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历史与现状评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870603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3.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历史与现状评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我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历史与现状评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历史与现状评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历史与现状评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历史与现状评析王文娟【摘要】对于跨文化传播的研究, 我国是上世纪 80 年从国外引进, 经历了 30 年的发展 从引介国外的理论和著作到有了自己的著作和研究成果的历程,本文在简述了我国跨文化 传播研究引入过程以及研究现状基础上, 评析了我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 发展 现状 不足跨文化传播指的是来自于不同文化 背景的个体和群体以及组织之间进行的 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的活动。跨文化传播 是非常古老的话题, 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的开辟、玄奘取经、郑和下西洋等都是跨 文化传播的典范。跨文化传播虽然实践的 历史很长, 然而将它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 究却没多长的

2、历史。现在一般认为, 跨文 化传播学是由美国人类学家、跨文化研究 学者爱德华霍尔在 20 世纪 50 年代建立 的一门学科,其英文表达为“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或 Cross- cultural Commu- nication”, 他在举止人类学提出了跨 文化的范式。学界认为霍尔的无声的语 言 是跨文化传播的奠基之作。到 1966 年, 美国匹兹堡大学开设了跨文化传播的 课程, 60 年代末, 已有 5 所大学开设该课 程。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 专门的跨文化 传播课程、组织和期刊相继涌现, 大量的 关于该方面的教材也不断地出版, 关于该 方面的学术讨

3、论屡见不鲜。到今天为止, 欧美地区的跨文化传播学已经是一门非 常成熟的学科, 并且以强劲的势头不断地 向前发展。 一、我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跨文化传播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 由外语教学界引入, 引入时被称为 “跨文化交际”。在引入初期, 跨文化传 播的重点在外语教学中。许国璋发表在 现代汉语 上一篇“Culturally- loaded Words an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标 志着跨文化传播学在中国的诞生。在 20 世纪 80 年代的引入阶段,我国的跨文化传播多介绍和翻译西方的相关著作和论 文, 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 我国的跨

4、文化 传播开始进入了普及和稳固阶段, 20 世 纪 90 年代至今,跨文化传播在我国进入 了平稳发展期。一般将我国的跨文化传播 研究的发展归为 3 个阶段:从 1990 年到1995 年,这个阶段我国的跨文化传播还 延续着 80 年代对于跨文化传播学理论的 引进与介绍。如 1991 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了刘建荣翻译霍尔著的 无声的语 言, 毕继万翻译布罗斯纳安著的中国 和英国国家语言非交际对比,1992 华夏出版社出版的马啸、王斌等翻译罗宾逊著 的跨文化理解。在同一时期, 也开始出 现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成果。如 1992 年 胡正荣发表的 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的扩 展与控制:电视的跨文化传播初探

5、,1995 年刘燕南的 跨文化传播的差异分析与 因应探讨, 关世杰的跨文化交流学 等。虽然这些引入和专著的出现丰富了我 国对于跨文化传播的研究, 但是, 依旧没 有将其建立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仅仅停 留在应用和工具层面上。第二个阶段:提升和拓展阶段。从 1996 年到 1999 年, 这个阶段中国社会的 国际化进程增快, 并且在各个方面都融入 了全球化的浪潮。如关世杰翻译的莫藤森 跨文化传播学: 东方的视角, 冯建三翻 译的汤林森的文化帝国主义。文化帝 国主义和多元化研究, 大众媒介和跨文化 传播等成为讨论议题的热点。这一时期的 学术界的文化交流也不断地增强, 拓展了 中国跨文化传播的议题。

6、中国的跨文化传播从偏重研究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转向一 些交叉学科的探讨。大众传媒和跨文化传 播之间的关系成了研究热点。 第三个阶段:高潮和深化阶段。从 2000 年至今,新世纪至今中国不断地在 开放大门,加速了和世界接轨的步伐, 入 世、奥运会、世博会等一系列的活动, 再次 掀起了跨文化传播的新高潮。在这期间比 较新的翻译著作有斯图尔特、贝内特美 国文化模式, 阿蒙.马特拉的世界传播 与文化霸权:思想与战略的历史 等。 2004 到 2005 年, 不同学科的学者们对于 跨文化传播的研究都放缓了。2005 年到 2006 年,跨文化传播又再次真正进入了 高潮, 论文的数量增加迅速。这个阶段,

7、跨 文化传播的热点打破了语言交际与文化 交流的限制,已经深入到了跨国技术传 播、跨文化管理、国际传播等领域。研究方 法上也出现了部分定量研究, 突破了定性 研究的局限。并且, 跨文化传播的议题也 涉及伦理和宏观层面的问题, 凸显出学科 构建的意识。许多院校开设了跨文化传播 相关方面的课程以及研究机构。 二、我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现状 1、学科视角具有独特性和多样性 我国的跨文化传播在研究角度上表 现出多样性, 形成这种特色的原因可以归 结为以下两点: (1)对于学科名称的翻译 的多样性。这一原因主要表现为对于跨文 化传播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中的 comm

8、unication 的翻译的多样性,这个词 语在有多种翻译方法, 但是作为学科的名 称通常被翻译为“交际学”和“传播学”。1752011年第 10 期N EWS WORL D 调 查 研 究“交际”一直被外语界使用, 外语界以外 的学者通常使用“传播”。翻译上的混乱, 很大程度上对学术研究造成影响。中国 跨文化传播研究十年回顾与反思 中关 世杰讨论的是“跨文化传播学”, 在第一 段却用了“跨文化交际”, 这样看来二者 并不相悖。但是学术论文里混乱的学术 名词、不一的指称, 会造成分析对象和研 究视域偏移。(2)各个学科固有的研究传 统和研究视域的限制。由于各个学科各个 领域的学者对跨文化传播所

