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一模考试试卷分析学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878084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物理一模考试试卷分析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三物理一模考试试卷分析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三物理一模考试试卷分析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三物理一模考试试卷分析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三物理一模考试试卷分析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物理一模考试试卷分析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物理一模考试试卷分析学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初三物理一模考试试卷分析学案初三物理一模考试试卷分析学案一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1 根据中考说明找出错题的对应的分项细目,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2 针对试题典型的错误分析,找出导致错误的根本原因,明确解题的思路与方法。 二二 基础典型试题错误率较高:基础典型试题错误率较高:2图 1 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8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B导体的电阻越大,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就越高 C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D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就越大 15关于电磁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 A看不见的磁场是客观存在的 B磁场是由疏密不同的磁感线组成的 C电流周围的小磁针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 D磁体具有磁性,磁极是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 17近视眼所佩戴眼镜的镜片应为_透镜。 (选填“凸”或“凹” ) 24 (3)请标出图 16 中通电螺线管附近小磁针的 N、S 极。27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一个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 50cm 刻线处。(1)如图 22 所示,点燃的蜡烛在光具座上 35cm 刻线处时,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 屏上 成清晰的像,此现象可说明的成像特点。 (选填“照相机” 、 “幻灯 机”或“放大镜” )题号2815172427 典型的错 误分

3、析:导致错误 的根本原因C酒杯在镜中成像A钢勺在水面处折断了钢勺在水面处折沙滩上有白鸽断了DB平面镜中形成小狗的像景物逆光形成“剪影”露珠下叶脉看起来变粗筷子好像在水面 “折断”三基础题试卷分析表格三基础题试卷分析表格 四基础典型试题的变式训练:四基础典型试题的变式训练:1图 1 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2关于电与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磁场和磁感线都是真实存在的 B电动机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C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D电磁铁的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就越强 3下列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4、B没有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的电阻为零 C规定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D电压的作用是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4老花镜所佩戴眼镜的镜片应为_透镜。 (选填“凸”或“凹” )5用锯子锯木头,锯条的温度升高利用 的方式使物体 能增加。6在图 16 中,根据电源正、负极的方向,标出通电螺线管附近小磁针上的 N、S 极。7小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桌上有 A、B、C 三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 A 的焦距为 10cm,凸透镜 B 的焦距为 50cm,凸透镜 C 的焦距未知。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 15 所示。 (1)小华想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应选用 凸透镜(选填“A”或“B” ) 。

5、实验过程 中,他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距凸透镜 25cm 处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出烛焰清晰 的像,则该像是倒立、 的实像。 (选填“放大”或“缩小” )明确解题的 思路与方法:陶罐在镜中成像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太阳光经过棱镜 后发生色散图 1CA铅笔好像在水 面处折断了DB0cm501009080706040302010(2)小华将凸透镜 C 固定在光具座上 50cm 刻线处,当烛焰在光具座上 30cm 到 40cm 刻线 之间时,烛焰的像是放大、倒立的实像;当烛焰在光具座上 0cm 到 30cm 刻线之间时,烛 焰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由此可判断烛焰在光具座上 45cm 刻线处时,烛焰的

6、像是放 大、的像。我们首先看一下第一道难题,单选第 12 题。它是考察了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压强的差和 浮力的变化量的关系。这道题首先利用底面积,投球前液体深度相等,以及密度的关系,求出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再利用液体压力公式算出压力的关系,发现液体压力甲小于乙。那 么由于投球以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我们用变化量的思想去考虑,液体对容器底部 的压力变化量甲大于乙,那么对于规则的容器来说,液体对于容器底部压力的变化量就是浮力。那么在多选题里,这次考试同学们答完多选题,觉得心里很没有底,看着这些选项又像 对的,又像不对的,对于这次多选题的选项来说,对于同学们的知识点,概念的深度考察比

7、较 多,有一点概念的模糊都是很难选对的,所以很多同学出现了漏选、错选。我们先看第 14 题,第 14 题应该选择 BCD,很多同学认为它在下落的过程当中,排球所受 重力越来越快,他不知道如何判断了,他不知道考察的是什么,实际上他想考察的是力和运动 的关系,只不过没有直接问,而是通过功率 FV,这个力不变,让你判断速度如何变化。第一个选项是对功的两个因素考察。第二个选项是重力势能的影响,这都是比较容易的。第三个受力分析以及功力的应用还是易错的。我们再来看第 16 题,第 16 题也是考察了基本概念。那么对于 A 选项错选的比较多,很多 人认为 A 选项是对的,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机械能就是不变啊

8、,他忘记了重力是有可能发生 变化的。匀速上升或者是匀速下降,重力势能都会增大或者是减小。那么对于 B、C、D 选项来 说,还稍微容易一些。尤其是第二个,密度的考察与相互作用力的考察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东 西。较难的题在填空 22、23 题难度较大。22 题考察了电学里的基本的电阻的比例问题以及电 功率的比例问题,这是对电学解题的基础的考察。但是这道题由于是字母题,大家对字母题很 不熟悉,喜欢算数,所以对于求阻比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实际上这道题画完等效电路图,第一 个图的电功率表示出来,第二个图总功率可以表示出来,功除以时间就是总功率。第二个图里 的功率和刚才是一样的,这样一减 R 的功率就知道的,

