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慰问方案3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951782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准扶贫慰问方案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精准扶贫慰问方案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精准扶贫慰问方案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精准扶贫慰问方案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精准扶贫慰问方案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准扶贫慰问方案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准扶贫慰问方案3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准扶贫慰问方案精准扶贫慰问方案 3 3 篇篇为进一步完善我村精准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精准识别贫困对象,因户制定帮扶计划,分类梯度实现脱贫,促进我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基本情况一、基本情况圳头村总户数 455 户,总人口 1680 人,耕地总面积 1372 亩,山林面积 8786(其中油茶山 4360 亩),9 个自然村,11 个村小组。党员 51 名,低保户 75 户(其中农村低保 68 户,111 人;城镇低保 7户,12 人。),五保户:5 户 5 人。瞄准扶贫对象,找准致贫原因,逐户制定措施,整合资源力量,加大投入力度,落实目标责任,强化保障机制,切

2、实提高扶贫开发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贫困农户增收脱贫,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二、目标任务二、目标任务为确保到 2020 年,实现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提出的目标,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全村低于 2300 元扶贫标准的扶贫对象人口人均年收入全面达到 4800 元以上,全村农村贫困发生率由20xx 年的 17.55%降到 3%以下,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 75%以上,全村贫困人口减少至 49 人。20xx 年,计划实现精准减少贫困人口 40 名,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增收产业进一步壮大,扶贫对象的技

3、能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贫困对象的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三、对象范围。三、对象范围。20xx 年,以 20xx 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 2736 元(相当于 2010 年2300 元不变价)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以年人均收入低于扶贫标准的农户及家庭人口为建档立卡贫困对象。按照分“扶贫开发户、扶贫低保户、纯低保户、五保户”四种类型进行识别,共识别贫困户94 户,贫困人口 286 人,其中包括轻度贫困户(扶贫开发对象)18户 60 人,中度贫困户(扶贫低保对象)60 户 187 人,重度贫困户(纯低保对象和农村“五保”对象)16 户 39 人(其中低保 11 户 34 人,五保 5 户 5 人)。20xx

4、年,重点精准扶持对象为 20xx 年底建档立卡的扶贫开发和扶贫低保对象,即轻度和中度贫困对象,对重度贫困对象,采取政府托底保障解决。四、推进措施四、推进措施( (一一) )完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完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坚持客观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完善贫困对象建档立卡工作,做到底数清楚,动态管理,扶持精准。一是精确登记造册。核实完善贫困户建档立卡登记数据,通过建档立卡暨信息动态管理,建立完善贫困人口数据库,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薄、县有电子档案,墙壁上有图表公示公开,文件柜有资料台帐,并及时更新、动态调整。二是精确分清类别。按照扶贫开发对象、扶贫低保对象、纯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四种

5、类型区别贫困人口。区别分析致贫原因,区分为因病、因残等健康原因;因学教育原困;因灾、缺乏土地、缺水、交通条件落后等自然条件原因;因缺技术、缺劳力、缺资金、自身动力不足等能力四种原因。三是精确制定措施。坚持开发扶贫与救济扶贫“两项驱动”,对基础设施落后的贫困村,帮助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对有发展产业能力的贫困户,扶持其发展特色富民产业;对生存发展条件较差的贫困户,优先安排搬迁扶贫;对缺生产技术和就业技能的贫困户,通过开展“雨露计划”等培训。对纯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采取政府托底保障,给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扶持。( (二二) )发展特色优势扶贫产业发展特色优势扶贫产业根据

6、扶贫对象产业基础、劳动条件等实际情况,选择可行性强、具特色的产业增收致富项目。一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依托上品山风光,在推进水稻、油茶、油菜等传统农业产业的基础上,通过做优上品山景点风光文章,大力发展山羊、土鸡、生猪等农业产业,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业,带动农业产业增收增效;二是做大做强村级企业。通过加大对村级旧礼堂进行改造,引进制伞、制鞋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解决安排劳动就业 80 人;加大对现有雨美人伞厂扶助,促其做大做强,安排解决劳动就业 150 人;三是做好劳动力转移工作,通过加强与乡政府、县劳动就业局、县工业园对接,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安排解决劳动就业岗位。( (三三) )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条

7、件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全力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支持贫困村实施改路、改水、改厕、亮化、绿化、水、田、林等居住环境的综合治理,全面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为实现稳定脱贫奠定基础。加快推进圳头村至 319 道主干道拓宽改造,改善出行条件。全面实现 25 户以上的自然村 100%完成水泥路面硬化目标。对 25 户以下的农户通水泥路做好规划,测量等,并将项目列入十三五扶贫计划,逐步完善;借助岭水水厂、圳头至南岭中学饮水工程深入推进,解决贫困村农民饮水安全问题,使全村 100%解决饮水困难;加快农村贫困对象危房改造和搬迁移民扶贫,加大扶贫开发对象危房改造力度,解决贫困对象居住安全问题,

8、对山口自然村刘日本、上圳头自然村尹树南、尹凤程 3 户重度贫困户实施危房改造项目,积极向上争取,整合扶贫办、城建、民政等各类危房改造资金,全力解决居住安全问题。( (四四) )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通过加强培训,全面提升贫困户的就业技能,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加大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力度,落实现有国家济困助学政策,利用各类奖助学项目,精准用于建档立卡扶贫开发对象;完善“雨露计划”培训,开展产业技能教育培训;以“阳光工程”为载体,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以就业培训为依托,开展就业技术培训;利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职业学校培训资源,对扶贫对象进行针对性的技能技术培训教育,确保

