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城二高高二历史下期第一次周考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3851365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城二高高二历史下期第一次周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项城二高高二历史下期第一次周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项城二高高二历史下期第一次周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项城二高高二历史下期第一次周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项城二高高二历史下期第一次周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项城二高高二历史下期第一次周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城二高高二历史下期第一次周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历史第一次周考试题 出题人:顾瑞娟 审核:高二历史组 2013.3.6 1、选择题(共 50 分)1.梭伦的诗歌中写道:“你们这些财物积山、丰衣足食而有余的人,应当抑制 你 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这主要是针对哪些人而言的 ( )A雅典的自由民 B雅典平民 C雅典的执政官 D雅典贵族 2.埃斯庇罗斯,雅典人,靠种地为生,下列哪些行为是他在公元前 7 世纪有可 能发生的 ( ) 参加公民大会 向贵族借贷,无力归还,沦为奴隶 入选长老会议 参 加暴动,反抗贵族的统治A、 B、 C、 D、 3.公元前 8前 6 世纪,雅典出现了许多“六一汉” 。这种现象是( )A雅典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的

2、结果 B贵族对平民实行盘剥的结果C城邦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D是雅典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 4.梭伦经济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 ) 债务问题 土地问题 就业问题 海外市场A B C D5.梭伦改革后,陪审法庭的陪审员产生的方式是 ( )A由各等级公民选举产生 B从各等级公民中抽签产生C由各等级公民轮流担任D由首席执政官随意指认 6.下列有关“遗嘱法”的表述 ( ) 其目的是为了杜绝贵族侵占平民的财产 其内容之一是规定无子女者有权照自己的意愿,将遗产交给指定的继承人A正确,不正确 B都正确C不正确,正确 D都不正确 7.按照财产等级制度,雅典第四等级可以参加或是担任官员的是( ) 公民大会 “

3、四百人会议” 陪审员A. B、 C、 D、 8.迪奥普斯一家住在梅加腊,公元前 588 年他想举家迁居雅典并取得公民权, 根据当时雅典的政策,他达到目的最便捷的条件是自己有 ( )A、栽种葡萄的技术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大量的土地 D、高超的手工业技术 9.梭伦改革中,从根本上瓦解贵族世袭政治特权基础的措施是 ( )A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B鼓励发展工商业 C恢复公民大会权利 D建立“四百人会议” 10.梭伦的诗歌“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体现了其改革的特点是( ) 公平原则 中庸原则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民主原则A B C D 11.梭伦在诗中曾写道:“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

4、,不使他们失掉尊 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 损害。 ”这表明梭伦改革 ( )着眼点在于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恰好满足了平民阶层的需求没有触 动贵族利益过多地扮演了“调停人”的角色A B C D 12.庇西特拉图在雅典建立了僭主政治后,他不仅没有废除梭伦改革的成果,反 而把改革推向深入。这充分说明 ( )A梭伦改革适应了雅典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B雅典的民主政治极为完美C庇西特拉图统治从本质上看不是个人独裁D改革总是有利于社会发展 13.下列事件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现象相关的是 ( ) 井田制的确立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新兴地主阶级的出现 百家争鸣 频繁

5、的争霸战争A B C D 14.春秋后期,鲁国实行的初税亩和齐国实行的“相地而衰征” ,其导致的后果 是( ) 增加了国家的收人承认了土地私有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封建生产关 系确立 A、 B、 C、 D、15.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所反映的社会矛盾是 ( )A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B农民和地主的矛盾C平民和奴隶主的矛盾D新兴地主和奴隶主贵族的矛盾 16.下列事件,不属于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的是( )A管仲改革 B.李悝变法 C吴起变法 D商鞅变法 17.秦国在正式变法前,秦孝公主持就是否变法问题进行争论,商鞅针对当时守 旧势力的观点进行针锋相对的辩驳,下列观点属于他的是 ( ) A利不百,不变法;功

6、不十,不易器 B民贵君轻 C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18.变法中有人批评商鞅:“相秦不以百姓为事。 ”下列哪项是其主要体现 ( ) “为田开阡陌封疆”重农抑商 法律严酷 一定程度上剥削加重A. B C. D 19.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内贵戚多怨望” 。这主要是因为 商鞅变法( ) 、允许工商者入仕做官 、准许土地自由买卖、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20.商鞅在秦国变法,后人多以“商君虽死,秦法未败”加以评论,这主要是因 为 ( ) A秦孝公大力支持 B满足了地主阶级的利益要求 C变法措施为各国所沿用 D “为秦开帝业”影响深远

