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下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3968123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说课吧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教材共五个单元,其中第五个单元对整个小学数学进行总复习。第一教学月学习第 1、2 单元。一、说教材。 先说教材分析。问题一:课标对这两个单元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应如何落实这一要求?第一单元“百分数”教学要求: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并会比较百分数的大小。2、探索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经历探索互化过程。3、感受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会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的百分数问题,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单元 圆柱和圆锥教学要求。1、通过观察,认识圆柱和圆锥,知道它们的特征。2、动手操作,自动探索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

2、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3、经历探索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知道并理解它们的体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4、运用体积公式解决有关圆柱、圆锥体积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圆柱、圆锥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落实方法:说课吧 1、 巧设情境,激发兴趣。新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数学学习必须从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成为创造、主动地学习,那么创设良好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条件。如第一单元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我创设情景引入新知:出示服装吊牌上表示的服装面料成分含量:羊毛 36%,涤纶 25.6%,腈纶 21%,粘纤 17.4%。问

3、同学们你认识上面这些数吗,在哪些地方见过这样的数?同桌互相说一说,同学们的积极性可高了,说出饮料瓶上各种维生素含量,化肥袋上各种元素的含量,存折上的利息率等等。像这样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学生就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当中。2、生活问题,走进课堂。让学生“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认识圆柱和圆锥,我出示学生喜闻乐见的神州 5 号图

4、片展,问你都发现了什么几何图形?此时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增,学习兴趣很高。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理解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解决数学问题。3、注重实践,培养能力。说课吧 学生学习数学应当成为学生探索数学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活动中发展学生兴趣,获取知识。如:认识圆柱、圆锥让学生看、读、比、量去发现它们的特点;又如: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让学生拿出大小不同的圆柱形茶叶筒将外面贴的商标纸剪开,展开后看是什么形状。有的学生沿高剪开,展开后得到长方形或正方形,有的同学按斜线剪开,展开后是平行四边形。通过动手大家认识到:把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可以

5、是三种形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学生学得主动,不仅理解了圆柱体侧面积的概念,还掌握了侧面积的计算公式,而且发展了空间观念。4、小组合作,激活思维。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在学生的学习探索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形式,适时、有效地给予引导要和帮助,使学生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如:解决百分数应用题,教材第 16 页例 3 是差倍形式的应用题,书上只有一种方法:列方程。还有其他解法吗?先 4 人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告诉老师。在小组成员的积极思考和配合下,代表们说出了三种思路:一找份数,二找准单位“一”,用“量对应的分率”先求出单位“1”,三找要求的量与已

6、知条件之间的关系,它们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解决了生活中的百分数问题,培养了学生多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说课吧 5、自主探索,以旧引新。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阅读教材的能力,教学中用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作用,进行自主学习新知识。如教学百分数、分数、小数的互化,教材第 7 页例 1,根据所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 34035%,让学生自己做,在做的过程中,学生就要考虑到,计算中 35%该怎样处理,能否把它转化成以前学习过的数来计算呢?这一过程让学生知道百分数、分数、小数的互化是实际的需要,并自主探索转化方法,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又如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智慧,受以前

7、学习的转化数学思想方法的启发,把圆柱体转化成原来学习过的长方体来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利用了知识的迁移作用,经历了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问题二:教材的编写意图是什么?采用的体例是什么?编写意图:这两个单元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两部分内容穿插安排、有机结合,集中体现了标准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和要求,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的生成和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采用体例:教科书每一课都是以正文、课堂活动练习形式出现,正文呈现教学内容,体现具体目标要求;课堂活动是师生互动的过程,练习是为学生巩固和应用意识而设立的。问题三:两个

8、单元有哪些知识,各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是什么?说课吧 第一单元知识: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百分数应用题(解决问题)。其中百分数应用题是本单元的重点。 联系: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百分数,运用生活经验了解百分数的意义,根据意义引出实际生活中的合格率、成活率、出油率等,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百分数、小数、分数的互化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是解决问题的必需条件,而解决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一个数比另一个多(_或少) 百分之几,纳税、利息等实际问题体现了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突出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第二单元:认识圆柱,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9、,圆柱的体积,认识圆锥,圆锥的体积。其中圆柱体的侧面积及圆柱、圆锥的体积是本单元的重点。联系:教材从现实生活的实物中抽象出圆柱图形,由此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正确理解圆柱特征,在充分理解其特征的基础上推导圆柱的侧面积和体积公式,而圆锥的体积以圆柱体积为基础通过实验发现圆锥体积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进而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问题四:知识整合六年级下期内容较少,对于整册教材我认为百分数单元和正比例、反比例单元都属于数与代数知识领域,可以前后整合。问题五:三棵树说课吧 知识树:直观呈现教学内容,加强一、二单元数学知识的系统整理。能力树:直观体现教学目标。价值树: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

