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毛概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3926034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毛概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四单元毛概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四单元毛概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四单元毛概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四单元毛概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毛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毛概(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 ) 。 问题 1 A. 国有企业改革 B. 集体企业改革 C. 个体企业改革 D. 私营企业改革 问题 2 文本 问题 2 2 分 保存 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正式肯定了(C) 。 问题 2 答案 A. 按风险分配 B. 按经营分配 C. 按生产要素分配 D. 按劳分配 问题 3 文本 问题 3 2 分 保存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心环节是(D) 。 问题 3 答案 A. 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B. 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C.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D.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问题 4 文本 问题 4 2 分 保存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B) 。

2、 问题 4 答案 A. 社会总资产中的比重 B. 控制力 C. 社会总资产中的绝对数 D. 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问题 5 面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下 列哪项不属于生态文明的理念(B) 。 问题 5 答案 A. 尊重自然 B. 改造自然 C. 顺应自然 D. 保护自然 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C) 。 问题 6 答案 A. 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水平问题 B. 整个民族的科学素养问题 C. 提升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进步 D. 我国的文盲半文盲人口较多的问题 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是(A) 。 问题 7 答案 A

3、. 依法治国 B. 将国家事务纳入法律轨道 C.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 D.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C) 。 问题 8 答案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人民 D. 国务院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公民素质提出的综合要求是(B) 。 问题 9 答案 A.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B.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C. 培育科学文化素质较高的社会主义公民 D. 培养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社会主义公民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放在首位的是(A) 。 问题 10 答案 A. 节约资源

4、 B.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C. 限制开发 D. 降低消耗 被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的是(B) 。 问题 11 答案 A. 和谐发展 B. 社会更加和谐 C. 制度和谐 D. 新和谐 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和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A) 。 问题 12 答案 A. 物质基础 B. 实现形式 C. 主要目标 D. 发展路径 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C) 。 问题 13 答案 A. 邦联制 B. 联邦制 C. 民族区域自治 D. 民主自治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C) 。 问题 14 答案 A.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B

5、. 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 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 D. 市场经济是由国家干预的经济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任务是(C) 。 问题 15 答案 A. 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B. 依法治国 C.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D. 以德治国 在多党合作制度下,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是(A) 。 问题 16 答案 A. 政治上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B. 共同执政的关系 C. 组织上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D. 执政党与在野党或反对党的关系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D) 。 问题 17 答案 A. 一党制 B. 多党制 C. 多党合作制 D.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下列哪项不属于生态文

6、明建设着力推进的发展形式是(A) 。 问题 18 答案 A. 节约发展 B. 绿色发展 C. 循环发展 D. 低炭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的“二为”方向是(B) 。 问题 19 答案 A. 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物质文明建设服务 B.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C. 为经济发展服务,为政治文明服务 D. 为党的工作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主要指(A) 。 问题 20 答案 A. 资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B. 资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 C. 资产或资本的经营方式 D. 资产或资本的占有形式 党的十八大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指出要推动学雷锋活动、学

7、习宣传 道德模范(D) 。 问题 21 答案 A. 长效化 B. 广泛化 C. 具体化 D. 常态化 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B) 。 问题 22 答案 A.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B.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法制中国建设的领导者是(B) 。 问题 23 答案 A. 人民 B. 中国共产党 C. 法院 D. 政府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归根到底是由(B)决定的。 问题 24 答案 A. 所有制 B. 国家性质和国情 C. 历史传统 D. 政治理念 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是(A) 。 问题 25 答案 A. 城

8、乡二元结构 B. 城乡巨大差距 C. 城乡户籍限制 D. 城乡经济结构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B) 。问题 26 答案 A. 精神基础 B. 物质基础 C. 战略重点 D. 民众基础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依据是(A) 。 问题 27 答案 A. 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 B. 社会生产力还比较低 C. 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 D. 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C) 。 问题 28 答案 A. 方法 B. 原则 C. 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D. 性质 我国之所以加大对“高耗能企业”

