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印刷术产生的技术基础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3826798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伪印刷术产生的技术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防伪印刷术产生的技术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伪印刷术产生的技术基础(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印刷术产生的技术基础随着文字的产生和笔、墨、纸的发明,使得抄书业兴起,然而手抄容易出现错误速度又慢,难以满足社会需求于是逐渐出现了复制文字和图画的印章法和拓石法。1.印章印章又称”戳子”或“章子”现统称图表。早在公元前 4 世纪(战国时代)时,就开始使用印章。印章起初多为信凭之用、面积较小,仅能容纳姓名或官衔等几个字,4 世纪(东晋时代)的出现了面积较大刻字较多的印章,当时的道教徒,为了使印章容纳较长的行咒扩大了印章的面积曾出现刻有 120 个字的行咒印章,另外东晋葛洪所著的抱朴子一书中也有相关记载,可见当时已经能用盖印的方法复制一篇短文了。印章在纸张发明之前。都是凹人的阳文;纸张发明之后,印

2、章改用朱色铃盖流行凸起的反写阳文。印章的出现、取得了从反刻的文字转交正写文字的方法阳文印章提供了从阳文反写到正写文字的复印技术所以印章的产生给印刷术起源以 “印”的启示。2.拓石公元前 7 世纪。中国就有了石刻文字特别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石刻已成为一种风气,这段时期雕刻技术不断提高,为了免除从石刻上抄写和临摹的辛劳,避免传抄过程中出现错误和疏漏约在 4 世纪时产生了扬名技术。拓石就是用湿纸紧夜在石碑上,用墨打拓其文字或图形的方法。后来又将刻在石碑上的文字刻在木板上,再进行传拓,石刻的文字是明文正写,这就提供了从明文正写取得正字的再制技术。到了北魏时期,出现了从正写阳文取得正写文字的拓石复制方法。

3、在晋代砖瓦上出现了反写反刻的阳文,使拓石方法进一步发展到反写阳文获得正写阳文。使用印黄的方法是盖印,其过程是印章先蘸色,再印到纸上面完成一次复制。拓石的方法是一种印刷,其过程是先把柔软的薄纸浸湿铺在石碑上轻轻敲打,使其嵌入石碑刻字的凹陷部分,待纸完全干燥后用刷子蘸墨均匀地刷在纸上由于凹下的文字部分,刷不到墨因此就得到了黑底白字的拓本。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先仿照印章的办法120 咸阳文反写的字再仿照拓石方法来拓印就能获得白底黑字,这就是雕刻印刷,这也是我国最早的印刷形式。所以印章和拓石的出现为印刷术的发明准备了技术条件这两种方法为印刷术打下了技术基础。雕刻印刷就是由印章盖印和拓石拓印的结合及不断演变而来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