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学衔接问题的调查与对策

上传人:qt****68 文档编号:43966554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中小学衔接问题的调查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中小学衔接问题的调查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中小学衔接问题的调查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中小学衔接问题的调查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中小学衔接问题的调查与对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关于中小学衔接问题的调查与对策 调查发现,有生感到中学不如小学生活有意义;有学生认为中学的学业负 担重、心理压力大;有学生认为进入中学后成绩下降了;有学生认为同学之间 的关系已不如小学。同时也有学生更喜欢中学的学习环境;有学生更喜欢中学 的学习内容;有的学生更喜欢中学教师的课。我认为是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影 响了小学与初中的衔接: 一、教师教学方法、手段、能力的差异对学科教学的影响。 在教学方法中,小学教师强调的是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有趣性及让学生 更多地参与,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教学环境中,从感染到融合,再到知识的 掌握,每课一个主题,内容相对简单,因此教师可以把教学过程设计得比较宽 松。中

2、学教师由于每课时应讲述的内容较多,偏重于强调课堂教学的系统、完 整,在教材处理上侧重于重、难点的掌握与突破,课堂教学环境不再轻松。这 样就使一些进入初中后不能很快适应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学生迅速落伍, 这也是目前初中学生分化普遍提前的重要原因。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比较简单,知识点少,教师一般要求学生侧重于识 记和浅层的理解(解决“是什么” “怎么样”等问题) ,思维难度不大。相对来 说,小学课堂容量较小,教师教学节奏较缓,教学活动较多,教学手段相对丰 富,擅长创设情境,激趣教学,学生可在课堂反复的训练、强化中加深对知识 的掌握程度。但有些教师课堂上较为拖沓的节奏和单一的信息刺激,也容易使

3、部分求知欲特别旺盛的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还有部分教师教学上的短视,教 学方法的呆板,陈旧,或注重工匠式的教学,或过分强调标准答案,让学生死 记硬背,或动辄罚抄几十遍,久而久之,也就会钝化学生的思维,倦怠学生的 学习,缺失了一种良好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使部分学生难以适应中学灵活多变 的学习生活。而现行中学语文教材往往内容较深,着眼于读写能力的提高,阅 读写作训练大大增强,知识点增多(每单元有训练要点,每课又各有难点和重 点) ,除有大量需记忆的内容外,更侧重分析与理解,思维难度逐渐加大,而且 教师还不断地以发散的方式增加一些新知识,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 兴趣,扩大知识面。教学内容较为紧凑,

4、教师课上重复少,进度加快,密度加 大,少知识性的教学,多能力性的培养,大部分教师善于激发学生学会思考和 探索,积极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平台。注重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 习惯的培养。由于课堂容量大,教学进度快,就要求学生要有高度的自觉性, 能认真、全面地加以预习与复习,独立、自主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适当 进行拓展。这样,方可保证成绩的稳定。 学习数学并对数学产生兴趣与学生年龄特点有关。小学生认知的特点是: 学习数学的心智活动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从具体、直观、形象入手,逐步 从形象思维过渡到逻辑、抽象思维,从而内化成自己的认识。所以小学教师经 常从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数字问题开始,利用

5、摆、量、剪、拼等操作直观的 学具进行教学。例如:教学和倍、和差以及分数除法应用题时,教师绘出线段 图,帮助学生逐步抽象出解题方法,再进行一系列的强化的训练,从而达到巩 固知识的效果。小学每节课的容量很少,教科书上一般都是一节课一个例题, 教师上课目标单一,采用多讲多练,学生是通过反复操练、机械记忆来学习知 识的。进入中学后,记忆和思维就不能继续停留在机械记忆和直观思维上,而 应逐步发展理解记忆和抽象思维能力。例如,几何证明的教学,对于文字题要 求学生自画出图形,并写出已知、求证,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好地理解能力和动2手操作能力。而大部分学生习惯于小学做题时有现成的图形,从而由于中小学 教学方法不同

6、,影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几何证明的教学重在分析,要教 会学生“由因导果”和“执果索因”的推理方法,为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发散性 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鼓励学生一题多解,教师也要发挥一题多变的作用, 使知识体系融会贯通。这样就打破了小学数学单一的计算以及结果单一的局面, 使中小学数学不能很好地衔接,从而使部分学生开始排斥数学。 由于中学学科门类增多,学科内容也随之扩大和深化,要求学生掌握许多 抽象的科学概念、公式、定理、规律等基本知识,课内容量增大,学生练习时 间减少,从而使中小学教学有很大差别。如:不少初一学生课前从不预习,课 后也不复习,课堂上不记笔记,课后也不质疑。老师布置预习,他问你“预

7、习 什么” ,老师让其回家复习,他问你“怎么复习” ,老师提醒其记笔记,他就抄 下板书,老师让其多记要点,他却记些书上有的,自己懂的,不很重要的内容。 临近考试,学生纷纷要求课任老师给他们一份复习提纲,告诉他们复习重点, 后因希望落空就叫苦不迭,大多数同学只做了些老师布置的练习题,课本这最 需看的东西则丢弃一边。平时课堂上老师分析卷子,很多学生不愿听老师分析 答案产生的过程,只急于知道答案,要求老师只讲答案即可。他们预习时不质 疑,听课时不质疑,做练习册(附有答案)时也不质疑,甚至明知答案有问题 仍照抄不误。 二、班主任管理工作对学生能力培养产生的影响。 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对象是幼稚无知、天真无

