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考核细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957651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科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考核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精神科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考核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精神科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考核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精神科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考核细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精神科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考核细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神科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考核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科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考核细则(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神科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精神科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一、电休克治疗(一、电休克治疗(ECT)的护理操作规范)的护理操作规范1.目的(1)电休克治疗是一种利用短暂适量的电流刺激大脑,引起患者短暂的意识丧失和全身性抽搐发作,以达到控制精神病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2)配合医生完成电休克治疗的护理。2.用物准备(1)洗手、戴口罩(2)用物:电疗机、治疗床、头枕及胸枕各 1 个、盐水或导电胶、毛巾、牙垫、约束带、氧气 、吸痰器、简易 人工呼吸机、开口器、舌钳、阿托品、洛贝林、抢救用药等。3.评估(1)询问患者身体状况,了解患者既往有无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及严重躯体合并症,有无严重骨关节病、视网膜脱落、青光眼、全身感

2、染性疾患。(2)测量生命体征,评估患者生命体征是否在禁忌范围内。(3)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年龄。4.操作流程(1)治疗前护理向家属告知进行治疗的必要性、疗效、可能出现的不良1反应和风险,取得家属的知情同意。向病人解释治疗的意义、方法和效果,以解除病人的误2解和顾虑、取得病人的合作。治疗前,详细了解病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3治疗前 4 小时禁食、水、防止治疗中出现呕吐引起吸入4性肺炎。延服晨间口服药物。5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生命体征有异常者汇报医生暂停6治疗。遵医嘱于治疗前 15min 皮下注射阿托品 0.5-1.0mg,洛贝7林 0.3mg。嘱病人排空大小便,防止病人痉挛发作时便溺于床上。8协

3、助病人取下活动性义齿、眼镜、发卡,防止痉挛时异9物坠入气管或发生外伤。(2)治疗时护理协助病人仰卧于治疗床上,四肢自然伸直,尽量放松。1松解病人的领扣和裤带,以免影响呼吸。2在病人颈部及肩胛骨下方各置一硬枕,使脊柱伸张。3将纱布裹压舌板置于患者上、下臼齿之间,嘱其咬紧,4以免痉挛发作时损伤齿、唇、舌。将生理盐水或导电冻胶涂于患者两侧颞部,以免皮肤灼5伤。治疗时 4 名护士站于病人两侧,分别保护病人两侧的肩、6肘、髋、膝关节等处,病人痉挛时随着病人的抽动自然按扶。以防骨折、脱臼或肌肉损伤。病人痉挛停止后,迅速撤出病人肩胛下方的枕头,将头7部侧转,使口腔分泌物自动流出,观察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情况。若

4、病人自主呼吸恢复不好,遵医嘱给予呼吸兴奋药、吸氧、人工呼吸等抢救措施。病人的自主呼吸和睫毛反射恢复后,擦去导电冻胶及口8角分泌物,取出压舌板,检查口腔情况,将病人送回病房休息。(3)治疗后护理回病房后,协助病人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口腔分泌1物流出,预防吸入性肺炎。专人守护病人,若出现兴奋躁动,给予保护性措施,病2人意识未完全清醒前,勿让其下床活动,严防摔伤。注意观察脉博、呼吸、血压,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急3救处理。观察牙齿有无松动,口、唇、舌有无外伤,完全清醒后4下床活动时注意观察肢体活动情况,如有问题及时报告医师并作处理。病人完全清醒后协助病人进食、服药。若病人入睡,不5可唤醒急于进食,以

5、免发生噎食。若病人出现恶心、呕吐,应取侧卧位,可暂不进食,严重者给予对症处理。如病人有大小便失禁,应及时为病人更换衣裤。6个别患者苏醒后可有记忆力减退,定向障碍,有时会找7不到自己的床位等,应帮助患者料理个人生活,防止发生意外。5.指导患者告知患者电休克治疗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6.注意事项(1)治疗前 4 小时禁食、水。(2)嘱病人排空大小便,穿宽松内衣,取下眼镜、活动义齿、发卡。(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差错。(4)治疗期间保证病人营养,增强体质,提高病人对治疗的耐受性。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的护理操作规范)的护理操作规范1.目的(1)是应

