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3826760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目目 录录一一、自自然然与与社社会会经经济济条条件件 1 1(一一)地地理理位位置置 1 1(二二)自自然然条条件件 1 1(三)环境现状(三)环境现状 3(四)区位条件(四)区位条件 4(五)社会经济条件(五)社会经济条件 5 二、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二、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 9(一)土地利用现状及构成(一)土地利用现状及构成 9( (二二) )坡耕地现状坡耕地现状 1 14 4( (三三) )基本农田现状基本农田现状 1 14 4三、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三、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1 15 5(一)农用地(一)农用地 1 16 6(二)建设用地(二)建设用地 2 20 0(三)

2、未利用地(三)未利用地 2 24 4四、土地利用程度与效益分析四、土地利用程度与效益分析 2 26 6(一)土地利用程度(一)土地利用程度 2 26 6(二)土地利用效益分析(二)土地利用效益分析 2 28 8五、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资源利用优势及土地利用存在的五、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资源利用优势及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问题 3 31 12(一)土地资源利用优势(一)土地资源利用优势 3 31 1(二)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二)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3 32 2六、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分析六、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分析 3 35 5(一)小河区土地存量现状(一)小河区土地存量现状 3 35 5(二)

3、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潜力(二)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潜力3 35 5七七、小小河河区区土土地地可可持持续续利利用用的的目目标标及及对对策策 3 37 7(一一)总总体体目目标标 3 37 7(二二)土土地地资资源源可可持持续续利利用用的的对对策策 3 37 73贵贵阳阳经经济济技技术术开开发发区区土土地地利利用用现现状状与与潜潜力力分分析析要编制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须对土地利用现状做出科学的分析。 本专题对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与土地利用 现状进行综合性分析, 分析我区土地利用的 优势和存在的 问题,提出 合理利用土地的政策措施,为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

4、6-2020 年)的编制提供依据。本专题使用基础资料为 2005 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一一、自自然然与与社社会会经经济济条条件件(一一)地地理理位位置置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小河区),是 2000 年 2 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小河区。小河区坐落于贵州省中部,属省会城区贵阳的中心区域,辖区总面积 62.44 平方公里,是贵阳的三大中心城区之一。东北面与南明区相连,西面、南面与花溪区接壤,地处东经 10636 10643 ,北纬 2626 2633 之间。(二二)自自然然条条件件小河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特点是水热条件较好,常年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

5、。全4年平均气温 15.3C 左右,无霜期 280 天,气候宜人。全区属丘陵河谷盆地地貌,地势起伏不大,海拔在 1100-1300 米之间。境内土壤主要为硅质黄壤和黑色石灰土,在尖山、滥泥等地分布有第四纪红粘土。土壤深厚肥沃,土壤适宜性条件好,呈微酸性反映。土壤主要分布在槽谷和坝子,丘陵地次之。小河区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海拔高程一般在1000m1200m。属南北向的缓丘盆地和谷地。位于区内的中曹司盆地是贵阳市最大的盆地,滥泥沟、阿哈湖一带属中曹司盆地外缘丘峰地貌。在地质构造上,小河区位于贵阳复式向斜北段,大坡脚背斜和贵阳向斜呈南北向展部,区内发育的近南北向断层主要为花溪断层和螃海断层,北东

6、向发育的断层主要为新添寨断层。小河区境内河流主要有属于长江水系的南明河、麻堤河和陈亮河,均属雨源型河流,其中麻堤河、陈亮河为南明河的支流。南明河在区域内长 5.8km,陈亮河全长 21.9km,流域面积69.3km2,区内长度约 7.0km。区内湖泊主要有阿哈湖和胖水牛水库,其中阿哈湖属于贵阳市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湖域面积9.57 km2,多年平均流量 3.38m3/s,坝高 37.5m,水体面积4.5km2,库容 5400 万 m3。在城区东部有胖水牛水库,水体面积 0.05 km2,坝高 13.6m,库容 22.5 万 m3。小河区地下水储量以岩溶地下水为主,富水区主要在王武村、桐荫路一带

7、。5小河区矿产资源主要有石灰岩和钙质页岩、黄砂等,储量大,水文地质简单,易于露天开采。在区境内西北角有二叠系煤系地层分布,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滥泥沟矿和小河矿,位于阿哈湖水源保护区附近。辖区主要开采的矿产为建筑用砂石。(三)环境现状(三)环境现状1 1、 水环境水环境贵阳市环境质量中心站于 2005 年 8 月对小河区的地表水水质进行了监测。从监测结果可以看出小河区的地表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不能达到规定水域的功能标准。由于麻堤河实际上就是一条排污沟,该河的水质污染最为严重,毛寨道班断面水质有多项指标严重超标;陈亮河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孙家院断面的水质状况也不好,超标项目较多;南明河的水质比

