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1:第七单元第24课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3805681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1:第七单元第24课知能演练轻松闯关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历史必修1:第七单元第24课知能演练轻松闯关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历史必修1:第七单元第24课知能演练轻松闯关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历史必修1:第七单元第24课知能演练轻松闯关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1:第七单元第24课知能演练轻松闯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1:第七单元第24课知能演练轻松闯关(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是( ) 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华约组织建立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北约组织建立 解析:选 A。1947 年 3 月 12 日,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咨文,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 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这就是“杜鲁门主义” 。它的出台,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 作的政策,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2 “二战”结束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对“冷战”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公开干涉别国内政 B推动欧洲全面复兴 C建立政治军事同盟 D采取非战争形式的对抗 解析:选 D。 “冷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统治集团使用的术语,它包括除直接交战以外的 所有敌对行动。 3 “

2、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 A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 B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 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解析:选 B。德国、朝鲜的分裂都源自于美国和苏联的分区占领。 4斯大林曾说:“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加强它自己的社会制度。 ”这里强调的 是苏美之间( ) A有严重的领土争端 B经济对立加剧 C意识形态的对立 D社会制度差异巨大 解析:选 C。斯大林此话强调的是苏、美两国力图控制更多的国家,推行自己的社会制度, 反映的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对抗。 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美苏关系一直是世界大国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曾经他们一度成了同仇敌忾的盟友

3、, 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 (1)“他们一度成了同仇敌忾的盟友”是在什么时候? (2)“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 。他们正式成为仇者的表现是什 么? 解析:第(1)问根据“二战”时美苏面临的共同敌人进行回答;第(2)问结合“冷战”开始的 标志进行回答。 答案:(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2)“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马歇尔计划”的提出,北约和华约的建立。一、选择题 1(2012盐城高一上学期阶段测试)“二战”结束不久,美国总统杜鲁门说:“美国今天是 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 ” “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 必要来领导世

4、界了。 ”下列各项中,对上述言论分析正确的是( ) 美国要求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居霸主地位 “二战”使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随着实力的增强,美国的扩张野心膨胀 美国要求按照实力确定自己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 A B C D解析:选 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世界反法 西斯的任务随着“二战”的结束已经完成,故与题干时间、含义不符。 “二战”结束时,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2有人这样评价马歇尔计划:“对美国来说,马歇尔计划达到了一箭几雕的目的。 ”这里 的“几雕”是指( ) 稳定西欧经济 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

5、配地位 有助于美国商品的输出 把受援国纳入美国全球称霸的战略轨道 A B C D 解析:选 B。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美国 “冷战”政策的重要表现之一。其具体作用见下图:“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而马歇尔计 划没有起到这一作用。 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 )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 ) 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 B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 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 D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 解析:选 B。 “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都是美国“冷战

6、”的组成部分,而“冷战”的目 的是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4(2012厦门质检)下列关于“冷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冷战”是美苏两极对峙的产物 B北约成立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C60 年代初“冷战”重心转移到美洲 D “冷战”使世界各国避免了战争的威胁 解析:选 A。本题考查 20 世纪的国际关系。1947 年 3 月,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既是美国 在全世界扩张势力的宣言书,也是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全面“冷战”的宣言书,又 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B 项错误。在“冷战”格局下,两大军事集团势均力敌使世 界长期得不到安宁。 5北约与华约的共同之处是( ) A都是由大国控制的军事

7、政治集团 B都是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C是性质相同的军事经济集团 D都是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 解析:选 A。北约和华约都是军事政治集团,故 B、C、D 不正确。 61961 年,东德政府修建柏林墙,阻隔东、西柏林之间的往来。柏林墙的正式名称是反 法西斯防卫墙,其“反法西斯”的含义应指( ) A抵制西方势力的渗透 B阻止欧洲一体化进程 C防止法西斯残余势力的进攻 D反对美苏“冷战”对峙 解析:选 A。柏林墙的修建是美苏“冷战”的结果,是苏联和东德政府为了防止西方势力 的渗透而修建的,所谓的“法西斯势力” ,实际是指西方势力。 7(2012天津和平区高一月考)下列关于朝鲜战争评述不正确的是( )A

