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周易》的改革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国学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809855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论《周易》的改革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国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简论《周易》的改革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国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简论《周易》的改革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国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简论《周易》的改革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国学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简论《周易》的改革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国学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简论《周易》的改革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国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论《周易》的改革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国学论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简论周易的改革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国学论文 周易的思想内容是多方面的,就其改革思想来说,主要体现在 64 卦的革卦中。 革卦的卦形是下离上兑,离为火,兑为泽,上下水火相克相息,故有变革之象。 杂卦 传说:“革,去故也。“李鼎祚周易集解引郑玄的话说:“革,改也。水火相息而更用 事,犹王者受命,改正朔,易服色,故谓之革也。“孔颖达周易正义说:“革者,改变 之名也。兑泽在上,离火在下。火然则水干,水决则火灭。故其卦为革也。“总之, 革卦是讲社会改革、变革及革命之事理的。今天,我们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继续深 化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深入研究探讨一下周易 革卦所含扩的周易丰富而深 刻的改革思想,无疑具有

2、重要的现实意义。 革卦辞说:“革,巳日乃孚,元亨,利贞, 悔亡。“其彖辞说:“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日革。巳日乃孚,革而信之; 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无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革之时大矣哉。“其象辞说:“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 先看革卦辞。 所谓“巳日“,学者们解说不一,我们认为,“巳“即“祀“,“巳日“即“祭祀之日“。古代举行祭 祀是一种庄重的大事,故“巳日“象征改革要选择适宜的有利时机进行?qut;乃孚“,孚,诚信; “元亨“,大通;“利贞“,利于守持正固。由此可知, 革卦辞是说:实行改革,应在必要 的适当时机进行,才能获得群众的依赖与支

3、持;还必须守持正回、坚守正道,这样悔恨灾 祸就会消亡,改革最终将人成功。再看彖辞。先是对革卦卦名进行解释。从卦形 上看, 革卦由上水下火组成,水性润下,火性焰上,二者相克相息相灭而不相通,故象 征改革。又下卦离为中女,上卦兑为少女,二个女人同住在一起,意见彼此冲突,故有二 女同居其志不相得之象,不相得即相克相息,必然发生变革。继之是对革卦卦辞的解 释。是说推行改革要在成熟时机进行,才能取信于民,获得民众的信赖与支持。又下卦离 为文明,上卦兑为愉悦,是说推行改革应以离卦的文明之德,使天下人悦服,并且坚守正 道,才能使改革前景最大为亨通。改革是艰难的事情,极易有悔,但做到革至正当,则一 切悔恨定可

4、消亡,最后又以天地四时的自然变化规律?qut;汤武革命,顺天应人“的历史事实 来说明改革的重要性,意即一切改革,都应遵循大自然的法则进行。天地自然由于变化而 形成四季,养育了万物,商汤王、周武王发动革命,上顺天时,下合民意,是势所必然的 行为。因此不失时机地进行改革与革命,其意义是极为重大的。最后再说象辞。其意 思是说, 革卦上泽下火,泽中有火,水盛则火灭,火旺则泽涸,二者相克相息就产生变 革的现象。因此,君子应当效法这种精神,撰制历法,以明四时之变,使人们能够掌握时 令变化之法则,适应时令以耕种作息,安排好生产和生活。这就强调了改革与革命必须修 制历法,明确时令使人民有法可循。由此,我们联想

5、到,我国古代以农业为立国之本,特 别重视颁布历法,所以革命也称作改换正逆。可见, 象辞所说?qut;革,君子以治历明 时“的思想原则,既是符合我国古代历史事宜的,也是我国古代进行改革与革命的一个重要 的标志,但是,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特别是科学技术长足发展的今天, 必须?qut;治历明时“的原来意义有所突破及新的意义的开拓,也就是说,“治历明时“已不仅 阴于对季节、时令这些自然规律的重要性的认识、掌握和利用上,而是要引申扩展到对整 个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掌握和运用上,如与之相应的方针路线、法纪政策、规章制度、 方法措施的制定、颁布和实施等。因此,我们可以引申地理解为促进、保证改革

