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15 作文辅导与练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842534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复习15  作文辅导与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三语文复习15  作文辅导与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三语文复习15  作文辅导与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三语文复习15  作文辅导与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三语文复习15  作文辅导与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复习15 作文辅导与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复习15 作文辅导与练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肖海滨专栏: 新课改与高考语文研究之专题训练1高三语文复习高三语文复习 1515 作文辅导与练习作文辅导与练习一、给材料作文审题 (一)全面准确理解命题材料全面准确理解命题材料就是要能把握命题材料各个局部的关系,整体揭示命题材料的 内涵,而不是只抓住材料中的片言只语,患“局部情节”,愈想愈觉得有道理。在审题立 意时切入点应该是针对材料的整体意义,而不是材料的某一局部,抓住一点,不顾其余。例(1)美国有一位七岁的小女孩子,立下了一个志愿,做一个飞越北美洲最年轻的飞 行员。经过训练后,她便开始了这次飞行,但在飞行中,飞机失事了,与她一起遇难的还 有她的父亲和教练。事后她母亲接受采访时说,她并不后悔

2、,因为那是女儿的愿望,同时 也是一个勇敢而伟大的尝试。如果一切还可以重新选择,也仍然会尊重女儿的意愿。这则材料有两个层面,其一是有关小女孩的事实,其二是有关母亲的事实。从小女孩 的角度可以看到勇敢尝试,从母亲的角度可以看到对待不幸时的豁达。这其中的任何一点 都是局部,而不是整体意义。材料的整体意义是想说明教育者对教育对象要理解与支持。例(2)在中央电视台的动物世界里,曾有这样的镜头:窝里的幼鸟嗷嗷待哺, 它们的母亲却已运走高飞了。某位中学老师对学生作了一次“挫折考验”,放学的时候, 他说:“你们的自行车都被放了气,该怎么办?”学生们一片惊惶失措,有的说请老师帮 他们解决问题,有的说打电话让爸爸

3、来接。一位应聘的日本大学生,因听到讹传未被录 用的消息而自杀,后获救。招聘的企业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取消了准备录用他的决定。这个命题由三则材料构成,三则材料从表面上看各说一个方面,但细一分析就可以看 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材料说鸟的母亲在幼鸟嗷嗷待哺时离它们而去,让它们独自承受生 活的考验;材料说现在的学生们碰到困难缺乏独立处理的能力,过分依赖别人;材料 说日本企业在招收员工时对经受不了挫折的人不予录用。三则材料的共性就在自强自立的 健全人格上。材料中的鸟母亲正是在培养幼鸟的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它们克服困难的 毅力。而材料中的中学生和材料中的日本大学生恰恰就是缺少这种能力和毅力。只有 全面准确理解

4、材料,才不至于在行文时若即若离,游移不定。 (二)揭示命题材料的寓意,确立文章立意寓意型材料命题首先要把握材料中隐含的意义,然后通过想象、类比等方法由物而人, 由自然而社会。把握了命题材料的寓意,无论是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能写出符合命题 要求的文章。例(3)鸟的评说(1995 年高考作文题) 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 燕子说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 黄鹂说百灵声音悦耳但动机不纯, 百灵说最无原则的要算鹦鹉, 鹦鹉说喜鹊生就一付奴颜媚骨, 喜鹊说苍鹰好高骛远, 苍鹰说麻雀鼠目寸光这则寓言中,鸟儿们不顾事实,相互责难攻击对方,各自从自身特征出发,把一切人 有己无的东西都视为缺点加以指责,形成了一

5、个怪圈。由此不难联想到社会上有些人,或 出于虚荣,或出于妒忌,为了达到个人私利,无中生有攻击别人,有的甚至把别人的优点 加以歪曲,然后进行挞伐,有了这种联想类比,寓意明确了,文章的立意也会随之而明确。 这则材料的寓意是:不能打击别人抬高自己。例(4)鲜花张开小喇叭感谢细雨:“是你把我滋润得这般俊俏,这般美丽。”细雨肖海滨专栏: 新课改与高考语文研究之专题训练2闪着眸子说道:“说感谢还得先感谢春风妈妈,是她让我这么做的。”稻田里,一派丰 收景象,一个个稻穗长得非常饱满,但它们的头却垂重很低,眼睛总是望着根底。这也是一则寓意性材料命题。材料中受到感谢的细雨让鲜花去感谢春风,“是她让 我这么做的”。

