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讲座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874103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研修讲座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校本研修讲座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校本研修讲座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校本研修讲座稿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校本研修讲座稿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本研修讲座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研修讲座稿(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本研修校本研修(新理论培训)(新理论培训)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优化课堂教学小小 山山 子子 中中 心心 校校张张 敏敏2013 年年 4 月月 12 日日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提要: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关键问题在于我们的教育观念要真正转变,从精英教育、失败教育转变到大众教育、成功教育上来,课堂教学要从教师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上来。课堂教学是学生发展的主渠道。以学生发展为本优化课堂教学是当前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和关键。以学生发展为本优化课堂教学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2、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把握好三个关系。关键词:学生 发展 优化 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新课改成为当前基础教育的中心命题。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明确指出:“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相对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 ”因此,决定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要求我们转变对教育现象、教育规律及教育问题的认识和方法,转变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和学生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认为: “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中起基础作用。

3、 ”“教育的使命是使每个人发展自己的才能和潜力,这个目标比其他目标都重要 ”。课堂教学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新课改的主渠道,在教育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特色上要突出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追求学生的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理念贯穿课堂教学之中。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教育,新的教育要有新的教育理念。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是根本。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和教育实践。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应试教育”为出发点,以完成认识任务为主要内容,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教学活动中把学生看作是接受教育的被动者和缺乏独立性、创造性、信赖或服从教师的学习者,不关注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不着力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

4、能力的培养发展,只把教学当作知识的记忆和技能技巧熟练的过程。呆板、枯燥、“满堂灌”的陈旧教学方法和花样百出的考试磨光了青少年学生曾经有过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与培养创新人才的社会需要极不相适应。1、每一个学生都是好的 。以动态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为学生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学生是有感情、有需求、有自尊的人,他们的智能是多元化的,他们的发展具有多样性与不平衡性,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他们是发展的主体,学校要创造条件使他们每个人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课堂教学给学生以施展个性特长的空间,提出问题给学生思维思考的空间,教学设计给学生以参与的空间,教学手段给学生以创造的空间。信任每一个学生,激发学

5、生主动介入教学过程中,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树立每一个学生都是好的观点,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2、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将学生放在主人的位置来研究教学。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出发以发展的观点来研究学生,把学习的责任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还学生以生动活泼需要并且有发展可能和主动性的多姿多彩生命体的真相。使学生主动学、自觉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3、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与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终身教育将成为 21 世纪的一把钥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教育工作会议上

6、,提出 “三张通行证”的主张,认为未来的人都应当掌握这三张通行证:一张是学术性的;一张是职业性的;第三张是证明一个人的事业的和开拓能力的。学校要为学生将来拥有“三张通行证”打好基础。主要任务是打好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教给学生如何学习、思考判断以及研究解决问题,关注学生发展的潜能和多样性的统一,关注潜能的开发,把他们作为起点而不是终点来看待。二、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关键。课堂教学的各种关系中,最主要最关键的是师生关系。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还应注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教育教学主体地位。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实践者,教师承担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方案、组织

7、教学过程,同时教师还要启发、引导、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为学生提供时间、空间、机遇。教师是策划者、指导者、组织者。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不断掌握人类知识的内化过程,是通过自己主动活动把已有的个性品质表现出来的外置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身心处于不断构建升化过程之中,从而得到发展。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师生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关系。传统的师生关系是在教学过程中讲与听的关系,是知识传授与知识接授的关系,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做什么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下,学生的主体意识、自主能力、创造精神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注入式、满堂灌”扭曲了师生关系,严

8、重地压抑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就要改变这种关系,构建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新型关系。1、学生理想的教师特征 。具有关专家研究,学生理想的教师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朋友、知己、榜样的角色; 杂家、学者、权威的角色;医生、向导、人师的角色。中、日、美三国 的研究机构对中学生“理想的教师形象”作的调整也表明:尽管三国的历史背景、社会制度、文化形态、风俗习惯差异极大,但答案惊人的相似:学生不喜欢 “专制型”的教师,无一例外地喜欢“朋友、知己、交流型”的教师。2、师生关系是人与人最基本的关系。实践证明卓有成效的教育都能够在师生关系中发现相应的某些良好特征,一些扭曲的失败的教育

