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年轻人的精神气质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801073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育年轻人的精神气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培育年轻人的精神气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培育年轻人的精神气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培育年轻人的精神气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培育年轻人的精神气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育年轻人的精神气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育年轻人的精神气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育年轻人的精神气质培育年轻人的精神气质培育年轻人的精神气质2008-06-27 01:57:08 编者按:新东方不仅仅是人们熟知的那个外语培训机构,它赋予了自己更多的意义致力于培育中国年轻人的精神气质,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促进中西方文化的融合,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在俞敏洪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这种精神的力量。一路走来,他经受住了艰难困苦、矛盾纷争、人性挣扎、疾病甚至死亡的考验。这些经历不断锤炼着俞敏洪的领导力,在成就新东方事业辉煌的同时,也让他获得了心灵的成长。而他和新东方,依然在不断地超越。他希望在中国办一所非营利性的私立大学,让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不再“一条腿走路” 。他说,“前方一定会有很多的

2、困难,但我不急不躁,有耐心。今年我 46 岁,我觉得自己还有时间,还能做完这件事。 ”新东方是一家教育机构,面对众多的大、中学生。在与学生们打交道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中国学生有追求前途的愿望,但由于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他们身上有两点非常欠缺。第一点是他们的人生方向与本身的精神状态,比如面对挫折、失败时的心理状态、坚韧程度,以及对未来执着的追求方面,这些学生与我们这一代人相比差了很多。第二点是在价值、道德体系方面欠缺了。很多人为了赚到钱,为了过上好的生活,可以采用一切手段。总的说来,我认为是学生们的价值体系、行为体系和道德体系出问题了。因此,我觉得光教他们学英语是不行的,这很有点

3、像当时鲁迅先生的“弃医从文”鲁迅为什么不想当医生了?因为他发现,身体健康但精神麻木的人如同行尸走肉,对社会没有任何意义。所以,鲁迅先生决定扔掉手术刀,拿起笔来唤醒中国人民的精神。我当然没有那么大的志向,但我觉得,如果光教给学生英语而不教给他们别的什么,最后培养出来的也许是一个卖国贼。就是说,一个民族的年轻人如果没有一种精神气质,那么,我们的教育是有问题的。为年轻人确立价值坐标基于这样的思考,除了技能教育,我在新东方的教学系统中加上了另外两个要素,即对学生的立志教育和价值教育。我一直希望把技能教育、立志教育、价值教育三个要素系统化地揉在一起。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你追求那些价值体系的东西以及

4、自身精神状态的完善,最终的结果必然是更好地赚钱,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企业也是如此。如果说我一门心思地想赚钱,新东方早就不存在了。因为学生一看这里就是赚钱机构,别的什么也不管,根本不会来新东方学习。赚钱是新东方经营教育的一个副产品。我要不要赚钱呢?我要,但是,当我把赚钱变成一个副产品,以其他东西为主的时候,新东方反而就成功了。所以,一个企业,当它有价值体系、有社会责任体系的时候,一般都会变成一个比较良好的企业。从世界范围来看,这样的企业很少有倒闭的。在中西融合中发现使命中国传统的体系是以弘扬善和仁为主的。从春秋战国孔子时代开始,到新中国文化大革命以前的漫长岁月里,中国有一整套的道德价值体系,这套体

5、系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发展,在当今中国人的血液里还存有这些东西。文革把所有传统的东西都打碎了,浩劫结束后,也并没有一个对这种体系的重建,中国紧接着进入了商业社会。然而,进入商业社会需要有一个前提条件要有商业规矩。中国没有商业规矩,名和利很容易成为人们唯一追求的东西。而且对于一个相对贫困的国家来说,进入商业社会,一定要经过一个“水与火”的年代,谁都挡不住。而中国的传统道德又被毁掉了,致使人们没有任何的心理底线。而西方社会经历过从工业社会到商业社会的转变。当时,人们也拼命想办法谋取暴利,最后慢慢变成了以人权、平等为主,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安全为主,允许人们赚的钱能够保证其最低生活水准这样一个标准为主,而这

