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民防知识解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807420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外民防知识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国外民防知识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国外民防知识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国外民防知识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国外民防知识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外民防知识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外民防知识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英国防灾救灾重长效英国防灾救灾重长效英国是地处欧洲西北部的岛国,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气候等条件,极其严重的自然灾害并不多见。比如地震,英国有记录以来最强烈的地震是发生在1931年的里氏6.1级地震。2008年2月底,英格兰东北部发生里氏5.3级地震,是过去25年来最强烈的地震。2007年夏天,英国两大河流泰晤士河和塞文河水位暴涨,英格兰中西部地区以及威尔士大部分地区遭遇了60年来最为严重的洪涝灾害,10多个郡的居民生活一度受到严重影响,但没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虽说英国的自然灾害较少,且不是特别严重,但英国的防灾、救灾措施仍然开展得很扎实,而且极其注重长效。一是信息畅通。200

2、7年的洪灾一出现,全国的新闻媒体便迅速跟进,铺天盖地地报道最新灾情,这不仅有利于受灾地区的救灾行动,更及时提醒其他地区人员避免进入灾区,进而减轻灾区压力,也防止了不必要的损失。二是反应迅速。洪灾出现,政府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增派救援人员火速赶往灾区,展开救护。同时在第一时间开通救援热线电话,不间断地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并且通过媒体指导受灾地区居民如何实行自救和互救,甚至包括如何在洪水造成污染的情况下采取措施获得洁净水。三是善后处理得法。无论是地震、洪水,还是常见的风灾,英国都有一套完善的善后处理机制。除了政府拨款和社会捐助外,更重要的是依靠商业保险。据英国保险业估计,英国2007年洪灾后,保险公

3、司向灾区居民家庭及企业理赔金额高达15亿英镑。平时鼓励买保险,受灾后获取赔偿,不失为保证长期平安的可行之道。四是建立多渠道应急机制。任何国家、社会都难免发生天灾人祸。为防不测,最重要的是建立多渠道的应急机制。在英国,除了政府建立常备应急机制外,一些大型公司,甚至社区都有相应的应急措施。记者曾采访过英国石油公司旗下的威奇法姆油田,据那里的工作人员介绍,为防不测,公司号召职员充当志愿者,平时在工作之余进行适当培训,一旦有事随时能组建应急小组,在第一时间处理突发事件。依靠这种自上而下的常备应急机制,才能真正做到“迅速而有效”。(摘编自北京防空防灾信息网)日本高科技抗震手法多日本高科技抗震手法多日本的

4、房屋设计对抗震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日本建筑基准法规定,高层建筑必须能抵御里氏7级以上的强烈地震。一个建筑工程为获得开工许可,除了设计、施工图纸等文件外,还必须提交建筑抗震报告书。报告书主要内容是,根据地震的不同强度,计算不同的建筑结构在地震中的受力大小,进而确定建筑的梁柱位置、承重以及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的规格和配比。普通的一座八九层公寓楼,其抗震报告书都有两三百页。建筑抗震报告书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检查,确认无误后才能开工。为了达到抗震目的,日本大力利用高科技手段。在大中型城市都应用基础隔震新技术。基础隔震技术是用水平力很“柔”的隔震元件将上部建筑与基础隔离,由于隔震层的刚度小,当地震发生时,隔震

5、层将发挥“隔”的作用,承受地震引起的位移运动,而上部结构只作近似平动。基础隔震结构的层间变形很小,这样不仅建筑结构不会破坏,而且建筑内的装修、设施也保持完好。日本建筑师还普遍使用橡胶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高层建筑外围大都使用高强度16积层橡胶,建筑物中心部分使用天然橡胶系统的积层橡胶。这样,在裂度为 6的地震发生时就可将建筑物的受力减少至1 / 2。日本的独户和古旧建筑大都使用“滑动体”基础,以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这种技术是在建筑物与基础之间加上球型轴承或是滑动体,形成一个滚动式支撑结构,从而减轻地震造成的摇动。“局部浮力”是日本开发的一种抗震系统。这种技术是在建筑物上层结构与地基之间设置贮水

6、槽,使建筑物受到水的浮力支撑。水的浮力承担建筑物大约一半重量。这种技术不仅具有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贮水槽内贮存的水在发生火灾时还可用来灭火,或者作为地震发生后的临时生活用水。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系统成本并不很高,以8层楼医院为例,成本比普通抗震系统高出大约2。物美价廉的轻型钢塑房也是日本广泛使用的,即由1到2毫米厚的双层彩钢薄板和厚达100毫米的泡沫塑料夹层组成的轻型钢塑料板,用来替代钢筋水泥,日本到处可见这样的建筑。不仅抗震,而且美观舒适,住几十年没问题。至于建筑成本,有关专家指出,虽然抗震建筑成本比较高,但能在要害时刻拯救民众的生命;而且从长期成本看,在地震多发带修建抗震建筑不仅不费钱,反而

