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七年级(上上)书后古诗词理解书后古诗词理解1 龟虽寿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作者简介】 曹操 东汉著名文学家、军事家、政治家,曹操创作的一首乐府诗 【重点词句解释】 骥:千里马枥:马槽烈士:有志于建工立业的人已:停止意思是:伏在马槽上的 千里马虽然老了,仍抱着驰骋千里的志向同样,英雄虽已老去,他建工立业的壮志却永 不停止在这四句诗中,曹操以千里马自喻,表现了人老志不衰的的精神,抒发了一统天 下的壮志和豪情 【注释】 ①本诗作于建安十二年(207),时曹操五十三岁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 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②“神龟“二句:神龟虽能长寿,但还有死亡的时候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 岁寿,长寿竟,尽,完 ③“腾蛇“二句:腾蛇即使能乘雾升天,最终也得死亡,变成灰土腾蛇,传说中与龙同类 的神物,能兴云驾雾。
④骥(jì):千里马枥(lì):马槽⑤烈士:有雄心壮志的人暮年:晚年 ⑥盈缩:指人的寿命长短⑦但:仅,只 ⑧养怡:保养身心健康⑨永:长久 翻译 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了的时候 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保养得好,也可以益寿延年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2 过故人庄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注音:黍(shǔ),斜(xiá),还(huán 【作者简介】孟浩然(689~740) 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 阳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是唐代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 【注释】1. 过:拜访,探访,看望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 2. 具:准备3. 合:环绕4.郭:本指城郭,这里指村庄的四周。
5. 场圃:打谷场和菜园6. 就:赴这里指欣赏的意思 7.至:到8.轩:指窗户 9.就菊花:指欣赏菊花与饮酒 【译文】:老友备好了丰盛的饭菜,邀我到他的田舍做客村外绿树环绕,村子的四周青山斜立打开窗子面对打谷场和菜园,把酒对饮畅谈农事2等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要来饮酒赏花 3 题破山寺后禅院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0、选自《全唐诗》 常建,生卒年不详大约是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破山寺,就 是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虞山北麓1、[曲]:弯折 2、[初日]:早上的太阳 3、[禅房]:僧人的房舍 4、[万籁]:各种声音籁,凡是能发出音响的孔都叫“籁” ,此指自然界的一切声音 5、[磬]:(qìng )古代用玉,使或金属制成的曲尺形的打击乐器 6、[人心]:指人的尘世之心 7、[空]:使……空净8、[清晨]:早晨的雾 9、[但余]:“惟闻” 10、[竹径]:一作“曲径”.11、[俱]:都 12、[但]:只 13、[幽]:幽静。
译文:清晨,当我漫步走到这座古老的寺院,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大的林木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远方,僧人的房舍掩映在花木的深处后禅院环境幽静,山光使野鸟怡然自得,潭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万物一片静寂,只剩下敲钟击磬的声音 4、、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李白(701~762) 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其父李客,生平事迹 不详李白青壮年时家境富裕,轻财好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注释〗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 称呼一个人 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子规:即杜鹃鸟 五溪: 唐人所说的五溪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当时属于黔中道,在今湖 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夜郎: 汉代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 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 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 。
李白当时在东南,所 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译文: 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 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5 夜雨寄北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选自《李义山诗集》 韵译】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 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池子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芯; 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思念 【作者介绍】李商隐(813 年—858 年) ,男,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怀州河 内(今河南沁阳) 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 其中李商隐的诗风与杜甫更为接近, “唐 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唯义山一人” (王安石语) ,杜牧的诗风则更近似李白 36、、 泊秦淮泊秦淮(唐)(唐) 杜牧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注释①.选自《樊川诗集注》 秦淮(河名):即秦淮河,源出江苏溧水县东北,流经南京地 区,入长江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河②.笼:笼罩这句运用的是“互文见义”的写法:烟雾、月色笼罩着水和沙 ③.商女:一说商女即歌女,在酒楼或船舫中以卖唱为生的女子 译文烟雾的水汽笼罩在秦淮河上,月光映照着江边的沙岸宁静的夜里,船停在岸边,靠在酒家 歌女不知道亡国的遗恨,在秦淮河对岸的酒店还唱着亡国之歌——《玉树后庭花》 名句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句表达了作者对政治腐败感到担忧的思想感 情 7、浣溪沙、浣溪沙 【【宋宋】】晏殊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小园香径独徘徊注释[1]选自《珠玉词》 晏殊(991-1055) ,字同叔,抚州临川(现在江西临川人) 北宋政治 家、文学家浣溪沙,词牌名[2]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 [3]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译文 填一曲新词吟唱斟一杯美酒仔细品尝,非常惬意而宠辱皆忘。
去年这时的天气、亭台都 和去年一样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 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而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巢来了 (自 己不禁)在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上惆怅地徘徊起来 主旨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 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 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 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作者简介 晏殊(991-1055)字同叔, 临川(今属江西)人七岁能文,十四岁以神童召 试,赐同进士出身庆历中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淑密使范仲淹、韩 琦、欧阳修等名臣皆出其门下卒谥元献他一生富贵优游,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台、花 前月下,而笔调闲婉,理致深蕴,音律谐适,词语雅丽,为当时词坛耆宿 《浣溪沙》中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二句,传诵颇广原有集,已散佚,仅存《珠玉词》 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 又编有类书《类要》 ,今存残本 8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宋】】杨万里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注释:①此诗是绍熙三年诗人在建康江东转运副使任上外出纪行之作松源、漆公店, 地名,在今皖南山区 ②赚:骗 译文: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游山的人白白的欢喜一场 当 你进入到万重山的圈子里以后, 一座山让你经过另一座山马上将你阻拦赏析: 诗的前半部为议论,后半部为描摹,二者构成先果后因的内在联系,均渗透 着诗人浓郁的思想感情,创造了一种深邃的意境,正是通过这种深邃的意境,寄寓着深刻 的哲理:人生在世岂无难,人生就是不但的与“难”作斗争,没有“难”的生活,在现实4社会中是不存在的 本诗朴实平易,生动形象,表现力强,一个“空”字突出表现了“行人”被“赚”后 的失落神态 “放” 、 “拦”等词语的运动,赋予“万山”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万山活了 起来诗人简介:杨万里(1127-1206 年) ,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 人南宋杰出的诗人,汉族人谥“文节” 9、如、如 梦梦 令令【【北宋北宋】】 李清照李清照常记溪亭常记溪亭①①日暮,沉醉日暮,沉醉②②不知归路不知归路 兴尽兴尽③③晚回舟,误入藕花晚回舟,误入藕花④④深处争渡,争渡争渡,争渡⑤⑤,惊起一滩鸥鹭。
惊起一滩鸥鹭注释】①溪亭:溪边的亭子②沉(chén)醉:陶醉 ③兴尽:游兴得到了满足 ④藕花: 莲花 ⑤争渡:怎么才能把船划出去;争:怎 【作者简介】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现山东章丘)人,宋朝杰出的女词 人,也是文学史上最有成就的女作家译文】 那是一个多么快乐的日子!醉意未消,暮色苍茫,泛舟误入荷花深处,惊 动了水鸟,扑哧哧全飞起来了置身于这样优美的情景中,诗人怎不满心欢快呢? 【赏析】 这是一首忆昔词是李清照回忆外游时所作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 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 “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忘返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 ” ,时间是“日暮 ” ,作者饮宴以后 ,已经醉得 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 “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 , “不知归路”也曲折传 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果 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 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
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 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 下子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一连两个“争渡 ” ,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 灼心情正是由于“ 争渡” ,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 ,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 至此,词嘎然而止,言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