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雄:孔子的“正名观”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819214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向雄:孔子的“正名观”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刘向雄:孔子的“正名观”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刘向雄:孔子的“正名观”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刘向雄:孔子的“正名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向雄:孔子的“正名观”(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孔子的孔子的“正名正名观观”刘向雄万物各有其名,各依其名而安其位,整个世界才能秩序井然,生生不息,勃然而兴。 名可指可称,大致以名规定着事物的属性和用性,即“实” ,而不同的事物,也以其属性和 用性各有其名,或具有共性,获得共名。社会中的人,也因其所处的地位、职业和关系而 有着不同的名,即角色存在的多样性。每个角色各有其名,要求名实相符,实际上就是实 现名下的权利和义务。达到享受应有的权利以及履行相应的义务的统一。无论在家庭、群 体或者是国家、社会中,名实相符都是一种要求,即要求名符其实,或实符其名。 (一) 先秦诸子的理论大多目的比较单一,当时的社会状况可以表述为“旧的价值观已经被 否定,新

2、的价值观尚未确立” ,将立未立,多种价值观都平等地出现在舞台上,按自己的理 解去参与政治,社会上出现着百家争鸣的趋势,这想是诸子百家得以产生的主观因素。针 对当时的社会动乱的现实情况,实际地提出经济、伦理的理论要求,并将之指向政治,因 而形成独特的伦理-政治文化传统,这特征,在儒学身上尤为显著。孔子自称“信而好古” , 这“古”是指孔子之前的文化传统以及国家礼乐制度,特别是西周的礼乐制度,这些制度 严格地规定着国家的政治生活、人民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礼的规定,对乐的规定, 细致而不可僭越,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秩序来自对礼乐制度的严格执行。因此,对于“信而 好古”的孔子来说,春秋战国时期,不断产

3、生的破坏礼乐制度的社会现实远远偏离了西周 以来的秩序,对于这些做法,孔子愤慨地说 “是可忍,孰不可忍” 。孔子崇尚礼和德,因 而,他给出的济世方案总体来说就是“克己复礼” ,目的是使社会重建稳定的社会秩序,结 束诸侯争霸的社会动乱局面,孔子认为,需要用周礼来重新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把立足 点放在个体身上,通过个体向善的自觉遵循礼乐制度的规范,才能使社会复归秩序。那么, 如何才能做到回到周礼?孔子提出了一个理论起点:正名。 实际上, 论语中,正名理论并没有多次出现,也没反复论证,主要体现在孔子与子 路的一段对话中: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

4、 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 (子路第十三) 孔子与子路这段对话的背景是, “是时,卫君辄父不得立,在外,诸侯数以为让。而孔 子弟子多仕於卫,卫君欲得孔子为政。 ” (史记。孔子世家也就是说,孔子在卫国做官 的弟子较多,卫国也打算召孔子做官,子路问 “即将上任”的孔子将如何治理卫国,是有 此对话。 这段对话的翻译有诸多意见,根据背景以及孔子与子路的为人及关系,我做如是翻译: 子路问:“如果让你治理

5、卫国的政治,你将首先采取什么措施?”孔子说:“如果是这样, 我一定首先正名分。 ” (尚勇重义的子路被弄糊涂了)子路不解地问:“有正名这种做法吗? 你真是迂腐啊!为什么首先要正名分?”孔子(恼怒地)说:“仲由啊,你说话真是粗野! 君子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总是把怀疑存在心里而不如你这般粗野地提出来。一个国家, 如果名分混乱,那么行政者说出来的话就没有人遵从,没有人遵从则政令执行不畅,事情 就难以办好;事情办不好,要想使一个地方礼乐制度重新兴起很困难,礼乐制度不能在百 姓中推广,法令制度就不会符合标准而统一(不同的行政者有不同的措施) ,面对众多而不同的法令制度,百姓也不知道应该怎样遵从。所以,

6、做一个君子,首先正名分,只有名分 正了,所说的话才能符合自己的地位和身份,说出来的话才能有人听从而执行。君子对于 他所要说的话,是不能马虎对待的。 整部论语 ,少见孔子这么大段地论述,想是子路“子之迂也”的无礼惹恼了孔子。 孔子对于治理卫国的措施,第一步就是要“正名” ,其实这是就事论事,是针对卫国来说的。 卫国的政局向来不稳定,既有犯上的武庚之乱,兄弟争位相残,也有臣弑君,甚至还有国 君夺太子之妇,太子与国君夫人通奸的丑闻,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各人对 于自己的地位和职位都置之不顾,混乱不堪。对于卫国如此混乱的政局,孔子认为要治理, 首先要正名。明确君臣父子的各自地位,这是前提,明

7、确名分之后,才能使各人各守其位 而不僭越,类似卫国的这些纷乱的行为才不会发生,实现政局稳定。使君如君,臣如臣, 父如父,子如子,各守其位,各尽其职,形成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良好社会 局面,进而才能达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孔子针对卫国的这一议论是否具有普遍性?能不能推广到其他的诸侯国中?我认为是 可行的,因为,礼乐征伐表明礼乐制度在整个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而发展到春 秋战国时期,因为当时的周王朝威望无存,无力统治治下的各个诸侯国,反而成为称霸的 诸侯国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工具,原有的周朝礼乐制度不再受到尊敬,僭越礼乐制度的做法 常有发生,有“八佾舞于庭” 、 “三家者以雍彻”等僭越