8、邪的小孩子。他们年龄小,认 知水平低,注意品质差,贪玩,依赖性很强,自理能力弱,自立意识淡,多数 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自我意识、学习兴趣、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的道德观 念均尚待培养,他们热爱父母,尊敬甚至崇拜老师,他们自身保护能力差,需 要老师给予更多的关怀。 中学班主任的管理对象则是似懂非懂、充满幻想的孩子。他们经过五六年 的小学学习,已有一定的认知水平,他们的注意品质逐渐改善,已具备一定的 学习能力,他们中的许多人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不愿再过多的依赖父母,迷信 老师的话,他们开始转而崇拜明星,崇尚自我,他们理想高远,但学习往往凭 兴趣,或“爱其师,信其道” ,学习情绪不稳定,他们有一定的道德

9、观念,强烈 渴望理解、信任、自由、自主。小学班主任通过有效的管理,既使学生获得一 定的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科学文化的兴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 习惯、培养学习能力;初中班主任则要在保证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的同时,发 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发展学习能力,尤其是 自学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正是由于班主任管理上的差异,导致一些自理、自学能力差的学生难以迅 速适应中小学的变化而落伍,并最终成为后进生。 三、学生心理过渡上存在差异产生的影响。 从小学进入初中学生的独立性迅速发展,自我意识逐步形成,性意识开始 觉醒,情绪和情感变得丰富,初步具有了自律行为和自律能力,开始了对

10、人生 理想的探索与追求。心理学家将这一时期称作“精神断乳期”或“心理断乳期” 。 他们不再听命于家长和教师,更多地用自已的头脑思考问题,凭自己的力量做 事,会变得“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难以管教了” ,这时如不能很好地加以引导, 学生在心理上就很容易产生分化,以致产生不良的后果。 学生进入初中以来,表面看,仍然以学习为主导活动,但是与小学时期比3较起来,却有许多不同之处。在学习内容方面:初中的学习科目比起小学来有 了很大的分化,学科的分类比以前显著增加了。不但学科增加了,而且每一学 科的内容比以前扩大和加深了,初中不但在学习内容方面有变化,学习的形式 也有了新的变化。由于课程内容的增多和加深,学

11、生必须学会主动地安排自己 的学习计划,学生必须具有很大的独立性、自觉性。进入初中后,考试量多且 频繁,都会使刚进入初一的新生很不适应。会使学生在短暂的兴奋过后,对初 中生活感到厌倦,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对教师不信任。可能会使一部分在 小学时期出色的学生学习成绩突然下降、性格产生变化、或是变得内向、沉默 寡言或是激动易怒。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学生尽快地 适应初中生活,让学生写周记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在周记本上学生可以尽情地 抒发自己的感慨,宣泄自己的烦恼。教师也可以通过周记尽快地熟悉学生,及 时了解学生的思想,解决学生的困难,给他们送去鼓励与信任。 四、教材体系的问题而导致的

12、差异。 从教材的体系看,中小学语文教材都按一定的序列把语文知识、语文能力 训练、智力开发、思想教育等内容尽量予以科学的安排,并各有侧重,做到合 理有序、螺旋上升。但由于中小学教育、教学的长期分离,其教材也都自成体 系,缺少相互的衔接,致使小学学过的知识中学再加以重复,因而势必在人力、 物力和时间上造成浪费,而且也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影响教学效 果,有些内容则由于跳跃性太强,缺少合理的过渡,又使学生难以迅速掌握, 以致丧失信心,最终弃之不学。 从小学数学以“数字计算”为主要研究对象到初一数学以“符号” 、 “字母” 为主要研究对象,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学生已习惯于计算过程和结果中的确

13、切的数,对于字母也可以参加运算甚至于可以作为最终结果不可理解,学生往 往认为字母 a 是正数,a 是负数,更不能理解的是 a 可正、可负、可零,这 在小学从未碰到过的模棱两可的答案。小学教材中计算周周长和圆面积,在没 有说明近似计算的情况下,可以直接用 3.14 代替 进行计算,这使学生误认 为 3.14,这样圆周长3.14直径,圆面积3.14半径 2。中学教材中, 出现了代数式的概念,所以 和 3.14 有着本质的区别,只有要求近似计算时, 才能把 用 3.14 代替,否则是错误的。由于学生先入为主,所以初中教师很 难纠正。小学教材中已经出现了解一些简单的方程,是通过加、减、乘、除的 逆运算

14、来求得 x 的,其中出现了 4x5 这样的方程。小学要求用除数等于被 除数除以商就简单地解决了。其实在初中,也会遇到类似方程,它属于分式方 程,在求得方程的解之后还要检验分母是否为零。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要做好中小学衔接工作,应首先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缩小中小学在管理理念、班主任管理、教学手段和方法上的差异。加强中 小学之间的协作与沟通,减少在管理理念上的差异,让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逐 步增加自理能力。减少小学高段与初一教学上的差异,让学生能平稳过渡。适 当调整教材体系上的不足。中学教师应熟悉小学的教材,小学教师也应熟悉中 学的教材,以利于在教学中加强针对性弥补不足。加强学生培养上的政策连续 性。小学初中的交接不应只限于名单、档案材料、成绩的交接,而应将学生的 生理、心理、特长、个性发展情况等也列入交接内容,以利于中学的培养。加 强小学高段与初中起始年级教师沟通以融合做法以利学生从环境、条件、方法、 心理、知识等方面的衔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