9、贫困户掌握 1 门以上实用技能,提高就业创业的能力。( (五五)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对纯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采取政府托底保障,给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扶持。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障、临时救助等制度,逐步提高补助标准,对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扶贫对象做到“应保尽保”,扩大低保覆盖面。加强对扶贫对象的扶持,在社会养老保险、合作医疗保险、临时救助政策上,对扶贫对象给予政策扶持。五、保障机制五、保障机制(一)加强组织领导。村党支部、村委会把精准扶贫到户作为一项头号民生工程来抓,成立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第一书记肖吉夫同志任组长,书记樊

10、晓华任常务副组长、肖迅、尹安南任副组长、尹建南、朱秋平、各村小组长任成员。为精准扶贫提供组织保障。(二)落实脱贫责任。根据建档立卡情况,细化到各村小组,对照具体名单及因户施策计划项目、措施、帮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建立工作台账。按照片区管理原则,经常过问,带头帮扶到户,带头联系贫困户,落实帮扶措施。(三)实行跟踪问效。实行目标任务销号管理和跟踪落实制度,建立目标任务台账,明确帮扶项目,帮扶措施,脱贫任务,完成时限,完成进度,责任人等,实行销号制度,完成一项销号一项。及时跟踪问效,确保任务落实到位。精准扶贫慰问方案精准扶贫慰问方案按照丹寨县委、县政府精准扶贫帮扶计划总体要求,结合本村实际特制定本帮

11、扶计划。一、基本情况一、基本情况摆泥村位于兴仁镇政府驻地北部,根据上级要求,现摆泥村由原来的摆泥村、杉堡村、窑货村三个村组成。全村辖摆泥大寨、羊党寨、摆劳、金竹坪、杉木冲、花地、水落洞、窑货大寨、窑货下寨、三边、火烧寨、濑岩、仰天窝 13 个自然寨,17 个村民小组,824 户,3372 人。其中,享受低保 134 户 456 人,五保户 2 户 2 人,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农合参合率达 98%以上;精准扶贫户 218 户 945 人,贫困发生率为 26.93%;劳动力人数 1652 人,其中外出务工 458 人;摆泥党总支部委员会,下设摆泥、杉堡、窑货三个支部,10 个党小组,2 个寨管委,有正

12、式党员 92 人,其中妇女党员 11 人,预备党员 11人。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温湿气候,年均日照 1281.4 小时,年均温度 14.617.2 摄氏度,无霜期 252-283 天,常年降雨量 1250mm左右。四季分明、气候温暖、光照充足。海拔 700-800 米,地势相对平缓,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适宜农、牧、渔业发展。主要居住有苗、汉、水、侗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 80%。村内地势相对平缓,海拔 800-850 米,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适宜农、牧、渔业发展。森林覆盖率 40%以上。2013 年人均纯收入 2712 元。近年来,在上级政府和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按照县委“一村一品”发展

13、战略,结合摆泥村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以精品水果有中药材种植和黑毛猪、蛋鸡、林下养鸡养殖。现有蓝莓 2000 亩、金银花 250 亩、太子参 220 亩烤烟、220亩、枣子 180 亩;蛋鸡 20000 余只,林下养鸡 12000 余只。建立种植养殖农村合作社 2 个。二、致贫原因分析二、致贫原因分析一是在高坡和半高坡地带,受交通、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等因素制约;二是资金紧缺,种植技术缺乏,严重制约产业发展;三是群众思想观念落后,老百姓等、靠、要现象严重。三、帮扶计划三、帮扶计划摆泥村“两委”通过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致贫原因分析,结合召开党支部会议与村民大会、

14、逐户走访村民了解的情况,为尽快解决贫困村、贫困户致富需求,大力发展农户经济和村级集体经济,结合该村村情制定发展规划,围绕“十大小康工程”和“五户联保”、“精准扶贫”、“一村一品”等工作重点,制定以下帮扶计划。1、立足根本,深入开展党的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以“三实三同”为总载体,以村两委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为重点,以转变作风、联系群众为突破口,提高基层干部为民服务水平,提高村干部亲民办事能力。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群众路线教育,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州委十二项规定和县委十四项规定作

15、为切入点,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对照“理念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生、先辈先进”四面镜子,补精神之钙,除四风之害,祛行为之垢,立为民之制,按照“五户联保”模式,真正实现“党群连心、干群贴心、小康齐心、幸福同心、对党忠心、事业诚心”的“六心”目标,加快摆泥村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在摆泥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争先锋、打头阵、走前列、作表率。2、夯实基础,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办公设施和条件。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想法解决摆泥村各个自然寨的庭院硬化、通组公路、联户步道、小水利建设、垃圾池建设等项目,完善村级办公场所,创造一个优美的工作环境,

16、建好计划生育、便民服务等活动阵地。开展党员群众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群众增收致富能力。扎实开展好党的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努力实现增比进位、赶超跨越。组织开展慰问困难党员群众活动,开展“精准扶贫、手挽手一帮一”活动,全面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群众。3、围绕发展,抓住重点,确保群众增收,推动新农村建设步伐。围绕“精准扶贫”和“一村一品”工程,结合摆泥村实际,制定摆泥村发展规划、依托农业园区引进企业,大力发展精品水果、中药材种植、养殖等产业,确保群众增收致富。抓好常规农作物生产,搞好科技培训,引导农民种植优质新品种,提高单产。大力推广科技农业,重点鼓励发展生态畜牧业和特色种植业,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搞好山地综合开发与利用,发展高效优质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抓好劳动力再培训工作,增加劳务输出,通过多种渠道增加群众家庭非营业性收入。整合资源,极力打造“甲娘冲休闲农庄”项目,落实好各项涉农、惠农、富农、强农政策,举全村之力,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早日建成小康。三、工作要求三、工作要求一是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做好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