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体例和绪论(部分文稿)1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3926118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编写体例和绪论(部分文稿)1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编写体例和绪论(部分文稿)1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编写体例和绪论(部分文稿)1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编写体例和绪论(部分文稿)1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编写体例和绪论(部分文稿)1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编写体例和绪论(部分文稿)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编写体例和绪论(部分文稿)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写体例编写体例第第 X X 章章 XXXXXXXXXXXXXXXXXXXXXX学海导航学海导航了解了解 XXXXXXXXXXXX;理解;理解 XXXXXXXXXXXXXXX;掌握;掌握 XXXXXXXXXXXXXXXXX, (达到)(达到)XXXXXXXXXXX(目的)(目的) 。 重点:重点:XXXXXXXXX。难点:。难点:XXXXXXXXXX。(章前概述)XXXXXXXXXXX第一节第一节 XXXXXXXXXXXXXXXXXXXXXX(节前概述)XXXXXXXXX 一、一、XXXXXXXXXXX(一)XXXXXXXXX1.XXXXXX(1)XXXXXX(2)XXXXXXXXXXXXXX

2、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2.XXXXXXX(二)XXXXXXXXX二、XXXXXXXX第二节第二节 XXXXXXXXXXXXXXXXXXXXXX(节前概述)XXXXXXXXX 一、一、XXXXXXXXXXX(一)XXXXXXXXX1.XXXXXX(1)XXXXXX(2)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2.XXXXXXX(二)XXXXXXXXX

3、二、XXXXXXXX图表的处理:一、表解不作图表处理微生物的主要类群概括如下: 细菌、放线菌 立克次氏体 原核微生物 衣原体、支原体蓝细菌、蛭弧菌 细胞型微生物 黏细菌、古生菌酵母菌 真核微生物 霉菌 微生物 大型真菌(蕈菌)黏菌病毒非细胞型微生物 类病毒 卫星病毒 亚病毒 卫星 RNA朊病毒二、图的处理图题在图下居中,小 5 楷(图图 1-11-1 列文虎克与他绘制的口腔细菌列文虎克与他绘制的口腔细菌) ;注小 5 宋(a.列文虎克像 b.各种口腔细菌) ;有些图表要注明出处图 1(章序号)-1(在该章中的图序号)a b图图 1-11-1 列文虎克与他绘制的口腔细菌列文虎克与他绘制的口腔细菌

4、a.列文虎克像 b.各种口腔细菌图图 1-21-2 巴斯德与他的曲颈瓶试验巴斯德与他的曲颈瓶试验图图 1-31-3 细菌学的奠基人细菌学的奠基人- -科赫科赫 图图 1-41-4 伊凡诺夫斯基伊凡诺夫斯基三、表的处理:1.表题在表上居中放置,如:表 1-2 原核生物比较(黑体小 5 号)内容(楷体小 5)2.一般采用三线表表 5-3 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元素生理功能锌存在于乙醇脱氢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醛缩酶、RNA 与 DNA 聚合酶中锰存在于过氧化物歧化酶、磷酸烯醇式脱羧酶、柠檬酸合成酶中钼存在于硝酸盐还原酶、固氮酶、甲酸脱氢酶中硒存在于甘氨酸还原酶、甲酸脱氢酶中钴存在于谷氨酸变位酶中

5、铜存在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钨存在于甲酸脱氢酶中镍存在于脲酶中,为氢细菌生长所必需四、知识链接 不可培养微生物的开发与利用可在有必要的地方嵌入知识链接,但要注意新颖、趣味、最好与应用知识内容连接, 体现教材特色。五、阅读材料(标题后加注*,字型有变化字号变小)相对简单,容易自学,内容不是特别重要六、视野拓展 以开拓学生视野为出发点,可以是新技术、新方法;也可以是趣味性较强的科学家趣谈 等其他内容,注意写法的新颖和可阅读性。七、小结“小结”突出主干内容,是学生应该记住、掌握、并能应用的重要分析方法和结论。 八、复习思考题能反映该章的主要内容,便于学生复习和知识掌握,有部分前沿题目,启发学生想考, 利

