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在电路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830859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容在电路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电容在电路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电容在电路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电容在电路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容在电路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容在电路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容在电路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电容在电路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电容是板卡设计中必用的元件,其品质的好坏已经成为我们判断板卡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电容的功能和表示方法。 由两个金属极,中间夹有绝缘介质构成。电容的特性主要是隔直流通交流,因此多用于级间耦合、滤波、去耦、旁路及信号调谐。电容在电路中用“C”加数字表示,比如 C8,表示在电路中编号为 8的电容。 电容的分类。 电容按介质不同分为:气体介质电容,液体介质电容,无机固体介质电容,有机固体介质电容电解电容。按极性分为:有极性电容和无极性电容。按结构可分为:固定电容,可变电容,微调电容。 电容的容量。 电容容量表示能贮存电能的大小。电容对交流信

2、号的阻碍作用称为容抗,容抗与交流信号的频率和电容量有关,容抗 XC=1/2f c (f表示交流信号的频率,C 表示电容容量)。 电容的容量单位和耐压。 电容的基本单位是 F(法) ,其它单位还有:毫法(mF) 、微法(uF) 、纳法(nF) 、皮法(pF) 。由于单位 F 的容量太大,所以我们看到的一般都是 F、nF、pF 的单位。换算关系:1F1000000F,1F=1000nF=1000000pF。 每一个电容都有它的耐压值,用 V 表示。一般无极电容的标称耐压值比较高有:63V、100V、160V、250V、400V、600V、1000V 等。有极电容的耐压相对比较低,一般标称耐压值有:

3、4V、6.3V、10V、16V、25V、35V、50V、63V、80V、100V、220V、400V 等。 电容的标注方法和容量误差。 电容的标注方法分为:直标法、色标法和数标法。对于体积比较大的电容,多采用直标法。如果是 0.005,表示 0.005uF=5nF。如果是5n,那就表示的是 5nF。 数标法:一般用三位数字表示容量大小,前两位表示有效数字,第三位数字是 10 的多少次方。如:102 表示 10x10x10 PF=1000PF,203 表示 20x10x10x10 PF。 色标法,沿电容引线方向,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数字,第一、二种环表示电容量,第三种颜色表示有效数字后零的个数

4、(单位为pF) 。颜色代表的数值为:黑=0、棕=1、红=2、橙=3、黄=4、绿=5、蓝=6、紫=7、灰=8、白=9。 电容容量误差用符号 F、G、J、K、L、M 来表示,允许误差分别对应为1%、2%、5%、10%、15%、20%。 电容的正负极区分和测量。 电容上面有标志的黑块为负极。在 PCB 上电容位置上有两个半圆,涂颜色的半圆对应的引脚为负极。也有用引脚长短来区别正负极长脚为正,短脚为负。 当我们不知道电容的正负极时,可以用万用表来测量。电容两极之间的介质并不是绝对的绝缘体,它的电阻也不是无限大,而是一个有限的数值,一般在 1000 兆欧以上。电容两极之间的电阻叫做绝缘电阻或漏电电阻。只

5、有电解电容的正极接电源正(电阻挡时的黑表笔) ,负端接电源负(电阻挡时的红表笔)时,电解电容的漏电流才小(漏电阻大) 。反之,则电解电容的漏电流增加(漏电阻减小) 。这样,我们先假定某极为“+”极,万用表选用 R*100 或 R*1K 挡,然后将假定的“+”极与万用表的黑表笔相接,另一电极与万用表的红表笔相接,记下表针停止的刻度(表针靠左阻值大) ,对于数字万用表来说可以直接读出读数。然后将电容放电(两根引线碰一下) ,然后两只表笔对调,重新进行测量。两次测量中,表针最后停留的位置靠左(或阻值大)的那次,黑表笔接的就是电解电容的正极。 电容使用的一些经验及来四个误区。 一些经验:在电路中不能确

6、定线路的极性时,建议使用无极电解电容。通过电解电容的纹波电流不能超过其充许范围。如超过了规定值,需选用耐大纹波电流的电容。电容的工作电压不能超过其额定电压。在进行电容的焊接的时候,电烙铁应与电容的塑料外壳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止过热造成塑料套管破裂。并且焊接时间不应超过 10 秒,焊接温度不应超过 260 摄氏度。 四个误区: 电容容量越大越好。 很多人在电容的替换中往往爱用大容量的电容。我们知道虽然电容越大,为 IC 提供的电流补偿的能力越强。且不说电容容量的增大带来的体积变大,增加成本的同时还影响空气流动和散热。关键在于电容上存在寄生电感,电容放电回路会在某个频点上发生谐振。在谐振点,电容的

7、阻抗小。因此放电回路的阻抗最小,补充能量的效果也最好。但当频率超过谐振点时,放电回路的阻抗开始增加,电容提供电流能力便开始下降。电容的容值越大,谐振频率越低,电容能有效补偿电流的频率范围也越小。从保证电容提供高频电流的能力的角度来说,电容越大越好的观点是错误的,一般的电路设计中都有一个参考值的。 同样容量的电容,并联越多的小电容越好, 耐压值、耐温值、容值、ESR(等效电阻)等是电容的几个重要参数,对于 ESR 自然是越低越好。ESR 与电容的容量、频率、电压、温度等都有关系。当电压固定时候,容量越大,ESR 越低。在板卡设计中采用多个小电容并连多是出与 PCB 空间的限制,这样有的人就认为,

8、越多的并联小电阻,ESR 越低,效果越好。理论上是如此,但是要考虑到电容接脚焊点的阻抗,采用多个小电容并联,效果并不一定突出。 ESR 越低,效果越好。 结合我们上面的提高的供电电路来说,对于输入电容来说,输入电容的容量要大一点。相对容量的要求,对 ESR 的要求可以适当的降低。因为输入电容主要是耐压,其次是吸收 MOSFET 的开关脉冲。对于输出电容来说,耐压的要求和容量可以适当的降低一点。ESR 的要求则高一点,因为这里要保证的是足够的电流通过量。但这里要注意的是 ESR 并不是越低越好,低 ESR 电容会引起开关电路振荡。而消振电路复杂同时会导致成本的增加。板卡设计中,这里一般有一个参考值,此作为元件选用参数,避免消振电路而导致成本的增加。 好电容代表着高品质。 “唯电容论”曾经盛极一时,一些厂商和媒体也刻意的把这个事情做成一个卖点。在板卡设计中,电路设计水平是关键。和有的厂商可以用两相供电做出比一些厂商采用四相供电更稳定的产品一样,一味的采用高价电容,不一定能做出好产品。衡量一个产品,一定要全方位多角度的去考虑,切不可把电容的作用有意无意的夸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