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说课稿(1)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3918560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雨霖铃说课稿(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雨霖铃说课稿(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雨霖铃说课稿(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雨霖铃说课稿(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霖铃说课稿(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雨霖铃雨霖铃说课稿说课稿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雨霖铃 ,现在我从以下七个环节来说说这首词的教学设计 和教学理念。 (首先是教材的分析)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 (说教材)(说教材) 柳永是北宋婉约词人代表, 雨霖铃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宋元十大名曲”之一。 把雨霖铃放在宋词学习第一篇,主要让学生从时间分期上立体感知宋词的发展变化。 它是一首饱含了千种风情的别离词。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层次特别清楚:分离别 之前、离别之时、离别之后三个层次,层层深入,写尽离情别绪,令人叹为观止,具有较 高的鉴赏价值。学习这首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要上好一堂课,对学生

2、情况的具体分析是不可或缺的。 ) 二、学情分析(说学情)二、学情分析(说学情) 作为高一年级的学生,对宋词知识已经有所接触,已经能基本感受词的语言美、意境 美,但鉴赏只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教师要 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我分三个维度确立以下学习目标。 ) 三、学习目标(说目标)三、学习目标(说目标) 1.认知目标 感知作品内容,体会词中凄清的意境和哀伤的离愁。 2.能力目标 通过朗读欣赏及抓住词的意象来掌握写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写法。 3.情感目标 感受词人伤离别的愁绪,培养学生健康、敏锐的审美情趣。 (

3、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四、学习重点和难点四、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重点 1、通过朗读品味词的意境;2、引导学生体味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特色。 【难点】1、引导学生在了解词作内容情感基调基础上把握诵读技巧;2、引导学生深刻分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为了突破学习重难点,我将通过以下五个方法来实现,从而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 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并学会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 ) 五、说教法与学法五、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 诵读法 提问法 点拨法 讨论法 自主探究法 学法(在学法指导上,我将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播放歌曲送别 ,创设活动、立体、 多维的情景,从

4、而给学生以全方位的视觉冲击和强烈的心灵震撼,使课堂成为一个巨大的 教学磁场,迅速吸引学生的审美注意。然后,以诵读为载体,以文学鉴赏为纽带,把课堂 变成学堂,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主动地获取知识,提升能力。 (接下来,我将通过“导-读听赏背练”六个部分展开本课教学) 六、教学过程设计(说过程,说亮点)六、教学过程设计(说过程,说亮点) 课时:课时:一个,教具:黑板、多媒体设备、粉笔 (一)导入课文,营造氛围。(一)导入课文,营造氛围。 播放送别歌曲并诵读导入语,将学生带到一种悲凉的离愁别绪氛围之中,为后面朗诵 作铺垫。我设计的导入语如下: 人生无常,聚散不定。 自古以来,分别都是痛苦的, “风萧萧

5、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 不复返”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形形色色的分别,无不贯穿着一个主 题:“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宋词婉约派代表柳永的雨霖铃 ,看看他又是怎样写“伤离别”的? (当学生沉浸在悲凉氛围当中,我适时地将学生带入 第二环节,也就是读听部分) (二)读听结合,整体感知(二)读听结合,整体感知 (在这一环节,我将)(在这一环节,我将) 先向学生简要介绍柳永生平、其词作特色成就,以及“雨霖铃”这一词牌名,再让学 生反复吟诵课文(2 分钟) ,然后听配乐示范朗诵(2 分钟) ,让学生尝试配乐朗读(2 分钟) 。在读和听的过程当中,我会给学生设置如下问题

6、: 1、 找出所描写的景物及分析这些景物有何特点? 2、 请学生描述每一片所描绘的情景画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去听) 设计意图: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可见,诵读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 层层深入地诵读,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结合诗人特定时期际遇,能使学生在诵读 中初步感知词的情感基调。带着问题读和听,强化读和听的目的性。所设问题的解决,先 解决了教学重难点情景交融中的一个重要元素:“景” ,为下面分析情景交融这一重难点打 下基础,也达到初步感知词的整体内容的目的。 (接下来我们就进入第三个部分:赏。在这一环节中,我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引导学生以小 组讨论的形式来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

