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重金属铅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959913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重金属铅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重金属铅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重金属铅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重金属铅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重金属铅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重金属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重金属铅(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重金属铅,镉,砷,汞,铜检验记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重金属铅,镉,砷,汞,铜检验记录仪器与测定条件: 温度: 湿度: %检验项目:铅 镉 砷 汞 铜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编号: 天平编号: 微波消解仪编号: 预处理加热仪编号: 标准溶液铅标液 镉标液 砷标液 汞标液 铜标液浓度 (铅): 批 号 浓度(镉): 批 号 浓度(砷): 批 号 浓度(汞): 批 号 浓度(铜): 批 号 来 源: 本法系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中药中的铅、镉、 砷、汞、铜,所用仪器应符合使用要求(通则 0406)。除另有规定外,按下列方法测定。1.铅的测定(石墨炉法)测定条件 参考条件:波长

2、283.3nm,干燥温度 100120,持续 20 秒;灰化温度400750,持续 2025 秒;原子化温度 17002000,持续 45 秒。铅标准贮备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铅单元素标准溶液适量,用 2%硝酸溶液稀释,制成每1ml 含铅(Pb)lg 的溶液,即得(05贮存)。标准曲线的制备 分别精密量取铅标准贮备液适量,用 2%硝酸溶液制成每 1ml 分别含铅 Ong、5ng、20ng、40ng, 60ng、80ng 的溶液。分别精密量取 1ml,精密加含 1%磷酸二氢铵和 0.2%硝酸镁的溶液 0.5ml,混匀,精密吸取 20l 注入石墨炉原子化器,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

3、绘制标准曲线。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A 法 取供试品粗粉 0.5g,精密称定,置聚四氯乙烯消解罐内,加硝酸 35ml,混匀,浸泡过夜,盖好内盖,旋紧外套,置适宜的微波消解炉内,进行消解(按仪器规定的消解程序操作)。消解完全后,取消解内罐置电热板上缓缓加热至红棕色蒸气挥尽,并继续缓缓浓缩至 23ml,放冷,用水转入 25ml 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同法同时制备试剂空白溶液。测定法 精密量取空白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 1ml,精密加含 1%磷酸二氢铵和 0.2%硝酸镁的溶液 0.5ml,混匀,精密吸取 1020l,照标准曲线的制备项下方法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铅(Pb)的含量

4、,计算, 即得。对照品浓度(ng/ml)0.000520406080曲线方程对照品吸光度 A相关系数 R样品稀释倍数50空白测定浓度(ng/ml)供试品浓度(ng/ml)供试品称样量 g供试品的铅限度(ppm)计算公式 (C 供试品-C 空白)*50X=-M 供试品*1000供试品的平均铅限度(ppm)标准规定:铅5mg/kg 报告值- mg/kg 结论;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2.镉的测定(石墨炉法)测定条件 参考条件:波长 228.8nm,干燥温度 100120,持续 20 秒;灰化温度300500,持续 2025 耖;原子化温度 15001900,持续 45 秒。镉标准贮备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镉

5、单元素标准溶液适量,用 2%硝酸溶液稀释,制成每1ml 含镉(Cd)lg 的溶液,即得(05贮存)。标准曲线的制备 分别精密量取镉标准贮备液适量,用 2%硝酸溶液稀释制成每 1ml 分别含镉 Ong、0.8ng、2.0ng、 4.0ng、6.0ng、8.0ng 的溶液。分别精密吸取 10l,注入石墨炉原子化器,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同铅测定项下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测定法 精密吸取空白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 1020l,照标准曲线的制备项下方法测定吸光度(若供试品有干扰,可分别精密量取标准溶液、空白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 1ml,精密加含 1%磷酸二氢

6、铵和 0.2%硝酸镁的溶液 0.5ml,混匀,依法测定),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镉(Cd)的含量,计算,即得。对照品浓度(ng/ml)0.0000.82.04.06.08.0曲线方程对照品吸光度 A相关系数 R样品稀释倍数50空白测定浓度(ng/ml)供试品浓度(ng/ml)供试品称样量 g供试品的镉限度(ppm)计算公式 (C 供试品-C 空白)*50X=-M 供试品*1000供试品的平均镉限度(ppm)标准规定:镉0.3mg/kg 报告值- mg/kg 结论;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3.砷的测定(氢化物法)测定条件 采用适宜的氢化物发生装置,以含 1%硼氢化钠和 0.3%氢氧化钠溶液(临用