9、在并联电路当中,电功率和电阻成反比 的关系,求出来重要的电阻比,这就是我们解决电学里电路变换的重要的部分,求电阻比。那么我们再来看,第三个图,在串联电路当中,总功率表示出来,但是里面的 T 是未知量, 我们利用二、三两个图,总电压一样,总功率和总电阻成反比来比出了总功率了,也就求出了时间,应该等于 120 秒。那么这道题同学们应该在哪儿见过呢?2008 年西城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填空的最后一道, 解题思路完全一样,只不过他问的是烧开三壶水加热的时间,在电功一样的情况下,串联、并 联以及单电阻,接下来让求时间的关系,题目是一样的。我们再来看最后一道填空题,力学里比较难的一道了。他考察了杠杆、浮力、

10、压强。而且 计算量还比较大,属于小综合的一道。我们来看一看。通过注水后,来求出液面的高度,然后 求出物体的微排,根据两次杠杆平衡,我们可以列差量法的思想,两次方程,两边的力发生变 化了,力臂没有变,求出来左边甲的拉力量是 9N,那么拉力的变化量也是压力的变化量, 9N,求出了甲的底面积 50 平方厘米。然后再利用第一次杠杆平衡方程,来列力的关系,找到 了甲的重力,来算出甲的密度,最后应该等于 5.610 的三次方千克每立方米。那么这道题属 于最难的一道了。在试验题里面,32 题考察了图象,近几年物理对于图象的考察还是比较多的,通过这个 图象,我们能看出来纵坐标、横坐标这两个电压值的和是不变的,

11、所以得出来串联电路当中的 两个分电压的关系,一次函数的关系。第 35 题证伪试验,也是大家比较头疼的一类试验。这类试验主要考察思想是探究两个物 理现象的相关性,改变影响因素自变量,来观察他的结果变量,是变还是不变,采用了对比试 验。那么这道题不仅考察了电路短路的特征,还考察了在串联电路当中如果某一个组织过大, 使得它分的电压过大了,而另外一个用电器得到的电压过小,实际电功率远远小于了额定电功 率,就是不能正常工作了,也就是这个小灯泡不能正常发光了,所以我们采用的方法应该是调 解滑动电阻器的组织,如果小灯泡电压达到了额定电压,自然也会发光了,既不是断路也不是 短路。在 6 次试验里面,在探究具体

12、的数量关系,今年的题目不算是很偏很难,因为它探究的是 浮力与微排的关系。我们在一、二模的考试里面大量的练习了浮力与微排的正比例关系的探究 试验,只不过这道题比较新颖,浮力并不是通过弹簧测力计的压力数差,受力分析,是通过了 天平,天平的一端放有适量的水,另一边放砝码,调平衡,用被测的物体浸没且不触底,那么 天平两次试数的差乘以小 g 就是浮力了,这样就能测出浮力的大小。这个试验并不陌生,因为 我们在 2007 年的北京中考题考过一个测量密度的试验,它其中解决物体的体积,就是从浮力 里去求,就采用的这种方法,用天平试数差来算出浮力来。第一个,这种题目自变量、因变量以及控制变量需要确定。第二,排水法

13、侧体积,给了量筒了,其是比较简单的。第三,利用天平的差量法来断测出物体的浮力。这种试验考察了语言的严谨性,比如在测 量前,你天平是否调平,比如你物体放到水里面了,尽没吗?触底吗?这些问题得是需要我们 注意的地方。那么这个就是 2007 年的那道题,通过两次天平的试数差,来差出小物块的浮力。 最后一道力学大题,文字的数量首先要比 2010 年少了很多,其次它的这个模型也是非常简单的,别看它有杠杆,有滑轮,实际上这个题目只设计这个滑轮的简单的受力分析,就是一个动 滑轮和一个物体,作为一个整体来做受力分析,考察的还是基础的受力分析,比较简单。而且 他考察了图象,在那个图象里,WT 是我们比较熟悉的,

14、因为 2010 年的压轴力学题就考察了 WT 的功率的图象,我们通过这个一、二两个图象来读出或者是计算出两次拉力的功率,再通过速 度的关系,来求出两次拉力的比,那么对动滑轮和物体做受力分析,就可以求出来比例关系。 这道题的中心思想最后要考察机械效率,他考察同学们机械效率真正的含义,知道物重和动滑 轮的比了,自然就能表示出来,一次是 70%,一次是 80%,这道题有很多同学做出来了。三 中档典型试题错误率较高:31用功率一定的电加热器给质量一定的某种液体均匀加热,研究液体升高的温度跟吸收热量的关系。下表中是该实验获取的部分数据,请你根据数据归纳出这种液体升高的温度t跟吸收热量 Q 的关系:在这种

15、液体的_时, t_。32小强利用如图 29 所示装置,探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各力的关系” 。他根据实验数据绘 制了台秤的示数 FN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T变化的图像,如图 30 所示。请你根据图像分析: 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T0.8N 时,台秤的示数 FN_N。33小华想利用电流表和阻值已知的电阻 R0测量电阻 Rx 的电阻值。他选择了满足实验要求的 电源、电流表,并连接了部分实验电路,如图 31 所示。 (1)请你添加两根导线帮助小华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 (2)当开关 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I1,当开关 S1、S2均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I2,请用 I1、I2和 R0表示 RX。RX_。 35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如图 33 所示的金属圆柱体(底面积为 S,侧面带有间距均为 2cm 的刻线) ,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足够深的水槽、足量的水。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 实验证明:“水内部的压强跟水的深度成正比” 。要求:(1)请写出实验步骤。 (2)画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