6、一切是靠法律来实现的。如果从两个社会系统来分析,中国是以道德治国,西方是以法律治国。那么可以看到,面向未来,中国以道德治国肯定是不够的。不管中国的传统道德恢复得多么好,也不足以使中国面向未来。因为我们现在不仅仅是在中国这个平台上,而且是在整个世界的平台上做游戏,需要有世界平台的游戏规则。我一直认为中国传统的道德体系比任何一个国家都更加深厚,更具有一致性。现代中国对外开放以后,把西方世界体系性、法律性的东西吸收进来,所以未来中国将会是一个比较完美的社会发展形态。当任何两种文明没有任何障碍地结合的时候,繁荣就会出现,东西方的历史可以证明这一点。而如今,西方文化进入中国,东西方文化的结合,至少在表面

7、上表现出一种平等的方式。中国人现在很自然地接受西方先进的东西,包括西方的教育体系、金融规则等等。在这样一个巨大的融合浪潮中,新东方潜移默化地承担了促进融合的使命。新东方不断地把中国学生送到西方去学习,送出去的学生中有一部分留在国外,但回来的人越来越多,而且不少都是在西方已经做得很成熟的人。现在,从中央政府,到各个大学的校长,不少人都曾经在新东方学习过,他们既理解中国,又理解西方,回国之后把西方最精华的东西与中国优秀的东西结合在一起。新东方并没有专门去做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工作,浅层次的交流没有任何意义。因为简单地说,中国近 100 多年的历史是一个由屈辱走向独立和繁荣的过程。闳容、詹天佑去美国,鲁

8、迅去日本,邓小平去法国。他们对西方只是一种直观的感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这一批国家领导人或者科学家,就是把西方一些直观的东西和一些技术层面的东西带回了中国。我认为,中国和西方真正大融合的时代是从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的,而真正开始大批学生出国是从 90 年代初开始的。未来 20年依然是中国学生的出国高潮。这次大融合所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就是这些学生出去以后再回到中国,把西方真正可操作的那套东西带回来,和中国的现实结合起来。所以我觉得这一次的融合意义重大。从这个意义上说,新东方对于促进中西融合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从 1990 年到 2000 年期间,大量的中国学生是被新东方鼓动出去的。可

9、以这么说,由于新东方的存在,中国留学生的数量至少增加了一倍。但是,我们发现出国留学的中国研究生有一个倾向:到国外后,自己做自己的实验,自己玩自己的,不跟外国人打交道,不去了解异国的文化、习俗以及法律。所以,我现在又在做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让有条件的中国学生高中生毕业以后,直接去国外读大学。这些学生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进入国外大学后能非常容易地融入当地社会,把语言和文化融会贯通,这是由于本科的教学特色和学生年龄决定的。从今年开始,中国高中毕业就出国留学的学生已达一万人,这意味着未来十年之内,这批人会积聚到 2030万人。对于新东方来说,这当然是一个市场;而对于中国来说,这就是一个人才的转机。因

10、为这批人不光理解中国,而且深刻理解西方,知道怎样和西方人“玩” ,玩到最后能够让西方人围着中国人转。中国未来真正的竞争力在他们那里。所有的中国留学生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到了国外以后特别爱国。那是因为他们背后需要有一个支撑,这个支撑就是自己的国家。国家弱,中国留学生在外面没有面子;国家强大,他们在外面就有面子。现在中国的强大给这些学生未来留下无比大的空间和自尊,这一点特别重要。超越是渐进的过程新东方上市后,我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过去更多的工作是内部协调,现在更多的工作是处理外部关系,包括处理与投资者关系、国际市场的资本关系、政府的合作关系,还有各式各样的社会活动关系。但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更倾

11、向于一个人独处来思考一些问题,尽管其实很难有这样的时间。我觉得,越是繁忙,就越可能失去大方向;越是麻烦,就越可能做出错误的事情来。心境不宁,必然不能致远。我现在最需要的还是给自己空间和时间,能够独立地来思考新东方的问题,同时把握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格局,因为把握大格局比把握组织本身的走向要重要得多。 对于新东方,超越是一种渐进,而不是突变。新东方从一个小小培训班变成全国性、大规模的教育集团公司;从完全不知道股份为何物的小公司,变成股份集团公司,最后在美国上市,可以说,新东方的每一步都是超越昨天,走过来的。未来新东方如何在各个方面超越自己,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认为,新东方下一步的超越绝对不是

