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规范》(讨论稿)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865311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规范》(讨论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规范》(讨论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规范》(讨论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规范》(讨论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规范》(讨论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规范》(讨论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规范》(讨论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规范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规范 1 1 总总 则则 101 为了适应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的需要, 统一分析计算及评价的 原则和方法,正确反映已成防洪工程实际产生的经济效益和作用,特制定本规范。 注:本规范除特指外, “已成防洪工程”指已经投入运行的单项防洪工程(堤防、蓄滞洪区、 水库工程、水闸工程、河道整治工程等)或一个流域(地区)由各类工程组成的防洪工程体系。102 本规范主要适用于已成防洪工程某洪水年或一段时期实际产生的经济效益的分析 计算及评价。 103 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应根据本工程在建设期和运行期内实际发 生

2、的洪水和实际投入的费用进行。 104 进行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必须十分重视基本资料的调查、搜 集整理、综合分析和合理性检查。引用调查、搜集的社会经济资料时,应分析其历史背景, 并根据各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和价格水平进行调整、换算。 105 进行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 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 2 经济效益分析计算经济效益分析计算 201 已成防洪工程产生的经济效益应采用实际发生年法,按假定无本防洪工程情况下 可能造成的洪灾损失与有本防洪工程情况下实际的洪灾损失的差值计算。 202 已成防洪工程产生的经济效益应包括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

3、济效益:因兴建防洪 工程给国民经济带来的负效益亦应进行分析计算。 203 直接经济效益与间接经济效益计算应在洪灾损失基本资料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进 行。 洪灾损失基本资料调查分析的内容和方法见附录 A。 204 有本防洪工程的实际直接洪灾损失,应只计入本工程保护范围内那些确因堤防决 口、计划分洪或无堤地区因洪水位超过地 面高程所造成的淹没损失。直接洪灾损失的实物 指标应根据洪水发生年的实际洪水情况 调查分析确定;对过去发生的洪灾损失应逐年根据 洪灾统计资料,参照水文资料进行核实后确定。 当年洪灾的报灾资料,应严格按照国家有 关部门规定的表格,在对主要受灾地区进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如实填报,并附洪灾

4、范 围示 意图及计算依据.洪灾损失数字应经过有关部门核实。 直接洪灾损失可按以下方法计算: 1 如具有实际洪灾损失实物量数据,将其乘以计算标准年相应实物的单价求得; 2 如仅有洪灾淹没农田亩数或受灾人口数,将其乘以计算标准年价格水平的单位综合损失 指标求得。单位综合损失指标农村 可采用亩均指标(元/亩)表示,城镇可采用人均指标(元 /人)表 示。 205 假定无本防洪工程情况下可能造成的直接洪灾损失,应首先通过无本防洪工程情 况下的洪水还原分析计算,将已受到防洪工程调控或分洪溃口影响的实测水文数据,还原 到无本防洪工程调控或分洪溃口影响的水文数据,据以分析确定各致灾洪水年洪水淹没范 围,调查计

5、算各致灾洪水年的淹没损失。当洪水淹没范围大,普查洪灾损失工作量很大时, 直接洪灾损失可以采用各致灾洪水年淹没耕地或人口数,乘以对应年份的单位综合损失指标求得。不同淹没区不同情况下的单位综合损失指标应根据淹没水深、淹没历时、转移条 件等因素分析确定。 确定无本防洪工程情况下洪水淹没范围及淹没耕地和受淹人口数,应结合本工程保护范围 内河段堤防标准及被保护地区重要性,按有计划分洪的原则,先运用低标准堤段和洪灾损 失小的地区计算。 洪水还原计算的方法见附录 B。 206 有、无本防洪工程情况下的间接洪灾损失可根据典型调查资料按其相当于直接洪 灾损失的比例计算。 207 借用邻近地区的洪灾单位综合损失指

