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1级文科班第二期第二学月地理测试题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3851382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1级文科班第二期第二学月地理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1级文科班第二期第二学月地理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1级文科班第二期第二学月地理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1级文科班第二期第二学月地理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1级文科班第二期第二学月地理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1级文科班第二期第二学月地理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1级文科班第二期第二学月地理测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高 2012 级级文科班第二期中期地理文科班第二期中期地理测试题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根据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256,回答 13 题1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序号是 A和 B和 C和 D和 2图中表示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序号是 A和 B和 C和 D和 图 256 3有关地壳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 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 D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新的岩浆 读图 258,回答 46 题。 4从地貌上看,处属于 A三角洲 B冲积扇 C冲积平原 D冰川沉积物 5从地质构造上看,处属于 A背斜 B向斜 C断层 D褶皱 6我国中西部地区受构造影响

2、而形成的著名的山峰是 A华山 B泰山 C天山 D祁连山 读某地地质地形剖面图 2510,图中 1.2.3.4.5.6 为地层编号,并表示地层由老到新。 据此判断 710 题。 图 25107若该地在我国境内,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地区主要位于北方地区 B该地区水资源贫乏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长 期性因素 C该地区曾经发生过强烈的地壳运动 D该地区的地质构造为:处是背斜,处 是向斜,处是地堑 8图中的沙丘主要是哪种外力作用形成的 风力作用 流水作用 冰川作用 海浪作用 9若图中处与处的相对高度为米。图中所示的沙丘为流动沙丘,为了治理沙漠化 应该在哪里种草植树最合适 图 610、若图中号地层为含油层

3、,则开采石油的最佳地点是 11关于下列图 6 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表示的地层中,地层含有石油,开采时应在 a 处钻井 B乙图表示的地层中,b 处绝对不会含有化石 C丙图表示流动沙丘,其所在地的盛行风向如 a 箭头所示 D丁图所示地形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12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 ) 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陆地环境各要素虽然构成一个整体,但是它们是独立存在与发展的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 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作用是相同的 A B C D13下列地理现象,不是反映陆地环境差异性的是( )A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的变化B秦

4、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C黄土高原由于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D沙漠地区生长着骆驼刺,而江南水生植物根系不发达读图,结合我国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回答读图,结合我国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回答 3 3、4 4 题。题。(第 16 题的图) 14.图中最能反映自然景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是( ) A.图中-的变化 B.图中-的变化 C.图中-的变化 D.图中-的变化 15.图中处的天然植被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草原 D.温带荒漠读右图谋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回答读右图谋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回答 5-75-7 题题 16、根据

5、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判断,该山地所处 的温度带可能是 A、热带 B、亚热带 C、温带 D、亚寒带 17、导致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异景观形成的的主导因素是 A、水热差异 B、水分状况 C、热量条件 D、土壤差异 18、一般来说,下列山地中自然带最复杂的是A、北纬 10,海拔 4000 米处 B、北纬 40,海拔 4000 米处 C、北纬 10,海拔 1000 米处 D、北纬 40,海拔 1000 米处 下图表示一座相对高度为下图表示一座相对高度为 30003000 米的山地,山地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米的山地,山地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表示不同表示不同 的自然带。据此回答的自然带。据此回答 1919 题

6、。题。 19若山顶有永久性冰川,则山麓气温 T(T 冬、T 夏分别表示冬、 夏季气温)应是( ) AT 冬18 BT 夏18 CT 冬10 DT 夏20 下图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 1011 题。20对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 X 方向干燥程度增加B沿 X 方向热量增加C沿 Y 方向海拔高度增加D沿 Y 方向纬度增加21与 M 所表示的自然景观类型相一致的地区是( )A山东丘陵 B江南丘陵 C刚果盆地D西欧平原 读某大陆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均温等值线图,完成读某大陆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均温等值线图,完成 22222323 题。题。22