6、材料中稻穗低头望根,因为它忘不了这块哺育了它的沃土。其实材料 是对材料的补充和深化,其寓意是:不能忘本。 二、话题作文审题近年来,高考作文已由前几年的供材料作文命题发展为话题型的作文命题,降低了作 文时的审题难度。但要写好话题型的命题作文,仍然要注意审题。如果忽略了审题,虽然 命题降低了审题难度,也难以写好的作文。 (一)要注意话题的立意方向话题作文是针对生活中的某一事物或现象,由学生自由命题的作文。这种作文的开放 程度很大,可以由学生自己确定文章的立意,文章的体裁。一般来说,话题作文的立意是 可以从正反不同的角度入手的。但近年来的话题作文,在话题的旗帜下,却限定了文章的 立意方向,实际上是单

7、一方向的命题,而非“话题”。因此,审题时首先要明辨话题的方 向。1单一方向立意很多话题作文的命题,在命题材料或话题中已经作了限定,其本身就已经是非常明确 的观点,对这样的话题作文,要把它当成给材料作文命题甚至单纯命题作文来看待。例(5)一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骑着思想的野马撇开缰绳奔驰到很远的地方。 ”一位同学问道:“野马怎么还会有缰绳?”老师显得不耐烦地说:“你少钻些牛角尖, 学习成绩可能还会好些。”一位小学生翻看字典对“年轮”作出了正确的解答,但老师 问:“谁还有不同的解释呢?”另一位同学答道:“年轮就是树在成长的时候划的圈。” 老师又问:“你是怎么知道的?”那位同学说:“课文中的老槐树

8、说,我虽然不会写字, 但是长一岁划一圈。”教师表扬说:“他真不简单,不查字典就能知道词语的意思!”请以“教与学”为作文的内容,写一篇文章。这则命题就是一个立意单一的话题作文,材料中的两位老师,一个采用是从书本到书 本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机械记忆,简单接受;另一个则是采用激发思维的教学方式,以 书本作拐杖,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文章的立意只能是“教学要鼓励创新思维”一类。2多方向立意这类作文命题是名副其实的话题作文。命题只提供某一生活事实或现象,允许考生根 据自己生活的理解和认识,从正反不同方向下笔,只要言之成理,都能写出好的作文。例(6)如果你见到有人书橱里放着一长排金碧辉煌的世界名著,不妨抽出一

9、本看看, 那说不定是徒有其表的空壳子精美的封面和书脊上煞有介事地印着令人肃然起敬的书 名,里面却空无一页。这种用来摆设的假书目前正在我国出现,有的出版社在生产。熟悉 出版业务的人士介绍,这种“书”在国外堂而皇之地流行,有专门机构制作,它的正式名 称叫“家具书”,即被认为是一种用来布置房间的小家具,并非书籍。如何对待这种“家具书”的出现,就是这篇文章提炼观点的角度。因此它的立意是多 方向的。文章可从正反两个方面立意:为“家具书”的出现叫好,“家具书”的悄然兴 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开始重视文化,强调“文化家具”的出现反映了社会的变化,应 该让“文化时尚”变成真正的文化崇尚。为“家具书”这样一种现

10、象担忧。因为附庸风 雅是一种陋劣的社会习俗,附庸风雅盛行会败坏社会风气等。希望“家具书”脱去空壳, 使“家具书”变成真正的书。例(7)2002 年 2 月 11 日晚是除夕,当零点的钟声即将敲响时,整个南昌城到处响起 了鞭炮声。城南城北、城东城西,不绝于耳,并且一直持续到天亮。肖海滨专栏: 新课改与高考语文研究之专题训练3请以“鞭炮声声”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这个命题也是一则立意多方向的话题作文,可从盛世欢乐的角度,写人们辞旧迎新盛 况;可写人们对新的一年的期望和祝福;可以从关爱环境的角度,写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甚至可以从改造传统的角度,写火药发明上千年来仅仅用于制造鞭炮不能说是一种悲哀。 (二

11、)要注意命题材料对文章立意的暗示有人认为话题作文只要围绕着话题写就可以了,其实这种认识不够全面,有时话题规 定了写作的范围,有时除了话题所规定的范围外,还要注意材料的限定,不能超出材料对 立意的限定,变成人们通常所说的“话题个框,什么都往里装”。例(8)阅读下面一首寓言诗,以“生活的世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面具 儿童的世界里,没有你便没有乐趣; 成人的世界里,有了你就有了悲剧。 没有你,世界不会完善; 有了你,世界不再完美。“生活的世界”是个很大的话题,几乎无所不包,但本文在写作时却受到了命题材料 的严格限制。命题材料是一首寓言诗,诗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的 面具进行比照

