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技术多套题组合权威性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887645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2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安全技术多套题组合权威性高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信息安全技术多套题组合权威性高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信息安全技术多套题组合权威性高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信息安全技术多套题组合权威性高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信息安全技术多套题组合权威性高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安全技术多套题组合权威性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安全技术多套题组合权威性高(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安全技术题库1. 计算机网络是地理上分散的多台(C)遵循约定的通信协议,通过软硬件互联的系统。A. 计算机 B. 主从计算机 C. 自主计算机 D. 数字设备 2. 密码学的目的是(C) 。A. 研究数据加密 B. 研究数据解密C. 研究数据保密 D. 研究信息安全 3. 假设使用一种加密算法,它的加密方法很简单:将每一个字母加 5,即 a 加密成 f。这 种算法的密钥就是 5,那么它属于(A) 。A. 对称加密技术 B. 分组密码技术C. 公钥加密技术 D. 单向函数密码技术 4. 网络安全最终是一个折衷的方案,即安全强度和安全操作代价的折衷,除增加安全设施 投资外,还应考虑(D) 。A

2、. 用户的方便性 B. 管理的复杂性C. 对现有系统的影响及对不同平台的支持D. 上面 3 项都是 5A 方有一对密钥(KA 公开,KA 秘密) ,B 方有一对密钥(KB 公开,KB 秘密) ,A 方向 B 方发送数字签名 M,对信息 M 加密为:M= KB 公开(KA 秘密(M) ) 。B 方收到密文的解密 方案是 (C) 。 A. KB 公开(KA 秘密(M ) ) B. KA 公开(KA 公开(M ) ) C. KA 公开(KB 秘密(M ) ) D. KB 秘密(KA 秘密(M ) ) 6. “公开密钥密码体制”的含义是(C) 。A. 将所有密钥公开 B. 将私有密钥公开,公开密钥保密

3、C. 将公开密钥公开,私有密钥保密 D. 两个密钥相同 7. 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是(D) 。A. 机密性 B. 可用性 C. 完整性 D. 上面 3 项都是 8. “会话侦听和劫持技术”是属于(B)的技术。A. 密码分析还原 B. 协议漏洞渗透C. 应用漏洞分析与渗透 D. DOS 攻击 9. 对攻击可能性的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带有(B) 。A. 客观性 B. 主观性C. 盲目性 D. 上面 3 项都不是 10. 从安全属性对各种网络攻击进行分类,阻断攻击是针对(B)的攻击。A. 机密性 B. 可用性 C. 完整性 D. 真实性 11. 从安全属性对各种网络攻击进行分类,截获攻击是针对(A)的攻击

4、。A. 机密性 B. 可用性 C. 完整性 D. 真实性 12. 从攻击方式区分攻击类型,可分为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被动攻击难以(C) ,然而 (C)这些攻击是可行的;主动攻击难以(C) ,然而(C)这些攻击是可行的。A. 阻止,检测,阻止,检测 B. 检测,阻止,检测,阻止C. 检测,阻止,阻止,检测 D. 上面 3 项都不是 13. 窃听是一种(A)攻击,攻击者(A)将自己的系统插入到发送站和接收站之间。截获是一种(A)攻击,攻击者(A)将自己的系统插入到发送站和接受站之间。A. 被动,无须,主动,必须 B. 主动,必须,被动,无须C. 主动,无须,被动,必须 D. 被动,必须,主动,无须

5、 14. 拒绝服务攻击的后果是(E) 。A. 信息不可用 B. 应用程序不可用C. 系统宕机 D. 阻止通信 E. 上面几项都是 15. 机密服务提供信息的保密,机密服务包括(D) 。A. 文件机密性 B. 信息传输机密性C. 通信流的机密性 D. 以上 3 项都是 16最新的研究和统计表明,安全攻击主要来自(B) 。 A. 接入网 B. 企业内部网 C. 公用 IP 网 D. 个人网 17攻击者用传输数据来冲击网络接口,使服务器过于繁忙以至于不能应答请求的攻击方 式是(A) 。 A. 拒绝服务攻击 B. 地址欺骗攻击 C. 会话劫持 D. 信号包探测程序攻击 18攻击者截获并记录了从 A 到

6、 B 的数据,然后又从早些时候所截获的数据中提取出信息 重新发往 B 称为(D) 。 A. 中间人攻击 B. 口令猜测器和字典攻击 C. 强力攻击 D. 回放攻击 19. 网络安全是在分布网络环境中对(D)提供安全保护。A. 信息载体 B. 信息的处理、传输C. 信息的存储、访问 D. 上面 3 项都是 20. ISO 7498-2 从体系结构观点描述了 5 种安全服务,以下不属于这 5 种安全服务的是 (B) 。A. 身份鉴别 B. 数据报过滤C. 授权控制 D. 数据完整性 21. ISO 7498-2 描述了 8 种特定的安全机制,以下不属于这 8 种安全机制的是(A) 。A. 安全标记

7、机制 B. 加密机制C. 数字签名机制 D. 访问控制机制 22. 用于实现身份鉴别的安全机制是(A) 。A. 加密机制和数字签名机制B. 加密机制和访问控制机制C. 数字签名机制和路由控制机制D. 访问控制机制和路由控制机制 23. 在 ISO/OSI 定义的安全体系结构中,没有规定(E) 。A. 对象认证服务 B.数据保密性安全服务C. 访问控制安全服务 D. 数据完整性安全服务E. 数据可用性安全服务 24. ISO 定义的安全体系结构中包含(B)种安全服务。A. 4 B. 5 C. 6 D. 7 25. (D)不属于 ISO/OSI 安全体系结构的安全机制。A. 通信业务填充机制 B.

