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校本培训研究的文献综述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833982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校本培训研究的文献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校本培训研究的文献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校本培训研究的文献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校本培训研究的文献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校本培训研究的文献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校本培训研究的文献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校本培训研究的文献综述(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摭谈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研究现状浙江省诸暨市实验职业中学 何文统 摘要摘要 中小学教师的校本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我国,虽然校本培训这种在职培训之实早已有之,但人们的研究兴趣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出现则是最近几年的事.本课题旨在对国内校本培训的研究现状作简要综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健词关健词 中小学 教师 校本培训 对策近年来,在中小学中,对教师的校本培训的概念的界说 ,一些专家学者主要有以下的说法:刘尧认为,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是指在教育专家的指导下,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基本培训单位,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活动来培训全

2、体教师(含职工)的一种全员性继续教育形式。 田爱丽认为校本培训是以教师的任职学校为培训基地,以全体教师为学员(既是学员,又都是教师),本校校长和领导干部为组织者,领导者,以提高教学实际能力为目的的一种培训模式。 郑金洲按照欧洲教师教育协会的有关界定,认为校本培训指的是源于学校发展的需要,由学校发起和规划的,旨在满足学校每个教师工作需要的校内培训活动。 赵蒙成认为,所谓“校本培训”,是旨在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的规划和指导下,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基本培训单位,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把培训与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的继续教育形式。 余维文认为,校本培训是在开展继续教育工作中,以教

3、师任职学校为主阵地,以教师互教互学为基本形式,在岗业余自学的一种进修模式。 周建平认为,所谓“校本培训”是指在教育专家指导下,由学校发起、组织,规划的,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能力,促进学校发展为目标,通过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活动方式来培训学校教师一种校内在职培训。 张向新认为,所谓“校本培训”,简单地说,就是以校为本地师资培训,即基层学校与教学研究,教育科研融合在一起地培训活动,又称为学校自培。本课题的文献调查主要采用了馆藏资料查阅与计算机网络检索相结合的方法,对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教师的校本培训作一大量的调查和分析研究,并得出了以下的综述:一、校本培训研究兴起的原因及背景一、校本培训研究兴

4、起的原因及背景 时代背景。时代背景。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日益呼唤创新人才的背景下,我国的教育发展日渐呈现出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明显态势。突出表现在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适应我国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社会需求,教育与经济相脱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由此可见,社会的快速发展迫使教育尽快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校本培训为代表的一系列新事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实践的呼唤。实践的呼唤。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8 年 10 说 28 日)中提出的“跨世纪园丁工程”中重要内容之一是对全体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进行继续教育。今后三年将以各种方式进行一次全员培训。次年国家教育部在上海召开“面向

5、 21 世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工作会议”,会上明确提出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要以校本培训为主。至此,人们对校本培训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 二、校本培训研究的特点二、校本培训研究的特点 校本培训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也昭示了目前的研究特点,脉络和水平。 1.1.校本培训特点的研究校本培训特点的研究 与脱产集中培训相比较,卢辉炬、谢清连认为校本培训有如下特点:长期连续性。校本培训以教师任职地学校为受训场所,可进行比较持续而长久地培训,甚至可以从参加工作直到退休。实践性。校本培训的前提是教师没有脱离工作岗位,将培训工作与教学工作紧密联系,能及时的学以致用。灵活性。能根据实际条件灵活机动地安

6、排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并能针对学校的自身特点和每位教师的个体特点加以安排,做到继续教育个性化。经济性。校本培训免除了教师脱产培训的差旅费、学习费,减轻了教师和学校的负担,在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紧张,教师收入不高的情况下,尤其具有现实意义。卢辉炬等人还在总结校本培训特点的基础上,概括了校本培训的作用,即巩固作用、补偿作用,缓解工学矛盾,有助于创建特色学校。 王少非、杨明全、王秀美等人则从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启示的角度探讨了校本培训的有关特点。王少非认为,制度化的校本教师教育具有以下特点:以中小学为基地,普通中小学承担起教师教育的责任,在教师教育中扮演一个更具影响性的重要角色,从而使自己不再纯粹是教师教育

7、的消费者,也是教师教育的参与者。(2)以伙伴关系为保障.“伙伴关系”在校本教师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是指在高等教育机构与同样作为机构的中小学之间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共同对教师教育行使权利或承担责任。(3)以实践为导向.这里包括三层含义。首先,校本教师教育的课程内容是根据学校实践工作的需要来设计的,以教育教学的实践技能为主.其次,课程的实践与中小学的实践具体活动密切机关,课程实践的权力基本上归中小学,由中小学主持并在本校中进行。再次,对实习者(受训者)的评价是以实践中的行为表现或通过行为体现出来的能力为依据的。 2.2.校本培训理论基础和理论假设的研究校本培训理论基础和理论假设的研究 在借鉴 20 世

8、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对教师教育所需要的知识类型、知识基础及其形成所做的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王少非分析了支持校本教师教育的理论基础。他指出,奥克肖特将实践者的知识分成技术性和实践性知识。前者可以命题形式存在,可为人习得应用;后者包含知性、概念、价值观、态度等,只存在于使用过程中,只能在实践活动中获得。而麦克纳马拉认为,教师的知识包括学科知识、教学知识和课程知识。前两者深刻地影响着课堂实践,同时也为实践所影响和改变,而在这两方面之间是无法加以清晰地区分的。舒尔曼则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判断,即教育机智。这种判断需要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情境中,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通过领悟和内省来获得。

