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镇”的含义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3843543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造镇”的含义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造镇”的含义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造镇”的含义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造镇”的含义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造镇”的含义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造镇”的含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造镇”的含义(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造镇造镇”的含义的含义我作为万科会的一员,从万科的刊物上看到了万科提出的“新一代造镇计划” ,并从万科集团副总丁长峰先生的文章中读出了其倡导的意义:“要回答您的问题,首先得从万科对上海这座城市的认识谈起。万科“新一代造镇计划”的形成,是长期追踪上海大都市进程的结果。作为中国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城市,在过去的 10 年里,上海房地产市场迅速完成了郊区化的进程,城市中心人口大规模向郊区扩散、到 2005 年,郊区城镇化水平将从现有的 45%提高到了 60%左右,到 2020 年更将达到 75%以上。也就是说,未来上海最重要的房产市场,将会在外环线一带,在规划中考虑到产业的依托,考虑到办公、就业、居住

2、等一系列问题。”(以上引自理财周刊 )NEWTOWN(新市镇)是万科引自国外的一种概念,但实际上,这已经不能够仅仅是房地产商的一句口号,而应该是一个都市发展中的社会问题,其中内涵已绝不同于市中心普通的房地产开发,当然由于中国特定的经济发展现状与较高的人口密度,也绝不可能完全效仿真正的欧美小镇,应当是带有当代色彩及当地色彩的“新市镇” 。谈到这里,作为一名建筑师及规划师,不得不从专业的眼光谈一下 NEWTOWN 概念在国外最值得推荐的概念之一“新城市主义” (New American Urbanism) ,这种思潮起源于美国 20 世纪 80 年代,是一种创造和复兴城镇社区的一种方法,它的主要意

3、图是:在以前城市住区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力图使现代生活的各个部分重新成为一个整体,即居住、工作、商业和娱乐设施结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紧凑的、适宜步行的、混合使用的新型社区。这种思潮如同历史上任何新生事物的产生一样,在业内外遭到很多褒贬不一的评价,但不管怎么说,在一定程度上它影响了北美当今的城市建设,并在近十几年来有很多案例陆续建成。新城市主义的奠基人是 Andres Duany 和 Elizabeth Plater-Zyberk 夫妇(简称 DPZ) ,他们提出的传统邻里开发(TND)的代表作是美国佛罗里达的滨海城的城镇建设(图一) ,其最大的特点是在其建造、生长、发展过程的每个阶段中能够很好地在

4、私人住宅与公共建筑、商业、公共空间、城市中心之间保持平衡,用国人的话来说就是“可持续发展”,它的表现形式是传统高密度的、小尺度和亲近行人的建筑空间。传统城镇与现代生活(交通、工作、娱乐等)的矛盾是 TND 模式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DPZ 认为变化和适应的历史是新城市主义最为实质、有形的表现。新城市主义中还有一种 TOD 的发展模式,它主要倡导城市公共交通建立起一个快速公交的网络将多个 TOD 社区组织在一个合理的区域发展框架系统内,它重视大城市开发手段与传统小城镇的建设手法结合,但同样强调步行社区、有边界发展(步行 5 分钟) 、土地混合使用的几个特点。从表面上看 TND 是网格状交通(无序)

5、 ;而 TOD 是原点放射式交通(有序) 。前者更重传统街道场所的精神;而后者更重交通规划的合理性,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它们的出发点是一致的。图二是美国 1927 年与 1997 年邻里单元(Neighborhood Vnit)的对比结构图,两者的共同点是都处在步行 5 分钟距离为半径的范围内。在 1927 年的邻里单元中,可以看到很多类似国内传统小镇的影子,交通是杂乱无序的,在人车混行的社区中,社区中心(包括物业、学校、幼托等)布置在区域的中心,社区内的大部分公共活动都在这个区域;而在 1997 年的邻里单元中,交通与功能被明显的合理安置:1、学校被放在邻里单元的边缘,以提供多个单元公用。2、会

