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887614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8.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权劝学(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开课教案( 2009 年 3 月 26 日星期四)1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这篇文言短文主要写了孙权劝吕蒙学习及吕蒙通过学习发生的变化,从而点明开卷有益的重要性,对启发学生的读书品质很有教益。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深刻认识课文所蕴涵的人文思想。二、学情分析:先以数据为例:08 年暑假军训时摸底考试全班平均分为30.58 分(全级平均分为34.41 分) ,上学期期末考试全班平均分为46.14(全级平均分46.38 分)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学生的基础相当差,而上学期一个学期他们也并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怎么办?我开始了思考,开始了行动。于是,第二周开始,联合本班英语、数学老师开始了以学习小

2、组为常态单位的课堂教学,并非“杜郎口”模式,但确实是因此而得到启发:学生的自主性调动起来后,一贫如洗的土地同样能长出栋梁之才!三、教学设想: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的体验、探究,让学生自主的与文本、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对话。四、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预习课文。五、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了解作者及资治通鉴的有关知识。2. 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把握内容。3. 提高学生赏析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学生预习,教师重点讲解;讨论法、点拨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开卷有益的主旨;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热爱与兴趣。六、教学重点:掌握“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成

3、语;理解课文的内容与主旨。七、教学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八、课时安排:一课时九、教学过程:导入:(以评书方式)话说魏蜀吴三国鼎立之时,吴王孙权雄霸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其手下有员虎将名唤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曾随周瑜大破曹操于赤壁,后又打败关羽,占领荆州,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他就不爱读书,孙权多次劝说,他总是推三阻四,不肯就学,这不,孙权又来劝说了。知道他都劝了些什么吗?怎么劝的吗?今天咱们一起来看孙权劝学。 (1 )师生一起确定本课学习内容:(1 )作家作品;字词解释;句子翻译;熟读课文、解读课文;积累延伸;补注小组根据上面六部分内容,自主学习。(8 )挑战自我,一决胜负:(20 )

4、1 将各组认为重要的内容以题目的形式写在黑板上。(5 )分配小组任务: (以纸条形式发给小组。)第一组:作家作品(出1 道题)、补充注释(可以多道题)第二组:字词解释(不超过10 个) )第三组:句子翻译(出3 道题)出题范围: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条。权曰:“孤岂公开课教案( 2009 年 3 月 26 日星期四)2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第四组:句子翻译(出3 道题)出题范围: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

5、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第五组:解读课文(出3 道题)第六组:背诵课文2准备答题阶段:对别的组的题目不知道答案的可以到该组去询问答案,并记好笔记。(4 )3答题:(5 )要求: 1由老师指定答题内容,全部不看书回答。2由老师指定答题的同学。3自己组的题目被别的组答完后 ,要批改正确与否,并写出正确答案和分数。4教师评点各组出题和答题情况,并记分,奖励最好组,扣最差组分。(6 )教师随时提点遗漏处:解释加点的词语:卿今当涂掌事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蒙辞以军中多务蒙乃始就学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辨析古今义不同: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

6、事耳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翻译下列句子:a.蒙辞以军中多务。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c.但当涉猎,见往事耳。d.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e.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f.卿言多务,孰若孤?再读课文: (15 )1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4 )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其才略很快有惊人的长进以至于令鲁肃叹服不已,并且与他结为朋友的故事。(完成板书:人物,他们做了什么事)孙吕鲁权 蒙 肃( 善) ( 听) ( 赞) 劝开卷有益2昔日吴下阿蒙,经过发奋努力的学习,最终让同僚刮目相待,学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另外公开课教案( 2009 年 3 月 26 日星期四)3 一个关于学

7、习的故事伤仲永。比较这两篇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你会得出什么结论呢?(2 )方仲永:天资聪颖不使学泯然众人吕蒙:不学学学有所成我们自己:必须学习,方能成长为有用之才3积累延伸: (4 )古代有不少勤奋好学的成语典故,请写出成语、人物典故各两个。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学而不厌等;苏秦悬梁刺股,孙康映雪读书。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你又知道哪些?调节内容: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学的效果看来不错,文章中是怎样表现出来的?(5 )故事情节的展开都是通过人物对话 来表现的。那我们把人物对话部分挑出来。品位文章的对话。三个人的这几次对话语气一样吗?孙权:第一次劝学时态度非常恳切,第二次时略有些不满、责备。

8、吕蒙:自豪。鲁肃:吃惊。(体会他们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小组分角色朗读,要读得惟妙惟肖、古韵古味。)提点几句语气语调: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严厉中见关切)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含有责怪,不悦) 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务的理由,要重读强调。)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要读出惊讶、吃惊、赞叹。)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反问,指责中带有自豪之气。)总结: 人的一生中, 读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古人说“书到用时方恨少” ,让我们一起多读书,读好书。能够天天让老师刮目相看!作业 : (以纸条形式发给小组)1周一上课前出好本课小测题:一道课文理

9、解题;两句翻译;五个字词解释。(一、二、三组翻译和解释的出题范围: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 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四、五、六组翻译和解释的出题范围: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写一篇 500 字的自传。(可以围绕身世、经历、兴趣爱好、理想抱负、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或 事来写。)3完成精析精练第15 课。背诵课文。4周一上课内容:第13 课音乐巨人贝多芬