8、 访问控制机制C. 数字签名机制 D. 审计机制 E. 公证机制 26. ISO 安全体系结构中的对象认证服务,使用(B)完成。A. 加密机制 B. 数字签名机制C. 访问控制机制 D. 数据完整性机制 27. CA 属于 ISO 安全体系结构中定义的(D) 。A. 认证交换机制 B. 通信业务填充机制C. 路由控制机制 D. 公证机制 28. 数据保密性安全服务的基础是(D) 。A. 数据完整性机制 B. 数字签名机制C. 访问控制机制 D. 加密机制 29. 可以被数据完整性机制防止的攻击方式是(D) 。A. 假冒源地址或用户的地址欺骗攻击B. 抵赖做过信息的递交行为C. 数据中途被攻击者

9、窃听获取D. 数据在途中被攻击者篡改或破坏 30. 数字签名要预先使用单向 Hash 函数进行处理的原因是(C) 。A. 多一道加密工序使密文更难破译B. 提高密文的计算速度C. 缩小签名密文的长度,加快数字签名和验证签名的运算速度D. 保证密文能正确还原成明文 31. Kerberos 的设计目标不包括(B) 。A. 认证 B.授权 C.记账 D.审计 32. 身份鉴别是安全服务中的重要一环,以下关于身份鉴别叙述不正确的是(B) 。A. 身份鉴别是授权控制的基础B. 身份鉴别一般不用提供双向的认证C. 目前一般采用基于对称密钥加密或公开密钥加密的方法D. 数字签名机制是实现身份鉴别的重要机制

10、 33. 基于通信双方共同拥有的但是不为别人知道的秘密,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以 该秘密作为加密和解密的密钥的认证是(C) 。A. 公钥认证 B. 零知识认证C. 共享密钥认证 D. 口令认证 34 (C)是一个对称 DES 加密系统,它使用一个集中式的专钥密码功能,系统的核心是 KDC。A. TACACS B. RADIUS C. Kerberos D. PKI 35. 访问控制是指确定(A)以及实施访问权限的过程。A. 用户权限 B. 可给予哪些主体访问权利C. 可被用户访问的资源 D. 系统是否遭受入侵 36. 下列对访问控制影响不大的是(D) 。A. 主体身份 B. 客体身份C.

11、访问类型 D. 主体与客体的类型 37. 为了简化管理,通常对访问者(A) ,以避免访问控制表过于庞大。A. 分类组织成组 B. 严格限制数量C. 按访问时间排序,删除长期没有访问的用户D. 不作任何限制 38. PKI 支持的服务不包括(D) 。A. 非对称密钥技术及证书管理 B. 目录服务C. 对称密钥的产生和分发 D. 访问控制服务 39. PKI 的主要组成不包括(B) 。A. 证书授权 CA B. SSLC. 注册授权 RA D. 证书存储库 CR 40. PKI 管理对象不包括(A) 。A. ID 和口令 B. 证书C. 密钥 D. 证书撤消 41. 下面不属于 PKI 组成部分的

12、是(D) 。A. 证书主体 B. 使用证书的应用和系统C. 证书权威机构 D. AS 42.PKI 能够执行的功能是(A)和(C) 。 A. 鉴别计算机消息的始发者 B. 确认计算机的物理位置 C. 保守消息的机密 D. 确认用户具有的安全性特权 43. SSL 产生会话密钥的方式是(C) 。A. 从密钥管理数据库中请求获得B. 每一台客户机分配一个密钥的方式C. 随机由客户机产生并加密后通知服务器D. 由服务器产生并分配给客户机 44. (C)属于 Web 中使用的安全协议。A. PEM、SSL B. S-HTTP、S/MIMEC. SSL、S-HTTP D. S/MIME、SSL 45.

13、传输层保护的网络采用的主要技术是建立在(A)基础上的(A) 。A. 可靠的传输服务,安全套接字层 SSL 协议B. 不可靠的传输服务,S-HTTP 协议C. 可靠的传输服务, S-HTTP 协议D. 不可靠的传输服务,安全套接字层 SSL 协议 46. 一般而言,Internet 防火墙建立在一个网络的(C) 。A. 内部子网之间传送信息的中枢B. 每个子网的内部C. 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的交叉点D. 部分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的结合处 47. 包过滤型防火墙原理上是基于(C)进行分析的技术。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C. 网络层 D. 应用层 48. 为了降低风险,不建议使用的 Interne

14、t 服务是(D) 。A. Web 服务 B. 外部访问内部系统C. 内部访问 Internet D. FTP 服务 49. 对非军事 DMZ 而言,正确的解释是(D) 。A. DMZ 是一个真正可信的网络部分B. DMZ 网络访问控制策略决定允许或禁止进入 DMZ 通信C. 允许外部用户访问 DMZ 系统上合适的服务D. 以上 3 项都是 50. 对动态网络地址交换(NAT) ,不正确的说法是(B) 。A. 将很多内部地址映射到单个真实地址B. 外部网络地址和内部地址一对一的映射C. 最多可有 64000 个同时的动态 NAT 连接D. 每个连接使用一个端口 51.以下(D)不是包过滤防火墙主要过滤的信息? A. 源 IP 地址 B. 目的 IP 地址 C. TCP 源端口和目的端口 D. 时间 52.防火墙用于将 Internet 和内部网络隔离,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