7、手法) (三)具体赏析,揣摩名句,(三)具体赏析,揣摩名句, ()王国维有一句很著名的话:“一切景语皆情语” ,试分析这些景物(意象)所抒发的 感情,是如何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这一问题的设置,是让学生通过体会多个意象所构成的意境,深刻地感受到词中所弥漫 的浓浓的离愁,从而对情景交融这一手法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这就初步地突破了教学重 难点。 (为加深学生对情景交融的理解。我设计了第二个问题:对名句的赏析) (2)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历来为人传诵,甚至有人拿它来代表柳词。这 两句词的典型景物在我国民族文化传统中有何特殊意义?词人在此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表达 了怎样的情怀?(虚实相生:

8、虚情实景、着意渲染)答案:“杨柳”和别情有关, “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自灞桥折柳的故事产生后,杨柳和离别似乎已成为具有必然性的联系了。 b、 “晓风残月”是天还未亮时的景象,这时一切景象都特别凄凉,难以忍受。古时要赶远程的人也往往在这个时候动身,因而也经常在这个时候送别。如温庭筠菩萨蛮的“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就是把别情与这时候的景象联系在一起来说的。 c、 “酒醒”后的惆怅(离人饮酒,是作为麻醉剂来消减愁怀的,酒醒无异于“愁醒” 。经过麻醉后再醒过来的愁,就越发使人感到无法排遣了)和眼前最能触动离愁的景象(岸上的杨柳,晓风吹拂,残月微明)交融在一起,这情景确实凄凉难耐。 可见,这两

9、句中词人集中了许多最能触动离愁的东西入词,构成凄凉的意境,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伤离别的悲凉情怀。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手法在古典诗词中很常见,也是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法。 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引导学生找意象、分析意象特征和所包含的情感、赏析名句,让学生理解情景交融和虚实相生两种表现手法,体会诗歌意境,更深刻地体悟到宋词婉约之美。 实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并教给学生以赏析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方法。此外,通过小组讨 论,学生得出结论并各抒己见,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学习方式, 也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使赏析活动更活跃丰富,更能体现出学生作为鉴赏主体 的独特个性。 (四)

10、背诵(四)背诵(在完成课文分析的基础上,我将组织学生背诵。此时,音乐再次响起,学生 借助幻灯片(或导学案)中给出的不完整诗句试着背诵全文。 设计意图:古语道:“腹有诗书语自华” 。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作品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是大有裨益的。这一环节的设置,就提高了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实现当堂任务当堂完成。 ) (五)课堂练习,拓展延伸:(五)课堂练习,拓展延伸: 1、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是“授之以渔” ,并让学生及时有效地学以致用为强化学生 对赏析情景交融的方法的掌握,因此我就设置一道课堂练习题。让学生读张先的江南柳 赏析这首诗的情景交融,以及此词与柳永的雨霖铃有何情感异同之处) 2、教是为了

11、达到不需要教,一个务实的语文老师应该把学习的金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掌 握学习的方法才能更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因此我课末为同学们总结了诗词鉴赏方法: (1)把握。信息(词牌、作者);(2)理解字面意思。 (注释、闻言积累) (3)写了什么景? 抒了什么情?(4)运用了什么方法?(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六)课后作业(六)课后作业 这节课,我将给学生布置一道赏析作业(导学案) ,以巩固本课堂的学习成果 。 请任选一角度,对雨霖铃进行赏析,写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字左右。任意角度 就不会过分局限学生思维,让学生拥有自由思考空间,而且密切结合课文学习实际,实现 教学目标的升华。 (在教学过程

12、中,我将形成以下的板书,这个板书可以帮助学生更完整的理解课文。 ) 七、说板书七、说板书 上阕(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上阕(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 寒蝉 长亭 骤雨凄清悲凉之景 无绪 留恋 泪眼 无语 难分难舍之情 千里烟波 楚天辽阔惆怅伤怀之感 (融情入景)下阕(想象中的别后情景)下阕(想象中的别后情景)伤离别伤离别伤离别 清秋冷落 愁意浓浓 杨柳岸 晓风残月 酒醒伤情 好景虚设 风情难言 惨不成欢 (以情带景) 情景交融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虚实相生 教学亮点:教学亮点: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我现在对这一课进行一个小结,我认为我这堂课有以下亮点: 、在赏析环节中,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体现学生的主体 性,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充分体现了“主体、激活、互动”的教学理念! 、运用反复朗诵法,在诵读中体悟宋词。通过诵读法,既规范了学生的语音、语调,又 激发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