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女性的爱情悲剧与《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爱情理想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824063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典女性的爱情悲剧与《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爱情理想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古典女性的爱情悲剧与《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爱情理想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古典女性的爱情悲剧与《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爱情理想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古典女性的爱情悲剧与《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爱情理想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古典女性的爱情悲剧与《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爱情理想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典女性的爱情悲剧与《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爱情理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典女性的爱情悲剧与《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爱情理想(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古典女性的爱情悲剧与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爱情观从汉代乐府孔雀东南飞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搜神记卷十一韩凭 , 唐代传奇莺莺传 、 霍小玉传 ,宋元话本碾玉观音 ,明代拟话本杜十娘怒 沉百宝箱至清红楼梦等七篇,我们做抽样的论述,这些作品产生的时代不同, 形式也不同,而结局却是惊人的相识,七位女性六死一幸免,他们的悲剧结局可以 说都是受环境的迫害所造成的,他们都在面对如此沉痛的结局时,都义无反顾地去 争取属于自己的一片爱情的天空,这应该说是不美满的美满。 向往爱情,追求幸福是人性所同。但是女性或许是天性使然或是自觉不够。常 常在爱情的这一条路上坎坷一生。路纵然崎岖难行,然而在女性看来,义无返顾地 向

2、前行不也是另一种层次的凄美?不论生死都热切的争出一片爱情的天空,不也是 一种不美满中的美满? 今天的文学欣赏课我们按朝代,分别自汉至清,选录一至二部代表作品来谈爱 情悲剧中的女性自觉。总计选录的作品是:汉代乐府孔雀东南飞 ,魏晋南北朝 志怪小说搜神记卷十一韩凭 ,唐代传奇莺莺传 、 霍小玉传 ,宋元话本 碾玉观音 ,明代拟话本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和清代白话章回小说红楼梦 。 先从汉末的乐府诗孔雀东南飞谈起。 一、汉代乐府孔雀东南飞 这个故事大概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 相爱。可婆婆焦母因种种原因对刘兰芝百般刁难,兰芝毅然请归,仲卿向母求情无 效,夫妻只得话别,双双“

3、誓天不相负” 。 兰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来, 先是县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谴丞为媒。兰芝因与仲卿有约,断然拒绝。然而其兄 恶言相向,兰芝不得已应允太守家婚事。仲卿闻变赶来,夫妻约定“在天愿作比翼 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兰芝出嫁的喜庆之日,刘焦二人双双命赴黄泉,成千古绝 唱。故事结尾与其它中国民间文学几呼成千篇一律,充满浪漫主义的理想色彩:两 人合葬,林中化鸟。 刘兰芝多才多艺,婚后寂寞,与夫君“相间常日稀” ,但是兰芝对爱情坚贞 “守节情不移” ,不辞工作辛劳,但是“君家妇难为”啊,无奈地吐露不容于婆婆 的寂苦与辛酸。既然已看清了无法久留夫家的结局,她主动地向丈夫提出“妾不堪 驱使,徒

4、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的征许。这种趁早解决问题的明快 作风,对于一个有主见,有自尊,又自认理直的女性而言,本来就无可厚非。但是 自以为“无罪过”的兰芝,在婆婆眼中是否太完美了?完美的令人妒恨?殊不知高 贵的洁行,对于不高贵的人也是一种威胁。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很复杂微妙的,婆媳之间无异于在相互争宠,彼此在抢夺 同一个男人的爱,故而当一个女性不能在亲情和爱情的角色中澄清自己的时候,那 么冲突将无法获得解决,想不造成悲剧几乎是不可能的了。刘兰芝的爱情世界里, 她爱她的丈夫,她的丈夫也爱她,但是焦母对儿子的独占性让我们看到了爱情的悲 剧。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在爱情的世界里得到精神的丰润,却在

5、婚姻生活中寂寞憔悴, 于是她只能用死亡来成全爱情的美,也用沉默的死来控诉不合理的环境。 二、魏晋志怪小说韩凭 话说这宋康王,是历史上一个非常残暴的君主,人称“桀宋” ,如同夏桀一样 凶残暴虐。宋康王有一个门客(舍人) ,叫韩凭,娶了一个美貌异常的妻子何氏。 好色的宋康王见美色就起了歹心,把自己门客的老婆也抢了,占为己有。2老婆被人强占了,韩凭再君子大度,也难以咽下这口气,所以心里不畅快,怨 恨满腹。宋康王怕他闹事,让他去修筑长城后,他老婆何氏偷偷给他写了一封非常 离奇情书,: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就这简单的三句话,她要表达一个 什么意思呢?那个宋康王看了是一头的雾水,他把信交给亲信臣子