8、礼乐的做法,整体的描述是“礼崩 乐坏。因而,孔子对正名的看法在当时应当具有普遍性,适用于其他的诸侯国。用孔子的 逻辑来看,整个社会动乱的根源在于于周朝的礼乐制度名不符实,必须将之复归于名如其 实,或实如其名,把正名作为在卫国行政的第一步,不仅仅可以放在卫国身上,也可以将 之普遍化用在各个诸侯国中,这是孔子“克己复礼”首先要做的工作。 (二) 正名,在当今社会的理解中,这种理论长期被误解,首先在于,正名理论或主义,被 当成为维护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辩护,为维护君权、父权的权威性的理论。这种看法只是 从历史局限性出发,忽视了正名理论的内在逻辑;其次,正名理论,强调的是秩序,被认 为是对个体责任的过度

9、要求,忽视个体的权利,是儒学长期以来的短板。孔子,及其之后 的儒者,确实在提倡个体权利方面有缺失,但,不仅仅是儒学,当今的政治制度、社会规 范、伦理道德、法律条文,何尝不是强调责任义务大于权利,即使存在有权利的规定,何 尝不是一纸空文?理论,其生命力不在于结论,而在其内在的逻辑和理性,决不能以其时 代局限性的结论扼杀合理性。 名实相符是一种理想状态,因为在任何社会,都会存在名实不符的状况,即使是当今 社会,仍然存在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存在有名无实或僭越的现象,这是正名理论被当代 社会需要的理论前提,有需要,也就有其存在的必要,因为,每个人在自然和社会中,总 会处于一定的地位,具有一定的作用,同

10、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环境中扮演着不同的角 色,这些角色各有其名,名下各有相应的权利与义务,有其相应的责任与要求。如在校有 师生、单位有上下级和同事的关系、居家有长幼夫妇亲子的关系,外出有朋友之间的关系。 换一个环境,换一个对象,角色的地位和作用就会发生相应转变。在不同的环境下,每个 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转变自己的言行举止以适应自己的地位和符合相应的要求,这表明, 每个人也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自己当时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所不同的是,是否能在每一个 角色中都能完美地扮演?是否都能承担相应的责任,达到相应的要求?这其中是程度的深 浅的差别,是名实相符的一个无限接近或远离的过程。如果做到人在其位而尽其职

11、,在其 位而尽其责,那么,离社会的和谐也就不远了。 如何做才能正名?实际上,孔子所说的正名,应当是“正实” ,即使“实”如其名。我 认为在当今社会,可以从这几方面来努力:1,正身。儒学强调“上行下效” ,要求做人,特别是管理者要特别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通过良好的“榜样作用”来实际地教化百姓, 如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 (颜渊第十二)子 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子路第十三)子曰:“苟正其身矣, 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子路第十三)这些言论强调的都是对行政者自 身的“正” 。身正才能“不令而行” ,才有资格“正

12、人” 。由是,孔子和孟子,都在孜孜不倦 地教导国君自己要符合礼仪,符合君子要求,从实际效用来看,这种努力显然是白搭,但 由此发展出的对个体的君子要求,则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和历史。正身,不仅仅是对有权有 势者,更是对所有个体而言。不断地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不断向善地反省自 身,才能实现君子人格。2,正职。如今提倡的“爱岗敬业” 、 “干一行,爱一行” ,其实就 是对职位的一种正名。3,正位。在不同的社会交往中,每个人都会拥有众多的社会地位, 在不同的社会地位中,也要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将这些责任和义务做好,也就能使自己 成为一个有德之人。 (三) 此外,正名,并不排斥个体通过正当途径提升

13、和发展自己,这不是僭越,孔子不也是 想出仕做官济世吗?他不也常常推荐自己的弟子到诸侯国中做官吗?因而,这名与实只是 在一定条件、一定阶段的相对稳定,相对符合,当新的条件形成,名变而实变。如孔子也 有弟子推辞做官的,如“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 则吾必在汶上矣。 ” (雍也第六)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 子说。 ” (公冶 长第五)孔子推荐去做官,弟子却不去,孔子很高兴,为什么高兴?就在于弟子认为自己 的能力还不足以胜任这个官职。也就是说,能力还不能成其实,如果勉强去做,则会名不 符实。子夏说,学而优则仕,这学与仕之间,由“优”联系起来,优则仕,不优则

14、继续学 习。其目的,都是使自己有能力胜任相应的职位和工作,或更高目的使自己成为君子圣人。 所以,正名,并非是将个体死死地捆绑在一个不可动摇的地位和职位上,而是,可以通过 个人的努力,不断学习和自我反省,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进一步胜任更高的职位和工 作。由此,对于个人来说,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前提,踏踏实实地完成工作,在此基础 上,不断地学习和提高,不断地实现自己,达成自己的目标。不仅仅在职业上,在各自的 伦理地位上,也需要如其名,孟子说“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滕文公上 )将这五伦关系替换过来,具 体地放在当今社会中,明确主要的关系,如个人存在的集体和个人、上下级、长幼、朋友- 同事、夫妇、亲子之间的关系,确定自己在不同的关系面前的地位和作用,在不同的地位 上要有相应的“样” ,即符合社会规范,符合礼仪。 总体来说,正名,在每个时代都需要,要求个体承担好自己的责任,使名实相符,从 而发展和实现自己,实现社会发展和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