10、数学应用意识,感受数学学习成功的乐趣,激发进一步学习数学的愿望。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计算能力还有待加强;部分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因此教学过程需要创设直观的问题情境从而引起学生的主意。由于学生概括能力较弱,推理能力有待不断发展,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的逻辑联系,所以教学时,让学生充分动手、试验、分析帮助他们形象感知。二、说教学方法考虑到六年级学生已经养成了自己阅读教材的习惯,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对教材中新知识形成过程的文字说明,也就是知识之间的联系包括复习题与新课的联系,几个例题之间的联系,都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课堂上以学

11、生阅读教材为主,老师师生引导点拨,小组合作交流等方法进行教学。课堂上,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开阔学生的思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并注意学生思维的发展。如教学百分数、分数、小数的互化,教材第七页例 1,根据所提出的问题,我让学生自己解决,学生很快列出算式 34035%,这时我发现多数学生在计算时把 35%化成分数,也有化成小数的,但有少数学生开始皱眉头,说课吧 不知怎么办,这时我就点拨,以前学过整数和分数、小数相乘,看能不能把 35%化成分数或小数,学生一下茅塞顿开,动笔就算了起来,我就告诉他们,以后在进行自主学习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况,要充

12、分想到看能否运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怎样学,而为什么这样学,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老师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通过这个过程学生还知道了百分数、分数、小数的互化是实际的需要。然后再对照教材,这时教材起到对学生思维正确与否的检验作用,同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三、说教学程序。1、巧设情境引入新知2、讲解新知这两个单元的教学,主要是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利用知识的迁移以及生活经验由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如:百分数的意义,由教材对话框提示“36”是什么意思,通过同桌交流讨论,然后和教材对照,最后告诉老师,36与分数 表示的意义一样,就是把这条裙子面料成分看成 100 份,羊

13、毛占其中的 36 份。说的真好,这时我适当总结,百分数其实也就是分母是 110 的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意义一样,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对于百分数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和分数应用题一样,教学时通过复习旧知,然后让学生先尝试看做新知识,在对照教材,检验自己的思维是否正确,检验,期间老师适当点拨,学生大胆质疑。而对于某些新知识可以让学生先说课吧 阅读教材直接接受新知识,如:计算利息的公式利息税按利息的 5计算,这时学生的思维顺从于书,再做题时,知其所以然。圆柱和圆锥也十分突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把学习过的“转化”的数学思想运用到新知识的教学中,在教学圆柱侧面积时,把圆柱侧面积这个曲面

14、转化成平面图形来研究,在教学圆柱体体积时,把圆柱体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体,发现它与长方体长方体之间的联系来研究,关于圆锥体的体积,让学生对照教材,边阅读边操作,把等地等高的实心圆柱和圆锥的分别放入同一个水槽中,从侧水位上开情况来发现圆柱和圆锥的关系,用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形容器做装沙子的实验进一步验证它们的关系,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完成了本单元的重难点的教学,另外,在第二单元还有一个重点是有关圆锥的体积计算,S= sh,学生计算起来比较麻烦,要特别强调书写认真,计算准确,我们老师一直认为学生计算太粗心,特别是家长美其名曰其实都会,我认为说好听一点是粗心,其本质上是学习习惯太差,没有养成认真、

15、准确计算的习惯,我认为小学阶段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需要引起我足够的重视,平时要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3、 本教学月的训练和反馈。训练包括,当堂训练,每一单元结束进行检测训练,两个单元教学结束,进行综合检测训练。说课吧 反馈:我认为对于所学知识的反馈情况重在落实,当堂训练是每一节课抽出 10 分钟时间进行检测,老师很快批阅结束,发现问题,有针对性的对于掌握不够好的学生,找同类的习题进行辅导,也可以是组长,同桌或同学都行,直到弄懂会为止,然后老师再把关,对于每个单元的训练也是如此,在检测结束后,我在自己的试卷上,哪个同学哪道题有错误,我都有批阅,然后逐个落实补错情况,做到在知识上无漏洞,不让问题过夜,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做到思想上重视每一节课,认识到了这一点课堂上肯定认真听讲,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上课认真听讲的学习习惯自然会养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