6、们看,也都是疑 惑不解其意。一个叫苏贺的臣子算是看明白了其中的玄机:“其雨淫淫,言愁且思 也;河大水深,不得往来也;日出当心,心有死志也。 ”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那 就是:久雨而不止,是说心中愁思不止;河大水深,是指长期两人不得往来;太阳 照见心,是内心已经确定死的志向。韩凭的老婆何氏看见自己的老公已自尽了,当 然她也就没什么心思活在人间,陪伴一个恶魔君主,过那生不如死的日子。于是她 暗地里腐蚀了自己的衣服,宋康王和她一起登高台的时候,他就跳台自尽,韩凭知 道以后再也无法和老婆重聚了,自己也没什么好日子过了,于是不久就自杀了。还 在衣服写下了遗书:“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宋

7、康王看了何氏的遗书后,大怒,偏偏就不把他们葬在一起,而是把他们的各 自的坟,葬得远远的,遥遥相望。还说什么:“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冢合,则 吾弗阻也。 ”他宋康王不信这个邪。在很短暂的时间里,两座坟的头上都长出了一 棵大梓树,十天的时间,就长得有一抱那么粗了。个奇怪的是,两棵大树“屈体相 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 , “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 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 何氏的美丽应验了老子所说的那句话:“美好者不详之器。 ”她的美非但不能 使她保有单纯的婚姻,反而变成无德之人垂涎的对象。她的美丽使她的丈夫由于钟 情于她,含愤自杀而亡

8、,而何氏也因此放弃美丽的生命,殉情以明志。 何氏的受苦可以说是来自于命运的束缚,她没有能力摆脱权贵的恶霸作风。由 于在人间无法得到自己的幸福,竟然在死后化为盈抱缠绵的相思树,用交颈悲鸣的 鸳鸯来具象悲剧的形式。韩凭夫妇的殉情向世人展示了由一个死亡的悲剧,来结束 今世的苦难,透过肉体的死亡迈向精神的不朽。 三、唐代传奇莺莺传 唐代传奇莺莺传 ,故事写的是张生游于山西的普救寺,正好赶上崔相国夫 人携女儿莺莺回长安,也寄居寺中。这张生见到莺莺容貌俊俏,赞叹道:“十年不 识君王面,始信婵娟解误人。 ”为能多见上几面,便与侍中方丈借宿,他便住进西 厢房。张生从和尚那知道莺莺小姐每夜都到花园内烧香。夜深人

9、静,月朗风清,僧 众都睡着了,张生来到后花园内,偷看小姐烧香。随即吟诗一首:“月色溶溶夜, 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莺莺也随即和了一首:“兰闺久寂寞, 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 ”张生夜夜苦读,感动了小姐崔莺莺,她 对张生即生爱慕之情。叛将孙飞虎听说崔莺莺有“倾国倾城之容,西子太真之颜” , 想让莺莺做他的“压寨夫人” ,大家束手无策。这崔莺莺倒是位刚烈女子,她宁可 死了,也不愿被那贼人抢了去。危急之中夫人声言:“不管是什么人,只要能杀退 贼军,扫荡妖氛,就将小姐许配给他。 ”张生让他的八拜之交杜确派兵前来,打退 孙飞虎。张生护卫崔夫人得免于乱。夫人设宴致谢,使莺莺出

10、见,张生一见钟情, 后拖婢女寄筒,终至幽会相叙。 结果张生始乱终弃,莺莺后来另嫁他人。 就作品主题而言,它刻化了一个封建社会中的大家闺秀的形象,她能在层层礼 教的束缚下,追求自由恋爱,可是偏偏受到张生始乱终弃的打击。当张生拟赴京考 试的前夕,已“不复自言其情” ,只是“愁叹于崔氏之侧” ,也就是欢情变薄,热情 转凉的先兆。所以聪慧多情的她已心知肚明,张生将于她决别了,但是他的哀怨没3有行露于色,反而是必恭必敬的说:“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 ,愚不敢恨。必 也君乱之,君终之,君之慧也。 ”意思是说彼此的私会于礼不合,如若被弃,莺莺 不敢恨。 若承蒙不弃,你您的惠爱啊!一席话说的一往情深,也勇于承

11、担付出爱 情的苦果。 她的苦恋换来的却是张生公开莺莺的情书,且扬言:“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 不妖其身,必妖于人。 ”原来张生始乱终弃的原因,是看待崔小姐是乖富贵,恃宠 娇,兴云作雨的蛇、蛟、 龙,如同殷朝的妲己,周朝的褒 ,既是尤物也是妖孽。 张生自愧没有能耐胜过妖孽,所以只好忍痛割爱了。 事隔一年以后,崔小姐嫁给别人,张生也另有所娶,照理这个故事就次结束了 才是,但是不然。有一回张生适巧经过她住的地方,竟然以“外兄”的名义,向莺 莺的丈夫要求见莺莺。崔莺莺的处理方式是不见。 词两首谢绝:“自从消瘦减容 光,万转前回懒下床,不为旁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 ” “弃置今何道,当时且 自亲,还将

