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经典预测题二

上传人:h****u 文档编号:43830800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中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经典预测题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京中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经典预测题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京中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经典预测题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北京中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经典预测题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北京中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经典预测题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中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经典预测题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中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经典预测题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中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教育学经典测试题及答案二经典测试题及答案二 2014 年 10 月 13 日 14:29:13 来源:育德园师() 2015 年教师 资格招生简章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每小题 1 1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 )1.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A.学记B.中庸C.孟子D.大学2.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及代表作是( )。A.布鲁纳、教育过程B.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C.赞科夫、教学与发展D.凯洛夫、教育学3.对“人力资本理论”做出最主要贡献的学者是( )。A.美国的舒尔茨B.前苏联的斯特鲁米林C.中国的于光远D.美

2、国的凯恩斯4.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目的的制定具有( )。A.定向作用B.决定作用C.影响作用D.促进作用5.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下列哪一规律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因材施教?(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6.对正常发育的儿童来说,遗传素质对其身心发展起( )。A.前提作用B.决定作用C.促进作用D.导向作用7.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 )A.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B.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C.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D.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8.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3、D.城市与农村相结合9.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 一定的( )。A.交往能力B.研究能力C.管理能力D.学习能力10.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 )。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D.大学阶段1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所以在教育过程中( )。A.严格按照知、情、意、行的顺序对学生进行教育B.以情为开端,动之以情,对学生进行教育C.以行为开端,从培养学生行为习惯人手,对学生进行教育D.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需要、最易生效的因素为开端,对学生进行教育12.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

4、经常性活动是(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13.“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一般发展”的思想是( )提出来的。A.凯洛夫B.加里宁C.赞可夫D.马卡连柯14.在制订教学计划时,教学时间的安排要体现( )的原则。A.以社会实践为主B.以课外活动为主C.以上课为主D.以家庭教育为主15.素质教育是面向( )的教育。A.全体教师B.全体学生C.全社会成员D.全部个体16.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一思一行”的统一过程的是( )。A.孔子B.孟子C.朱熹D.韩愈17.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 原则属于( )。A.非指导教学模式B.结构主义课程

5、模式C.发展性教学模式D.最优化教学模式18.发生在 18 世纪前后的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的争论,其实质是关于( )的论争。A.知识与能力B.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C.分科与综合D.知识与思想19.保加利亚医学博士格洛扎洛夫在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创立了一种利用联想、暗示、 情境、音乐等方式强化教学效果的方法,称之为( )。A.信号图式法B.探究一发现法C.暗示教学法D.五段教学法20.最古老也是应用最广、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 )。A.讨论法B.谈话法C.讲授法D.实践法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每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4040 分分) )1.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_。2.教学是

6、由_和_两方面活动组成的。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_的统一。4.教学任务的决定受教育目的、_、_以及教学的时空条件等因素制约。5.智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其中_是核心。6.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_、交往性、_和有领导的认识。7.学生的个体认识始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是有领导的认识,“三体结构”指作 为中介的_、作为主体的_和作为客体的_。8.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_。9.教学过程的结构分为_、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检查知识五个阶 段,其中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10.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_。11.我国的教学原则有_、_、_、_、_。12.“因材施教

7、”源于宋代朱熹的_。13.中学常用的 6 种教学方法是_、_、_、_、_ 和_。14.讲授法可分_、_和_三种方式。15.谈话法可分为复习谈话和_两种。16.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法则是 _。17.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 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属于_原则。18.重视组织各种复习,体现了_原则。19.“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_原则。20.教师要认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 学生都能扬长避短,

8、获得最佳的发展,是_原则。三、简答题三、简答题( (每小题每小题 5 5 分,共分,共 l5l5 分分) )1.学校美育的任务是什么?2.中学劳动技术教育有哪些要求?3.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四、论述题四、论述题( (每小题每小题 5 5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 )1.中学有哪些常用的教学方法?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2.联系实际,论述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五、案例分析题五、案例分析题( (共共 l5l5 分分) )某教师回到办公室说:“二年级二班的学生真笨,这堂课我连续讲了三遍,他们还是 不会。我是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了。他们不会我有什么办法。”(如何理解教师的主导

