第二节的韵脚是 ,它们的韵母是 。 13试以“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中的“扣”字为例,分析诗歌语言的特点。 14诗歌是通过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这首诗中的“老马”这一形象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你认为 哪一个成语最恰当,在括号里打勾。 A.吃苦耐劳( )B.任劳任怨(

6、 )C.忍辱负重( )D.忍气吞声( ) 15联系作者的写作年代及其背景,结合自己的理解,试写出“老马”这一形象的象征意义。 16选出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 A、这首诗借老马的形象,抒写了自己不堪重负的悲惨命运和内心的不平。 B、诗中的老马肉体和精神上都受着沉重的压力,它在苦难的生活中挣扎、企盼,它的性格中有善良、 有坚韧,更有不屈的反抗。 C、这首诗既有鲜明的形象,又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因而具有感人的艺术力量。 、这首诗只截取了装车那一刻的情景,画面也突现了老马头部的动作,却表现出老马凄惨的处境和 悲苦的命运。参考答案 1“纪念鲁迅有感” ,补充写作的内容和原因。“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

7、情愿作野草,等 着地下的火烧” 。生;死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刻:永远铭记 烂:短暂消失。 2略 3C 4D 5C 6C 7第一个“活”指人还在社会上生活,第二个“活”指精神不死;第一个“死”指精神已死,第二个 “死”指人已离开人世。第一个“活”充满了鄙夷和轻蔑;第二个“活”字是作者对鲁迅伟大一生的充 分肯定和赞美;第一个“死”字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咒骂,第二个“死”字表达了作者的惋惜怀念之情。8“骑”生动地表现了反动派欺压人民、作威作福的神态,而人民要推翻他们,打倒他们,便把仇恨和 力量凝聚在一个“摔”字上,“垮”作为结果又形象地表现了反动派的可耻而又必然的下场。 9“牛马”是全心全意

8、为人民服务,甘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的革命者的象征,是鲁迅“俯首 甘为孺子牛”伟大精神的象征;“春风”象征人民力量,人民的革命斗争;“野草”象征为人民的幸福 而奋斗牺牲,献出生命的人,他们具有野草一样的生命力。 10这首诗的每一节都运用了一正一反的对比手法。第 1 小节中两种人生死价值的对比;第 24 节 中两种人对待人民群众态度的对比;57 节中人民群众对两种人态度的对比。这样写,正反面人物对 立得更加鲜明,从而达到突出主题的作用。 11略;如雷锋、毛泽东等 12话,下, ua, ia ;咽,面, an, ian 13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的“扣” ,以被动动作的形式,形象地展示了老马肉体上的负担之沉重与心 情之悲苦以及老马主人的凶狠毒辣。 “扣”本是极平常的口语,用于这句诗中却能真切地反映出老马的命 运及诗人对它的深切同情。414C 15此题是开放题,答案不求统一。诗人以“老马”为意象,揭示三十年代初,旧中国人民正以惊人的 毅力忍受着深重的苦难和黑暗反动的国民党统治。表面是写马,而实际是写人,象征着旧中国倍受奴役 的忍辱负重的劳苦大众。 16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