6、所作为供内部使用的独立个体处在后方。3、区域中心则是公交车站及部分便利店,一般也有一块大的开放空间。4、区域性市级公建也会被放在交通密集的转角处,通常也会有一片大的停车场。5、而外部与内部结合的入口处区域也顺理成章的布置成混合使用的商业街及工作室住宅。6、外部交通、穿过式交通、内部交通在区域的上、中、下从不同的路网设计中可以看出它们已被相对的分开。在人与车的关系上,笔者认为一定区域内(TND)的人车混行不会过多的增加人们的不安全感,反而会提高街道活力,而过境交通是制造事故及破坏环境的重要因素,所以机械的、强制性的分流这两个因素没有必然的好处,而根据人车的不同目的进行分流设计是有效的和切合实际的

7、。那么下面我们以“万科假日风景”的案例来看一看万科集团关于“造镇“的实践。如图三,占地 60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55 平方米,规划人口 1.6 万。地块所处位置处于上海市跨世纪四大居住示范区之一闵行区春申示范基地的核心,地理位置在郊区也算是相当不错的位置。在“万科假日风景”中,8000 平方米的“新天地”风格的集中商业街与占地 6600 平方米的会所以及其它的学校幼托类等充足的配套是它一直引以自豪的部分,而且强调社区的环境营造也一直是万科的作法。这里要提的问题是,设计师与开发商都会想当然的把一个完整的地块当作“完整的个体” ,随着图纸比例的加大,所有的部分总会被缩放至一张纸内,也就是说地有多

8、大,小区(社区)就有多大。再换言之,60 万平方米与 30 万平方米的做法是一样的。人的感受是有限的,把无论多大的住区变成一个或若干个令人愉快的组团规模是必要的,这归根到底是与人的 5 分钟步行距离有关,也就是在一个配套相对齐全的社区里,人到主要生活设施的距离不应超过 5 分钟,如此,小区的安全感、归属感以及生活的方便性才能得到保证。对于同类型的郊区住宅发展,我曾经对宝山区沪太路的一个 2000 亩的地块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结果固然很重要,但更值得关注的是研究方法。首先是对比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的公共服务设施控制指标,如表一,公共服务设施控制指标(m/千人)居 住 区小 区组 团 居住规模

9、类 别建筑面积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用地面积总 指 标16052700(21653620)20654680(26555450)11762102(15462682)12823334(16824084)363854(7041354)5021070(8821590)教 育600120010002400600120010002400160400300500医 疗 卫 生(含医院)6080(160280)100190(260360)2080401906201240文 体1002002006002030406018244060商 业 服 务7009106009404505701006001503

10、70100400其中金 融 邮 电2030255016222234(含银行、邮电局)(6080)市 政 公 用(含自行车存车处)40130(460800)70300(500900)30120(400700)5080(450700)910(350510)2030(400550)行 政 管 理851507020040803010020303040其 它可以看出,公建配套的比例随着小区规模的扩大而增加,小区配套公建与市级大型公建在不同规模的居住区内要求是完全不同的,这与房地产市场中提出的“大社区、大配套”在概念上是相符的,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市场与规范有时也并不矛盾。第二步,我们对大家熟知的田林新村进

11、行了概念性的调查,选择它的原因是由于它几乎没有经过任何合理的规划,所有的发展均是 20 年里自由生长的结果,这倒是能真正的反映一些“镇”的本质。田林新村在很多人眼里是个方便的社区,主要有几个原因:1、交通便利,有漕宝路、宜山路、田林路、桂林路几条重要的交通干线经过或穿过田林,且公交线发达。2、生活配套齐全,医院、学校、影剧院、社区中心、超市、商业餐饮等生活设施非常齐全。3、组团分区明确,虽然田林整个居住区已超过了 1 平方公里,但总共十三个组团的分区也使每个组团规模适宜,辨认感、领域感增强。4、市级大型公建选位合适,在田林“三横三竖”的格局中,第六人民医院、好又多超市、光大会展中心等大型市级公