6、于学生考研。九、主要参考文献每章均须列出,最后统一调整,最好用新的(近 5 年,但经典的图书也可不必拘泥于 5 年) ;按期刊格式列出,几人合著请将作者全部列出,时间到 XX 年 XX 月。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学海导航学海导航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理解微生物和微生物学的概念;掌握微生物的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理解微生物和微生物学的概念;掌握微生物的 常见类群和特点,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微生物学的兴趣。常见类群和特点,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微生物学的兴趣。 重点:微生物的概念和特点。难点:微生物的特点。重点:微生物的概念和特点。难点:微生物的特点。一、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一、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微生物与

7、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它们的生命活动与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密 不可分;微生物对人类的贡献,无论怎样评价都不过分。正是微生物的功劳才使我们得以 享用可口的酸奶、醇香的美酒、美味的面包、松软的馒头;微生物既是传染病的病原体, 在人的体内“兴风作浪” ,使人患病,让人饱受病痛折磨,同时又可以通过微生物的无私 “奉献”来生产多种药物解除病痛折磨。关于微生物,我们必须知道,一方面部分微生物 很残忍,可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疾病和危害;另一方面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是无害的,而 且是有益的,我们离不开微生物。正确使用微生物这把“双刃剑” ,开发利用有益微生物, 控制改造有害微生物,造福于人类是我们学习和应用

8、微生物学的目的,努力吧,未来的微 生物学家。(一)微生物的概念与类群微生物(microorganism, microbe)是一大群形体(体积)微小,结构简单,肉眼视之 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单细胞、多细胞,甚至无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概括如下: 细菌、放线菌 立克次氏体 原核微生物 衣原体、支原体蓝细菌、蛭弧菌 细胞型微生物 黏细菌、古生菌酵母菌 真核微生物 霉菌 微生物 大型真菌(蕈菌)黏菌病毒非细胞型微生物 类病毒 卫星病毒 亚病毒 卫星 RNA朊病毒(二)微生物的特点微生物和动植物一样具有新陈代谢等生物的基本特征,但微生物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总结起来微生物具有如下共性

9、: 1.体积微小,结构简单 微生物的个体极其微小,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们。测量其 大小通常以微米(m 如细菌)或纳米(nm 如病毒)为单位,微生物本身具有极为巨大 的比表面积,小体积大面积必然有一个巨大的营养物质的吸收面,代谢废物的排泄面和环 境信息的接触面;这对于微生物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极为有利。当然 也有体积较大的微生物存在,如担子菌等大型真菌。乳酸菌120,000 ,大肠杆菌30,0000 表面积/体积: 人 0.3 鸡蛋 1.5微生物和动植物相比,结构简单,大多为单细胞个体,少数是简单的多细胞个体;病 毒和亚病毒则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大分子生物体。

10、2.代谢旺盛,类型多样微生物代谢旺盛,主要表现在吸收营养物质多,物质转化快这两个方面。大肠杆菌每 小时可消耗达自身重量 2000 倍的糖类,乳酸细菌每小时吸收的营养物质达自身重量的 100 多倍,人类每小时吸收营养物质的量不及自身重量的 0.3% 。乳酸细菌每小时可产生达自 身重量 1000 倍的乳酸,产原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合成蛋白质的能力是大豆的 100 倍,是肉用公牛的 10 万倍。这些特性为微生物的高速生长繁殖和合成大量代谢产物提供了 充分的物质基础,也使微生物获得了“活的化工厂”的美名。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多样, 这是其他生物不可比拟的。微生物能利用的营养基质十分广