9、 , “高污染企业”的整治力度,主要原因是(B) 。 问题 29 答案 A. 生产的产品质劣价高 B. 浪费资源,破坏环境 C. 经常偷税漏税 D. 阻碍了经济发展 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基本(A) 。 问题 30 答案 A. 经济制度 B. 经济内容 C. 经济要求 D. 发展方向 为什么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问题 31 答案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文化引领风气 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不竭动力。文化一旦停滞僵 化,就必然

10、走向消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精神文化 生活新期待,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营造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要尊重文化产品创作生 产规律,坚持社会责任和创作自由相结合,坚持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相统一,发扬学 术民主、艺术民主,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 派积极创新,为一切有利于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寓教于乐的文化创作提供广阔空间。要 尊重文化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使一切

11、改革创新的观念得到尊重、一切改革创新的举措得到支持、一切改革创新的成果得到肯定,推 动文化工作者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要积极开展正确的文艺评论,鼓励文化工 作者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营造风清气正、和谐奋进的良好氛围。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要牢固树立马克思 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尊重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 神,为人人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者提供广阔舞台,依靠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推动文化繁荣 发展。要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建 设水平,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

12、自我服务。要积极搭建公益性文化 活动平台,依托重大节庆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 活动。要支持群众依法兴办文化团体,精心培育植根群众、服务群众的文化载体和文化样 式,及时总结来自群众、生动鲜活的文化创新经验,推广大众文化优秀成果,在全社会营 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3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数据表明,中国社会贫富差距由改革开放初期的 4 .5:1 扩大到目前的接近 13: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 1998 年的 2 .52:1,扩大到 2011 年的 3.13:1。全国收入最 高的 10%群体和收入最低的

13、 10%群体的收入差距,已经从 1988 年的 7.3 倍上升到目前的 23 倍。全国居民基尼系数在 1990 年就已经达到 0.445,接近国际上公认的 0.45 警戒线,农村 居民基尼系数 2011 年达到 0.3949,逼近 0.4 的警戒线。摘自光明网2012 年 8 月 27 日材料 2: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2003 年是 0.479,2004 年是 0.473,2005 年 0.485,2006 年 0.487,2007 年 0.484,2008 年 0.491。然后逐步回落, 2013 年为 0.473。从具体数据看,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收窄的趋势,不过

14、幅度不大。 摘自求是理论网2014 年 7 月 31 日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谈谈上述材料反映出什么问题并给出你解决问题的建议。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人民收入和物价水 平持续提高。但是同时也带来了贫富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全国居民 基尼系数和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均接近国家公认的警戒线。为此,国家修改税法,采取一系 列宏观调控,提高减除费用标准,调整工薪收入者纳税面,调整工薪所得税率结构,适当 扩大低档税率和最高档税率的适用范围,使低税率向大部分纳税人倾斜,加大对高收入者 的调节力度。实行提高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和调整工薪所得税率结构变化联

15、动,旨在提 高我国农民工工资水平,减少贫富差距。解决建议: 1、要加大财政支农支出。2、要提高 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 促进共同富裕。3、要实行教育平等,尽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和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机会。4、完善二次分配机制,尽快完善国家福利制度。5、通过完善法治,积极引导,为更 多先富人群和慈善组织回馈社会创造前提。6、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尽量裁撤冗员,并将其 隐形福利待遇消弭,实现收入真正公开化。7、深化体制改革,为市场真正的主体即中小企 业运营创造更好的生存发展环境,推动各项维护劳工权益法规的顺利实施。8、以节约资源 和能源,就业最大化,技术进步最大化为原则,大力改善和调整工业结构和投资结构。9、 更加加重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建设,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 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10、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 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11、进一步放宽户口制度, 给农村人口更多的机会以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12、大胆解除地区歧视等行为常规操 作,实行全国范围内平等,破除地区的封锁,让我们全国人民共享平等机会。13、规范市 场行为,合理运用税收制度,加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