12、建均布置在外围,没有形成对住区的干扰。5、商业网点布置分散,每个组团都有属于自己的商业范围,并结合组团的进口进行布置,使生活的方便性提高,当然大量的商业仍是沿田林路布置。6、区内建筑尺度均衡,主要为六层的多层建筑。7、主要内部道路田林路的街道气氛浓厚,商业与住宅的关系、交通与生活的关系非常融洽。但是,田林新村的缺点也很明显。对外交通拥挤,进市区的道路受限于原规划道路的级别不够,人流车流巨大,且内部交通马路(田林路)与对外交通路(漕宝路、宜山路)分级不明确。上述原因也导致了主要内部道路田林路人车混杂,高峰时间交通拥挤。建筑外观破旧,开放空间不够且绿化率较低。南北向马路柳州路,明显缺乏应有的街道气

13、氛。娱乐设施明显不够。从田林新村的概念图中(图四)可以清楚的展示田林新村的现状,值得注意的是,近 10 年的发展使原来的主要中心(田林路、柳州路路口)已经弱化,相继的在每个一定规模的区域内都有自己的商业中心点,成为一种“泛商业”的概念;大型的公建与社区中心已渐渐远离了区域的中心;且组团的进出口自然的形成“混合使用”的小商业街气氛,并形成直接的向区间路(田林路、柳州路)开口的规划格局,这与现流行的“大刀阔斧”以及“区内环路”的居住区规划手法截然不同。能形成街道气氛的重要因素除了两边的建筑尺度外,更重要的是它接近行人部分的商业内容,没有生活内容的街道是无趣的, “混合使用” (住宅、商业、工作)的

14、街道气氛在(图五)中已清楚表达。街道气氛是“镇”本质。合理的营造街道气氛是“造镇”的关键,这里面要处理的问题很多,最重要的部分是“镇的肌理” ,也就是确定组团的合理规模及生活道路的密度,一般来说最适宜的尺度是组团规模不超过 5 公顷或道路网格密度不超过 250M,这是个国内外专家的经验结果。达到这一点首要考虑的问题是平衡对外交通与内部交通的关系,重要的手法是道路分级明确,即外围道路尽可能的宽,以便使过境交通顺畅;内部生活道路尺度要适宜,一般红线宽 2025M 左右,结合一般六层建筑及底商的概念,刚好是人车混行的合适尺度。开发商与规划师不要力图使 1 个平方公里成为一个单元,每 5 公顷为一个单

15、元、几个单元为一个 TND 是合适的。市级大型公建结合外围的交通,放在“镇”的边缘,这也是“新城市主义”中的 TND 发展变迁的结果,便利的交通、充足的车位、合适的位置是它的必要条件。再回到万科假日风景的案例中来,首先从量的比例来说,如此社区的公建配套(教育、医疗、文体、商业、金融、邮电、管理、市政公用等)的需求量是巨大的,无论从规范还是调查的结果来看,有一点非常明确:在“假日风景”的总平面中,配套的“量”是明显不够的。再从配套分布的方式来看,平面中也缺乏点与线的结合,一个 8000 平方米的社区中心虽然说非常有必要,但仅仅如此确实无法满足 800 米见方的大社区,如能充分利用畹町路(规划道路

16、)呈 L 型穿过整个区域的特点,将配套公建沿此路线布置并在另外一处建立另外一个“副中心” ,不仅可以缓解它的“外部道路形象” ,也可以增加街道活力并更方便远期开发的住宅销售(如图六) 。从长远来看,沿畹町路的商业价值很高,因为相对于左右两块区域,畹町路是居住的边界、外部,是人们出行的必经之路,虽然设计中街道的环境特质已被充分考虑,但内容的缺乏是不利于街道气氛的重要失误。其次是组团过大及无必要的环路系统,此地块最适宜的方式是树枝状道路,每个 TND 应是尽端环路式的交通方式,如组团间需要区间路,则又应是配套公建与住宅混合使用的延伸区域。“万科假日风景”对“镇”的总体营造缺乏了一些生活内涵,事实上,这应该是“新城市主义”思潮在上海很好的一个基地,对比同规模的日本东京多摩新城 15 住宅区(占地 66 公顷、1500 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