11、泛,几乎能分解地球上的一切有机物质,许多动植物不能利用甚至对其他生物有毒的物质, 微生物也可以利用。微生物有多种产能方式,有的可以分解有机物获能,有的可以氧化无 机物获能,有的能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有的能固定分子态氮,有的能利用复杂有机氮 化物。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更是多种多样,氨基酸、蛋白质、糖类、核苷酸、核酸、脂肪、 脂肪酸、抗生素、维生素、色素、生物碱、二氧化碳、H2O、H2S 等等都可以是微生物的 代谢产物,仅抗生素就已发现 9000 多种,可见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是极其多样的。 3. 繁殖快速,易于培养 微生物繁殖速度极快,大肠杆菌如各方面的条件都合适,每 12.520 分钟分裂一次, 按

12、 20 分钟来算,则 1 昼夜分裂 72 次,那么 1 个菌体就会产生 2 72个(即 4722366500 万亿个) ,重达 4722 吨;酵母菌每 2 小时分裂一次,12 小时可收获一次,一年可收获数百次, 这也是其它动植物没法比拟的。 微生物的培养较容易,微生物对营养条件、温度、pH 值等没有苛刻要求,能在常温、 常压及中性 pH 值的条件下,利用简单的无机和有机营养物质,甚至工农业生产的下脚料 或废弃物生长繁殖,积累代谢产物。这在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上极为有利,可以使用廉价 的原料,利用简单的设备,在不需要催化剂的条件下,生产出无毒且成本低廉的食品、医 药和化工产品。 4.适应性强,容易

13、变异; 1)适应性强 微生物有极其灵活的适应性。为了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微生物在长期 的进化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灵活的代谢调控机制,可以使其适应恶劣的极端环境。如: 耐热:某些硫细菌能在 90温泉中甚至 250300的海底火山口附近生活; 耐寒:极端嗜冷微生物能在常年冰封的两极生活;一般微生物都能耐-196(液氮) 及-253(液氢)的低温,保藏菌种正是利用了微生物耐冷的特性。 耐盐:盐生盐杆菌等嗜盐细菌能在 32%的饱和食盐水中生长繁殖。 耐干:芽孢杆菌在干燥条件下存活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 耐酸:氧化硫硫杆菌能在 5%10%的硫酸中生长。 耐碱:脱氮硫杆菌能在 pH 10.7 的碱液中生长

14、。 耐压:地球大洋最深处在关岛附近的马里亚纳海沟,水深 11034 米,静水压 1103.4 个大气压,可仍有细菌生活。 2)容易变异微生物细胞体系简单,多为单细胞,与外界直接接触,受到外界理化因素影响后,细 胞内的遗传物质容易发生变化,很快就会使细胞的遗传性状发生变化,且可稳定地繁殖后 代;由于微生物数量多,繁殖快,故能使其产生大量的变异后代。微生物容易变异的特性 已经成为许多科学家的研究目标和工具,微生物诱变育种就是典型的例子。青霉素是由产黄青霉产生的,1943 年时每毫升发酵液只能产生 20 单位青霉素,经过多年的选育目前发 达国家已达 10 万单位;另外,菌类的抗药性也说明了变异的存在

15、,原来严重感染的病人每 天只要 10 万单位的青霉素即可控制感染,而现在则要 800 万单位。这种变异在动植物中, 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某个细胞的变化不会引起整个机体遗传性状的改变。 5.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极为广泛。土壤中,海洋内,河流里,空气中,高山上,岩石内 到处都有微生物,人们用地球物理火箭从距地球表面 85Km 的空中找到了微生物,在万米 深的海底也找到了微生物,在 427 米的沉积岩心中找到了活的细菌。 食物(手指甲盖大的生肉上有上万个)中,粮食(1 克上有几千到几万个)内,饮料(1 汤匙 生牛奶中有 2000 万个)里,动植物体内外,人的肠道 (100 万亿个,近 400 种) 中都有微生 物。 微生物的种类繁多。目前已发现的微生物约有 15 万种,但据前苏联的科学家估计这只 占微生物总量的 5%10%,现在正以每年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