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理论研究进展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3809311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理论研究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理论研究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理论研究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理论研究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理论研究进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理论研究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理论研究进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理论研究进展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理论研究进展摘要20 世纪 90 年代,同一性研究理论新进展不断涌现。认同风格理论侧重于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方式,认同资本理论与社会心理发展观强调认同形成过程的内外环境变量,共同建构观强调个体与社会的交互作用,认同控制理论则强调认同形成的内部成分和机制。每个理论各成系统,理论之间的整合还很不足。关键词自我同一性;理论;进展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埃里克森最早提出了有关青少年发展的同一性理论,开启了同一性研究的先河。紧随其后,玛西亚在埃里克森的基础上提出了自我同一性状态理论,标志着同一性理论进一步成熟。之后近 40 年,研究者都不同程度地以埃里克森或玛西亚

2、的理论为基点开展了大量研究,其中以玛西亚理论研究为范本者较多。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在批判同一性状态理论的同时,结合埃里克森早期论述提出了自己的解释模型。一、同一性风格理论在批判玛西亚理论的基础上,berzonsky(1990)提出了个体认同的过程模型:同一性风格理论(the identity style model) 。在berzonsky(1990)看来,同一性状态只不过是对静止状态的描述,它并不能说明同一性的发展机制。认同状态的分类是基于个体过去所采取的行为,而认同风格分类是描述了个体当前处理日常问题的方式,它代表了问题解决策略或处理机制。基于此,berzonsky(1990)提出了

3、三种认同风格:信息风格(informational style)、规范风格(normative style)和扩散/逃避风格(diffuse/avoidant style)。信息风格指个体在作出决定之前不断探索、搜寻并评价与其同一性相关的信息。持有信息风格的青少年个体对他们的自我概念持批评态度,对新信息持开放态度,并且在遇到与自我不一致的信息时乐于修正其同一性。这种对自我建构付出认知努力的方法可以帮助个体形成一种包含良好分化和整合结构及假设的自我理论(berzonsky,1990,2004)。规范风格代表了模仿与服从,它涉及思想封闭、严格与呆板的承诺、稳定的自我概以及停止探索。因为规范风格的思

4、想封闭与刻板,因此它更像同一性状态中的早闭状态。规范风格的个体倾向于寻求权威人物或重要他人的意见,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规范风格的个体也是基于权威人物与重要他人来建构自我概念。这一风格的人一般拒绝寻求与处理和自我概念不一致的信息,并且尽可能地阻止改变。扩散/逃避风格指个体不愿意直接面对与处理同一性问题,尽量拖延决定直到情境迫使他们作出行为反应。这一类型的个体所持有的认识态度还不是非常清晰。有研究发现他们认为“自己是谁”这个问题是由命运或自己不能控制的因素预先决定的。其他研究发现,扩散/逃避风格的青少年认为知识与世界是混乱、复杂的,有大量的选择可能,而合理、确定的东西或理性判断则十分有限。按照这种观

5、念,持该风格的个体主要依赖于个人偏好、情绪和享乐欲望行事,并根据社会的自我属性(如“声誉” “名望”及“自己给他人留下的印象”)来定义自己(berzonsky,2004)。二、认同资源理论c?觝 t (1997)创建了认同的社会学理论,又叫认同资源模型(the identity capital model) 。该理论重点从社会结构的宏观角度分析个体认同。尽管 c?觝 t 阐述了认同的形成机制是与同伴、社会机构、家庭成员等的协商,但其侧重点在认同的结果上,也就是个体认同所包含的社会生存能力(social viability) 。认同的要素或成分如技能、信念或者态度被看做是个体在与社会成员、阶层以

6、及其他社会机构进行协商的资源。那些拥有用于协商的重要事物的个体比没有这些重要东西的个体更易获得各种社会资源。依据认同资源理论,认同资本存在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的差异。有形的资源包括经济资产、俱乐部成员资格等:经济资源如父母经济状况、教育水平(学习资本) ,社会汇报力如体力、会员、语言方式、父母地位等。无形的资源即那些能增加个体与其他机构交换社会资源的能力特质,包括内在个性特征如自尊、生活目标、自我强度、内控以及占有的特殊的技能和天赋。各种不同形式的资本如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都可以看成是认同资本的组成成分。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是拥有有效而稳定的社群的标志,同样,找到这样社群的个体也将拥有较

7、高水平的社会与人力资本。c?觝 t (1996)把文化资本定义为父母的社会地位,而那些已建立成人感的个体对自己社会地位的文化资本就会有更清晰的认识。语言资本在某种意义上发挥着学业资本的功能,因为拥有流利娴熟的语言技能的个体一般受教育程度高。经济资本被一些社会机构看重,但它并不是承认地位所必须的,不属于认同资本,在预测认同资本获得的作用上不大。三、共同建构观kurtines(1999)的共同建构理论(the co-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源自于道德发展与存在主义的哲学观。它强调选择、自控、责任与个性的整合。kurtines 指出发展是个体和他所在的社会文化共同作用的

8、过程。一方面,社会提供了个体发展认知与心理能力的机会;另一方面,个体也应反过来为社会的进步与演进负责。该理论把个体看成是积极自我导向的主体,他能从各种可能的认同中进行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及其后果负责。个体通过成为自己发展的创造者,并通过有效的探索和运用问题解决策略作出生活选择。kurtines 提出了三种问题解决策略:创造(creativity) 、延迟判断(suspension of judgment) 、批判评价(critical evaluation) ,同时这些策略也是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创造性指在面对生活选择时搜集尽可能多的备用解决方案。个体在列举出他知道的可能选择时,把这些选择与原

