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吊装方法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963965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结构吊装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钢结构吊装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钢结构吊装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钢结构吊装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钢结构吊装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结构吊装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结构吊装方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钢结构吊装钢结构吊装一、一、 构件吊装工艺构件吊装工艺(一) 柱子的吊装1、 柱及基础弹线、杯底抄平(1)弹线柱应在柱身的三个面弹出安装中心线、基础顶面线、地坪标高线。矩形截面柱安装中心线按几何中心线;工字形截面柱除在矩形部分弹出中心线外,为便于观测和避免视差,还应在翼缘部位弹一条与中心线平行的线。此外,在柱顶和牛腿顶面还要弹出屋架及吊车梁的安装中心线。基础杯口顶面弹线要根据厂房的定位轴线测出,并应与柱的安装中心线相对应,以作为柱安装、对位和校正时的依据。(2)杯底抄平杯底抄平是对杯底标高进行的一次检查和调整,以保证柱吊装后牛腿顶面标高的准确。调整方法是:首先,测出杯底的实际标高 h1,量出柱

2、底至牛腿顶面的实际长度 h2;然后,根据牛腿顶面的设计标高 h 与杯底实际标高 h1 之差,可得柱底至牛腿顶面应有的长度 h3(h3= h-h1);其次,将其(h3)与量得的实际长度(h2)相比,得到施工误差即杯底标高应有的调整值 h(h= h3-h2= h-h1-h2),并在杯口内标出;最后,施工时,用 12 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将杯底抹平至标志处。为使杯底标高调整值(h)为正值,柱基施工时,杯底标高控制值一般均要低于设计值 50mm.例如,柱牛腿顶面设计标高+7.80,杯底设计标高-1.20,柱基施工时,杯底标高控制值取-1.25,施工后,实测杯底标高为-1.23,量得柱底至牛腿面的实际长

3、度为 9.01m,则杯底标高调整值为 h= h-h1-h2=7.80+1.23-9.01=+0.02m.2、柱的绑扎柱一般均在现场就地预制,用砖或土作底模平卧生产,侧模可用木模或组合钢模。在制作底模和浇筑混凝土之前,就要确定绑扎方法、绑扎点数目和位置,并在绑扎点预埋吊环或预留孔洞,以便在绑扎时穿钢丝绳。柱的绑扎方法、绑扎点数目和位置,要根据柱的形状、断面、长度、配筋以及起重机的起重性能确定。(1)绑扎点数目与位置柱的绑扎点数目与位置应按起吊时由自重产生的正负弯矩绝对值基本相等且不超过柱允许值的原则确定,以保证柱在吊装过程中不折断、不产生过大的变形。中、小型柱大多可绑扎一点,对于有牛腿的柱,吊点

4、一般在牛腿下 200mm 处。重型柱或配筋少而细长的柱(如抗风柱),为防止起吊过程中柱身断裂,需绑扎两点,且吊索的合力点应偏向柱重心上部。必要时,需验算吊装应力和裂缝宽度后确定绑扎点数目与位置。工字形截面柱和双肢柱的绑扎点应选在实心处,否则应在绑扎位置用方木垫平。(2)绑扎方法1) 斜吊绑扎法柱子在平卧状态下绑扎,不需翻身直接从底模上起吊;起吊后,柱呈倾斜状态,吊索在柱子宽面一侧,起重钩可低于柱顶,起重高度可较小;但对位不方便,宽面要有足够的抗弯能力。2) 直吊绑扎法吊装前需先将柱子翻身再绑扎起吊;起吊后,柱呈直立状态,起重机吊钩要超过柱顶,吊索分别在柱两侧,故需要铁扁担,需要的起重高度比斜吊

5、法大;柱翻身后刚度较大,抗弯能力增强,吊装时柱与杯口垂直,对位容易。3、柱的吊升柱的吊升法方法应根据柱的重量、长度、起重机的性能和现场条件确定。根据柱在吊升过程中运动的特点,吊升方法可分为旋转法和滑行法两种。重型柱子有时还可用两台起重机抬吊。(1)单机旋转法柱吊升时,起重机边升钩边回转,使柱身绕柱脚(柱脚不动)旋转直到竖直,起重机将柱子吊离地面后稍微旋转起重臂使柱子处于基础正上方,然后将其插入基础杯口。为了操作方便和起重臂不变幅,柱在预制或排放时,应使柱基中心、柱脚中心和柱绑扎点均位于起重机的同一起重半径的圆弧上,该圆弧的圆心为起重机的回转中心,半径为圆心到绑扎点的距离,并应使柱脚尽量靠近基础