6、与革命健 康发展并取得最终胜利的一系列方针路线、法纪政策、规章制度、方法措施等的制定上。 总之, 革卦的卦辞、 彖辞与象辞,主要讲述和说明了以下四方面的问题。第一, 通?qut;水火相息“与“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的形象比喻,说明了改革与革命是一种不以人的 意志为转移的必然发生的社会历史现象,从而强调了改革与革命的必然性。第二,讲明了 改革与革命顺利开发和获得成功所必备的三个主要条件因素。一是“巳日“,即改革与革命 必须把握时机,选择适宜的有利时日进行,也就是说,当革则革,不当革则不革。若当革而不革,丧失机遇,则失不再来,悔之晚矣;若不当革而革,操场之过急,则适得其反, 欲速则不达。二是“乃孚“

7、,即改革与革命必须取信于民,得到民众的理解、信赖与支持。 这一点也体现了周易重民的难能可贵的思想。三?qut;利贞“,即改革与革命必须动机纯 正,守持正固,推行正道,切合实际。这样,改革与革命就一定会赢得民众的信赖和支持, 并获得“无亨“和最终成功。第三,通过“汤武革命“这一典型的历史事实,说明了改革与革 命事业合乎客观规律,顺天应人,意义重大,从而强调了改革与革命的重要性。第四,通 过“革,君子以治历明时“的思想原则,说明了改革与革命必须建立一完整、正确、严明的 方针路线、法纪政策、规章制度、方法措施等,并及时付诸实施,以确保改革与革命的顺 利开展,直至最后的胜利。不难看出,以上四个方面,在

8、我国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今天, 也有着其深刻的现实意义。 革 初九爻辞说:“巩用黄牛之革“。其象辞说:“巩 用黄牛,不可以有为也“。 “初九“阳爻即革卦第一爻,居六爻之初,又与上方的“九 四“阳爻不相应,故喻指处不当革之时;“初九“爻又为革卦六爻之最下位,故喻指不可 革之位;“初九“爻阳刚且处下体离卦,有躁动的特点,故又说明尚缺乏适应改革与革命的 才能。概言之,处于革道之始的“初九“爻,论时机、论地位、论才能,都不适宜进行改革 与革命。那么怎么办呢?要“巩用黄牛之革“。“巩“,包束,捆扎,比喻巩固自己;“黄“,中 性色,吉祥之色,喻指中庸之德;“牛“,顺物,喻指顺从之德;“革“,皮革,坚韧之物,

9、 喻指坚韧顽强的意志与精神。可见,“初九“爻辞及其象辞是说:“初九“处于革道初始, 尚不具备改革与革命的条件,所以应以中庸、顺从之德及坚韧顽强的精神意志来巩固自己, 不可强行有所作为,轻举妄动,冒行革道。总之,“初九“爻辞及其象辞,主要说明了 以下三方面的问题。第一,推行革道之前,必须首先巩固好自己。第二,推行革道之前要 想巩固好自己,就必须“用黄牛之革“,即发扬“黄“、“黄牛“、“黄牛之革“所蕴含的中庸之道、 顺从之德和坚韧顽强的精神意志,来正视现实,顺其自然,稳扎稳打,且忌冒进,并采用 一系列的得力措施和方法,充分做好革道前一切思想、物质等方面的准备工作,为即将开 始的改革与革命事业奠定一

10、个坚实的基础。第三,革道初始,即不当革之时,一定“不可以 有为“,强行革道。这实际上还是强调了推行革道之时机的重要性,告诫人们在改革与革命 过程中,切不可犯急躁病,轻举盲动,急于求成。以上三点,对于我们今天所从事的改革 事业,同样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革 六二爻辞说:“巳日乃革之,征吉,无咎。“其 象辞说:“巳日乃革之,行有嘉也“。 “六二“阴爻即革卦的第二爻,居下卦的中 位,不便柔顺中正,而且又具有离卦的文明之德,故成为推行革道的主体?qut;六二“又上有 “九五“阳爻应援,故可以发动改革与革命。因此,其爻辞说:“在巳日推行革事,往前 进发必然吉祥,没有咎害。“其象辞也说:“在巳日推行革事,

11、努力前行必获佳美 之功。“总之,“六二“爻辞及其象辞,都通过“巳日乃革之“,旨在前面卦辞“革,巳日乃 孚“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这样的道理:改革与革命必须等待时机成熟进行发动,才能无咎 无害,并吉祥、嘉美,直至成功。我们说,这种适宜改革与革命的成熟时机,一般包括客 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就客观时机的成熟来说,主要指适于改革与革命的稳定的政治、经济、 社会秩序以及国际、国内相对和平稳定的气候、环境等;而主观时机的成熟,则主要是指 在人力、物力、财力等物质方面和指导思想、方针、政策等精神方面,都已具备了改革与 革命所需要的种种条件。这种成熟的时机,无疑是改革与革命取得成功的基本前提、坚实 基础和有力保障

