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作文专题讲座

上传人:qt****68 文档编号:43927741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复习作文专题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三语文复习作文专题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三语文复习作文专题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三语文复习作文专题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复习作文专题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复习作文专题讲座(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语文复习作文专题讲座(用鲜活材料 写充实文章) 准备高考作文,通常都要有材料方面的准备。怎样准备材料呢?各有途径。 常见的有几种: 一是看优秀作文选包括看前两年优秀高考作文。从理论上说,这不失为一 种有效途径,在获取材料的同时,还可以从写法上得到借鉴。但是,这不能算 作好的途径,因为别人文章的材料是别人从生活中获取的,借以表达的是别人 的生活感受,照搬别人的作文中的材料,难免有食人余唾之憾。 二是看某几中有影响的杂志。这从本质上来说,同一种途径是一致的。弄 得不好,还会被阅卷者议为有抄袭之嫌。 三是看各种作文“材料库”之类的书,若干年来,各地这一类的书出版得 是不少的,其中编得好的也有,但

2、是不少是拼拼凑凑的,更重要的这些书中所 搜集的材料都比较陈旧,很少来自现实生活,把它们用来作写作议论文的论据, 有的是可行的,用来写其他文章,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总起来说,通过这三种途径获取的写作材料,很难写出鲜活的文章。为此, 我提出下列意见供复习迎考者参考。 一、关于选用现实生活中的材料 正如流行歌曲所说“外面的世界真精彩”。日新月异、千变万化、光怪陆 离的现实生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材料。我们不应回避现实,而应该关 注现实,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的材料,可以写出富有时代气息、生活气息的文章。如果翻用流行歌曲中的歌词,我们也可以说“内部的世界真精彩”。我们 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可以说是社

3、会生活的一个缩影。校内的教育教学改革、 新课程标准的设施,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新面貌;我们的家庭成员、 家庭生活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如此等等,都是我们的熟悉的,自然也是写 作材料的重要来源。 (一)怎样从生活中获取写作材料 我们的做法是: 1回顾自己 18 年的生命历程 一个高中毕业生,经历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这几个阶段。这几个 阶段的生活,各有其具体内容,各有其特点。更重要的是,这 18 年的生命历程 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总要经历一些起伏曲折,总会与其他人发生一定的矛盾 冲突或产生某种感性纠葛。回忆这样的生活经历,特别是这样一些经历中的若 干生活细节,在适合题目需要时写进文章,

4、便会别有情味。如果把这样的材料 作为评论的对象,就可以写出入情入理的文章,因为这样的经历本身就包含着 自己对生活的体验。 2回顾自己亲友的生活状态 现实的社会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自己的亲友的命运也是各不相同的。在同一 家庭中,有的随着社会进步而向前发展了,有的却走向了相反的道路。同样是 下岗,有的自强不息,在艰难中崛起;有的却自抱自弃,消极甚至沉沦了。有 时面对着同一问题,抱不同生活态度的人会发生激烈的思想碰撞,甚至在行为 上发生冲突,这些都是鲜活的写作材料。2002 年,有一位同学遵循此道,写了 一篇外婆的选择。该同学的外婆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没有做个什么“大事”。外婆得了癌症,其子女千方百

5、计、想方设法延缓外婆的生命。不料 外婆拒绝一切治疗。其理由只有两条:一条是外婆说,她一生都爱美,不论什 么情况下头发总是梳得整整齐齐,衣服总是穿得干干净净,如果接受放疗或化 疗,头发、眉毛都掉光了,死了以后,孩子梦见这样的形象,还不吓得半死?另一条理由是外婆说,子 女们经济都不富裕,如果把这有限的钱用在无效的治疗上,还不如把这些钱留 着孙子、外孙女的教育经费。这是一个普通家庭妇女的选择,这样的选择却表 现出她崇高、博大的精神世界。这样的文章比起那些胡编乱造的文章不知高明 多少倍,自然能得到很好的分数,因为文能引起阅卷者心灵的震动。 2003 年,有一名考写了一篇题为面试主考官的优秀作文,写的就

