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生理学重点名词解释 思考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929466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生理学重点名词解释 思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神经生理学重点名词解释 思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神经生理学重点名词解释 思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神经生理学重点名词解释 思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神经生理学重点名词解释 思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生理学重点名词解释 思考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门控通道化学门控通道 膜两侧的特定的化学性信号引起通道开放关闭。往往具有受体及调节不部位,当与配体结合后离子通道开放钠钾泵钠钾泵 是存在于细胞膜上的一种具有 ATP 酶活性的特殊蛋白质,可被细胞膜内的 Na+增加或细胞外 K+的增加所激活,受 Mg2+浓度的影响,分解 ATP 释放能量,进行 Na+、K+逆浓度和电位梯度的转运 ATP:Na+:K+1:3:2动作电位动作电位 膜受刺激后在原有的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膜两侧电位的快速的倒转和复原,细胞兴奋的标志。达到开放离子通道电位的临界电位称为阈电位。动作电位由“去极化复极化超极化复极化”组成。兴奋性兴奋性 指活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

2、应的能力或特性(广义)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极化极化 膜内外两侧电位维持内负外正的稳定状态细胞信号转导细胞信号转导 细胞通过细胞表面(或胞内)受体接受外界信号,通过系统级联传递机制,将胞外信号转导为胞内信号,最终引起细胞生理反应或诱导特定基因的表达,引起细胞的应答反应。3 受体受体 细胞膜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物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3 神经递质神经递质 在神经元内产生和发现;当神经元受刺激后由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并产生生物效应;作用后失活/分解/回收;人为注射有相同的作用。3 量子性释放量子性释放 任何释放都以一个囊泡完全释放为单位的整数倍。3 囊

3、泡回收囊泡回收 kiss;悲观、失望情绪会加重疼痛;安慰剂效应;2.针刺镇痛 3.跨皮电刺激神经(TENS) (不适宜老年人)4.脊髓电刺激(SCS)7 请简述与运动相关的疾病及其大概机制。请简述与运动相关的疾病及其大概机制。 (一)帕金森症:病理表现为中脑黑质多巴胺(dopamine, DA)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导致 DA 释放量减少,从而导致抑制纹状体的 Ach 作用减弱,进而引发了 Ach 释放量的增加,最终导致了苍白球功能亢进与脑干 r.f易化区亢进,引发了全身肌紧张、肌肉强直。而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死亡也可能导致黑质参与随意运动协调功能受损,从而引发了肌紧张过强,运动不能,表情淡漠。

4、(二)舞蹈病病理表现为尾核病变,导致皮层纹状体苍白球丘脑皮层抑制性回路受损,引起了 GABA 释放减少、黑质 DA 释放增多,苍白球 Ach 释放减少,从而导致了肌张力下降引起了运动障碍。8 为什么分裂面的不同会导致子细胞不同的命运?为什么分裂面的不同会导致子细胞不同的命运? 与分裂细胞信号分子的分布相关,水平分裂使 Notch-1 不被 numb 抑制,Notch-1 介导的信号通路使细胞停止分裂并开始迁移。而垂直分裂notch-1 被 numb 抑制因此可以持续分裂。8 神经诱导因子对表皮诱导因子的作用神经诱导因子对表皮诱导因子的作用 抑制外胚层发育为表皮,使其形成神经组织,而表皮诱导因子

5、的作用是使外胚层形成表皮组织。神经诱导因子通过组织表皮诱导因子与其受体结合来抑制其发挥作用。8 对轴突导向起关键作用的导向因子:对轴突导向起关键作用的导向因子:化学吸引:actins 在 GC前端集中。化学排斥:actins 在 GC 前端消失。9 腺垂体和下丘脑的关系腺垂体和下丘脑的关系下丘脑前区和结节区(弓状核等)的神经内分泌细胞,轴突伸至垂体漏斗。在激素分泌的调节中,下丘脑通过所产生的释放激素和释放抑制激素,经垂体门脉系统,调节腺垂体内各种细胞的分泌活动,促进腺垂体分泌激素作用到靶腺,从而控制靶腺分泌相应的激素;同时,腺垂体产生的各种激素又可通过垂体血液环流,到达下丘脑,反馈影响其功能活