7、省钱,这是因为抗震力强的建筑可以挺过地震袭击,无需震后推倒重修。(摘编自中国民防网)以色列抗震减灾体系一瞥以色列抗震减灾体系一瞥战火中诞生的以色列,全民忧患意识非常强。虽然近七十多年来以色列没有发生过强震,但以色列地处地震活跃断层,抗震减灾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全民防灾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色列抗震减灾工作由国家基础设施部牵头,该部经常研究抗震问题,并设立了地震信息中心,协调各组织和机构的相关信息,评估和加强不同部委的地震防范措施。以色列的建筑法律规定,所有的建筑必须有严格的抗震设计和验收体系,必须经地方政府和专家审核才能动工兴建。到以色列访问的人都对该国家家户户的地下抗震防空室印象颇深。实际上,

8、这种抗震防空室最早是为了躲避战争期间敌方的轰炸而建,后来逐渐完善,成为既可抗击核轰炸,又能抵御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生存空间”。抗震防空室内存有可供全家人维持一周所需的食品、水和急救药品等。建筑设计人员还为高层建筑物设计了特殊的救生衣和耐高温绳索等,灾难发生时,居民可利用这些救生工具,通过阳台、门窗或建筑物裂缝逃生。海湾战争后,以色列成立了后方指挥部,统管民防抗灾,下设城市搜救、核生化防卫、紧急医疗服务和社会治安四部分,全民防灾的职责越来越明确。以色列是“全民皆兵”,因此,国防军内设有战时与灾难紧急救援队,现役军人和退伍军人在紧急灾害发生时责无旁贷地成为救援的主力。以色列国家救援队有250多人,配

9、备气囊千斤顶、切割、钻探、测向定位等救援设备和医疗设施。该救援队多次参与国际救援行动,享有国际盛誉。此外,以色列的非营利救护组织“红大卫星”也担当救灾重任。据介绍,以色列全国有1500多个警报器,灾难信息可立即传遍全国。全国的96个消防站有消防车约500辆,白天30秒、夜间60秒内即可启动奔赴现场救援。警方还可通过手机、电话和出租车无线系统随时发布灾难警报,动员社会力量参加紧急救援。以色列地震专家指出,非洲板块、阿拉伯板块与欧亚板块每年以1 . 3至2厘米的速度相互挤压、碰撞,东地中海成为全球地震最活跃的地带之一。约旦河谷1000年前曾发生过7级以上大地震,按每700年至1000年为一个大震活

10、跃周期来计算,现在已到了本地区地震高发临界点。以色列把全球各地发生的大地震作为警钟,进一步加强国内防震和建筑监督,普及地震防灾知识,加强医院、商场、学校等人口密集区的防震措施,加强对海法等山城地区的建筑和水库等大型建筑物的检测力度。专家认为,只要以预防为主,措施得当,就能将任何自然灾害给人类造成的灾难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摘编自中国民防网)意大利政府是怎样抗震救灾的意大利政府是怎样抗震救灾的住在罗马的谢培康,是在凌晨3点多被震醒的。他迅速穿好衣服后,并没有急着夺门而逃,而是走上阳台观察外边的情况。在街上,不少居民仓促奔出,神情恐慌,路边的汽车警报器也响个不停。不过也就仅此而已,盘桓了一阵,他便

11、回身上床。直到第二天,早上8点,所有电视台都在说地震时,他才意识到,事情严重了。谢培康是意大利的华文媒体欧华联合时报的副总编辑。2009年4月6日上午,该报的领导层紧急开会,决定驾车去地震现场察看。当他们开车从罗马外环线准备上通往东海岸、途经震区的24号高速公路时,却被告知:公路已实行管制,集中为震区运送救援物资,无有效证件不得驶入。当天早晨,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已宣布意大利全国进入紧急状态,政府对地震的救助行动也立即启动。各个城市,都要无条件为震区提供各种救援支持。意大利法律同时还规定,在总理下达全国紧急状态令后,政府方可请总统下令调动军队。与此同时,包括军队、宪兵、消防、警察、医务人员在内