9、都可以在师生关系中找到失误甚致错误的源头。以学生发展为本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把教师和学生看成平等意义上的“人”,师生是价值平等的主体,没有高低强弱之分。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民主、信任的关系,教师是“平等的首席”,是内在于情景的领导者,但绝不是外在的专制者。沟通师生关系是了解学生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重要环节。3、形成民主、平等、信任、互动的合作伙伴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学活动中的新型师生关系,必须成为开放型的民主平等的关系。师生都有具主体的根本属性、能动性。作为主体的学生有他自己的情感、思想、爱好、活动的主动性,教师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策略和教学行为等。师

10、生必须以自身的客体以自己为超越和战胜对象。这种自我省悟、自我超越、自我战胜的过程,就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新型师生关系有利于使学生产生明确的主体意识,培养民主意识,具有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并发展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使学生自觉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人的素质。教育活动中师生关系的改变有助于学生身心发展、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价值观,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生得到了发展,教师也实现了自身价值,也发展了自己,师生之间是民主、平等相互信任共同发展的合作伙伴关系。三、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观,优化课堂教学。21 世纪对我国国民基本素质期望课题组研究提出 21 世纪我

11、国国民七项素质要求:具有积极进取、开拓精神; 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在剧烈的变化和竞争中有较强适应能力; 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学会学习,适应科学技术领域的综合化;有多种多样的个性和特长; 具有与他人协作和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从以上要求可以看出面向 21 世纪的人才要求,为基础教育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课题。培养学生适应 21 世纪的需要是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新的教学理念必须落实在培养学生能力的主渠道 课堂教学中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应用教材和现代化教育技术做媒介培养发展学生,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确定教学策略,观察学生的不同发展能力与特性去进行教学,要以多样化的

12、教学来面对每一位学生,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1、创设学生主动发展主动探索的环境。 课堂教学活动如何教给学生学会学习、思考、判断以及研究解决问题,为学生的主动发展保证时间和空间,创设良好和谐的环境,就需要研究学科教学与活动教学如何结合交叉的模式和关系,知识与能力的统一, 课堂渗入活动,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了解学生理解学生,使教学适应各类学生需要,把教学看作是一个过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态度、方法和能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过程,形成师生互动关系,增强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探索精神。从“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重心转移。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学会

13、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增”与“减”有机结合。减轻不利于学生发展的过重的课业负担,增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和发展个人情趣的时间和空间。创设情境。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未来教育作了如下描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教学过程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创设有利于学生个别化学习的环境。重视非智力因素作用,有机渗透德育。 鼓励学生打破对教材和教师的崇拜,允许大胆质疑。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激发学生丰富灵活的思维,爱护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提供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寻求答案和解决方法思维方式的课堂氛围。2、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出发点

14、 。创新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今天的教育从知识型、智能型向创新型教育转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和空间是在课堂上,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形式,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重点在课堂,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出发点。(1)课堂教学重点培养的内容。 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的自觉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创新成为学生的 “第二天性”;培养创新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具有独创性、灵活性和精密性; 培养创新能力,使学生观察力敏锐、注意力集中、记忆力高效和想象力丰富;培养创新兴趣,使学生以创新为乐; 培养创新勇气,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闯,勇于创新; 培养创新意志,使学生在创新过

15、程中不畏艰苦、不怕失败; 培养创新美感,使学生自觉按照美的规律去创新;培养创新道德,使学生能自觉地为造福祖国、民族、人类而创新。(2)课堂教学要创设培养创新能力的环境。 以“归纳法”与“演绎法”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问题意识、质疑精神和亲身实践参与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教师要学会善于开发学生的“脑矿”,使课堂教学达到最高境界 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创设智力上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一系列思维的加工、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给学生以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具有丰富反应的,给学生以心理安全的教学气氛;课堂上注意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思维,使其智力活动

16、多样化、丰富化;打破单一的班级上课模式,使小组讨论、个别学习成为教学组织形式的必要组成部分。强化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有利于发展学生潜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主学习、主动发展;从知识与创新的关联出发,合理组织课程类型和形式。3、优化课堂教学评价,发挥评价导向作用。 以应试教育为目的评价,是把学生的升学当作唯一的标准,这种评价导向,注重的是少数学生片面的并且是被动的发展,忽视面向全体学生和学生全面发展。构建满足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学习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把一次性评价、静态评价变成连续性动态评价,把横向比较的选拔性评价变成纵向比较为主的发展性、创新性评价,是保障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重要环节。(1)评价策略要实现五个转变: 应试教育向主体发展性教育转变;灌输记忆型向主动创造型转变; 知识传授向创新能力培养转变;传统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 单一向综合转变。变单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考核成绩的评价为既有基础考核的成绩又有态度、情感、方法、能力等人文因素的综合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