7、 21.最能体现商鞅变法性质的措施是 ( ) A改变了“刑不上大夫” B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C废除“世卿世禄制” D “废井田,开阡陌” ,从根本上确立土地私有制 22.“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 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 ”此现象对秦政权的积极意义在于 ( )A 有利于推动土地私有制以调动劳动积极性B 有利于实行连坐法以加强政府对人民的控制 C、有利于增加户口数以提高政府的赋税收入D、有利于刺激兵士斗志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23.商鞅变法强调“轻罪重刑” ,韩非子对此评价“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 人无罪而不生也” 。这说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商鞅这一

8、规定 ( )A、反映了当时法律制度不完善 B、目的是强化人民的法律意识C、地主阶级不重视人权 D、商鞅对贵族决不妥协 24.下列变法措施中有利于确立封建地主阶级政治地位的有 ( ) 实行二十等爵制 实行连坐法 废除世卿世禄制 “燔诗书而明法令”A. B. C. D. 25.战国时,荀子游访秦国后,在强国篇中谈到:秦民风淳朴,官吏忠于职 守,士大夫效忠公室,朝廷办事效率高, “故四世(自秦孝公起的四位国君)有 胜,非幸也,数也” 。荀子的观点可以说明( )A.秦国的四位国君很有作为,秦的强盛是必然的 B.秦国军事上的胜利是偶然因素所致 C.由于秦国统治政策得当,其强盛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 D.封建

9、经济发展是秦国强盛的根本原因 2、非选择题(共 50 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 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 一只大盾,不让任何一方不公平的占着优势。 -梭伦 材料二梭伦制定的四大财产等级及其权益分配500 斗 麦级拥有年产 500 卖斗(一斗相当于 52 公升)农产品的地产(这个 产量足够提供 15 个家庭一年所需的基本口粮)的公民,享有选举、充任包括执政官在内的各级国家职官的资格骑士级有能力提供马匹和武器装备,并担任骑兵的公民。跻身该等级 年收入必须达 300500 麦斗。享有除司

10、库以外的各级职官的选 举和任职资格双牛级拥有两头耕牛,其财力可达到自备盔甲、担任重武器装备步兵 的公民,大约需要年收入 200300 麦斗农产品。享有除担任执 政官以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雇工级泛指受雇于他人的公民。他们年收入不到 200 卖斗,不能担任 任何公职,但可参加公民大会和作为陪审员参与司法活动。请回答:(18 分)(1)梭伦调解社会矛盾的主要指导思想是什么?材料二是梭伦改革的哪一 项具体措施?(4 分)(2)综合材料一、二,分析说明“公平”的实质是什么?由此分析说明梭 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6 分)(3)根据材料二说明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作用。(8 分) 27.阅

11、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 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 商鞅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 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 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 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请回答:(16 分)(1)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据材料一、二说明变法法令推行的原因是 什么?(4 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逐条

12、列出,不得摘抄原文) (6 分) (3)材料二、三的作者对商鞅变法各持什么态度?材料二中的“务本”、“王 制遂灭”各指什么?(6 分) 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商鞅)集小(郡)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 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居五年,秦人富强。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 (新法)行之十年, “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 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 初,商君相秦,用法严酷,尝临渭论囚,渭水尽赤资治通 鉴材料四 董仲舒说上曰:“古者税民不过什一,其求易共;使民不过三 日,其力易足。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

13、买 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或耕豪民之四,见税什伍。”汉 书食货志 请回答:(共 16 分) (1)简述材料一中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 (6 分) (2)根据材料三、四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弊端。 (4 分) (3)虽然商鞅变法存在弊端并且曾遭到强烈的反对但还是成功了,试结合材料和 有关知识分析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6 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51-5 DCBABDCBAB 6-106-10 BDDADBDDAD11-1511-15 BADBDBADBD 16-2016-20 ADCDDADCDD21-2521-25 DCBBCDCBBC26.(18 分)(1)公平思想 财产等级制度(4 分)(2)实质:公民享有权利的多少由其财产资格来决定 主要目的:缓和贵 族与平民的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奴隶主统治(6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