9、作 用,这位教师全面发挥主导作用了吗?) 答案部分答案部分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A 解析: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 经验,以言简意赅的语言、生动的比喻,系统地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 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 遗产。因此,正确答案选 A。2.B 解析: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杜威的教育思想与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针锋相对, 其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在体系上与普通教育学也大不相同。杜威的主张是实用 主义的思想,对 20 世纪的教育和教育学有深远的影响。因此,正确答案选 B。3.A 解析:1960 年 1

10、2 月,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学第 73 届年会所做的“人 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宪章”,舒尔茨是“人力资本理论” 的最主要贡献者。因此,正确答案选 A。4.B 解析:在教育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上,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起着决定作用,政 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决定着教育目的,因此,正确答案 选 B。5.D 解析:个体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身心的所有构成 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在教育工作中发 现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做好因材施教工作是非常重要的。6.A 解析: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

11、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 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遗产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 性,起的是前提作用。7.C 解析: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教育目的的作用来实现的,其 中包括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评价作用,从而支配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的全过程。8.B 解析: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 基础之上的。全面发展即人的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的发展, 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便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因此,正确答案选 B。9.B 解析: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还要有教育专业素养

12、,教师的教育专 业素养包括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和一定的研究能力。因此,正确答案选 B。l0.B 解析:13、l4l6、l7 岁,只有三四年的时间属个体发展中的少年期,但在人生 的过程中,这是一个身心变化剧烈的时期。有些心理学家也把这一时期称为“危险期”或 “心理断乳期”,意味着在这一时期,儿童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 立的倾向。11.D 解析:德育过程应视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选择最易生效的因素为开端,而不 应完全依靠固定的程式。12.A 解析: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是班级的常规管理。13.C 解析:赞可夫在其所著的教学与发展著作中提出了“提高教

13、学质量,促进一 般发展”的思想。14.C 解析:在制订教学计划时,教学时间的安排要体现以上课为主的原则。15.B 解析:通过素质教育是要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进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素 质。16.A 解析: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还强调学以致用。17.A 解析: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卡尔罗杰斯以其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提出了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并将其运用于教育领域,其中涉及到“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 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因此,正确答案选 A。18.A 解析:形式教育的观点主张培养人的各种官能的能力,基于唯理论哲学和官能心 理学之上,强调学习过程对人

14、的心智官能的训练;而基于经验论哲学和联想心理学的实质教 育论,则强调学习内容本身对于学生的知识积累及适应现实生活的价值,这种论争反映了 知识和能力教育之争。因此。正确答案选 A。19.C 解析:暗示教学法是由保加利亚医学博士格洛扎洛夫在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创立 的,具体方法主要是一种利用联想、暗示、情境、音乐等方式强化教学效果的方法,对语 言学习比较适用。因此,正确答案选 C。20.C 解析: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的向学生传播知识的方法,是一种最 古老的,也是应用最广、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我国古代教学就大量采用这种方式。因此, 正确答案选 C。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1.教学2.教师的

15、教;学生的学3.共性和多样性4.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科的特性5.思维力6.间接性;教育性7.教师;学生;课程和教材8.内部动力9.引起学习动机10.感知和理解教材11.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12.“孔子施教,各因其才”13.教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14.讲述;讲解;讲演15.启发谈话16.教学原则17.启发性原则18.巩固性19.循序渐进性20.因材施教三、简答题三、简答题1.(1)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高尚的审美情感。(2)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文明行为习惯。2.普通中学在劳动技术教育方面的要求:(1)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教学和劳动实践,使 学生了解物质生产的基本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 力,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2)结合劳动技术教育,还可以授 予学生一定的商品经济知识,使学生初步懂得商品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了解当地的资源 状况和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国家的经济政策、法律法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