12、的各种力量,当天火速汇集,赶往受损最严重的阿布鲁佐大区拉奎拉市。谢培康用“反应快得不得了”来形容意大利政府应对地震的救援行动。对意大利政府予以高度评价的还有家住罗马的华人陈辰。4月10日他在拉奎拉市郊的一处居民安置点时,正好赶上救助点的午餐时间。在周遭房屋还一片狼籍的情况下,救助点里的餐食按照意大利一般家庭标准,不打折扣:午餐有一道和二道,一道是面食,当天吃的是通心粉,二道有鱼和其它肉类,此外,还有各种新鲜水果和酸奶,苹果、橘子、梨什么都有。“感觉比一般贫穷家庭的生活水准都要高。”陈辰说。事实上,地震发生后第一天的午餐,就引发了灾民的连连抱怨。在帕加尼卡镇的临时救援中心,一共只提供了250份热

13、餐。不过,通过意大利高山救援协会的帮助,当晚,意大利民防局提供的热餐就增加到了1400份。分发救灾物资的工作,并不是谁报个名都能去,经过政府审核后,专门的工作人员方可进入震区。据了解,共有2. 8万名灾区居民住进了设置在各个足球场里的安置点。陈辰去的那个安置点有250顶帐篷,每顶帐篷住8个人。安置点里还设立了一个活动区,里面摆放有四台大液晶电视,可以随时收看新闻和电视节目。化妆成小丑的心理专家,专门陪着孩子们玩耍,逗他们开心,让他们迅速忘却这不太能理解的天灾。救助灾民的同时,死伤人数的统计,在第一时间就展开。震后第一天,意大利政府公布了15人失踪的数字。一天之后政府公布说,其中2名失踪人员被找

14、到,他们在当地市民不知情的情况下离开小镇。4月13日,所有地震失踪人员都已找到,救援人员在当地人的指引下再一次对震区进行了最后一次搜索,然后宣布停止搜救,开始清理废墟。(摘编自北京防空防灾信息网)瑞瑞士士民民防防概概况况瑞士民防的历史追溯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但现代意义的民防则始于二战后。虽然1815年维也纳会议,瑞士被承认为“永久中立国”,但世界上连绵不断的战争现实使瑞士认识到,世界上没有孤立的和平与中立,和平与中立要用“武器”来保护;在未来战争中,瑞士不可能成为欧洲的“和平孤岛”,尤其是在核战争条件下,核辐射和放射性沾染是不分国界的,因此民防对瑞士具有更为特殊的意义。瑞士民防法称,“民

15、防是国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带枪的国防”。二战后,特别是朝鲜战争爆发后,瑞士为应对华约、北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和配合本土防御战略,逐步建立了完备的体系。1934年瑞士联邦政府成立了“联邦防空救护处”,1936年把该处隶属于联邦军事部领导。1944年瑞士联邦军事部设立了“防空救护部队局”,除领导防空救护部队之外,另增设了组织、行政、建筑三个民防单位。1951年瑞士正式成立防空部队。1959年瑞士将有关民防的条款写入联邦宪法并在各州议会和全民公决中获得通过。1963年瑞士将联邦军事部门的防空救护部队和内政部的公共卫生局合并成立了联邦民防局,隶属于联邦司法警察部。1968年和1971年瑞士政

16、府对联邦民防局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多次调整,使该局成为瑞士最高民防领导机构;从1998年起,瑞士联邦民防局由联邦司法警察部转划归联邦国防民防体育部领导。此外,瑞士还在各州、区,分别设立了民防局和民防司令部,城市设民防厅;拥有1000人以上的镇,其住宅相对集中的,也设立有民防机构。冷战结束后,瑞士根据欧洲新的安全形势,对民防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在继续做好预防军事打击的同时,增加了民防组织的救援任务。1999年以来,瑞士再次对民防实施面向21世纪的战略调整。瑞士的民防工作主要分为四类:司令部勤务、人员防护勤务、实施勤务和后方勤务。1000人以上的市镇民防组织要担负全部四项勤务;1000人以下的市镇担负其中几项勤务。瑞士民防的指导思想是以其中立国地位及武装中立的国家安全战略为基础。主要内容是:一旦发生战争或受到战争威胁或发生重大灾害,全国民防组织立即动员,及时进行抢救和援助。在必要时,将全国居民转移到地下民防工事内,以确保居民的生命安全。为此,瑞士民防有四大任务:一是采取必要措施,在发生军事冲突的情况下向居民提供保护和救援;二是与其它主管部门密切合作,在发生自身灾害或重大技术事故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