7、前配制)作为还原剂,盐酸溶液(1100)为载液,氮气为载气,检测波长为 193.7nm。砷标准贮备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砷单元素标准溶液适量,用 2%硝酸溶液稀释,制成每1ml 含砷(As) lg 的溶液,即得(05贮存)。标准曲线的制备 分别精密量取砷标准贮备液适量,用 2%硝酸溶液稀释制成每 1ml 分别含砷 Ong、5ng、10ng, 20ng、30ng、40ng 的溶液。分别精密量取 10ml,置 25ml 量瓶中,加 25%碘化钾溶液(临用前配制)1ml,摇匀,加 10%抗坏血酸溶液(临用前配制)1ml,摇匀,用盐酸溶液(20100)稀释至刻度,摇匀,密塞,置 80水浴中加热 3 分钟,

8、取出,放冷。取适量,吸入氢化物发生装置,测定吸收值,以峰面积(或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同铅测定项下供试品溶液的制备中的 A 法。测定法 精密吸取空白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 10ml,照标准曲线的制备项下,自“加 25%碘化钾溶液(临用前配制)1ml”起,依法测定。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砷 (As)的含量,计算,即得。对照品浓度(ng/ml)0.000510203040曲线方程对照品吸光度 A相关系数 R样品稀释倍数50空白测定浓度(ng/ml)供试品浓度(ng/ml)供试品称样量 g供试品的砷限度(ppm)计算公式 (C 供试品-C 空白)*50X=

9、-M 供试品*1000供试品的平均砷限度(ppm)标准规定:砷2mg/kg 报告值- mg/kg 结论;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4.汞的测定(冷蒸气吸收法)测定条件 采用适宜的氢化物发生装置,以含 0.5%硼氢化钠和 0.1%氢氧化钠的溶液(临用前配制)作为还原剂,盐酸溶液(1100)为载液,氮气为载气,检测波长为 253.6nm。汞标准贮备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汞单元素标准溶液适量,用 2%硝酸溶液稀释,制成每1ml 含汞(Hg)lg 的溶 液,即得(05贮存)。标准曲线的制备 分别精密量取汞标准贮备液0ml、0.1ml、0.3ml、0.5ml、0.7ml、0.9ml,置 50ml 量瓶中,加 20%

10、硫酸溶液 10ml、5%高锰酸钾溶液 0.5ml,摇匀,滴加 5%盐酸羟胺溶液至紫红色恰消失,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取适量,吸入氢化物发生装置,测定吸收值,以峰面积 (或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A 法 取供试品粗粉 0.5g,精密称定,置聚四氟乙烯消解罐内,加硝酸 35ml,混匀,浸泡过夜,盖好内盖,旋紧外套,置适宜的微波消解炉内进行消解(按仪器规定的消解程序操作)。消解完全后,取消解内罐置电热板上,于 120缓缓加热至红棕色蒸气挥尽,并继续浓缩至 23ml,放冷,加 20%硫酸溶液 2ml、5%高锰酸钾溶液 0.5ml,摇匀,滴加 5%盐酸羟胺溶液至紫

11、红色恰消失,转入 10ml 量瓶中,用水洗涤容器,洗液合并于量瓶中, 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必要时离心,取上清液,即得。同法同时制备试剂空白溶液。测定法 精密吸取空白溶液与供试品溶液适量,照标准曲线制备项下的方法测定。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汞(Hg)的含量,计算,即得。对照品浓度(ng/ml)0.00026101418曲线方程对照品吸光度 A相关系数 R样品稀释倍数50空白测定浓度(ng/ml)供试品浓度(ng/ml)供试品称样量 g供试品的汞限度(ppm)计算公式 (C 供试品-C 空白)*50X=-M 供试品*1000供试品的平均汞限度(ppm)标准规定:汞0.2mg/kg 报告值-

12、mg/kg 结论;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5.铜的测定(火焰法)测定条件 检测波长为 324.7nm,采用空气-乙炔火焰,必要时进行背景校正。铜标准贮备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铜单元素标准溶液适量,用 2%硝酸溶液稀释,制成每1ml 含铜(Cu)10g 的溶液,即得(05贮存)。标准曲线的制备 分别精密量取铜标准贮备液适量,用 2%硝酸溶液制成每 1ml 分别含铜 0g、0.05g、0.2g、 0.4g, 0.6g、0.8g 的溶液。依次喷入火焰,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同铅测定项下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测定法 精密吸取空白溶液与供试品溶液适量,照标准曲线的制备项下的方法测定。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铜(Cu)的含量,计算,即得。对照品浓度(ug/ml)0.0000.050.20.40.60.8曲线方程对照品吸光度 A相关系数 R样品稀释倍数50空白测定浓度(ng/ml)供试品浓度(ng/ml)供试品称样量 g供试品的铜限度(ppm)计算公式 (C 供试品-C 空白)*50X=-M 供试品*1000供试品的平均铜限度(ppm)标准规定:20mg/kg 报告值- mg/k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