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部分社会热点分析改1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834807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3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部分社会热点分析改1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2012年部分社会热点分析改1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2012年部分社会热点分析改1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2012年部分社会热点分析改1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2012年部分社会热点分析改1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部分社会热点分析改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部分社会热点分析改1(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大学公务员辅导资料 版权所有 严禁外传1浙江转型升级浙江转型升级 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定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定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 战略,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促进浙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特作如下决定。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1)重大意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2、,是事关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和近年来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探索,为深入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工作基础。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长 期积累的素质性、结构性矛盾尚未解决,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支撑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产业层次低、布局散、 竞争力弱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企业主要依靠低成本、低价格竞争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正处于全面 提升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的关键时期,国际国内发展环境正在发生一系列带有转折性、阶段性特 征的新变化,在一定时

3、期内我省将面临世界范围的经济增长减缓和通货膨胀的双重压力,面临资源环境约束和要素价格高企 的双重压力,面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自身竞争优势弱化的双重压力,面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双重压 力。解决当前我省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应对未来各种压力和挑战、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切实增强加快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紧迫感、责任感,积极探索具有浙江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2)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坚持不懈地走科学发展道路。积极推进“全面小

4、康六大行动 计划” ,着力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 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 变,全面提高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和普惠性,推动浙江制造向 浙江创造的跨越、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迈进,加快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3)基本原则。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具体工作中,要突出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坚持把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基本目标。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标本兼治、保稳促调

5、,在努力确保 即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着重在增强持续发展能力上下功夫,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经济持 续的又好又快发展。坚持把调整结构作为主要途径。政府推动与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大力推动产业结构、需求结构、生产要素结构、 空间布局结构调整,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模式,加快提升浙江经济整体素质。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根本动力。统筹谋划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对内对外 开放,加快提高技术、人才、管理等创新要素的贡献率,加快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加快构筑对内对外 开放新格局,再创浙江发展新优势。坚持把改

6、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改革发展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相结合,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 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更加注重社会建设,推行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高城乡群众生活水平和生 活质量,加快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4)主要目标。力争到 2012 年,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这方面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取得重大突破。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和人才支撑体系,全社会科技投入、科技活动 人员数、发明专利授权量、新产品销售收入均比 2007 年增长一倍以上,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例达到 2%以上, 科技对经济转型升级的

7、推动作用明显增强,从业人员的教育与培训水平有较大提高,全省科技综合实力、区域创新能力位居 全国前列,为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打下坚实基础。调整产业结构取得重大突破。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一二三次产业联动发展深入推进,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 值的比重达到 47%,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 26和 32,传统产业技术水平达到 20 世 纪 90 年代末国际先进水平,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能源、交通、水利和信息等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初步形 成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取得重大突破。耕地和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循环经济形

8、成较大规模, 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比重明显上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在确保“十一五”期间下降 20%和削减 15%的基 础上,继续保持全国先进水平。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城市化水平超过 60,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速向农村延伸覆盖,大力推进 城乡交通、供水、供电、污水和垃圾处理一体化,城乡区域之间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明 显缩小。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筑现代产业发展的新格局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筑现代产业发展的新格局(5)加快发展服务业。着力改变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工业支撑的状况。紧贴工业转型 升级和现代农业发

9、展需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文化服务和商务服务等产业,生产服务 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 55左右。鼓励服务领域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 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和专业市场,加快发展旅游业,积极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推动 社区服务等各类生活服务业的创新发展。引导和支持服务业集聚发展,科学规划建设各类软件园、科技创业园、动漫和创 意产业园、现代物流园和中央商务区,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主业突出、功能完善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楼宇经济和服务外包,促进中心城市加快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杭、

10、甬、温三个中心城市(市区)服务业增加值占 生产总值比重均超过 50。积极推动服务业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服务业市场体系,优化服务业组织结构,积极引进现代服务 业高端人才、先进技术和管理以及优势企业,提高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水平。(6)加快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改变我省工业主要处在低端产业和低附加值加工环节的状况。支持各类科技企业 孵化器、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重大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建设和具有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特别要在通信设备、生物与浙江大学公务员辅导资料 版权所有 严禁外传2新医药、电子元器件、仪器仪表和新能源等重点行业发展上取得较大突破。完善装备制造业发展政策,大力推进电