6、是自 己的“母亲”的事。母亲在单位主管人事工作,每年主持招聘员工的面试,并 直接面试最后的几名。这一次她对最后五人亲自挑选。她排除了 4 名,选中一 名与自己的女儿长得很像的应届大学生。虽然我们不能认定这名考生写的是真 人真事,但它具有生活的真实性。加上文章构思较为新巧,对挑选的过程也写 得起伏曲折,这篇文章也得了高分。 3回顾自己高中阶段的作文 在高中的三年中,总有成功或失败之作。把自己觉得最好的或老师觉得最 好的回忆出来,根据高考作文试题的需要,适当加以改写,也会成为佳作。笔 者在高中阶段主要搞专题写作训练。通常围绕一个中心作一定的调查研究,获 得大量的材料,然后进行多种文体的写作。作为“

7、保留节目”的有两个:一是 城市“农民工问题”,一是南京老城区“小巷文化”的调查及写作。因此,高 考中每每有同学运用这方面的材料写出优秀之作。 通过这三方面的“回顾”,同学们可以提升对自己、对人生、对生活、对 社会的认识和感悟,获得鲜活的写作材料,文章就会写得比较充实,比较丰满。(二)怎样用好从生活中获得的材料 “用好”的途径多种多样,这里主要介绍三种: 1把原汁原味的生活写进作文 有些来自现实生活中的材料,正好与试题的要求相契合,便可以把原汁原 味的生活故事写进文章。如上文所举的外婆的选择。 2对生活故事作一定程度的“加工” 这里所说的“加工”,主要是对材料加以分析、研究,确定一个较好的写 作

8、角度。笔者曾让学生以张牧野今天没有来上学为题写“想像”作文。不 少同学根据对平时有同学未来上学的情况的了解,注重编“故事”。有一位同 学却这样写:张牧野未来上学,现主任非常着急,多方寻找联络;同学们对张 牧野非常关心,有的课间打电话,有同学课余分头去寻找。校长也非常着急, 下命令一定要寻找到,否则影响学校年终评上“文明学校”。新闻记者也极为 关注,多方打听是否是课业负担过重、承受不了,是不是老师“伤害”了张牧 野的心灵不料傍晚张牧野从医院打来电话,说自己发烧在医院吊水,赐刚吊完、开始退烧。他这样把故事在现实的社会背景上来写,写出世人的不同心 理、不同的嘴脸,褒贬而不露痕迹,令人称道。 3根据试

9、题需要对材料作“转化” 生活中的故事往往包含着多方面的意义,因此可作不同角度的转化运用。 譬如城市的农民工问题,写“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个话题可以用,写移植农 民工的记忆,懂得生活的艰难、就业的不易、创造新生活的艰辛等等;写“答 案是丰富多彩的”可以用,写不同的人对农民工的不同评价并探究其原因;写 “诚信”这个话题可以用,写农民工从事最脏、最苦、最累的工作,以改变城 市的面貌,这既是对建设的诚信,也是对自己的诚信;至于写感情与认知的关 系,更可以运用。 这样的“转化”,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艺术。这种“创造”和“艺术”, 就是对材料作不同的角度的开掘,写出符合试题要求的佳作。 二、关于选用来自阅

10、读所得的材料 自从高考考话题作文以来,高考作文运用阅读所得的材料构成佳作者,已 广为人们所重视。这样的佳作大致有两类: 一类是所谓“故事新编”,如赤兔之死、刺秦、阿 Q 新传等, 这类文章可以看作微型小说。 一类是所谓“借题发挥“,如 2003 年的从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起、与 邹忌书等。这类文字以议论见长。 阅读所得的材料,个人认为首先应是课内的。现在的语文课本和语文读本, 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材料。笔者曾写过一篇文章,叫做教材是一座富矿, 笔者分析了运用教材中的材料构制新作的优越性,并罗列了前四年话题作文可 以从教材获得的材料或借鉴。这里不去说它。只说一下如何“用”。 我们认为,“用”应特别注意

