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角色 增效课堂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395136 上传时间:2017-08-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变角色 增效课堂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转变角色 增效课堂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转变角色 增效课堂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转变角色 增效课堂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转变角色 增效课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变角色 增效课堂(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转变角色 增效课堂新课程化学强调以科学探究为课改的突破口,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使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基于这一理念,在教学中,教师教育理念、教师的角色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何面对新教材,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新教材与教师的教育理念转变 1新教材与教师的新型关系 教材是构成教学结构的三大要素(教师、学生、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利用的主要素材和手段。新教材要求教师不仅是使用者,更应成为新教材的开发者和设计者。新教材不仅降

2、低了对教师教学的束缚,减少了教师对教科书的信赖,同时也为教师创造性地整合课程资源,设计、开发、使用教材提供了空间。 2新教材带来的新观点 传统的教材观把教材等同于知识点,局限于事实性知识原理性知识,忽略了能力体系、思考方式和伦理道德信念。新的教材观突出了方法论知识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强调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技能,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23新教材创立新的评价功能 课程评价标准是制约新一轮课程改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新一轮课程改革一改过去过分强调选拔的功能,把实施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作为一项重要目标。 4新课程要求有新的教育理念

3、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教学过程是师生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活动过程。师生两个主体通过平等交往、自主活动、共同成长与发展是教学的本质所在。因此,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构建平等交往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改变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新的教材要求教师要由重知识传授转变为重学生发展;由重老师“教”转变为多样化、个性化教学。新教材要求教师改变学生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 1由施教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

4、教师的身份是把前人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传声器” ,而学生是接收知识的“容器” 。新课程的改革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传统的教学行为是:我教、你学,我说、你听,我问、你答,以“教”3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其表现是学生为教师服务,而不是教师为学生服务。实施新课程后,教师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所起的作用是点拨、指导、促进作用,可以是知识的、方法的,或者仅仅是鼓励的语言,让学生感到自己已有进步和收获,明确差距在哪,需要在哪些方面予以加强。 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

5、成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受益的也不仅仅是学生,而是师生双向交流,双方共同受益。 2由传授者变为学生探究的合作者 新教材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培养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亲密合作者。 3由管理者变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变为“平等中的首席” 促进学生发展是新课程和新教材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该是导师、教练,是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引导者。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所学学科的成绩,更要关注并引导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学习过程与方法、学科知识与技能,以及学生身体、智慧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全面提高与和谐发展,尤其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独立自主地、主动地发4展。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每个学生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已有的水平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传统的教学只注重现成的经验和理论,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作为教师,老师“居高临下”的训斥、命令学生,严重压抑和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新课改的实施,要求

7、教师应有充分的民主意识,把学生看成独立的“人” ,发展的人,应该“蹲下身”去与学生平等对话,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做平等对话的首席发言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 4教师应成为个性化教学的创新者 新课程和新教材带给教师的不仅有挑战,也有机遇。新课程和新教材在拓宽教师创新发展的空间和眼界同时,也使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和专业化成为了可能。新课程和新教材要求教师以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学习和个性差异为宗旨。作为课程的主体之一,教师不再是课程和教材的被动执行者,而是一个主动的决策者和建设,同时也是专业知识的发展者。新课程和新教材对教师专业化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比如与其他教师、与学生家长、与教学管理者的合作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专业性评价的能力;创设教学情境、进行行动研究并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的能力,等等。 以往的教学是一味地往学生头脑里灌输知识,学生只是鸭子听雷听了也不动(懂) 。这样的课堂常常是死气沉沉,没有活力、没有激情,更谈不上学生自主学习和思维创新。新课改要求教师帮助5学生建立一个宽容的、持久性的、容易接纳的课堂气氛,努力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形成持久性的学习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