11、站装备、 大型石化装备、轨道交通设备、纺织装备等重要领域装备的本地化。加快建设一批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石化、能源、汽车、 船舶和钢铁等临港重化工业项目。实施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技术赶超计划、万亿技改促进升级计划和万家企业信息化工程,引 导促进企业加快由一般加工和贴牌生产为主向自主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为主转型,使我省纺织服装、皮革塑料、化学原料及 化学制品、通用设备制造、建筑材料等重点行业的技术水平和规模、效益居全国前列。全面提升块状经济发展水平,积极整 合提升各类开发区(园区) ,加快建设现代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和基地产值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 达到 75%以上。(7)加快发展高

12、效生态的现代农业。着力改变农业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低和比较效益低的状况。积极推动农业 经营体制创新,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建立健全耕地、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鼓励多 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建立以规模化专业大户经营与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制。大力推 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分级负责制,切实保护好 1500 万亩标准农田,确保 300 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做强做优蔬菜、茶叶、果品、畜牧、水产养殖、竹木、花卉苗木、蚕桑、食用菌、中药材等 10 大主 导产业,做大做强主要动植物种子种苗、农业生物技术、

13、农产品精深加工等 10 个农业高科技产业,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机 械化,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打造一批农业特色产业强县强镇强村。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和社会化服务体系, 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和农业科技重大专项,完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全面推行责任农技员和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快培育专 业服务组织,加强“农民信箱” 、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等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完善农村金融和农业保险体系建设。三、优化要素支撑结构,加快构筑节约集约创新发展的新格局三、优化要素支撑结构,加快构筑节约集约创新发展的新格局(8)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以实施“自主创新能力

14、提升行动 计划”为主要抓手,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的驱动力。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组织 实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积极引进大院名校,进一步发挥在浙部属高校科研院所的作用,围绕提高科技 资源使用效率,建设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围绕主要行业和重点区域技术创新,建设 50 个左右行业创新平台和区域创新平台; 围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攻关,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鼓励和支持高校、地方、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引 导高校重中之重学科建设成为面向行业、企业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培育 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4000 家以上

15、,国内专利授权总量 6 万件以上,法人企业商标拥有率达到 70以上,争取为主制修订国家标 准 200 项左右,规模以上企业重点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比例达到 90以上。(9)扎实推进人力资源强省建设。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更好地实施人才强省、科教兴省战略,不断强化人 力资源的支撑保障作用。大力提升全民受教育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加强素质教育,普及 15 年教育,义务教育完成率每年不 低于 98%,85%以上的中小学达到建设标准,75的中等职业学校达到省等级标准,等级幼儿园覆盖面 85以上,每万人在校 大学生数达到 250 人左右,完善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开展企业职工、农民

16、专业技能培训。深入实施浙江省特级专 家制度、 “新世纪 151 人才工程” 、 “百千万科技创新人才工程” 、 “钱江人才计划” 、 “海外留学人才回归计划” 、紧缺急需高层 次人才引进计划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大力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实施企业人才优先开发战略,以创业创新人才为重点,全 面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营造有利于人才集聚和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人才总量达到 860 万人, 每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达到 500 人左右,企业 R从本质上看,“民工荒”却是一个经济问题。其实,“民工荒”的形 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兼有农民和工人两种身份的农民工,其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之低和价值之高已经众所周知。那些由城市政府和城市企业安 排给民工的就业岗位就是那些苦活、脏活、累活、不安全活、不体面活,那些由政府和企业给予民工的“特殊待遇”在 城市“暂住” 、不必按月支薪、子女高价教育、伤病请回老家。就我国沿海一带的经济发展区而言,大部分企业是从事加工生 产的手工企业,这些企业的利润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劳动力的廉价上面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