7、.图中 25等温线向西折向纬度低的地区,主 23.要是由于( ) A山脉的延伸 B植被的稀疏 C沿岸的寒流 D河流的流向 23.图中、两地分布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热带雨林 C热带草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读右下图,完成2425题。 24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它并不是出现在赤道附近,而是出现在南回归线附近的沿海 地区,这种分布属于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现象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现象 C垂直地域分异现象 D.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25自然带南北延伸较长,主要是受到沿岸 A向南流动的寒流影响 B向北流动的暖流影响 C

8、向南流动的暖流影响D向北流动的寒流影响 读针阔叶混交林在 3 个不同地点的山地上 海拔高度分布表,完成 2627 题。地点 经、纬度 海拔高度 22N,116E 15002000m 42N,118E 6001000m 41N,90E 22002600m 26两地点比较,造成两地针阔叶混交林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光照 C坡向 D降水量 27两地点比较,造成两地针阔叶混交林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降水量C光照 D坡向 图图 4 4 是某区域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是某区域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字母代表自然带类型字母代表自然带类型) )。 读图 4,回答第 28-29 题。 28g

9、 为热带雨林带,其形成原因有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受西风带影响沿岸有暖流经过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坡 A B CD 29图中自然带 Ad 均分布在大陆东岸 Bh 内部相同植被类型在东西坡分布高度一致 Cabc 体现以热量变化为基础的地域分异规律 Ddef 的变化类似于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右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 。读图完成 3031 题。30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31箭头所起的作用( )A B C D31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A B C D读北半球某森林带分布上限与经纬度的关系图,回答 2223 题。图 5 32该森林带是( ) A常绿阔叶林带 B

10、常绿硬叶林带C落叶阔叶林带 D针叶林带33形成该森林带自沿海向内陆分布高度逐渐升高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地形读东欧和北亚的植物和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回答 3435 题。34左图沿线植物和农业带分布规律的形成基础是( )A水分 B热量 C光照 D海拔35上图分布示意图与右图中甲丁四线所经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36右图中草原带形成的原因是( )A受到夏季风的影响较为湿润 B受到西风的影响较为湿润C冬季风从北冰洋带来丰富的水汽 D多高山冰雪融水,水源较为丰富右图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读图判断下面 2 题。37、图中代表的自然带依次是A针叶林带、高山灌木

11、林带、积雪冰川带B针叶林带、积雪冰川带、高山灌木林带C高山灌木林带、针叶林、积雪冰川带D积雪冰川带、高山灌木林带、针叶林带38、该山南坡比北坡垂直自然带显著的主要原因是南坡A纬度低 B相对高度大 C向阳坡 D迎风坡读下图,回答 3941 题:39表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 A B C D 40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A B C D 41若图中数字序号表示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则在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B C D 读右图,a、b、c 分别表示 014 岁、1564 岁、65 岁 以上三个年龄段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分析回答 4243 题:42图中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

12、重的是 A B C D 43图中国 014 岁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 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正确的是 A70 鼓励生育 B60 计划生育 C15 采取移民政策 D30 鼓励人员出 国 右图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 读图完成 4446 题:44国目前人口增长属于下列哪一阶段 A原始低增长阶段 B加速增长阶段 C增长减缓阶段 D低速增长阶段 45反映印度人口状况的可能是 A B C D 46图中国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问题 B人口基数过大问题 C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D失业人口增加问题 读 X、Y 两国人口金字塔图,回答 4750 题:47Y 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48造成 X、Y 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水平 B教育水平 C历史条件 D自然条件 49属于 Y 类型的国家有 A尼日利亚 B印度 C泰国 D日本 50对目前中国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4.0 3.0 2.0 1.04.0 3.0 2.0 1.0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死亡率% A人口严重老龄化 B人口多,自然增长率高 C人口地区分布不均,西多东少 D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下表为我国 2006 年四个地区人口与经济的相关数据,据此回答 12 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