6、用肌肉松驰剂与麻醉剂,使患者在麻醉状态下接受治疗。每次治疗是通过给人体一个短时间限量电流刺激,在脑内诱发一次癫痫发作,这种发作会使人体内发生某些生物学变化,从而使精神症状减轻甚至消失。(2)配合医生完成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护理。(3)因肌松剂可引起心血管和肺部并发症,故患有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慎用。2.用物准备(1)洗手、戴口罩(2)用物:治疗床、无抽搐电休克机、心电监护仪、麻醉机、氧气、牙垫、吸痰器、喉镜、气管插管、导丝、一次性电极、通电用电极片 2 个、头带一条、压舌板、开口器、舌钳、丙泊酚注射液 200mg、硫酸阿托品 1mg、氯化琥珀胆碱注射液100mg、0.9%氯化钠 500ml

7、、输液器、三通管、抢救用药等。3.评估(1)询问患者躯体情况,了解患者有无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2)测量生命体征,评估患者生命体征是否在正常范围内。4.操作流程(1)治疗前护理 与电休克治疗前护理相同,不同之处有:治疗前禁食禁水时间一般为 6-8 小时,因治疗时给患者1行基础麻醉,禁食禁水时间短有可能使患者将呕吐物吸入气管而导致不良后果。治疗前要备好牙垫、麻醉药品及无抽搐电休克机、心电2监护仪、麻醉机。(2)治疗时护理协助病人仰卧于治疗床上,安抚病人,减轻焦虑、恐惧,1四肢自然伸直,尽量放松。松解病人的领扣和裤带,以免影响呼吸。2将血氧探头夹于病人右手中指上。30.9%氯化钠打开静脉通路,确

8、定穿刺成功,针头在血管4内,遵医嘱静脉依次注射硫酸阿托品 1mg、丙泊酚注射液静注5ml 左右给氧气吸入,到病人睫毛反射迟钝或消失,呼之不应,推之不动为止。静脉滴注 0.9%氯化钠 2ml 后,氯化琥珀胆碱1ml(50mg)以注射用水稀释到 3ml 快速静注(10 秒钟注完) 。协助医生将牙垫置于病人上、下臼齿之间,以保护牙齿、5唇、舌。停止供氧。经静脉给药后通电治疗,立即协助医生紧托6患者下颌头后仰,当脸面部和四肢肢端抽搐将结束时加压人工呼吸、供氧,直至自主呼吸完全恢复,拔除静脉针头,将患者送回观察室,专人监护。(3)治疗后护理维持呼吸道通畅,将病人头偏向一侧,仔细观察有无呼1吸道阻塞或呼吸

9、困难。治疗后专人监护,防止病人在意识障碍过程中坠床和跌2伤。监测呼吸、脉博直到意识完全清醒。3意识恢复 2 小时后护士协助服药并进流食或半流食,防止4出现吞咽困难。注意观察静脉注射部位,如出现肿胀、瘀斑遵医嘱给予5外敷。5.指导患者(1)告知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2)指导患者治疗 2 小时后进流食或半流食,不要急于下床活动。6.注意事项(1)治疗前 6-8 小时禁食、水、药。(2)治疗前排空大小便,穿宽松内衣,取掉眼镜,活动义齿、发卡及各种饰品。(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差错。(4)严防药液外漏,造成局部组织坏死。(5)治疗期间保证病人入量,以增加病人对

10、治疗的耐受性。三、约束带的使用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三、约束带的使用护理技术操作规范1.目的(1)控制病人危险行为的发生(如自杀、自伤、极度兴奋冲动、毁物、有明显攻击行为) ,避免病人伤害他人或自伤。(2)意识障碍:谵妄、躁动的病人防止坠床。(3)对治疗护理不合作的病人保证治疗得以实施。2.准备(1)约束带 24 条,必要时备胸带一条。(2)准备好需要肌注和静脉输液的药物。3.评估(1)病人病情(有无自杀、自伤、冲动伤人、毁物倾向) 。(2)对治疗护理依从性。(3)意识状态和肢体活动。4.操作流程(1)病人安置在指定房间。(2)查对保护性约束医嘱及家属知情同意书。(3)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姓名,做

11、好解释工作(使用约束带的目的)尽量争取病人配合。(4)根据病人情况,选择约束部位(常用部位为腕、踝关节) ,病人平卧,护士站于病人两侧,将约束带叠八字环套,首先约束双上肢手腕,必要时约束双下肢踝关节,四肢约束后病人处于舒适的功能位。必要时加用胸带一条。将约束带固定于床上。(5)约束部位应放衬垫、松紧适宜(能放进 1 或 2 横指为宜) 、血运良好。(6)约束操作时用力不要过猛,避免病人受伤。(7)整理床单元,注意保暖。5.指导患者(1)讲解住院治疗的必要性,帮助病人稳定情绪。(2)保护性约束的目的、方法、持续时间。6.注意事项(1)约束带的使用一定要在护士的监护之下,并保证被约束病人不受其他病