6、。这种布置方法称为“三点共弧”。若施工现场条件限制,不可能将柱的绑扎点、柱脚和柱基三者同时布置在起重机的同一起重半径的圆弧上时,可采用柱脚与基础中心两点共弧布置,但这种布置时,柱在吊升过程中起重机要变幅,影响工效。旋转法吊升柱受振动小,生产效率较高,但对平面布置要求高,对起重机的机动性要求高。当采用自行杆式起重机时,宜采用此法。(2)单机滑行法柱吊升时,起重机只升钩不转臂,使柱脚沿地面滑行柱子逐渐直立,起重机将柱子吊离地面后稍微旋转起重臂使柱子处于基础正上方,然后将其插入基础杯口。采用滑行法布置柱的预制或排放位置时,应使绑扎点靠近基础,绑扎点与杯口中心均位于起重机的同一起重半径的圆弧上。滑行法

7、吊升柱受振动大,但对平面布置要求低,对起重机的机动性要求低。滑行法一般用于:柱较重、较长而起重机在安全荷载下回转半径不够时;或现场狭窄无法按旋转法排放布置时;以及采用桅杆式起重机吊装柱时等情况。为了减小柱脚与地面的摩阻力,宜在柱脚处设置托木、滚筒等。如果用双机抬吊重型柱,仍可采用旋转法(两点抬吊)和滑行法(一点抬吊)。滑行法中,为了使柱身不受振动,又要避免在柱脚加设防护措施的繁琐,可在柱下端增设一台起重机,将柱脚递送到杯口上方,成为三机抬吊递送法。4、柱的对位、临时固定如柱采用直吊法时,柱脚插入杯口后应悬离杯底适当距离进行对位。如用斜吊法,可在柱脚接近杯底时,于吊索一侧的杯口中插入两个楔子,再

8、通过起重机回转进行对位。对位时应从柱四周向杯口放入 8 个楔块,并用撬棍拨动柱脚,使柱的吊装中心线对准杯口上的吊装准线,并使柱基本保持垂直。柱对位后,应先把楔块略为打紧,再放松吊钩,检查柱沉至杯底后的对中情况,若符合要求,即可将楔块打紧作柱的临时固定,然后起重钩便可脱钩。吊装重型柱或细长柱时除需按上述进行临时固定外,必要时应增设缆风绳拉锚。5、柱的校正、最后固定柱的校正包括平面位置、标高和垂直度的校正,因为柱的标高校正在基础杯底抄平时已进行,平面位置校正在临时固定时已完成,所以,柱的校正主要是垂直度校正。柱的垂直度检查要用两台经纬仪从柱的相邻两面观察柱的安装中心线是否垂直。垂直偏差的允许值:柱

9、高 H5m 时为 5mm;柱高 H5m 时为 10mm;当柱高 H10m 时为1/1000 柱高,且不大于 20mm.柱的校正方法,当垂直偏差值较小时,可用敲打楔块的方法或用钢钎来纠正;当垂直偏差值较大时,可用千斤顶校正法、钢管撑杆斜顶法及缆风绳校正法等。柱校正后应立即进行固定,其方法是在柱脚与杯口的空隙中浇筑比柱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应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浇至楔块底面,待混凝土强度达25%时拔去楔块,再将混凝土浇满杯口。待第二次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 70%后,方能吊装上部构件。三) 屋架的吊装屋盖结构一般是以节间为单位进行综合吊装,即每安装好一榀屋架,随即将这一节间的其它构

10、件全部安装上去,再进行下一节间的安装。屋架吊装的施工顺序是:绑扎、扶直就位、吊升、对位、临时固定、校正和最后固定。1、屋架的绑扎屋架在扶直就位和吊升两个施工过程中,绑扎点均应选在上弦节点处,左右对称。绑扎吊索内力的合力作用点(绑扎中心)应高于屋架重心,这样屋架起吊后不宜转动或倾翻。绑扎吊索与构件水平面所成夹角,扶直时不宜小于 60,吊升时不宜小于45,具体的绑扎点数目及位置与屋架的跨度及型式有关,其选择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钢筋混凝土屋架跨度小于或等于 18m 时,两点绑扎;屋架跨度大于 18m 时,用两根吊索,四点绑扎;屋架的跨度大于或等于 30m 时,为了减少屋架的起吊高度,应采用横吊梁

11、(减少吊索高度)。2、屋架的扶直与就位钢筋混凝土屋架或予应力混凝土屋架一般均在施工现场平卧叠浇。因此,屋架在吊装前要扶直就位,即将平卧制作的屋架扶成竖立状态,然后吊放在预先设计好的地面位置上,准备起吊。扶直时先将吊钩对准屋架平面中心,收紧吊钩后,起重臂稍抬起使屋架脱模。若叠浇的屋架间有严重粘结时,应先用撬杠撬或钢钎凿等方法,使其上下分开,不能硬拉,以免造成屋架损破,因为屋架的侧向刚度很差。另外,为防止屋架在扶直过程中突然下滑而损坏,需在屋架两端搭井字架或枕木垛,以便在屋架由平卧转为竖立后将屋架搁置其上。按照起重机与屋架预制时相对位置的不同,屋架扶直有两种方式:起重机位于屋架下弦一边时为正向扶直

