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溪一中外国语实验学校八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963693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遂溪一中外国语实验学校八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遂溪一中外国语实验学校八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遂溪一中外国语实验学校八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遂溪一中外国语实验学校八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遂溪一中外国语实验学校八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遂溪一中外国语实验学校八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遂溪一中外国语实验学校八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遂溪一中外国语实验学校八年级第四次月考 语文试卷 第 1 页(共 6 页)遂溪一中外国语实验学校八年级第四次月考语 文 试 卷说明:1本试题分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16 页为试题部分,共 4 大题 24 小题,满分 14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2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然后按要求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3请考生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和运用(20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2 分)A杀戮(l)蹒跚(mn)B要塞(si)吊唁(yn)C遗骸(hi)丘壑(h)D称心(chng)纠正(ji)2下列词语中,

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 分)A逃窜 销声匿迹 英雄倍出B渴慕 因地制宜 神采飞扬C晨羲 肆无惧弹 惴惴不安D雄垮 委屈求全 淋漓尽致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2 分)A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 不可理喻的。B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C到上海参观世博园的游客,虽然来自世界各地,萍水相逢,但在进馆排队的漫长等待中,他们互相攀谈,一下子成了朋友。D学问是“问”出来的,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发扬不耻下问的精神,主动向老师请教,这样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 (2 分)A我上山砍了三个月的柴。B这个曾经濒临破产的公司,不仅向国家交纳了 200 万元税金,而且还清了银行贷款。C和他十年前离乡时一样,依然是孑然一身,两手空空。D不管你学习什么,只要专心致志,痛下功夫,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5综合性学习, (6 分)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西风东进,洋节流行,捧为时尚。据调查:在中国人喜欢的洋节中,排名前几位的是:圣诞节、母亲节、情人节、愚人节;中国人喜欢过洋节,其动机大致如下:表达感情(亲遂溪一中外国语实验学校八年级第四次月考 语文试卷 第 2 页(共 6 页)情、友情、爱情);凑凑热闹,轻松一下;为了“赶时髦”.材料二

4、:中国的节日同样魅力无限-那悠久的历史文化与节日盛会交融在一起。如:春节团圆、除夕守岁、中秋赏月、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端午赛龙舟、元宵闹花灯.绚丽壮观、流光溢彩、妙趣横生!(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上面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2分)(2)在世界多元化不断交汇的今天,你觉得洋节在中国是应该摒弃还是保留?请说明你的理由。 (4分)6根据上下文的提示,补写出古诗文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 1 分,共 6 分)(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 (李白渡荆门送别 )(2)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 。 (陆游十一月四日

5、风雨大作 )二、现代文阅读(38分)(一)番鬼托梁1898年法帝国主义入侵湛江,湛江人民义愤填膺,高举反帝旗帜,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历时20个月的抗法斗争,震惊中外。为了表达对侵略者的仇恨和蔑视,发泄心中的愤怒,湛江的建筑工匠,别出心裁,把民间习惯镇压于房梁之下的妖魔木俑,改为法国侵略者,把反帝爱国的情怀,寄寓于建筑物中,人们称之“番鬼托梁”(地方人习惯把外国人称“番鬼”)。“番鬼托梁”在湛江的一些庙宇、祠堂、会馆很普遍。据调查,遂溪杨柑的郑氏祠堂,麻章的武帝庙、天后宫,太平东岸村的三帝庙,下岗南村的靖海宫,北家村的雷祖庙,坡头的关帝庙,官渡的文武庙,麻斜的侯王庙,赤坎的高州会馆,都有此类建筑。其

6、中坡头关帝庙的一具“番鬼托梁”彩色木雕,珍藏在北京中国军事博物馆的近代战争馆,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番鬼托梁”是以法国侵略者官兵的形象,通过概括、夸张的艺术手法,精工雕刻成木俑垫置梁架上作托梁,设置在门檐、正梁或正梁前后梁间。木雕的“番鬼”,一般高45公分,两个一对,面对面,分别蹲在梁的两头,姿势各种各样。身系红带的法国国防军(俗称红带兵)单膝跪,一手撑地,肩膀抬梁架,另一手撑高帽;身系蓝带的法国警备部队(蓝带兵)则一腿跪,另一腿盘曲,一手托梁,一手扶梁。表情有哭笑不得的、丑态百出的、愁眉苦脸的,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此外,还有法国在湛江的雇佣军越南兵托梁木俑。用“番鬼托梁”寓意侵略者被木遂溪

7、一中外国语实验学校八年级第四次月考 语文试卷 第 3 页(共 6 页)梁压住,永世不得翻身,以灭其威风。民众观之、无不拍手称快。当年,法国殖民当局,也偶尔看到这些木俑,心里很不是滋味,唯有装聋作哑,无可奈何。“番鬼托梁”是雷州半岛特有的木雕珍品,它反映湛江人民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和无限的爱国热忱,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具有很高的地方历史研究价值。可惜在“文革”时作破“四旧”被废毁了不少,一些幸存的“番鬼托梁”木雕今已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村民也懂得这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加以保护。尽管如此,仍需切实保护好现存的“番鬼托梁”木雕,不能再让这特有深远意义的艺术珍品受到破坏。7文章分别从哪几方面介绍了“番鬼