12、。可见?qut;六二“爻辞及其象辞通过“巳日乃革之“所一再强调的实行改 革与革命,必须等待成熟的有利时机的思想原则是宣传正确的。今天,对于我们在新的历 史时期把握信机遇,搞好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事业,无疑也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革 九 三爻辞说:“征凶,贞厉,革言三就,有孚?qut;其象辞说:“革言三就,又何之矣!“ “九三“阳爻即革卦的第三爻,处于下卦之上位,有革道初成之象。又“九三“阳爻阳位, 过于刚强,且又离开下卦中位,到达了下卦的上位,表示操作之急。可见,“九三“爻虽已革道小成,初见成效,但以阳居阳,刚亢躁行,故爻辞戒之说:“急于前进必生凶情,即或 行动正当也有危险。“可是,“九三“本身为

13、阳刚之爻,其位置又正在上下卦的分离处,处于 必须采取继续改革与革命行动之时机,故其爻辞又明确指出:这时只要“革言三就“,慎重 稳进,就能获得民众的信孚。其象辞也强调了此时只有“革言三?qut;,稳步前进,而没 有别的路子可走,又何必过急前行呢!所谓“革言三就“,学者们理解不一,主要有两种说 法:一说是指周武王革命成功之后,为解除商民的敌对情绪而采取的三项安抚政策;另一 说是指对于改革与革命之言之事,进行慎重的考虑,多次的酝酿,再三的讨论,反复的研 究,使其确实合理可行,没有问题。我们在此取后一说。总之,“九三“;爻辞及其象 辞,主要说明了以下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改革与革命,特别是革道小成情况下

14、的深化改 革与革命,必须做到“革言三就“,即态度谨慎,考虑再三,多次讨论,反复研究,且勿急 躁盲动,草率行事,否则既“凶“又“厉“,这一思想原则应值得我们深思和高度重视,因为 改革与革命是一件革故鼎新的大事,既要革除故旧的,又要推布新颖的,这就必然会遭到 来自多方面的阻力、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在革道小成初见效下的深化改革与革命,一方面 还要针对下一阶段深化革道小成初见成效下的深化改革与革命,一方面要对前段的革道进 程进行认真的反思,及时地总结经验教训,另一方面还要针对下一阶段深化革道过程中可 能出现的新的种种阻力、困难、问题等,而制定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及具体方法 与措施。所有这一切,都要

15、通过“革言三就“,即慎重的、再三的思考,反复的、多次的研 讨,才能得以解决,从而促使改革与革命的顺利进展和直至成功。否则,稍有不慎,急躁 从事,就会“凶“、“厉“顿生,危及大局,甚至导致改革与革命的失败。第二,改革与革命 只有“革言三就“,慎重考虑,再三讨论,多次酝酿,反复研究,才能赢得民众的广泛信任 和支持,确保改革与革命的成功。这是因为,任何一项改革与革命,都不可能脱离和失去 民众,只有在赢得广大民众的充分信赖、支持与参与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开发并获得成功。 而“革言三就“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领导者了解民众对于改革与革命的心态,宣传群众、发 动群众、组织群众的过程,也是对领导者的改革与革命意图

16、、方案,进行针对性的及时修 订、补充和完美并使之变成民众的意志与行动的过程,通过这样的过程,自然就赢得民众 广泛的信赖与支持了,然后上上下下,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共同拼搏,改革与革命事业 定然会顺利开展,并获得最终的成功。因此, 革卦这种“革言三就“的改革思想,其重要 的现实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革 九四爻辞说:“悔亡,有孚改命,吉“。其象辞说: “改命之吉,信志也。“ “九四“阳爻即革卦的第四爻,以阳爻居阴位,失位不正,合 当有 “悔“。但“九四“爻阳刚,有革之才;又“九四“位于上下水火之际,处革之时;又“九四 “阳爻阴位,刚柔兼备,不偏不过,有革之用。因此,有悔也将无悔。故爻辞说“悔亡“。此 时,只要“有孚改命“,定能消除悔恨,获得吉祥,所谓“有孚“,即有诚信,亦即志诚专一, 言而有信,获得民众的信赖与支持;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