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3单元教案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3878142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3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3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3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3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3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3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3单元教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免费教育资源当下来,无须注 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第三单元单元备课第三单元单元备课教学内容第三单元不同的环境 多彩的生活,包括四课,一、林海雪原;二、江南水乡;三、黄土高坡;四、雪域高原。教材分析本单元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认识祖国辽阔的疆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教学目的要求知识目标:知识目标:1引导学生关爱自然,感受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2引导学生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风俗习惯。能力目标: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能力。2培养学生分析解

2、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1引导学生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重点:引导学生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难点:难点:引导学生关爱自然,感受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免费教育资源当下来,无须注 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1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注重活动的实效。2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3注重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的意识。4要保护学生的好奇

3、心。单元主题板块主题课时安排一、林海雪原2 课时二、江南水乡2 课时三、黄土高坡2 课时课时安排不同的环境 多彩的生活四、雪域高原课时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环境 多彩的生活多彩的生活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第一课第一课 林海雪原林海雪原 教学目的教学目的要求要求知识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东北平原的位置和范围了解东北地区主要 的物产及资源,明确东北平原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地方。通过收 集、分析信息,了解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能力目标: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态度情感价值观:探究地理环境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免费教育

4、资源当下来,无须注 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难点难点重点:重点:了解东北平原的位置和范围了解东北地区主要的物产及资源,明确东北平原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地方。难点:难点:探究地理环境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教学具准备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灵感修正灵感修正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 二、二、 感受北国风感受北国风 光认识那里的人如光认识那里的人如 何生活何生活第一课时第一课时1播放在松花江上歌曲教师投影中国地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找一找我们国家最北最东的的地方。 中国领土四极歌中国领土四

5、极歌东极:黑熊岛上乌苏镇北极:黑龙江心主航道西极:葱岭中峰号屋脊南极:南沙群岛沙排礁学生根据地图和过去所学的知识分析一下东北地区的位置和气候特点。去过东北的同学给大家介绍自己眼中的东北。或者是通过电视电影的镜头来学习东北教师引导结论:“这里的气候特点是冬长夏短,南方已是繁花似锦的时候,这里依然是大雪漫天,人们还身着厚厚的冬衣。今天我们就共同研究和了解这里人们的生活。 ”1说说自己对东北平原的印象投影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图片 通过文字材料,帮助学生对北国风光形成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免费教育资源当下来,无须注 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一、资源宝库一、资源宝库大发

6、现大发现感性认识。小组合作交流:东北平原的冬天特点,为什么这样,人们是怎样适应这里的寒冷的环境的。探究东北平原人们的生活()小组交流收集的有关东北民俗的资料。()全体展示小组交流的结果。()探究、分析东北平原人们生产、生活与环境之间的联系。(4)交流探究收获。第二课时第二课时学生介绍东北地区的农产品(大豆、玉米、高粱等) 。结合“黑土地”了解这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的转变,体会这里祖祖辈辈人的努力。利用收集的资料了解这里的主要林区和盛产的树种。引导学生讨论:怎样保护我们的森林宝库。 教师和学生共同介绍著名的“东北三宝” ,帮助学生体会这里的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投影东北的动植物资源。寻找

7、丰富的矿产资源,并根据发现让学生探讨在这里进行哪种工业生产最方便。认识大庆油田的建设。 得出结论:任何工业的生产活动都要依据实地的资源情况进行,因地制宜。根据学生的资料,教师引导学生对旅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免费教育资源当下来,无须注 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二、东北的风二、东北的风 俗特点俗特点游等其他资源的了解。了解东北二人转的产生以及发展。板书设计板书设计1 林海雪原林海雪原东北平原东北平原 千里冰封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万里雪飘东北三宝东北三宝 大庆油田大庆油田 东北旅游东北旅游教后记教后记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环境 多彩的生活多彩的生活教学内容教学

8、内容第二课第二课 江南水乡江南水乡教学目的教学目的要求要求知识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探究“鱼米之乡”的形成条件,了解长江三角洲发展农业的有利因素。能力目标: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江南水乡的资料认识这里的环境特点,明确“水乡”得名的原因。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难点难点重点:重点:了解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探究“鱼米之乡”的形成条件,了解长江三角洲发展农业的有利因素。难点:难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具准备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

