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县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812545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洞头县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洞头县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洞头县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洞头县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洞头县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洞头县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洞头县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洞头县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三年行动方案为稳步推进洞头县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根据洞头县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规划,制定本行动方案。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紧紧抓住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重大机遇,立足洞头全面建设国际性旅游休闲岛的战略构想,以海洋生态文化道德建设为先导、以海洋生态产业建设为核心、以海洋生态环境建设为基础、以海洋生态制度文明建设为保障,推动形成节约集约利用海洋资源和有效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将洞头打造成“海洋经济、海洋

2、生态、海洋文化”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二)基本原则。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应当遵循统筹兼顾、科学引领、以人为本、公众参与、先行先试的原则。坚持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坚持规划用海、集约用海、生态用海、科技用海、依法用海,促进海洋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和沿海地区科学发展。(三)总体目标。通过不懈努力,在目前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各项指标基本达标的基础上,加快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初步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形成完善高效的入海污染物综合防治体系和海洋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至2016 年,全面建成惠及全县人民

3、的小康社会,达到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要求。具体目标:到 2016 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76 亿元,其中,海洋生产总值 45 亿元,年均递增 14%以上。海洋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为 3.4:37.1:59.5。人民生活水平和品质逐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37300 元,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18100 元。港口吞吐量 1100 万吨,临港工业总产值 62 亿,滨海旅游总收入 20 亿;力争成为浙南沿海重要的港口物流枢纽、临港产业基地和滨海旅游休闲基地;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59%。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达

4、 35%,海洋科技投入占地区海洋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3%。海岛单位面积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达 0.45 亿元/km2,围填海利用率达 100%,开放式养殖面积占养殖用海面积比重达 97%,近海渔业捕捞强度和违法用海(用岛)案件均实现零增长。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水质比例及清洁海域面积达到 85%,一、二类沉积物质量站位比重保持 90%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与工业污水直排口达标排放率分别为 90%和 94%,污染物入海排放得到有效控制。海洋保护区面积占管辖海域面积比率 13.83%,区域海岸线或近岸海域修复投资 3000 万元。海洋文化建设不断加强,海洋文化保护有效推进,倡导绿色消费文化,推行绿色、低

5、碳、文明生活方式,基本形成海洋生态优先的决策方式、海洋资源能源节约的生产方式、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有效实施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机制,优化要素配置机制,建立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部门协调机制和环保区域协调机制。二、主要任务(一)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据示范区及周边海域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结合洞头的区位优势及其特有的海岛生态旅游和港口航运等资源环境优势,科学规划产业布局,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业、临港产业、高效生态渔业和循环经济。1.大力大力发发展展滨滨海旅游海旅游业业。把国际性、休闲性和创新性元素全面

6、融入海岛旅游发展,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稳步提升旅游要素的国际性,着力突出滨海旅游产品的休闲性,切实发挥运营机制的创新性。以省级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为契机,整合瓯江口新区旅游资源,把洞头打造成温州大都市区休闲游憩的后花园、浙江省海岛旅游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浙江省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带的重要节点、我国经济合作及文化交流重要平台,稳妥推进国际性旅游休闲岛建设。2.着力着力发发展展临临港(海)港(海)产业产业。 。充分依托海岛水深和区位优势,突出岸线资源集聚和滩涂资源规模化优势,加快临港产业发展,通过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形成企业集聚,推进临港产业集群和港航物流业发展,增强洞头经济发展后劲,实现洞头经济稳定

7、发展,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高层次化。重点发展港航物流服务业,积极发展海洋运输业,培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大小门、状元岙重点临港产业基地和本岛片生产服务业基地。3.提升提升发发展高效生展高效生态渔农业态渔农业。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洞头海岛现代渔农业发展,近期重点加大洞头中心渔港、鹿西渔港和东沙渔港等项目建设,推进渔港经济区开发,积极打造特色海产品养殖、加工和流通基地;优化提升海洋捕捞、海水养殖和休闲渔业;加快推进传统渔农业向高效生态渔农业转型。重点实施鹿西白龙屿生态海洋牧场项目,推进海洋捕捞渔船梯度更新,推广使用渔船节能型柴油机,提升船上渔货保鲜设施条件,更新发展资源杀伤相对较小的钓业、刺网

8、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作业方式。4.积积极极发发展循展循环经济环经济。 。加快推进制造业、交通运输业以及工业园区的生态化建设和改造;大力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支持企业、园区开展 ISO14000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逐步建立针对企业和各类产品的绿色环保认证体系,积极引导绿色创新和绿色发展;培育和扶持一批高标准、规范化的资源节约型企业,推动建设一批循环经济型企业;推进羊栖菜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严格控制煤炭消耗量的增长,增加清洁能源比重。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全面推进示范区社会经济各领域、生产生活各环节的节能,支持企业开展节能、节水、节材和“三废”综合利用等方面的

9、技术改造,着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进一步下降。加快推进大门岛循环经济示范区和杨文、南塘工业区生态化园区建设。(二)加强污染物入海排放管控,改善海洋环境质量。根据示范区及周边海域环境质量现状,坚持陆海统筹的思路,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大固废治理力度及陆源污染物集中净化处理和达标排放力度,抓好氮、磷等入海污染物的减排工作,强化海洋环境监管,进一步改善入海水系水质。1.控制入海控制入海污污染物排放染物排放总总量量。 。加强污水收集与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城乡污水处理率。加快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和生活污水处理率。推进城乡污水管网及配套工程建设,完成城南污