6、动。其中腺垂体分泌的激素调节下丘脑分泌激素,这一过程为短反馈;下丘脑分泌的激素作用到自身控制分泌,此过程为超短反馈。9 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和调节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和调节生理作用促进生长:骨、软骨、肌肉、内脏等。IGF-1 介导;促进代谢:蛋白质合成加快(正氮平衡) ;脂肪分解加快糖利用下降, 血糖升高(过多糖尿) ;参与免疫反应:胸腺基质细胞分泌胸腺素调节:下丘脑激素的双重调节 GHRH(生长激素释放激素)促进 GH 释放(经常性) ;GHRIH(生长抑素)抑制 GH(应激性) ;反馈调节:GH 浓度升高时对 GHRH 的负反馈 ;IGF-I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对 GHRH 及 GH 的调节;其

7、它激素的影响:胰高血糖素、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总甲状腺素(T4)等 其他因素:睡眠、代谢因素、运动、应激等的影响9 松果体素分泌的昼夜节律及生物学作用松果体素分泌的昼夜节律及生物学作用松果体素的昼夜节律调节:松果体素分泌与光照同步。作用: 调节青春期发育;心血管-降血压;免疫系统-增强免疫力;抗衰老、抗氧化。9 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1.神经系统通过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调节免疫器官和内分泌器官的活动骨髓、胸腺、脾、淋巴结上都有植物神经的分布。免疫细胞膜上几乎具有所有神经递质和调质的受体 2.神经内分泌系统通过下丘脑释放

8、神经激素调节免疫器官的活动。免疫系统神经内分泌:1.白细胞介素-1(IL-1)促进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F) 、促甲状腺激素(TSH) 、催乳素(PRL)的释放。2. IL-1,IL-2,IL-3,IL-6,TNF,IFN-,IFN-,IFN- 对神经元的都具有营养、修复作用。3.IL-2 促进海马区 Ach 神经元活动并释放递质;大脑前额叶,脑干,下丘脑 NE 神经元活动增强。4.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神经肽和激素10 胶质细胞的分类?胶质细胞的分类?CNS:大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

9、管周膜细胞;脉络丛上皮细胞 PNS:雪旺氏细胞 ( Schwann cell) 、卫星细胞等10 胶质细胞的一般特点与电特性?胶质细胞的一般特点与电特性?一般特点:1.胶质细胞形态呈一个胞体和周围的许多突起,与神经元相似,但突起没有树突和轴突之分。2.胞体内含有通常细胞都有的细胞器,含较多的脂肪颗粒和糖原。3.不存在经典的突触结构(尚未证实)电特性:1.膜电位分离;静息膜电位比神经元更负,可达90mV。2.膜电位分离、没有 AP(动作电位)的产生以及 AP 的传入或传出 3.神经胶质细胞之间有低电阻的缝隙连接 4.神经胶质细胞的细胞膜仅对 K+有通透性。10 胶质细胞的主要功能?胶质细胞的主要

10、功能?1.支持作用:形成细胞框架,支持和分隔神经元,界定神经元核团轮廓。2.隔离与绝缘作用:分隔神经细胞群和突触连接,起隔离和绝缘的作用。3.修复与再生作用:脑损伤时出现反应性胶质化和神经胶质屏障,减少进一步损失 4.屏障作用:与毛细血管内皮共同形成血脑屏障(BBB),控制血浆各种溶质选择性的通透,把有害物质拒之脑组织之外使它不能逸出脑毛细血管。5.参与神经免疫调节:a) 分泌细胞因子等免疫分子 b) 起抗原呈递细胞作用 c) 吞噬作用。6.维持适当的钾离子浓度:星形胶质细胞可通过加强自身膜上的钠泵活动,缓冲了细胞外液中 K+的过分增多,维持局部微环境稳定。7.物质代谢与营养性作用:a) 星形

11、胶质细胞储存糖原和神经递质的合成原料,提供了神经元所需的营养和物质。b) 星形胶质细胞还能产生神经营养因子。c) 另外,它还可合成分泌各种细胞外基质成分 8.参与信息传递:神经元与胶质细胞间存在密切的双向交流或对话。胶质细胞与某些神经元之间还存在类似突触样的结构,称三头突触。10 试述星形胶质细胞调控神经元突触活动及其可塑性的几种方试述星形胶质细胞调控神经元突触活动及其可塑性的几种方式。式。通过转运体而摄取突触释放的递质如谷氨酸、GABA 等。这些转运体的活动决定了留在突触间隙的递质含量。胶质细胞内 Ca2+浓度升高可以触发胶质细胞释放神经递质等生物活性物质, 调节神经元的突触传递效能11LT