9、:/),百万免费教育资源当下来,无须注 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灵感修正灵感修正一、学古诗、忆江一、学古诗、忆江南南第一课时第一课时1歌曲欣赏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边听边看一组江南水乡的精美图片。生交流看后的感受。欣赏、背诵介绍江南水乡的诗歌与美文,江南的诗朗诵比赛忆江南 (白居易)江南好,风雨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 (李煜)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滚轻尘。忙杀看花人。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

10、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荷叶采 莲 曲(王 昌 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人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进一步体会江南水乡的迷人风光。搜集水乡的歌谣诗词书画。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向同学们介绍自己了解的江南水乡小镇。分组学习 江南的山 江南的水 江南的人 江南的桥 江南的物产 7学生交流汇报江南的风景、特点投影:山 水 桥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免费教育资源当下来,无须注 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一、学习江南的位一、学习江南的位 置气候置气候二、学习江南水乡二、学习江南水乡的农作物和物产的农作物和物产第二课时第二课时1投影江南地图

11、了解长江三角洲的区域位置和地理环境。江苏以北浙江以南区。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主要河湖:长江、钱塘江、太湖、京杭运河等,分析长江三角洲河湖众多的环境特点。多山多水多才子(江南水乡)一山一水一圣人(齐鲁大地)教师结合学生整理出的江南水乡的农作物和物产,将它们分成不同的种类,如经济作物、粮食作物、水产品等。教师提出活动要求:选择一种或几种农作物探究它们生产的过程,了解当地人的生产活动,对比与我们的差别,思考原因。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然后进行合作探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研究成果。回家看一看家里盖的被面是哪里生产的友情连接:历史上四大米市:无锡、芜湖、九江、汉口四大名绣:苏绣、湘绣、蜀绣、粤绣板书

12、设计板书设计2 江南水乡江南水乡江南的位置环境。江南的位置环境。河湖:长江、钱塘江、太湖、京杭运河河湖:长江、钱塘江、太湖、京杭运河“鱼米之乡鱼米之乡”我要去江南我要去江南教后记教后记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免费教育资源当下来,无须注 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环境 多彩的生活多彩的生活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第三课第三课 黄土高坡黄土高坡教学目的教学目的要求要求知识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和地理环境。知道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探究这样的环境对当地 人们生活的影响。 能力目标:能力目标:通过广泛的资料收集使学生明确

13、黄土高原严重 的环境污染状况,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黄土高原上独特的民风民俗和文化。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难点难点重点:重点: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和地理环境。知道黄土 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探究这样的环境对当地人们 生活的影响。难点:难点:通过广泛的资料收集使学生明确黄土高原严重的环 境污染状况,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具准备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灵感修正灵感修正活动一:播放歌曲活动一:播放歌曲 黄土高坡黄土高坡第一课时第一课时1说一说你心目中的

14、黄土高原。学生交流自己对黄土高原的了解。认识黄土高原投影 黄土高原的图片在地图上找到黄土高原并了解其范围。东南西北的界限。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免费教育资源当下来,无须注 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活动二:走进窑洞活动二:走进窑洞活动三:民风民俗活动三:民风民俗展示会展示会活动四:制作文化活动四:制作文化卡片卡片活动五:我为环境活动五:我为环境“开处方开处方”说说黄土高原的环境特征。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 提出问题:你能从当地人的生活中找到人们适应黄土高原环境的例子吗?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抓住黄土高原的民居窑洞,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探究:窑洞为什么能够成为黄土高原上的主要民

15、居。交流探究成果,体会窑洞的特点,感受人类的智慧。1课前布置收集整理黄土高原上的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资料,了解当地人的生活习惯。2将信息进行整理,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呈现出来。3教师组织学生分成不同的专题对研究成果进行交流汇报。4做一做:同学们相互学习,制作一件黄土高原上的典型工艺品。总结:黄土高原原本是个林木茂盛,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我们的先祖黄帝就生活在这里。你们还了解哪些这里的文化遗迹呢?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学生交流对黄土高原上的文化遗迹的了解。用剪贴、写、画等形式将自己最感兴趣的文化遗迹制作成“文化卡片”和大家交流。教师将学生制作的文化卡片收集起来整理成册或做成展牌在班级或学校里展示、交流,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这项研究中。教师利用图文、音像资料向学生呈现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免费教育资源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