12、一种财富上的积累;也不是说今年有 100 万学生,明年有 150 万学生这种意义上的超越,而是一种境界上的超越。实际上,现在新东方的战略目标是把对家长的教育和对孩子的教育结合起来。因为,中国孩子的教育问题,有一半可以归结为家长的教育方式。所以未来 35 年时间里,新东方有可能成为中国最大的家长教育机构。一开始,我们对家长的教育会采取社会公益的方式实现,但长远看,把家长教育和学生教育相结合,必然也会将这些学生变成新东方的客户。如果中国家长和孩子的行为体系能够因为新东方的影响而改变,家长和孩子们既像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那样彬彬有礼,又懂得西方社会的格局,了解世界潮流走向,那么新东方就为中国又做了一

13、点事情。但这个目标需要和新东方的商业运作结合起来,是一个比较艰巨的任务。我们的思路和方案都有了,新东方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也已经成立。接下来会出一系列的家长丛书,培养一批专门针对家长演讲的专家,派他们到全国各地演讲。而我现在已经成了这方面的半个专家,刚好我有实战经验我的女儿上中学,儿子上小学,我是个典型的家长。锤炼领导力 我认为,作为领导人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三种素质:第一,心胸比较宽广;第二,战略眼光比较远大,判断力比较准确;第三,有个人魅力,言行举止能够让人信服。 我认为自己有两个比较大的特质:第一是我特别能和别人平等相处。我对员工、老师、学生都很平等。我的管理层敢于在会上批判我,曾经弄得我

14、无地自容,我也能够忍受。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没有领导权威。第二是遇到问题,例如发生利益冲突的时候,我比较能够忍受,并且能够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冷静,再去处理问题。我做事情不极端,说话也不极端,这样就留下了很多余地。因为作为一个领导人,我背后是没有防线的,我是最后一道防线。如果我和别人撕破脸皮,他们可以一走了之,我走不了;他们可以破罐子破摔,我不能。所以,我就必须学会以这样的方式处理问题。 为人处事很好的人不一定有领导力;但有领导力的人,一定是为人处事很好的人。凡是为人处事有问题的人,他最后一定会出问题。比如说张狂的人,极端的人,不遵守社会公约,或者不承担社会责任的人。你可以看到这样的企业家在中国一批

15、一批地倒下去。你说他们没有领导力吗?他们能够把一个企业做成。但他们又把自己做成的企业彻底地毁掉。这就表明,他们的领导力是一种虚假的领导力,只不过是得到一个偶然的机会,抢到一个机会把事情做出来了。所以说,领导力也可以解释为使一个企业或组织平稳发展的能力。人性的黑暗面每个人都有,冲突的根源就是名利。现在我做事总是把握这样一个原则:凡是我认为这件事情可以引发人性恶的一面时,就会全力以赴地把它消灭掉。比如,新东方在辞退员工的时候,一定要给员工足够的补偿,这个补偿通常会超过国家规定。因为如果你亏待了员工,他人性恶的方面就会体现出来,最后一定会导致对大家都不好的结果。实际上,新东方的发展过程中历经种种利益

16、斗争。我把握的就是两条:第一,不管出现什么情况,我绝对不能表现出恶的一面。我也有人性恶的一面,但好在到今天为止,从来没有做过恶的事情;第二,不惜牺牲自己的一些利益,也要防范引发别人的人性恶的一面显露出来,这使得我周围的氛围相对还比较和谐。我当然也有所谓的“斗争艺术” 。这里有一个要点,那就是我如果知道某人的“恶”已经到了要把所有东西都毁掉的地步时,我会阻止。但这个阻止需要一点方法,包括怎么对待你身边的“小人” 。你可以得罪一万个“大人” ,但不可以得罪一个“小人” 。因为当你得罪了心理非常阴暗的人后,会产生相当多的非常麻烦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与你认为是“小人”的人搞好关系?如何既把他清除掉,让他还很“感谢”你?这是很难做的事情。有些时候,也需要利用一些手段和计谋了。我的经历使我悟到太多的东西。我经历过新东方的内部斗争,有被人抢劫的经历,得过大病,还得过焦虑症,狂躁症。曾经连续 5 年吃安眠药,有时一天要吃 4 片才能睡着觉。但现在我已经得到了很多成果,我对生活看得很开,丢掉什么东西都无所谓。无论是基督教还是佛教,最后都是善的体现。中国传统的儒教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