12、P 的产生与维持机制?的产生与维持机制?产生:(1)谷氨酸(2)Ca2+与Ca2+依赖的第二信使: Ca2+通过 NMDA 受体通道进入细胞内是 LTP 产生的关键。Ca2+/CaM 激酶和蛋白激酶 C:导致突触结构上的改变。 (3)即刻早期基因:LTP 的物质基础是新蛋白质的合成。PKC 激活是基因表达的始动因素。维持机制:主要与 Ca2+浓度的增加,EPSP 的 AMPA 成分持续性增强和突触后神经元逆行信使作用有关。与学习的关系: 海马的 LTP 现象:在海马的某一通路上给予短暂重复刺激引起的突触传递持续性增强,LTP 的产生依赖于高频电刺激,这主要和在高频电刺激下 CA1 细胞(突触后

13、神经元)和 CA3(突触前神经元)同步放电有关。与学习记忆的关系: 影响 LTP 可以影响学习记忆过程, 影响学习的因素也影响 LTP 的产生, LTP 诱导可加速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中可产生 LTP。12 简述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并讨论某些精神分裂症具有遗传性简述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并讨论某些精神分裂症具有遗传性的证据。的证据。症状:1.幻觉和感知综合障碍 最常见的是幻听,主要是言语性幻听。 2.常缓慢起病,具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一般无意识障碍,智能尚好,有的病人在疾病过程中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3.自然病程多迁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但部分病人可保持痊愈或基本

14、痊愈状态。 病因:1、遗传(家系研究、双生子研究、寄养子研究、分子遗传研究,生活环境恶化精神分裂的患病者比例维持不变) 2、神经生物学因素(神经生化、神经发育异常、脑结构的变化)病因: 3、子宫内感染与产伤 4、心理因素(个性特征、生活事件)5、社会因素(家庭因素、社会文化、社会结构、人际关系、战争。12 试论攻击行为的中枢控制以及雄性激素对攻击行为的调控作试论攻击行为的中枢控制以及雄性激素对攻击行为的调控作用。用。中枢控制:情感性攻击性行为:由下丘脑外侧部的部分传出纤维经内侧前脑束投射到中脑被盖腹侧区实现。捕食性攻击行为:由下丘脑内侧部的传纤维经被侧纵束至中脑导水管灰质实现。雄性激素对雄性间

15、攻击行为具有两种作用,分别称之为组织作用和激活作用。组织作用就是在妊娠期和出生后最初的一些日子里,雄性激素对脑发育的影响,它有利于与雄性间攻击行为有关的脑内神经回路的发育。激活是指动物成年以后,雄激素增强雄性间攻击行为的作用。雄性激素对防御逃避行为没有调节作用,但对雌性攻击行为有激活作用。13 请说明有哪些机制可以调控昼夜节律?请说明有哪些机制可以调控昼夜节律?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哺乳动物产生和调节昼夜节律的中枢结构。作用:1.自主性昼夜节律。2.接收、整合外界环境的光信息。使生物的内在节律和外环境同步。某些可以调控节律的基因:褪黑激素的水平:褪黑激素是由松果体释放的一类荷尔蒙,具有促进睡眠的作用。13 请解释什么是脑电波以及脑电图的应用请解释什么是脑电波以及脑电图的应用 脑电波:是大脑在活动时,脑皮质细胞群之间形成电位差,从而在大脑皮质的细胞外产生电流。它记录大脑活动时的电波变化,是脑神经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在大脑皮层或头皮表面的总体反映。脑电图的应用:1.癫痫由于癫痫在发作时脑电图可以准确地记录出散在性慢波、棘波或不规则棘波,因此对于诊断癫痫,脑电图检查十分准确,且脑电图对抗癫痫药的停药具有指导作用。2.精神性疾病为了确诊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精神异常等,可做脑电图检查,排除包括癫痫在内的脑部其他疾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