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教案:有生命和无生命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3826405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教案:有生命和无生命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教案:有生命和无生命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教案:有生命和无生命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教案:有生命和无生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教案:有生命和无生命(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教案: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物体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教案: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物体【活动来源】日常观察发现幼儿对动植物兴趣浓厚,有玩弄小动物或采摘树叶的现象。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物体都是小朋友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的,但小朋友却没有真正深入地了解过它们。因此,我采用幼儿感兴趣的形式,让小朋友在游戏中初步了解并区分生活中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物体,从而培养他们探索的精神和爱护生命的意识。【学情分析】大班幼儿的认知有了一定的发展,喜欢实验,探索活动,对动植物等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活动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幼儿学会区分有生命的与无生命的物体。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主、探究的学习中培养幼儿的观察习惯

2、。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初步萌发幼儿爱护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目标特点】1、可操作性。2、教育性。【教学准备】背景音乐、公园教具、各类头饰、两个分类牌、老师各年龄段的照片【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有生命物体和无生命物体的区别。难点:让幼儿树立保护生命,热爱环境的意识。【教学方法】1、游戏法2、演示法3、归纳法【教学过程】本次科学教育活动流程主要分为三部分:(1) 导入新课: 教师带动幼儿跳兔子舞 ,再引出兔子是有生命物体。这环节,初步培养了幼儿对有生命物体的兴趣。(2)讲授新课: a.渗透“有生命”与“无生命”两词,引发幼儿进行探索与分类的欲望。教师亮出公园教具,组织幼儿对教具上物体进行分

3、类。b.根据分类结果,引导幼儿说出有生命和无生命物体的特征。c.教师进行小结:有生命的物体在不断的生长变化,而无生命的物体则不能。 动植物都是有生命的物体。(3) 课堂小结,强化认识,升华主题:教师在多媒体播照片,教育幼儿生命只有一次,要保护生命。 【课堂练习】1.进行游戏“我们来找家” 。在活动室内布置两个分类牌:分别是有生命物体和无生命物体。幼儿根据自己所扮演的物体找到相应的位置。2.运用保护生命歌谣加深幼儿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活动反思】根据孩子们的思维特点,我从孩子们身边熟悉的实物着手,并逐步过渡到能摆脱实物,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孩子们从中找到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物体。本次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力求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