8、支流水质相对较好,上游中曹水厂的断面水质已接近类水,水质较好,但是下游的河边寨、四方河断面水质由于受到城镇生活污水的污染,多项反映有机物污染的指标和生物指标超标,表明小河区的河流水质主要受到生活污水的污染。2 2、 大气环境大气环境小河区是贵阳市的三个中心城区之一,也是贵阳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小河区所在地,主要的支柱产业以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烟草、新材料等为主,严重的大气污染源不多,2005 年贵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通过在小河区办公楼、华烽电器总厂和正6鑫药业等处对大气环境质量定期采样检测,监测结果显示,小河区二氧化硫日平均浓度值范围为 0.010-0.104mg/m3,全区总平均值为 0.039m

9、g/m3,未超过国家年均值二级标准;二氧化氮日平均浓度值范围为 0.008-0.024mg/m3, 未超过国家日平均浓度的一级标准,全区总平均值 0.013mg/m3,优于国家年均值一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日平均浓度值范围为 0.047-0.132mg/m3,全区总平均值 0.131mg/m3。3 3、声环境、声环境由于小河区是中心城区,同时又是工业积聚区,为了了解全区范围内的噪音污染情况,按照城市监测技术规定 ,贵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于 2005 年对小河区的声环境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小河区 2005 年区域环境噪声等效等级为55.3dB(A) ,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T146

10、23-93)2 级标准。从环境噪声声源的构成可以看出,小河区的环境噪声声源以生活噪声源所占比例较大,站 67.9,其次是交通噪声,站 20.2。等效声级最大的是交通噪声,为 56.2 dB(A) ,其余类型噪声的等效声级均在 52 dB(A)左右,说明小河区的声环境总体是达标的。(四)区位条件(四)区位条件小河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处于国家“南贵昆经济带”建设和“贵州黔中产业带”建设的中心,交通和物流运输十分便利。铁路枢纽湘黔线、滇黔线、川黔线、黔桂线交汇进入小河7区。小河区以东 10 公里是 4D 级国际机场-贵阳机场,以北 3公里是铁路客运站-贵阳火车站,小河区距中国西南最大铁路货运编组站-

11、贵阳南站 2 公里,距零担货运站-贵阳东站 5 公里,铁路整车货运站贵阳西站就在小河区内。小河区四周都是高速公路,从小河区经贵新高速公路可到湖南、广西9 到达北海只需 6 小时),经贵遵高速公路可到重庆、四川,经贵黄高速公路可到云南、昆明。(五)社会经济条件(五)社会经济条件1 1、人口、人口根据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统计年鉴资料,全区 2005 人口数为127358人,占贵阳市总人口的 3.61%,其中农业人口 21651人,非农业人口 105707 人,2005 年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46。小河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自 2000 年以来持续下降。表 1 小河区人口状况表项目地区年末总人口(人)人

12、口密度(人/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长 率()2000 年106227170111.812001 年10946217537.782002 年11328118145.832003 年11732218796.802004 年12359819796.162005 年12735820407.462 2、经济环境与产业结构、经济环境与产业结构8自 2000 年以来,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从 2000 年到 2005 年的 6 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年均超过了 10%。2005 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 240558 万元,居全省第 28 位,比 2000 年增加 141536 万元,增长率为

13、 142.9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20079 元,居全省第 3 位,比 2000 年增加 11198 元,增长率为 126.0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423228 万元,居全省第 11 位,比 2000 年增加 256019 万元,增长率为 60.4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40664 万元,居全省第 28 位,比 2000 年增加 210212 万元,增长率为87.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48087 万元,居全省第 8 位,比 2001 年增加 67087 万元,增长率为 82.82%(2000 年无统计数据)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22195 万元,居全省第 1

14、5 位,比2000 年增加 15679 万元,增长率为 240.62%;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1853.18 万元,居全省第 1 位,比 2000 年增加 1268.52元,增长率为 216.97%。在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第一产业 6005 万元,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 2.50%;第二产业 134706 万元,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 56.00%;第三产业 99847 万元,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41.51%。与 2000 年相比第一产业产值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了 0.34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产值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了 0.52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产值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了 0.17 个百分点。9表 2 小河区国内生产总值及分产业总值表年 份国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