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教学论文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438001 上传时间:2017-02-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案例教学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教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案例教学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教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案例教学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教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案例教学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教学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案例教学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教学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案例教学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教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教学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教学论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案例教学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摘要】案例教学是一种充满生机的教学方式,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探讨案例教学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指出案例教学的关键所在,突出了案例教学的作用。【关键词】案例教学 问题情景 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 创新思维案例教学是一种全新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培养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方式,它巧妙地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桥梁,缩短了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同时,案例知识也是地理基础知识的一个关键部分。地理学科知识最大的特点就是综合性强,而案例教学因其独树一帜的广泛性、包容性和复杂性,非常适合在地理教学中应用。师精心创设的问题情景能够产生出令人吃惊的结果,使得学生们无法对看到的情况无动于

2、衷,学生们本能地想知道这是为什么,他们主动地寻找结论,努力去解释这一现象,而这种努力产生了新的洞察力、新的概念和新的理论。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懂得知识是怎样从对资料的解释分析中产生的。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对案例中的问题情景有意识地安排一些留白,这些留着给学生们去挖掘:“这种留白可能是一个实验的计划,可能是某一事件的原因,可能是从所给资料中得出的结论,也可能是用来解释所给资料的一个假设”。换句话说,在案例教学中要不断地创设问题情景,以保证学生会持续地看到实际活动中的地理学探究,而且保证他们会一直参与其中。教师在案例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课前要精心设计,设计应当考虑的因素很多,比

3、如:(1)所提问题与哪些知识要求相关?(2)所提问题与哪些已学知识相联系?(3)从学生现有能力基础看,学生回答所提问题有无太大困难?是否需要降低难度或将问题分解开来?(4)所提问题主要对学生哪一方面的学科能力提出了要求?这样经过多方面综合考虑设计出的问题,才可能有效地在讨论、分析案例问题的过程中获取内化了的知识,增进才干,使原有的知识、能力得以提高和整合。读性强优秀的教学案例常能吸引学生阅读,案例的情节、所给的材料和叙述的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案例的可读性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前提,既然案例的使用者是学生,如果学生对阅读案例失去兴趣,案例就会失去意义,所以案例应有既能令人愉悦又能增加学生学习经验

4、的价值。内容丰富、相对完整地理教学案例从一开始背景的交代到问题情境的描述是相对完整的,有比较丰富的信息使学生对一个点、一个具体区域、一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能设身处地地把自己置于案例的特定情境中去思考、去决策。一个出色的案例提供的是一个真实的问题、矛盾和困境,存在着从各个侧面分析解释的可能性,内容的丰富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使课堂学习变得丰富多彩,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有利于拉近书本和学生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实践活动,体现自身价值;有利于把原理的学习与实践的应用融合在一起,相互渗透,相互支持,增加学生对地理教学的亲切感,它联系学

5、生的生活实际,提高了地理教学的趣味感。如为什么会出现妹妹比姐姐早出生一天?为什么巴以冲突总是不断?为什么西亚地区总能成为世界的焦点?为什么全球气候变暖?教学中把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活问题,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究学习能力。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课程标准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教给学生独立探求,索取知识的方法。真正教会学生“学习”,即使他们将来离开学校,离开教师,仍可依靠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学到所需要的地理知识。在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真正被关注的中心,教师的角色就是唤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积极参与精神,鼓励学生自主的思考、自主的交流、自主的学习,并进行总结或提炼要

6、点。案例教学中,学生在阅读案例内容、寻找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表达自己观点等方面,都可以发挥很大的自主性。师生共同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围绕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探究内容的确定、解决问题、相互合作、相互交流。这个过程是学生敏锐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学习过程。通过案例教学,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养成独立的判断和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能力,通过有限的精选过的地理知识实例,让学生掌握

7、地理知识和地理概念,学会发现问题,能找出问题的联系,学会分析问题,学会解决问题。有了这种能力,学生就会善于从教师的讲解中捕捉瞬息即逝的问题,就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去掉教师的“拐棍”也能够“走路”。我们要把金钥匙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开启知识的大门,发掘知识的宝藏,凡是学生能发现的知识,教师不要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要暗示。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张扬自己的个性,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有学生亲自动脑、动手,而不是被动地听讲,才能使学生获得真正有效的信息知识,并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和技能,积累学习的经验。案例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做中学”的形式,它从经验与活动

8、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达到创新的目的。学生在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中,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了素质,教学中鼓励学生参与进来、深入案例、体验案例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的交往,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交往,过程的动态性导致结果多元化的发散思维培养,真正实现了学生地理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的民主、平等、愉悦的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条件和基础,能够使学生产生自觉学习的欲望,无所顾及的表达自己的见解,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案例教学真正把加强对学生的学

9、法指导和创设民主、平等、愉悦的教学氛围得到了有机地结合,从而发展创新思维和能力。 实的案例更能让学生产生与案例角色有着情感联系的意识,将自身融入案例情节和角色中,这时教师进行思想教育自然是水到渠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学习地理,学生会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社会,热衷于家乡的建设。让学生在对家乡山川景色的赞叹中,陶冶爱家乡,爱祖国之情。家乡是可爱的,祖国是可爱的,但也存在问题。利用案例让学生想一想滚滚浓烟将会给环境造成什么后果,向学生介绍名胜古迹,学生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感到自豪时,我也指一指乱刻乱画,破坏文物的不良现象。承认不足是为了能加强环境意识,增强主人翁责任感。指出不足,可以激励学生勤奋学习,今后将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案例教学能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教师的课堂效果,值得去钻研、尝试,从中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案例教学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宿州市埇桥区褚兰中学 征海波 13705573566 2010 年度宿州市埇桥区地理学科教学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