9、所有这些研究都支持实地经历和经验学习在教师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因而成为校本教师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王秀美认为,以斯皮克(G.Spark)为代表提出的教师素质优先发展理论,即“校本教师发展理论(school-based Staff development Theory)”是校本在职进修的重要理论指导。斯皮克提出:“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教师素质提高的重心应定位在学校本位的发展,教师职业本位的发展上,“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都不能给某种职业施以尊严。它不是外在的,与其说是外在的争取的结果,倒不如说职业尊严体现在个人的每一个行动中。”这一理论提出要建立一种“以学校教师为主导,根据学校教师的现实需要而

10、设计的多范畴发展管理模式”,特别是要制定出一套教师发展 的专项政策方案。该理论的中心思想恰好体现了校本培训的目标和宗旨。 3.3.校本培训内容的研究校本培训内容的研究 吴解生认为教师校本培训的内容可以根据素质教育发展学生个性专长创造能力的要求,以改革传统的课堂灌输式传授知识的陈旧方法入手,采用教师培训与攻克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难点相结合的培训内容。以此谋求各校素质教育的办学特色,并建设起一支能够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有健康的心理品质,健全人格,具有扎实科学文化基础,创造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强的有特色的师资队伍。 王秀美根据所在地的校本培训实践,将校本培训总结成五种类型:一是学校教育理念、

11、教育技术的培训;二是本校特色教育,科研成果的培训;三是区域民俗文化、历史遗产的培训;四是学科事业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五是优秀教学研究、案例研究的培训。 李玉娟认为校本培训计划中教师培训的内容是由中小学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设计的。其内容应主要集中于教师胜任教学甚至是革新教学的各种能力,包括有关教育理论的学习,知识与技能的拓展,教学实践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专业研究能力的培养等等。 徐巧英将培训课程建构成五大模块。(1)现代教学理论,教育思想、职业道德修养(2)现代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名家教学风格(3)教师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和能力(4)现代教育技术(5)学科最新的基本理论及教改信息。 4.4.校

12、本培训方式(方法校本培训方式(方法, ,途径)的研究途径)的研究 赵蒙成认为校本培训研究的实施可以采用多种方式。首先,在学校领导及管理人员的协调、组织下,优秀教师与新教师结成师徒,促使新教师向优秀教师学习,更快的提高。其次,假期培训班是校本培训的另一种普通形式。一所学校或几所学校联合起来,利用寒暑假的时间举办短训班,根据本校教师的实际需要,聘请高校的有关专家来校讲课。再次,校际之间的观摩与交流也是校本培训的常见形式。最后,反思性教学也是校本培训的一种有效方式。 张向新认为校本培训的主要途径,一是统一思想,提升对“校本培训”的认识,以争取对教师的主动。二是开设系列主题讲座,向教师渗透学校办学的基

13、本思想(办学特色)。三是开展教师发展方向咨询研讨活动,完善教师自我发展运行机制。四是大力倡导师徒结队,鼓励教师模仿,创新和发展。五是坚持实施微格培训,激励教师扬长避短。六是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七是组织教师研究教材,增强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卢辉炬、谢清连认为校本培训可以和教研工作有机结合,并主要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对教师进行培训:组织观摩和反思教学训练。 王秀美认为校本培训的运作方式主要有课程教学法、课题带动法、师徒结对法、读书指导法和实践反思法。 徐巧英认为校本培训形式要多元化,可以综合使用或选择使用,以提高培训质量,包括个体自修式、小组学习式、微格训练式、以评

14、促训式、课程学习式、科研促训式、专题链结式。5.5.校本培训模式研究校本培训模式研究 莫晓东、顾通达在将“校本”师资培训看作是教师继续教育的一种模式的前提下,来探讨“校本”模式,认为这是一种以任职学校为基地辅之以大学或师资培训机构提供必要课程和人员而开展的师资培训模式。这种模式,首先由任职学校在搜集校内外各种信息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实际向大学或师资培训机构提出本校教师培训要求,然后在教育行政部门、师资培训机构和任职学校的参与下共同制定培训方案、确定培训内容,最后以协议的形式规定培训的整个过程。 徐巧英认为构建新型“校本培训”模式应包括培训管理、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师资和培训评估五大组成要素

15、。这五要素的基本特征应是管理规范化、培训形式多元化、培训内容模块化、培训师资多样化、培训评估效益化。 李玉娟从校本培训的学校支持系统,校本培训活动的设计,校本培训的内容与方法以及校本培训的评价四个方面来进行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的研究。 余维文提出了校本培训的几种实用模式,一是教学基本功训练模式:练习展示;二是学科知识自学模式:自学运用;三是教育教学理论自学模式:自学深究;四是教科研活动自学模式:自研交流。 周建平还提出了课题研究模式、临床诊断模式、案例教学模式、师徒制模式等几种新的培训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主要参考文献 1.阿.迈那著.王路译.方法论导论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

16、91. 2.杨明全.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J.师资培训研究.2001(4). 3.徐巧英.关于构建新型“校本培训”模式的若干思考J.广西教育.2001(15). 4.卢辉炬 谢清连.浅论教师继续教育的校本培训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6). 5.余维文.发挥校本培训功能的思考J.广西教育.2000(7,8). 6.赵蒙成.校本培训:教师在职培训制度的创新J.教育与职业.? 7.张向新.实行“校本培训”提高中小学教师能力J.辽宁教育研究.2000(10). 8.李玉娟.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4). 9.刘 尧.教师“校本培训”模式构想J教育发展研究.2001(3). 10.王少非.校本教师教育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1(7). 11.湖北省十堰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实验课题组.校本培训“三型十环”模式的构建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12). 12.吴解生.九.五期间中小学教师校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