11、两点: 1对准试题的要求 2003 年有一名考生写了一篇也就是一只猴子的作文。这篇文章用的是 妇孺皆知的西游记人物故事。怎么用的呢?北京奥运会组委会选定“美猴 王”孙悟空作吉祥物。唐僧师徒三人各写一封短信给组委会表示自己的态度。 唐僧的信完全赞成选用美猴王,信中说,悟空是忠心耿耿保我去西天取经,可 是我不太了解他,怪他多管闲事,随意杀人,因此动辄念“紧箍咒”惩罚他、 驱逐他,但他一如既往。猪八戒写信坚决反对,理由是孙悟空经常戏弄自己、 打自己,破坏自己的“好事”,“坏极了”。沙和裳的态度是赞成的,也从自 己切身体会中说了一番理由。应当说,这篇文章运用的材料一点也不新鲜,但 文章给人以新鲜之感,

12、这既是因为对准了“题目的要求”,从“感情与认知” 的关系方面来写作的,还因为作者设置了一定的情境,把这个材料放在一定的 背景下加以运用,所以获得了很高的分数。 2要有所创新 “故事新编”的关键在于一个“新”字;借题发挥的关键也在于一个“新” 字。这个“新”就是要对“故事”要有独到的理解,要创设独到的情境,要有 现实的针对性。譬如一名考生在 2003 年写了一篇屈原之输,写的是屈原一 腔热血,忠心为国,结果一输再输。他不是输在忠心上,也不是输在才智上, 而是敌不过血脉亲情。讽刺的却是现实生活。文章最后两问充分显示了这一点: “问问那些高官们,你们身边的李原、王原有没有输?你们身边的子兰、子花有没

13、有赢呢?”这两问点明了真正的写作目的。如果这名考生不是这样来用材 料,而是机械复述屈原列传中的故事,还有什么“新编”可言呢? 三、选用材料应注意的问题 高考作文的选材,要反对“胡编乱造”,防止对试题所给材料作简单模仿, 这已有许多人谈过了,不去说它。这里只说防止“低幼化”。自从 1998 年高考 小作文妈妈只洗了一只鞋开始,作文选材的低幼化越来越明显。从选材区 间来说,许多考生热衷于写幼儿园、小学的生活,而少写高中阶段的生活;写 考中阶段的生活也很少,涉及教育改革、学的变化,或自己经历的挫折 曲折及其感悟等,许多人在写家中的小花瓶破碎了,究竟是谁打坏的;放在抽 屉里的几元钱不见了,是谁偷的;有

14、一本复习资料究竟借不借给同学看,自己 的橡皮找不到了,是谁拿的;题目做不出来怎么办我们不是说这些材料不 能写,而是说一个高中毕业生有价值的生活是否就是这些。我们的同学视野应 当开阔一点,思考问题应该深入一点,从而写出真正有价值的文章来。 四、练习 1 日本一名育种专家经过多年的精心实验,培育出一种新型西瓜。这种西瓜 外型不是圆的,而是近乎方型的。内瓤呈白色,水分充足,味甜美,但含糖 量不高,很符合现代人的 需求。可是,面市后几乎无人问津,有人甚至说:“这也叫西瓜?” 生活中类似的现象很多。请以“方型西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的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题目自拟

15、;不少于 800 字;不得抄袭。 2新学年开始时,某校校长请来三位老师,对他们说:“根据一贯表现判 断,你们是本校最优秀的教师。我特意挑选了 120 名最优秀的新生编为三个班, 你们各带一个班,希望你们让他们发展得更好。” 三位老师都高兴地表示一定尽心尽力。校长又叮嘱道:“不要让这些孩子 和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选出来的。”老师们都答应了。一年之后。这三个班 学生的成绩果然排在本县的前列。这时,校长告诉老师们,这些学生并不是特 意挑选出来的,而是随机抽取的;他们三个人也是随机抽掉的。还说:“当你 们面临挑战时,你们不妨告诉自己,你就是最优秀的,那么结果肯定就不一样。 ” 请以“最优秀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同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