6、标计算本地区防洪工程经济效益时,应分析、 论证其合理性。 208 计算非调查年份的防洪经济效益,采用某调查年份的单位综合损失指标时,应进 行洪灾淹没损失实物指标和价格水平的换算: 1 洪灾淹没损失实物指标应以洪灾损失增长率为依据换算; 洪灾损失增长率宜根据各防洪 保护区经济发展情况分时段确定, 2 价格水平一般可以物价上涨指数为依据换算, 3 所采用的单位综合损失指标宜考虑受淹没程度的因素。 209 计算某洪水年(或某一次洪水)防洪经济效益宜采用当年价格水平。计算洪水系列 内总防洪经济效益时,宜将各洪水年按当年价格水平计算的经济效益按较近期的某一不变 价格水平换算后再相加。 2010 已成防洪

7、工程在运行期内的多年平均防洪经济效益可按算术平均法计算。 2011 已成防洪工程在实际运行期间内遭遇特大洪水,应对该特大洪水年防洪工程取得 的防洪经济效益进行较详细的分析计算。先通过无本防洪工程情况下的洪水还原分析计算, 将已受到防洪工程调控或分洪溃口影响的实测水文数据,还原到无本防洪工程调控或分洪 溃口影响的水文数据,据以分析确定各致灾洪水年洪水淹没范围,调查计算各致灾洪水年 的淹没损失。当洪水淹没范围大,普查洪灾损失工作量很大时,直接洪灾损失可以采用各 致灾洪水年淹没耕地或人口数,乘以对应年份的单位综合损失指标求得。不同淹没区不同 情况下的单位综合损失指标应根据淹没水深、淹没历时、转移条件

8、等因素分析确定。确定 无本防洪工程情况下洪水淹没范围及淹没耕地和受淹人口数,应结合本工程保护范围内河 段堤防标准及被保护地区重要性,按有计划分洪的原则,先运用低标准堤段和洪灾损失小 的地 区计算。洪水还原计算的方法见附录 B。 3 3 费用分析计算费用分析计算 301 已成防洪工程的费用应包括建设期和运行期内各年实际 投入工程的固定资产投资、 年运行费和流动资金。 1 固定资产投资应包括由国家(中央与地方)、集体、个人以各种方式投入工程的全部费用。 除建设期投资外,还应包括工程 运行期进行加固和改、扩建的投资。 2 年运行费应包括防洪工程在运行期内各年所支出的职工工资及福利费、防汛抢险费、工

9、程维护费、材料、燃料及动力费、 管理费及其他直接费用; 3 流动资金应包括防洪工程维持正常运行购买燃料、材料、备品、备件和支付职工工资及 防汛物资储备等所需的周转资金。 302 已成防洪工程的费用应按各年实际投入的费用分析确定; 当缺实际资料,采用类 似工程资料估算本工程的固定资产投资、年运行费和流动资金时,应分析、论证其合理性。303 进行防洪工程经济评价时,应对已投入工程的各项费用按 拟定的计算标准年的价 格水平进行调整计算。 1 固定资产一般应采用重置成本法进行估算。对中小型防洪工程,当资料不全时,可作简化调整计算。 2 年运行费用宜按该工程的实际年运行费和工程正常运行需要的年运行费两种

10、情况计算。 实际年运行费可以采用物价指数法将各年实际年运行费换算成计算标准年价格水平的费用, 亦可将实际年运行费占原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乘以换算后的固定资产投资求得。工程正常 运行需要的年运行费用可参考水利部颁布的水利工程年运行费率标准计算。 304 具有综合利用效益的防洪工程,其投资和年运行费应在防洪与其他受益部门之间 进行分摊。进行已成防洪工程防洪部分经济评价时,只计入防洪部分应分摊的投资和年运 行费。 投资费用分摊可采用下述方法: 1 按防洪与其他受益部门占用的实物量指标(如库容等)的比例分摊; 2 按防洪与其他受益部门获得经济效益的比例分摊; 3 按适合本工程情况的其他合理可行的方法分摊

11、。 经经 济济 评评 价价 401 E 成防洪工程经济评价应以国民经济评价为主,同时,也应对工程财务运行状况 进行分析。 402 E 成防洪工程经济评价应遵循费用与效益计算口径对应一致的原则,计算工程的 直接经济效益和直接费用及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费用,并防止遗漏和避免重复。 403 E 成防洪工程经济评价应采用计及资金时间价值的动态分析方法,辅以静态分析。 并对工程实际经济指标与设计(预测) 经济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其偏离的情况及其产生的原 因,总结经验教训。 404 E 成防洪工程经济评价采用的费用和效益值应是经过价格水平换算后按同一计算 标准年价格水平计算的数值。计算标准年可根据不同情况选定