12、。通过这种比照我们不难看出成人世界的“面具”具有象征意义。儿童世界 的面具用一个个有趣的图像给孩子们以乐趣,而成人世界的面具带给人的只是悲剧,这 “面具”是什么呢?是虚饰,是虚情假意。有了这样的分析,不难看出,命题的意图是想 告诉人们,成人世界的虚饰、虚伪、虚情假意往往会造成人世间的悲剧。应以“生活的世 界需要真诚”作为本文的立意。例(9)阅读下面一段材料,以“距离”为话题作文。 中国的“入世”谈判花了十几年的时间。其间,我们拼命建设自己的国家,拉近了与发达 国家的距离;“可口可乐”与其它碳酸饮料相比,只有 1%的成分不同,而这竟拉开了可口 可乐和其它饮料的距离。“距离”是个很大的话题,时间、

13、空间、心理等,内容很广,但命题材料却在内容上作 了严格的限制,这个命题只能写发展上的距离,违背这一点就会偏离命题的要求。 作文的审题立意是文章的基础,只有精准的审题,才会有明确的立意,立意明确了,才能 有明确的写作目标,无论是写议论文还是写记叙文,才可能做到中心明确。写议论文,就 是用事实或道理去论述立意的正确性;而记叙文则是用具体的人或事形象地展示文章的立 意。 三、要有创新立意在做到了准确审题之后,还要力求立意上有所创新,使文章的立意新颖。所谓立意新 颖,就是写作者对命题范围内的生活有独特的感受,独特的思考。同一个题目在不同人的 笔下,往往会出现不同的立意,这就反映了作文水平的高下,因此,

14、要追求文章立意上的 创新。例如:观月往往会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但人们写得最多的是“思亲”、“思友”、 “纯洁”、“温柔”,但北京的一位中学生却能够发人所未发,在文章中,他由月亮不发 光,但却借太阳的光来打扮自己这一特点,引申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阳光热烈、 耀眼,充满阳刚之气,而月亮把它变得含蓄,皎洁,充满温柔把别人的东西拿来赋予 它新的特点,这东西也就成了自己的了。”观月而得理趣,这是感悟上的创新,自然也是 立意上的创新。 练习 1角色 【领会了“角色”的比喻义,立意的角度可以有很多,如“当了主角”、“甘做配角”、肖海滨专栏: 新课改与高考语文研究之专题训练4“塑完美的自我形象”等。作文

15、时要以小见大,通过描写具体的生活事件表现文章的主题。】 2风波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由于性格不同、思想认识不同,或者由于误解,总会出现一些风波。 可以以一次风波为材料,有条理地写出风波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最后进行议论,引出主 旨。作文时应注意,一是记叙和描写要抓住重点,即抓住风波的产生和风波的平息这两个 关节;二是结尾要用议论深化主题。】 3适应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要学会适应自然、社会和周边环境,否则就会处处碰壁;但适 应又应该是有条件的,人是世界的主体,应该去适应自然和社会,但也应该在适应的过程 中,不断地改善它,修正它。】 4某报载一位同学将家里的书籍带到教室,出租给同学阅读,很快就

16、挣到十几元钱,对此, 社会各界褒贬不一,有说是“拜金主义”的,有说是“有经济头脑”的。请联系实际谈谈 你的看法。 【社会发展到了市场经济的时代,传统的“君子不言财”似乎已不再能被人们接受,迟早 要走进市场经济的社会,提前作一些准备,积累一些经验,不失为一种明智的举动;但学 生毕竟是学生,如何把握这一分寸?】 5在生活中有人以网络为友,有人以书画为友,有人以体育为友,有人以书为友,甚而有 人以真理为友请以“以为友”为题写一篇文章。 【人离不开朋友,否则太孤寂,但人各有志,道不同不相与谋,于是有人选择了人以外的 物作为朋友。交友的目的是什么,实在是大有讲究。古人提倡慎交,不无道理,交上一个 好朋友,可以给你很多的帮助,交上一个坏朋友,也会连累一辈子,以物为友亦然。】 6有一位澳大利亚人说:“今天你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请 以“今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社会瞬息万变,时代飞速发展,几十年前的科幻,到现在不少已成为现实。生活在这样 的时代的人,如果没有充分的储备,恐怕就会跟不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