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教育学模拟试卷及答案1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3839125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等教育学模拟试卷及答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等教育学模拟试卷及答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等教育学模拟试卷及答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等教育学模拟试卷及答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等教育学模拟试卷及答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等教育学模拟试卷及答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等教育学模拟试卷及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等教育学模拟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20 分) 1 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 ( C)A. 杜威 B. 夸美纽斯 C. 赫尔巴特 D. 凯洛夫2学校产生于 ( B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3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 ( D )A. 教育的领导权 B. 受教育的权利 C. 教育目的的性质 D. 教育体系结构的变化4人身心发展的动力是 ( D )A. 遗传 B. 环境 C. 教育 D. 个体主观能动性5双向互动、双向协调,体现的是师生间 ( B )A.人际关系 B. 工作关系 C. 教育关系 D. 心理关系6以学生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

2、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是( C )A. 学科课程 B. 综合课程 C. 经验课程 D. 隐性课程7. “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教育活动的归宿”指的是 ( A )A. 教育目的 B. 教育任务 C. 教育内容 D. 教育规律8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 C )A. 大学 B. 中庸 C. 学记 D. 孟子9义务教育中的义务主体是 ( D )A.学生 B.家长 C.教师 D. 国家、社会、家庭10 学记中说“退息必有居学”指的是 ( B )A. 课堂教学 B. 课余活动 C. 家庭作业 D. 假期生活11学校管理的中心工作是 ( C )A. 教师管理 B. 校园管理 C.

3、教学管理 D.后勤管理12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其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表现身心发展的 ( B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不平衡性 D. 不稳定性13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D )A. 社会本位 B. 个人本位C. 社会要求与个体发展的统一 D.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14中学教学的基本形式是 (B )2A.教学设计 B.上课 C. 家庭作业批改 D. 学业成绩检查与评定15 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反映的教学原则是( B )A. 直观性原则 B. 启发性原则 C. 激励性原则 D. 巩固性原则16教学设计的核心

4、内容是 ( A )A. 提出教学目的 B. 选择教学方法 C. 涉及教学进程 D. 规划板书内容17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B )A. 个别教学制 B. 班级授课制 C. 现场教学 D. 小组教学18教学具有启发性主要看 ( C )A. 学生教学参与程度 B. 是否用了谈话法 C. 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否高涨 D. 学生回答问题是否准确19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 ( C )A. 班主任工作 B. 政治课教学C. 思想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 D. 党支部共青团少先队活动20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到何种作用 ( B )A. 强制作用 B. 主导作用 C. 辅助作用 D. 中介

5、作用二多项选择题(10 分)1以下属于教育特征的是 ( ABC )A. 教育活动的目的性 B. 教育活动的实践性C. 教育活动的双边性 D. 教育活动的组织性 E. 教育活动的计划性2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是 (ACE )A有所联系,有所区别 B教学包含了所有的智育活动 C智育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D在一定程度上教学等同于智育 E智育主要通过教学来实施 3教师是一种从事专门职业活动的专业人员,具备其资格的特定要求有 (BCDE)A 要有较好的政治背景 B 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C 要达到规定的学历 D 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E 要符合与其职业相称的其他有关规定 4从课程制定或管理制度角度将课

6、程分为 (ABC )A. 国家课程 B. 地方课程C. 学校课程 D. 培训课程 E. 泛读课程5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 (CDE )A. 讲授课 B. 理论课C. 新授课 D. 巩固课 E. 培训课6中等学校学生作为主体的表现有 ( BCD 3)A. 自主性 B. 自觉性 C. 独立性 D. 创造性 E. 合作性7中等学校管理过程包括 ( BCDE )A. 任命管理人员 B. 制定计划 C. 组织实施 D.定期检查 E. 做好总结8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表现出下列哪些特性? ( ABCE )A. .顺序性 B. 阶段性C. 不平衡性 D. 互补性 E. 个别差异性9学校教育发