12、旧时意,柃去取眼前人。 ”但是当了少妇以后的莺莺面对昔日的爱恋激 情,作一番沉痛的自省以后,理解固然曾经为爱憔悴,为情伤神,但是一旦恋梦醒 了,徒留枕畔泪痕,那么过往的情意似假而非真了。 无疑,莺莺在情窦初开的岁月中,勇敢追求突破礼防的爱,也勇敢地接受不被 爱的事实。待长大以后,能深明封建的礼教的规定,理智的去拒绝不值得爱的男人 的挑逗。崔莺莺处理感情和婚姻的态度,既不伤己也不伤人,结局平静缓和,但是 可以说在爱情的世界里潜藏悲剧的沧桑。 、 四、唐代传奇霍小玉传 唐代传奇霍小玉传 ,故事是说诗人李益热爱妓女霍小玉,两人私顶终身,后 李益任官,回家省亲的时候,母亲代他订亲表妹卢氏,李益不敢反对

13、,迎娶之后, 便与小玉断绝往来。小玉疑情,竟因日夜思念以至于卧病不起。后来有位黄衫客路 见不平,诱骗李益到小玉家,小玉痛责李益负心,声音死后誓做厉鬼,使李益妻妾 终生不得安宁,小玉就此长恸而绝。后来李益果然三娶不睦。霍小玉虽是娼妓,但 是原本也是霍王的爱女,备受宠爱,因此在性格上不免有娇宠的习性,在表达爱情 的态度上自然也是一派的任性。小玉既娇又倔的个性,激发她强烈的占有欲,使她 对于弱者的同情常是不由自主的,对于疑心的人儿跟是常常一掬同情之泪,慨然伸 出援手,故而黄衫客出现了。但是悲剧之所以叫做悲剧,就是人所遭受的苦难不幸 不能得到解决。 霍小玉的无端猜疑越聚越多,终于由爱恋变质成妒恨,她声

14、嘶力竭地咒 :“李 君,李君,今当永诀,我死之后,必为厉鬼,使君妻妾,终日不安!”唉!可怜又 可悲的小玉啊!悟不透李益为什么会负心。她不去想想这是不是是富家子弟的习惯, 是不是怯于母命,或是贪慕富贵宁娶名门。霍小玉在感情上只顾执迷,不愿分析枕 边人再结新欢的诸多因素,也不去进一步的接受这个事实。 男女之间,只要有一方不守起初的信诺,不愿继续再爱,不愿再日夜相守,那 么在道德世界中必然被视为滔天大罪。但是爱情的道义只有一个定律,是的“爱与 不爱” ,不是“对与错” 。霍小玉在无法独占爱情之下出无情的咒 ,她要李益身边 的女人遭殃,她报复的对象是她的情人身边的女人,这种缺乏自觉与娇性的报复之 举,

15、真正流露出她不可爱的习性。另外又不理智的自残自伤,这种行为非但是不理 智,更是一种永劫不复的人性沉沦,这不也是她不高的地方吗? 五、宋话本碾玉观音 宋话本碾玉观音写秀秀和崔宁的爱情故事。 秀秀是装裱书匠人的女儿,因 被咸安君王看中,被迫卖入王府做婢女。她趁王府失火,一片混乱的时候,主动与4王府门下的碾玉工匠人崔宁私逃出府。由于怕王府追寻,所以逃到遥远的潭洲,开 了一间碾玉作坊谋生,后来被王府的郭排军发现,向君王密报,秀秀被抓回王府打 死,但她的鬼魂又随崔宁回到了京师建康,依旧过着两人的夫妻生活。未料不久, 又再次被郭排军闯破,再向君王密报,君王不信,而且愤怒地命令他去捉回。于是 秀秀鬼魂的面目

16、被揭露,容不得身了,最后揪着崔宁一块去做鬼夫妻。秀秀的 老 夫妻唯一的女儿,美丽又善刺绣,仅仅因为被咸安王看中,就被迫卖入王府,俗谓 嫁人侯门深似海,更何况只是当婢女,石斛更与幸福无缘了。所幸王府失火,于是 趁带乱着珠宝,用心计哄着崔宁带她逃离王府,结为夫妻。 “夫妻,夫妻,吃饭,穿衣。 ”仿佛平常百姓的夫妻生活就是在日常的生活中打 滚。我们在这个话本小说里看到的秀秀善与绣工,崔宁是玉匠,两个各有巧艺的人 婚配应该是好事一桩,然而面对环境的逼迫,秀秀用至死不渝的态度,从生到死不 是强烈地,执着地爱着自己所选择的丈夫。她的大胆和主动使她的爱情格局安全掌 握在她的手里,所以即使是做鬼也不改初衷。环境造成的悲剧不能局限她热烈的追 求个人的幸福,她是个有胆识而又敢于行动的女人。 六、明代拟话本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明朝万历年间,北京城南的“教坊司”名妓杜十娘一天在接待客人时,偶遇南京 布政老爷的公子李甲,李甲爱其美貌红颜,杜十娘倾其举止文雅,二人情投意合。 李甲不顾学业,日日沉浸在温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