10、 ,预习。教师知识储备:文学常识:编年体是按年月日先后顺序来记述史实的史书体裁,如左传、 资治通鉴。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由司马迁首创。二十四史全是纪传体。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公开课教案( 2009 年 3 月 26 日星期四)4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第一部科普作品梦溪笔谈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2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到用时方恨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

11、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就应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3人物: 孙权:吴国大帝。孙权19 岁就继承了其兄孙策之位,力据江东,击败了黄祖。后东吴联合刘备,在赤壁大战击溃了曹操军。东吴后来又和曹操军在合肥附近鏖战,并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杀死关羽、大破刘备的讨伐军。曹丕称帝后孙权先向北方称臣,后自己建吴称帝,迁都建业。他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发展造船业、连通台湾、积极和印度等国外交、多次减免赋税,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发

12、展。孙权的历史评价:陈寿:“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吴历孙权( 182-252) ,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15 岁时随史策征战。18 岁时孙策被刺身亡,孙权便代兄为江东统帅,在张昭、周瑜等人的辅助下,巩固并发展了江东根据地。孙权英武果断,胆略过人。他“博览书传历史”颇有才华。孙权对开发建业和整个江南地区做出重大贡献。他采取了不少措施,鼓励发展生产。他“亲自受田” ,将驾车用的八头牛改作耕牛,以表示提倡农业生产。并下令禁止官史在家忙时征调农民服徭役,以保证生产期间,又兴修水利,疏浚和扩大秦淮河水道,开破岗渎、运渎、东渠、潮沟等。当时建业

13、城有数千名技术熟练的手工业工人,从事丝织、冶铸生产。孙权还发展了航海事业,派将军卫温和诸葛直领兵万人航行到夷州(今台湾省),又派人出使辽东半岛及海南诸国,有的使者到高句丽、扶南(今柬埔寨) 、林邑(今越南中部)和南洋群岛等地。247 年,还为西域僧人康僧会建造了建初寺,这是金陵的第一座佛寺。孙权统治江东51 年。他的一生,正是吴国创业的黄金时代。到他的晚年,有才华的太子孙登不幸早逝,其他儿子们为了王位明争暗斗吴的元气大伤。太元二年(252 年) ,孙权,这位雄踞江东的杰出政治家在失望中与世长辞,终年71 岁,葬在蒋山之阳(今紫金山梅花山)。吕蒙( 178-219) :字子明,东吴四英将第三位。

14、孙权继位后前来投奔,在剿灭吴郡城外的山贼的战斗中初显锋芒。吕蒙早年没有上过学,是个大老粗。但吕蒙并非无谋之人,周瑜攻打南郡时还向吕蒙请教过战术。后来孙权看出吕蒙的能力,便劝他多看些兵书,这就是著名的“孙权劝学”。吕蒙立即请假在家,认真苦读兵书。 后来鲁肃回吴郡时与吕蒙交谈,感叹“昔日吴下阿蒙,如今竟是这般模样” 。吕蒙说“士别三日,更当刮目相看”。217 年,鲁肃病逝。吕蒙不久后代鲁肃之职,成为了东吴的第三位水军都公开课教案( 2009 年 3 月 26 日星期四)5 督。然后,关羽攻打樊城,吕蒙用白衣渡江之计成功袭取荆州,使关羽败走麦城。吕蒙再作为主将四面围住麦城,终于活捉了关羽。219 年

15、,吕蒙病逝,临死前将孙权赏给他的所有东西就归还孙权,使孙权大受感动。东吴四英将分别是:周瑜 (175-210) ,字公瑾,东吴四英将第一位,庐江舒城人。幼年与孙策相识,结为生死之交;鲁肃 (172-217) ,字子敬,东吴四英将第二位,文武全才。历史上的鲁肃,作战时手不释卷,是一代儒将 ;吕蒙 (178-219) ,字子明,东吴四英将第三位。历史上的吕蒙是一位文武全才,而且是由武将向全才转变的将才;陆逊 (183-245) ,字伯言,东吴四英将第四位,孙策的女婿。历史上的陆逊在东吴四英将中应该是说是最棒的一位。鲁肃 (172-217:字子敬,东吴四英将第二位,文武全才。鲁肃少年看出世道将乱,便

16、苦练箭术。其后周瑜带了几百人从鲁肃门前过,向鲁肃借粮。鲁肃当时前里有两囤米,鲁肃当时就借了一囤米给周瑜。周瑜十分感谢鲁肃,后来向孙权推荐了鲁肃。鲁肃见了孙权,明确提出了与曹操、袁绍三分天下的想法,这就是著名的塌上策。孙权非常敬重鲁肃,与他日夜交谈。208 年,曹操南下,东吴分为主战主和两派。鲁肃立主一战,并主动前往江夏请诸葛亮过江,使孙权看到了刘备联吴抗曹的决心。赤壁之战中,鲁肃以武将身份出战,总领三军,立下了很大的功劳。赤壁之战后,鲁肃立主将荆州借给刘备,这一招使得曹操正在写字的笔吓得掉到了地上。210 年,周瑜病逝,临死前向孙权推荐鲁肃继任都督。鲁肃任都督后不久,刘备取西川成功,于是鲁肃开始和关羽就荆州问题展开了斗争。刘备大军杀至公安,孙权也主张让吕蒙迎敌。鲁肃在关键时候挺身而出,与关羽谈判,要求以湘水为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