7、展的总体趋势有 (ACD )A.教育日益全民化 B. 教育日益信息化C. 教育日益民主化 D. 教育日益终身化 E. 教育日益专业化10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促进作用表现在 (ABD )A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 B是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C推动国家的制度建设 D可以促进民主 E促进社会的变革三判断题(10 分)1. 中学教育学是解决中学教育具体问题的理论学说 (-)2. 教育就是通过教学教给学生做人的活动 (-)3. 教育决定着人的一切发展 (-)4. 教育对社会人口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5. 我国教育目的完全是根据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制定的 (-)6. 教育制度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

8、状况 (+)7. 课程在中学就是指各个学科的各个要素的整合 (-)8. 教学活动就是一种教育活动 (+)9. 中学生的不良行为都属于个人道德品质问题 (-) 10. 美育对于中学生来说无关紧要 (-) 四. 辨析题(10 分)1. 学校德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是各类课程的课堂教学。2.布置作业的主要目的在于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五简述题(10)1.试述美育的原则2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六论述题(20 分)初中 1. 结合所教学科实际,谈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整体性4高中 1. 论新课程背景下的师生工作关系初中 2. 谈谈教师应具备那些知识素养,如何提高?高中 2. 根据教育学原理论述如何处理好教

9、书育人与应对高考之间的关系七案例分析题(20 分)初中 1. 初中入学第一天,一名活泼、机灵、好动的学生引起张老师的注意,经过简单交谈,给张老师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回到办公室,还与其他老师谈起这位学生。其中一位老师不无揶揄地说:“你可中了大彩了,我认识这孩子父母,智商都不太高,这孩子在小学时也是班级中最差的,这回他会把你们班总成绩拉下来的” 。张老师笑了笑没做回应。问题:你同意张老师那位同事的说法吗?并教育学理论分析、评价。高中 1. 高中地理课上,老师讲到土地沙漠化造成沙尘暴一类的自然灾害频发,这时一名学生举手提出了不同观点:沙尘有助于海洋生物生长、缓解了酸雨、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对此,引起学

10、生议论和争论。老师停止了讲授,引导学生就得各自观点展开辩论,正反两方面的同学例举了许多教科书中没有的关于沙尘的利害现象。下课了,学生们仍意犹未尽。问题:请用教学理论分析这种课堂现象,评价这位老师的做法。初中 2. 某校地处农民工集聚区,在校读初中的学生来自城乡不同的小学,学习基础各异,班任李老师针对这种情况,搞了一次各科学习、特长爱好的全面测试,根据测试结果,为每个学生都冠以“小能手”的称号。然后依据“小能手”各自的特长,结成学习互补、互助对子,并定时总结汇报学习情况。一学期下来,这个班级的教学秩序良好,学习风气浓厚,受到学校的表扬。 问题:请用教育学理论分析和评价这位老师的做法。高中 2.

11、还有一年就要高考了,可王老师发现小刘同学还是每天坚持一定时间搞他喜欢的绘画。王老师非常生气,对小刘斥责道:都什么时候了,还整那些用不着的!严厉地命令小刘:“即日起不准画画,直到高考结束” 。高考结束了,小刘考入了一所重点大学。王老师很得意地说:当初我的态度是有点粗暴,但都是为了他好啊!问题:你对这位老师的做法同意吗?请用教育理论加以分析与评价。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B 3.D 4.D 5.B 6.C 7.A 8.C 9.D 10.B 11.C 12.B 13.D 14.B 15.B 16.A 17.B 18. C 19.C 20.B二、多项选择题1.ABC 2.ACE 3

12、.BCDE 4.ABC 5.CDE 6.BCD 7.BCDE 8.ABCDE 9.ACD 10.ABD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5四、辨析题1. (对)学校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各科教学都具有教育性,将德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使教育无痕,效果良好。2. (错)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是测验与考试的目的,布置作业主要是为了深入理解、巩固课堂所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责任心以及养成自我监督的学习习惯。五、简答题1. 艺术课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掌握艺术内容与掌握艺术方法相统一认识和情感相联系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2.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