10、水处理厂提升改造工程,建设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加大固体废物治理力度,提高固废综合利用率。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促进各类废物在企业内部的循环使用和综合利用,减少废弃物产生。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收集与回收利用网络体系,扶持规模化生活垃圾再利用企业,继续加快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步伐。强化建筑垃圾污染整治,开展绿色建筑行动,提倡绿色包装和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重视生活垃圾的资源化综合利用。2.加加强强近岸海域近岸海域污污染整治力度染整治力度。 。加大海上流动污染源的管理,减少船舶油污染。在大小门港区、状元岙港区、杨文物流基地、洞头中心渔港、东沙渔港、鹿西渔港等海岸附近设置废油回收点、船,积极建设“

11、清洁港区”。对重点区域海滩和海上漂浮垃圾、旅游风景区的海滨垃圾实行归位处理,定期对海底垃圾进行清理,进一步优化景观环境。3.推推进进区域海洋区域海洋污污染染联联合防治合防治。 。深化陆海污染综合防治,加快实施海陆污染同步监管与防治工程,加强入海排污口环保设施建设和对海岸工程和海洋工程的监督管理,加大对港口作业活动、渔业养殖活动等海洋面源污染的防治力度,严格实行陆源污染规范达标排放制度,做好陆域污染物入海排放源头控制。建立跨区域海洋生态共保机制,推进与瓯江上游和乐清湾流域等周边地区的跨区域海洋污染防治协作和污染应急机制,加强在入海污染源联合监控、海洋环境立体监测、海洋污染协同治理、涉海环境联合执

12、法等领域的深入合作,建立完善海洋生态共建、环境共保的长效机制。4.强强化海洋化海洋环环境境监监管管。 。严格涉海项目准入和审批管理,设置相关海域涉海项目的特别准入门槛,依法实施强制性保护、重点保护和优化准入。开展区域海洋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评价,在兼顾海域生态环境承载力前提下,确保符合示范区建设导向的重大项目用海需求。做好涉海项目海域使用论证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加强对示范区涉海项目的审批与“三同时”管理,严格落实项目建设海洋环境影响生态补偿制度。探索建立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建立以排污总量控制制度为核心的海洋环境监管新模式和各有关部门联合监管陆源污染物排海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重点海域的环境

13、容量,根据环境容量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完善海洋环境监测实验室建设,加大海洋环境监测力度,为海洋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三)强化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维护海洋生态安全。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洞头在区域竞争中最大的优势之一。以促进人海和谐发展为目标,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加强渔业资源保护与修复,切实维护海洋生态安全,促进全县经济、社会与海洋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1.科学利用和保科学利用和保护护海洋海洋资资源源。 。以海洋功能区划为指导,切实做好海洋环境评价、海域使用论证和审批工作,严把涉海项目准入关。强化对涉海项目的监测监管和后期评估;统筹推进岸线的保护与利用,贯彻“深水深用、浅水

14、浅用”的原则,保护各类岸线资源;实施“海岛资源呵护”工程,切实保护海岛生态环境和资源;加强“海上牧场”建设,推进鹿西白龙屿生态海洋牧场建设;继续开展增殖放流工作,将洞头国际放生台建成省海洋环境保护地标;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率先开展海岸工程技术、鱼藻类选种培育技术、环境改善修复技术等核心技术研究。2.推推进进海洋特海洋特别别保保护护区建区建设设。 。以建设洞头国家级海洋公园为契机,开展海洋生态环境调查、建设规划制定、法规及规章制度建立、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洞头国家级海洋公园建设,适度开展低强度、生态型的旅游,重点建设温州(洞头)南北爿山省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加强保护区海洋生态环

15、境监测与管理,保护好渔业种质资源、沙滩资源和珍稀动植物等资源,维持区内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稳定。3.突出无居民海突出无居民海岛岛保保护护和适度利用和适度利用。 。加大对无居民海岛规范化管理力度,加强巡航执法检查和动态监管。在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的无居民海岛周边设置隔离区,切实做好无居民海岛保护。同时,在加强科学论证和依法审批基础上,实施编制单岛保护与利用规划、项目论证报告和制定保护与利用规划具体方案,科学、合理、有序地推进大竹峙岛、小瞿岛、南北爿山等一批滨海旅游岛、海洋生态岛的开发利用,保障无居民海岛的生态环境安全。4.强强化海洋生化海洋生态环态环境修复与保境修复与保护护。实施海域生态修复,推进

16、渔业资源养护和近海海域生态修复计划,保护和恢复海洋生物多样性。依托海洋藻类产业发展的基础,利用海洋藻类产业化发展对海洋环境进行生态修复,并保护优质海洋藻类种质资源。加强海岛山体生态修复,保护山体自然景观及植被,分阶段对裸露山体实施生态修复。开展滨海湿地生态修复,保护滩涂湿地生态系统,通过环境保护、大米草治理、生态养护等多种技术手段,遏制湿地生态功能退化。5.完善海洋完善海洋环环境境风险风险防范体系防范体系。 。加强海洋生态执法能力建设,加大海洋保护区和海洋工程的海洋生态保护执法力度,坚决查处各类侵占、破坏或污染重要海洋生态系统的违法行为。加强海洋行政监察执法工作,加强对保护类海岛的监管,实施隔离制度,保护自然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坚决打击各类海洋违法违规开发活动。建立健全海洋生态环境建设平台,加强海洋生态环境能力保障体系建设,实施重大涉海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和跟踪监测,加强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和区域潜在环境风险评估、预警的信息共享,提升海洋环境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处置及快速反应能力,保障海洋生态安全。(四)弘扬海洋生态文化,倡导海洋生态文明理念。海洋生态文化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将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