12、。来源:考试大 结构工程师考试3、屋架的吊升、对位与临时固定屋架的吊升方法有单机吊装和双机抬吊,双机抬吊仅在屋架重量较大,一台起重机的吊装能力不能满足吊装要求的情况下采用。单机吊装屋架时,先将屋架吊离地面 500mm,然后将屋架吊至吊装位置的下方,升钩将屋架吊至超过柱顶 300mm,然后将屋架缓降至柱顶,进行对位。屋架对位应以建筑物的定位轴线为准,对位前应事先将建筑物轴线用经纬仪投放在柱顶面上。对位以后,立即临时固定,然后起重机脱钩。应十分重视屋架的临时固定,因为屋架对位后是单片结构,侧向刚度较差。第一榀屋架的临时固定,可用四根缆风绳从两边拉牢。若先吊装抗风柱时可将屋架与抗风柱连接。第二榀屋架

13、以及其后各榀屋架可用屋架校正器(工具式支撑)临时固定在前一榀屋架上。每榀屋架至少用两个屋架校正器。4、屋架的校正与最后固定屋架的校正内容是检查并校正其垂直度,用经纬仪或垂球检查,用屋架校正器或缆风绳校正。用经纬仪检查屋架垂直度时,在屋架上弦安装三个卡尺(一个安装在屋架中央,两个安装在屋架两端),自屋架上弦几何中心线量出 500mm,在卡尺上作出标志。然后,在距屋架中线 500mm 处的地面上,设一台经纬仪,用其检查三个卡尺上的标志是否在同一垂直面上。用垂球检查屋架垂直度时,卡尺标志的设置与经纬仪检查方法相同,标志距屋架几何中心线的距离取 300mm.在两端卡尺标志之间连一通线,从中央卡尺的标志

14、处向下挂垂球,检查三个卡尺的标志是否在同一垂直面上。屋架校正完毕,立即用电焊固定。(四) 天窗架和屋面板的吊装屋面板一般有预埋吊环,用带钩的吊索钩住吊环即可吊装。大型屋面板有四个吊环,起吊时,应使四根吊索拉力相等,屋面板保持水平。为充分利用起重机的起重能力,提高工效,也可采用一次吊升若干块屋面板的方法。屋面板的安装顺序,应自两边檐口左右对称地逐块铺向屋脊,避免屋架受荷不均匀。屋面板对位后,应立即电焊固定。天窗架的吊装应在天窗架两侧的屋面板吊装后进行。其吊装方法与屋架基本相同。二、二、 结构吊装方案单层厂房结构安装工程施工方案结构吊装方案单层厂房结构安装工程施工方案内容包括:结构吊装方法、起重机

15、的选择、起重机的开行路线及构件的平面布置等。确定施工方案时应根据厂房的结构形式、跨度、构件的重量及安装高度、吊装工程量及工期要求,并考虑现有起重设备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一) 结构吊装方法单层厂房结构吊装方法有分件吊装法和综合吊装法。1、分件吊装法起重机每开行一次,仅吊装一种或几种构件。一般厂房分三次开行吊装完全部构件。第一次开行,吊装柱,应逐一进行校正及最后固定;第二次开行,吊装吊车梁、连系梁及柱间支撑等;第三次开行,以节间为单位吊装屋架、天窗架和屋面板等构件。分件吊装法起重机每开行一次基本上吊装一种或一类构件,起重机可根据构件的重量及安装高度来选择,不同构件选用不同型号起重机,能够充分发挥

16、起重机的工作性能。在吊装过程中,吊具不需要经常更换,操作易于熟练,吊装速度快。采用这种吊装方法,还能给构件临时固定、校正及最后固定等工序提供充裕的时间。构件的供应及平面布置比较简单。目前,一般单层厂房结构吊装多采用此法。但分件吊装法由于起重机开行路线长,形成结构空间的时间长,在安装阶段稳定性较差。2、综合吊装法起重机一次开行,以节间为单位安装所有的结构构件。具体做法是:先吊装 46 根柱,随即进行校正和最后固定。然后吊装该节间的吊车梁、连系梁、屋架、天窗架、屋面板等构件。这种吊装方法具有起重机开行路线短,停机次数少,能及早交出工作面,为下一工序创造施工条件等优点。但由于同时吊装各类型的构件,起重机的能力不能充分发挥;索具更换频繁,操作多变,影响生产效率的提高;校正及固定工作时间紧张;构件供应复杂,平面布置拥挤。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这种吊装方法。只有使用移动困难的桅杆式起重机吊装时才采用此法。(2) 起重机型号、臂长的选择1) 吊一种构件时 起重半径 R 无要求时根据起重量 Q 及起重高度 H,查阅起重机性能曲线或性能表,来选择起重机型号和起重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