8、 “二战”后在两大阵营对立的背景下爆发 B从内战扩大为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 C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D是美苏“冷战”的具体表现 解析:选 D。本题考查了朝鲜战争的有关知识点。根据朝鲜战争的背景、影响等,可确定 A、B、C 三项说法正确,D 项错误,朝鲜战争属于直接交战(“热战”), “冷战”指美苏为 首的两个阵营除直接交战以外,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各方面的 对抗。本题选 D 项。 8美国在朝鲜和越南进行的战争都是( ) 利用当地分裂局面插手别国内政 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实行侵略 提供援助并派兵直接参战 借机对中国进行武力威胁 A B C D 解析:选 D。本题可用排

9、除法。朝鲜战争时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但它不符合越 南战争,排除含的选项即可。 二、非选择题 9下图为 19501980 年美国军费开支变化图。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1)导致 A 阶段军费上升的主要历史事件是什么?B 阶段军费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中美关系在 A、B 两个阶段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 解析:本题以美国军费开支为切入点,考查中美关系。A 段为 19501953 年,这个时期美 国军费增长迅速,与朝鲜战争有关,这次战争导致中美对抗,美国遏制和孤立新中国;B 段为 20 世纪 60 年代末到 70 年代中期,美国军费呈下降趋势,原因可以放到 20 世纪 70 年 代美国

10、经济危机和全球战略收缩的背景下考虑,随着美国实力的下降,为了对抗苏联的威 胁,中美逐步结束对抗,关系趋向缓和。 答案:(1)主要事件:朝鲜战争。 原因:20 世纪 70 年代经济危机,国力下降;实行全球战略收缩。 (2)A 阶段: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中美对抗。 B 阶段:中美逐渐结束对抗,走向缓和。一、课中思考题(教材 P106)你认为应该把意识形态作为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原则吗? 提示:不应该。各个国家由于历史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地理环境等因素不同,都有权 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政治制度,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不但应该,而且可以和平 共处。应该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

11、,不干涉别国的内政。 二、解析与探究(教材 P109) 1材料一、二分别表明了苏联与美国的什么意图? 提示:材料 1 表明苏联极力利用“二战”提供的机会大肆扩张自己的影响,在东欧建立一 系列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战后将确保自身的安全作为外交政策的重心,而在东欧建立一 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可以作为阻止资本主义扩张的屏障。材料 2 表明美国凭借在“二战”中 急剧膨胀的经济军事实力,认为自己当仁不让地拥有领导世界的责任和机会,并将努力谋求这种实质上的霸主地位。 2根据材料一至材料四概括出美苏战时合作关系破裂的原因。 提示:战后斯大林对外政策的目标是想通过建立帝国来维护安全,因此他极力在东欧扩 张苏联的势力

12、范围与影响,这种对自身安全的过分追求导致了东西方关系的日益紧张。 “二战”结束前夕,美国企图依靠其在战争中膨胀起来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推行全球性 进攻战略,试图把整个世界纳入到它所希望的发展轨道中,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新秩 序。 凯南认为苏联将在战后采取扩张政策,将尽可能多的欧洲地区置于苏联的控制下,这势 必会破坏西方乃至美国的“自由”制度,夸大了苏联对于美国的威胁。 争夺世界霸权是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目标,但诺维科夫也片面夸大了美国对于苏联的威 胁,认为美国正准备与苏联进行战争。战后双方缺乏合作的基础以及双方的互不信任,片 面夸大对方给予自身的威胁,导致了“冷战”的爆发。 三、自我测评(教材

13、P109) 1美国和苏联分别采取了哪些对抗措施使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提示:美国:在战后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1947 年 3 月 12 日,以遏制“共产主义威胁”为核心的“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冷 战”的开始;实施援助西欧复兴经济的马歇尔计划;将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并并 实行货币改革,导致“柏林危机” ;为遏制苏联,于 1949 年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 立军事同盟。 苏联:在战后以确保自身安全为外交政策核心,在东欧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与影响; 针对美国的马歇尔计划,苏联实行了“莫洛托夫计划” ,后来又成立了以苏联为首的经互会; 针对以美国为首的

14、北约,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于 1955 年成立华约。两大军事集团 在欧洲的全面对峙,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2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冷战”从 1947 年开始直至 1991 年苏联解体结束,前后持续 40 多年,对战后的国 际关系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美苏“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造成西欧依 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世界被分裂成两部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全面对抗,进 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两个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 易动武,又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大规模的世界大战;美苏两国为争夺势力范围,大 打代理人战争,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破坏了世界的和平与安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