8、托梁”?请简要概括。(4分)8试根据文章内容,用下定义的方法说明“番鬼托梁”。(不超过50字)(4分)9请从表达方式或语言运用的角度对第二段的表达效果(特点)作简要分析。(4分)10十九世纪末“番鬼托梁”在雷州半岛普遍出现说明了什么?今天还要保护好这些木雕有什么现实意义?(4分)(1) (2) (二)三袋米的故事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去世了,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那时村里没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朗朗、写写画画,【A】母亲拿着针线,轻轻地、细细地将母爱密密缝进儿子的衣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B】当一张张奖状覆盖了两面斑驳陆离的土墙时,儿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长。望着高出自己

9、半头的儿子,母亲眼角的皱纹张满了笑意。当满山的树木泛出秋意时,儿子考上了县一中。母亲却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干不了农活,有时连饭都吃不饱。那时的一中,学生每月都得带 30 斤米交给食堂,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没多久,母亲一瘸一拐地挪进学校食堂,气喘吁吁地从肩上卸下一袋米。负责掌秤登记的熊师傅打开袋口,抓起一把米看了看,眉头就锁紧了,说:“你们这些做家长的,总喜欢遂溪一中外国语实验学校八年级第四次月考 语文试卷 第 4 页(共 6 页)占点小便宜。你看看,这里有早稻、中稻、晚稻,还有细米、粗米,简直把我们食堂当杂米桶了。”这位母亲臊红了脸,连声说对不起。熊师傅见状,没再说什么,收了。又

10、一个月初,这位母亲背着一袋米走进食堂。熊师傅照例开袋,眉头又锁紧,还是杂色米。他想,是不是上次没给这位母亲交待清楚,便一字一顿地对她说:“不管什么米,我们都收。但品种要分开,千万不能混在一起,否则没法煮,煮出的饭也是夹生的。下次还这样,我就不收了。”母亲不敢吱声,低着头一瘸一拐地离开了食堂。第三个月初,母亲又来了,熊师傅一看米,勃然大怒,用几乎失去理智的语气,毛辣辣地呵斥:“哎,我说你这个做妈的,怎么顽固不化呀?咋还是杂色米呢?你呀,今天是怎么背来的,就怎样背回去!”母亲似乎早有预料,两行热泪顺着凹陷无神的眼眶涌出:“大师傅,我跟您实说了吧,这米是我讨讨饭得来的啊!”熊师傅大吃一惊,眼睛瞪得溜

11、圆,半晌说不出话来。母亲坐在地上,挽起裤腿,露出一双肿大的僵硬的变形的腿。母亲抹了一把泪,说:“我得了晚期风湿病,连走路都困难,更甭说种田了。儿子懂事,要退学帮我,被我一巴掌打到了学校”校长知道了这件事,不动声色,以特困生的名义减免了儿子三年的学费与生活费。三年后,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清华大学。欢送毕业生那天,县一中锣鼓喧天,校长特意将这位母亲的儿子请上主席台,此生纳闷:考了高分的同学有好几个,为什么单单请我上台呢?更令人奇怪的是,台上还堆着三只鼓囊囊的麻布袋。此时,熊师傅上台讲了母亲讨米供儿上学的故事,台下鸦雀无声。校长指着三只麻布袋,情绪激动地说:“这就是故事中的母亲讨得的三袋米,这是世

12、上用金钱买不到的粮食。下面有请这位伟大的母亲上台。”儿子疑惑地往下看,只见熊师傅扶着母亲正一步一步往前走。我们不知儿子那一刻在想什么,相信给他的那份震撼绝不亚于惊涛骇浪。于是,人间最温情的一幕上演了,母子俩对视着,母亲的目光暖暖的、柔柔的,一绺儿花白的头发散乱地搭在额前,儿子猛扑上前,搂住她,嚎啕大哭:“娘啊,我的娘啊”(选自文章阅读网,有删改。)1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所讲的故事,并说说这个故事表现的主题。 (4 分)12请你对第自然段画线的【A】 【B】两处句子的表达效果加以品析。 (6 分)(1)母亲拿着针线,轻轻地、细细地将母爱密密缝进儿子的衣衫。(2)当一张张奖状覆盖了两面斑驳陆离的

13、土墙时,儿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长。遂溪一中外国语实验学校八年级第四次月考 语文试卷 第 5 页(共 6 页)13第自然段:校长为什么说这三袋米是世上用金钱买不到的粮食?(4 分)14第自然段:“我们不知儿子那一刻在想什么,相信给他的那份震撼绝不亚于惊涛骇浪。 ”请你发挥合理的想象写出儿子当时的“那份震撼” 。 (4 分)15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 ”请你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对父(母)爱的感受。要求情感真挚,不少于 50 字。(4 分)三、古诗文阅读(22分)(一)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16

14、 (1)此诗写了一件什么事?(2 分)(2)作者的“愿”指什么?(2 分)(二)观潮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15、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1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4 分)(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既望: (2)人物略不相睹 略: 遂溪一中外国语实验学校八年级第四次月考 语文试卷 第 6 页(共 6 页)(3)皆披发文身 文: (4)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穹: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A浙江之潮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B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则一舸无迹C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出没于鲸波万仞中D海涌银为郭仅有“敌船”为火所焚19请将文中“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一句翻译为现代汉语。(3 分)20文章最后一段写观潮人数之多,有什么作用?(2分)(三)王质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士大夫莫敢往别,王待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