12、: 1 对工程建设时已作过全面经济评价的工程,计算标准年一般可采用建设前进行经济评价 所采用的价格水平年; 2 对工程建设时未做过全面经济评价的工程,计算标准年一般可选择在工程运行期内较近 期的某一代表年份。 405 已成防洪工程经济评价可采用以下计算参数: 1 社会折现率。应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社会折现率 12%;同时采用 7%进行计算,供评价参 考。 2 计算价格。宜采用影子价格。当测算影子价格有困难时, 可采用国内市场价格。 3 计算期。包括实际建设期(含运行初期)和实际运行期。 4 计算基准年和基准点。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基准年宜选在计算期第一年,并以第一年年 初作为折现计算的基准点。投入

13、的费用和产出的效益均按年末发生和结算。 406 E 成防洪工程国民经济评价应计算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经济效益费用 比等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并根据国家规定标准判别其经济合理性。国民经济评价指标按水 利部 1994 年颁布的(SL7294)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的方法和公式计算。 407 进行已成防洪工程财务分析应调查研究本工程在运行期内务年实际的运行费用情 况及存在问题,按国家有关规定研究提出工程正常运行需要的各项费用数额及运行费来源 的建议。 408 已成防洪工程经济评价除分析计算上述经济指标和财务费用外,必要时还应分析 水文现象的随机性和计算期长短对国民 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合理评价

14、其经济合理性。流 域(地区)防洪 T 程体系 经济效益分析计算经济效益分析计算 501 流域(含地区,下同)防洪工程体系经济效益计算应根据已出现的洪水系列,计算流域内的防洪工程系统实际产生的经济效益及相应投入的费用,评价本流域防洪工程的作 用及其经济合理性。 502 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经济效益分析计算的范围应包括本流域内已建成防洪工程的各 受益地区,重点分析计算兴建防洪工程前防洪标准较低、洪灾频繁且严重、兴建防洪工程 后防洪标准有较大提高的地区。 503 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经济效益分析计算的计算期,应包括计算起始年至运行期末的 年数。计算起始年可根据流域内防洪工程建设情况和防洪效益分析计算的要求确

15、定,一般 可取 1949 年,亦可取本流域大规模防洪工程开始建设的某年。运行期末年可根据流域防洪 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的目的要求选定。当年发生致灾洪水时,亦可对该年的防洪经济效 益单独进行分析计算。 504 流域防洪工程体系计算起点的防洪能力,应根据历史水文 资料及防洪工程状况和 洪灾损失调查及有关统计资料考证确定,划分出致灾与不致灾的水文参数。 505 对流域内的洪灾统计资料,应根据水文资料、分洪溃口的 具体位置、溃口水量及 可能淹没范围核实。对当年的报灾资料应按 204 条要求进行核实。实际受淹面积中既 有洪灾又有涝灾时,应进行合理的划分。 506 假定无本防洪工程体系情况下流域洪灾损失计

16、算可参照 505 条要求进行。简化计算时可按假定无本防洪工程体系时可能被淹没的面积乘相应 年单位综合损失指标计算。 507 对于多沙河流,在计算无本防洪工程体系情况下的可 能受淹面积时,除应考虑一般的漫堤决口受淹外,还应考虑大洪水时 因河床冲淤急剧变化 造成的险工处溃堤决口,即大溜顶冲堤身形成横河造成的决口洪水淹没。 508 对较大江河防洪工程体系的防洪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应统一考虑上游地区的分洪 决口对下游水情的影响,避免重复计算。 509 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经济效益计算,应同时进行负效益的计算分析。 负效益一般包括以下方面: 1 因兴建防洪工程而淹没及挖压土地的损失,可按失去土地利用可能减少的收益(可以农业 的净产值表示)及新增土地资源所,需费用估算; 2 因兴建防洪工程而引起的各方面的派生损失,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估算。 5010 流域防洪工程经济效益一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