9、来反对的选择相辨别是批判思维过程的一种重要能力。个体通过提问与对比使其原初选择得到确证。如果个体只选择自己赞成的选择,那么这一过程是值得怀疑的。延迟决断指避免喜欢或反对任何一种选择而造成偏见的能力。它涉及对收集的各种可能选择是非好坏的综合比较,依据逻辑推理而不是个人喜好进行评价。在作重要生活决策时要同时看到事物的两面,既要能够找到最好选择的缺点,也要找到最差选择的积极面。要拒绝对特定选择的个人卷入,同时去除对那些经评估为优势不明显的潜在选择。这样就使得那些经由讨论支持的选择被选出,而否定先前喜爱或反对的选择。批判评价(critical evaluation)指衡量每个选择中赞成以及反对两方面的

10、论据,选择被最优论据支持的那个。此外,还有一项技能是批判性讨论(critical discussion) ,它是指把上面提到的三种批判技能用于人际环境中。批判性讨论是批判性问题解决能力得以形成的途径。kurtines 认为批判认同(critical identity)作为自我感,是通过辩证问题解决与讨论共同建构的。他提到所有健康的个体都有在青年后期建立批判认同的能力,但批判认同的建立取决于个体是否占有特定的重要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依赖于社会结构如学校、家庭、宗教等,反过来,那些显示批判认同的个体表现出更多社会责任和更少社会破坏。四、认同的社会心理发展观adams(1987)提出的认同发展的环

11、境理论(develop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of identity),把环境分为微观环境与宏观环境。微观环境指能够通过交谈或其他方式直接影响个体认同的人际关系及交往。宏观环境指更具包含性的社会与文化背景,通过社会文化规范、信念以及实践的卷入形成的社会认同。c?觝t(1993)提出认同的社会发展观需要验证个体心理结构与社会宏观结构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 adams 和 marshall(1996)增加了中间层(intermediate layer):微观水平(micro level) ,它负责把社会规范传递给个体,同时把个体的思想传递给社会机构。adams 认为自我与认

12、同的发展是在两个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的过程,即区分与整合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区分是个体驱动的、主张自己的独特性,并强调自己的特异性特征。整合是社会驱动的、群体中的一分子,强调与他人建立联系,适应家庭、社会文化等。前者形成个体认同,后者形成社会认同。尽管两者之间可能是不一致的,而两个过程的交互与平衡产生了健康的认同发展。而认同的改变有两种方式,一是新成分的加入,二是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不一致及其可能产生的沮丧。admas 的发展环境理论借用了许多系统理论的概念,其中 adams和 marshall(1996)着重强调渗透性(permeability)在认同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渗透性指示了给定认同在社

13、会环境影响下个体能够改变的程度。例如,一个极其认同父亲的青年,会调整自我形象以回应来自父亲的信息输入;而高度认同自我创造的个体则可能会回绝父母的建议或信息。另外,区分可能会阻碍渗透性,整合则能够提高渗透性。高区分的人由于偏离常规的生活风格可能会被他人拒绝,而被打上独立或偏执的印记。同时,低整合的人同样会被社会边缘化,如低收入的少数青年们。五、认同控制理论(identity control theory)尽管 grotevant(1987)的认同过程模型区分了构成和引导探索过程并支持过程中反复评价的各种因素,但并没有明确继续探索的直接原因。控制理论(powers, 1973)所强调的相互因果与相

14、互影响被引用到驱动探索和认同发展的微观过程中。特别是青年不断发展着的认同与社会连续的交互过程,尤其是个体的自我认同、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与接收到的有关这些方面的反馈将推动或阻碍探索认同的过程。如果个体关于自我的观念与他所接收的反馈是一致的,探索就有可能不会发生。相反,如果来自一位重要人物的反馈与个体所拥有的认同不一致,那么个体将会对这种认同进行反思。尽管促进认同反思的反馈可能来自与认同有关的各个领域,如父母、朋友、恋人或者重要他人。但认同控制理论十分强调青少年与父母的关系在引导认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kerpelman 和smith (1999)提出对女儿认同发展不利的三种母女关系:1. 母亲持续

15、地使女儿的积极认同无效;2. 同意女儿所有的认同,没有任何不一致的反馈;3. 母亲反驳女儿对自己认同的任何假定,不论这些假定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另外,认同与反馈的一致和不一致的平衡是健康认同发展所必需的(kerpelman kerpelman & smith, 1999)。六、小结埃里克森早期的理论因其模糊性而遭受了不少批判,也正因此,许多的理论才能在其模糊性中得到成长。就像一切科学理论都有其固有的局限性一样,这些理论都在某种形式上解决了同一性的部分问题。认同风格理论、共同建构理论对认同过程中能力的强调,能够很好地解决理论的跨文化适应性的缺陷,也是对认同过程的有力解释。认同控制理论则能够解释同

16、一性形成的内部(ego idengtity)成分和机制。认同资本理论则从社会层面解释认同的形成。然而,就像研究者指出的那样,这些理论对其中之一的解释也是必牵涉其他的内容。这也就决定了有些理论可以解释问题的多个方面。共同建构理论在指出认同形成的个体与社会交互作用的同时,也强调认同形成的过程策略或能力,而认同社会心理发展理论则架起了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的桥梁。总体而言,作为单一的理论,认同理论都只解释了认同的某一个层面。而研究的目的总是尽可能地整合所有理论的特点形成较大的解释框架,虽然有研究者对此作了初步尝试(schwartz,2002,2006) ,但理论之间整合的研究还很少。参考文献:1avi kaplan,han och flum.achievement goal orientations and identity formation styles 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 ,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