12、人的伤害,防止自行解开或被其他病人解开约束带而发生危险。(2)加强巡视,每 15 分钟巡视 1-2 次,观察病人约束部位血液循环情况及松紧度,定时更换体位,或每 2 小时活动肢体一次,夜间患者入睡解除约束。(3)做好被约束病人的生活护理,保证入量,协助大小便,保持床铺清洁干燥。(4)交班记录完整(约束的原因、时间、约束带的数目、约束的部位、肢体情况、解除约束时间、配合情况) 。四、噎食的急救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四、噎食的急救护理技术操作规范、1.目的清除梗塞于咽部的食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缓解呼吸困难。2.准备根据噎食情况准备相应用物,如穿刺针、抢救药物等。3.评估 (1)患者病情、精神科药物副反

13、应的知晓程度。(2)患者进食能力、方式和安全性。(3)评估患者进食过程中有无面部涨红、呛咳反射、胸闷、窒息感,意识清晰与否。4.操作流程(1)就地抢救,分秒必争,立即清除口咽部食物,解开衣领,疏通呼吸道,同时通知医生。(2)意识清醒的病人用中指、食指从病人口腔中抠出存留食物。(3)如不能缓解,用手指清除无效者,意识尚清醒的病人:采用立位或坐位,抢救者站在病人身后,双手环绕病人腰间,左手握拳,使拇指关节突出部顶住病人腹部正中线脐上部位,右手握住左拳,连续快速向后上方用力冲击,推压 5 或 6 次,然后再拍打后背数次,常可将食物咳出。(4)昏迷的病人:采用仰卧位,救者面对病人跪姿跨于病人髋部,双手

14、掌根放在胸廓下脐上的腹部,快速冲击压迫病人腹部,促使食物排出。(5)病人为儿童:可将儿童扛到肩上,使其腹部与救者肩部相抵用力跳起,反复数次。(6)身体肥胖者以及孕妇,不应采取腹部冲击法,应使用胸部冲击法。病人坐位或站位,救者站在病人身后,双手从其腋下穿过至胸前,左手握拳,并用拇指侧顶在病人胸骨中部,右手握住左拳向后上方冲击、挤压,压迫胸骨 6-8 次,直到食物被咳出。 (注意冲击压迫不要用力过大,防止造成胸骨骨折) 。(7)如果以上方法不能将食物排出,应立即用环甲膜穿剌针或 12-18 号的无菌针头在甲状软骨下缘与环状软骨上缘的中间部位(喉结最突出的正下方) ,消毒皮肤后刺入气管,改善呼吸道受

15、阻情况,协助医生行气管切开、心肺复苏术。5.指导患者(1)讲解药物的不良反应的表现及进食注意事项。(2)向病人讲解进食方法、速度在消化吸收中的作用。(3)预防噎食的应对方法。(4)出现吞咽困难时向医生、护士及时正确表达的方法及重要意义。6.注意事项(1)遇到噎食病人,一定要分秒必争,就地抢救。(2)吞咽困难病人看护下进流食或半流食。(3)行腹部冲击挤压时注意力度适宜,压迫部位准确,防止压住胸骨剑突导致胸骨骨折。(4)对突然发生噎食的患者护士需用手指将食物从口中抠出,当手指伸入病人口腔时应注意不要被病人反射性咬合动作咬伤手指,可在伸手之前用随手可及的物品如筷子、勺等垫在病人上下牙齿之间。五、常温

16、冬眠治疗的护理操作规范五、常温冬眠治疗的护理操作规范1.目的体内注入几种神经阻滞剂混合液(如盐酸氯丙嗪、氟哌啶醇、盐酸异丙嗪) ,引起植物神经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抑制,使机体进入与动物自然冬眠相似的状态,疗效适于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急性发病及病程短的病人,控制病人各种运动性兴奋。2.准备(1)戴口罩,洗手。(2)治疗盘内放 5ml 一次性注射器、皮肤消毒剂、无菌棉签、砂轮、起瓶器、注射药物、手消毒液、注射卡。(3)室内安静,空气流通,光线不宜太强。3.评估(1)患者病情(有无冲动、伤人、毁物等行为) 、用药史、不良反应。(2)营养状态、注射部位组织情况,躯体情况(血压低于80/50mmHg 或高于 150/90mmHg,孕妇、心衰等禁忌) 。(3)药物的性质,作用及不良反应。(4)病人对药物的了解程度及心理反应。4.操作流程(1)核对医嘱(三查八对) ,严格无菌操作制度。(2)耐心解释,取得病人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