9、表现出来自 己领域固有的视角和研究习惯, 而这些都 对这个新学科给予了关照, 但是同样也表 现出了学科融合的缺乏和研究方法的死 板。 2、跨文化传播理论受到重视 (1) 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对于理论的 重视首先表现在发表的论文和专著的数 量增加上。其次表现为对国外的著作和相 关论文进行翻译引进上。(2)对于大量的 文献资料进行梳理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 体系在治史、理论、取实三个方面更清晰 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3)传播理论研究 得到深化。2000 年至今, 各个学科的学者 从各自的领域和视角对跨文化传播的研 究对象、领域、语境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使 我们对跨文化传播从单一的理论引入到 跨文化自身的特性

10、, 并结合当前全球背景 与中国实际, 试图建立跨文化传播的理论 框架。但是, 对于跨文化传播的实质, 如何 构建跨文化传播的理论框架, 不同学者持 不同的态度,其核心是跨文化传播的实 质。一方认为, 我们应该肯定西方政治文 明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的基础上, 引进成功 的理论和经验,但是应该看到自身不足, 弘扬传统文化在与世界文化竞合里强大。 另一方认为, 构建中国的跨文化传播要识 破西方文化文化殖民主义。这场探讨虽表 现出不同的观点, 但跨文化传播理论的本 土化受到了学界的重视。 3、更加关注跨文化传播的现实问题 跨文化的诞生就是为了解决现实问 题而做的学问,这在国内外都是一样的。 但是, 在我国

11、跨文化传播在解决现实问题 中呈现出一种比较具体, 微观的, 直接性 等特性。即针对一个现实问题, 从跨文化角度出发寻找解决之道这种模式, 表现为 “事件对策”。如加强跨文化国际交 流的接轨意识提高口译人员素质迎 世博等。从宏观层面上, 贴近国家利益 “关注跨文化传播与国家与社会变迁的 关系, 认为在世界体系的单极化和多极化 的矛盾愈加明显的情况下, 传播和国家发 展的关系显得更加重要和敏感, 跨文化传 播为国家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课题与契机。 对发展中国家相应的文化策略与传播观 念,跨文化传播中如何树立中国国家形 象, 促进再国际关系中的主动地位, 跨文 化传播对政治、社会民主的影响、跨文化 传播

12、在多元化社会中的整合作用进行了 多维审视。” 关注现实问题还表现在研 究议题的不断拓展上, 跨文化传播所关注 议题在政治、社会、文化以及社会服务等 方面都有涉及。 三、我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不足与反 思 1、研究方法比较单一 我们可以从现在拥有的研究成果看 出我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不是从具体真 实的数据展开,而是缺乏实证研究的, 经 验性的,思辨性的即以定性研究为主体。 其基本的研究范式是:“阅读一些重要的 中外研究著述, 提出某个观点或理论进行 加一些论据加结论。因而著述中通论式的 多, 专论式的少, 宽泛的多, 深入的少。” 关于定性和定量研究并无优劣, 而我们由 于研究方法的严重失衡而强

13、调定量研究 和实证分析, 定性研究的文章总体质量并 不佳。 2、研究视角和领域宽泛 跨文化传播视域的宽泛源自于文化 和传播这两个宽泛的概念。跨文化传播研 究的权威著作跨文化传播作者萨莫瓦 等人对跨文化中的“文化”解释为“实际 上是大部分社会中的主导文化这种 文化分类为国内意义上的跨文化交流提 供了机会。”“跨文化”解释为“来自不 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流”基 本概念模糊不清使跨文化传播研究在理 论构建与研究对象上都产生困难。文化和 传播没有一致的定义, 使国内国际的研究 状况基本一样。由于模糊宽泛的研究视域造成话题的争夺在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各 个学科中展开。如外语教学的“交际学” 和传播学

14、“传播”谁包涵谁? 外语教学中 “交际学”只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属于人 际传播。而传播学中的“传播”不仅是人 和人, 也包括组织、群体, 乃至整个社会之 间都可以相互传播,因此范围更广一些。 但是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视域的不稳 定性就是由于以上的交叠、包涵、分开、并 存的状态所造成。 3、学科的理论体系构建缺乏 跨文化传播研究理论体系构建正如 关世杰曾经说过的需要三个方面的理论 来源: (1)以传播理论为基础; (2)综合 利用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 (3)新建独立 学科。前两点我们都有广泛的研究对象。 而第三点则需要研究者能够从自己的经 验、观察、调查, 对已经有的广泛存在的研 究对象进行验证,

15、 建立一个独立的跨文化 传播研究体系。由于该学科特性, 研究者 往往引入其他学科理论资料, 使跨文化传 播研究缺乏明确的研究对象和方向。因 此, 学界对跨文化传播是否能建立一个独 立的学科地位仍然持怀疑态度。参考文献 王悠,中国跨文化传播的发展历 史与现状, 华中师范大学, 2007 李炯然,中国跨文化传播交际学 20 年评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 报, 2002 (6) 罗以诚、司景新,中国大陆跨文 化传播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2004 刘阳, 中国跨文化研究述评 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0 (4) 关世杰,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 十年回顾与反思J.对外大传播, 2006 (12) 罗以澄、司景新,1990-2003 年的 中国大陆跨文化传播研究,跨文化传 播新论, 2005 拉里.A.萨莫瓦 等:跨文化传 播 (第四版中文版)M.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 2004(作者: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 责编: 姚少宝1762011年第 10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