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型态与幼儿行为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797052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型态与幼儿行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家庭型态与幼儿行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家庭型态与幼儿行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家庭型态与幼儿行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庭型态与幼儿行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型态与幼儿行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庭型态与幼儿行为家庭型态与幼儿行为本文由 c8spx567tv 贡献doc 文档可能在 WAP 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 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家庭型態與幼兒行為 參考書目: 幼兒社會學 許雅惠等著 五南圖書 時事參考資料 一、異常家庭型態的類別與易產生的問題 (一)單親家庭 1. 定義:係指因離婚、喪偶、分居、服役、服刑、長期異地工 作,或未婚的單一父親或母親,和其十八歲以下未婚子女所 組成的家庭。 2. 易產生的問題:幼兒容易產生焦慮情緒,幼兒模仿、認同的 對象受限,精神及物質困乏,較大的社會壓力。 (二)重組家庭 1. 定義:單親家長再婚所組成的家庭。 2. 易產生的問

2、題:原先家庭生活習慣、方式及角色需要調整改 變,權力重組,親子關係、家庭向心力需要重新培養,鄰居 及親友之不當介入。(三)收養家庭 1. 定義:意指收養他人之子女為自己子女的家庭。2. 易產生的問題:親子溝通不良之不當歸咎,對養父母形象之 誤解,鄰居親友之有色眼光,收養關係之不健全。 (四)隔代教養家庭 1. 定義:祖父母替代父母之角色,肩負起全部或大部分的教養 責任,且因父母親與子女相處的時間很少,所以祖父母成為 孫子女在學習及成長的重要人物。 2. 易產生的問題:教養孫子女的觀念和其父母不同,過度保護 或縱容,語言溝通問題,價值觀念差異的問題,相關資源網 絡的問題。 (五)有身心障礙子女家

3、庭 1. 定義:有以下身心障礙(智能、視覺、聽覺、語言、肢體、情1緒、學習、自閉症、發展遲緩、身體嚴重病弱)幼兒之家 庭。 2. 易產生的問題:社會接觸的受限、財力負擔重、多方面協助 之提供不足、對家庭造成的情緒(心理)及實質的壓力、女性 照顧者之壓力。 (六)外籍配偶家庭 1. 定義:幼兒的父親或母親並非本國籍,且在台灣生活的期間 仍不長。 2. 易產生的問題:語言發展問題、文化差異問題、行為問題。 二、單親家庭對幼兒的影響 (一)單親家庭的現象(或可稱影響幼兒行為的因素) 1. 家庭的社經地位普遍不高(社會階層化) ,易引起居住環境、 學習環境、健康狀況及語言運用等方面不良的問題,導致無

4、法滿足幼兒成長的需求。 2. 性別角色的認同上易出現障礙 (1)認同:個人在社會情境之中,模仿並內化他人的行為模 式、態度觀念及價值標準等的一種心理歷程。 (2) 在欠缺另一種性別的模仿與相處時,幼兒較易出現角色 認同上的障礙。 3. 家庭承受較大的壓力:失去依附關係、產生分離焦慮、以及 成人壓力轉向幼兒身上,都會對幼兒的心理層面及行為出現 負面的影響。 4. 家庭成員會有適應不良的問題:心理層面的支持消失或 轉變、以及生活習慣的改變皆會造成幼兒適應不良的狀況。 (二)單親家庭的內在問題 1. 心理反應方面:單親家庭的父/母親易被認為是失敗者 , 以致產生沮喪、自卑、焦慮、內疚、寂莫、不幸福等

5、心理反 應,甚至造成憂鬱症的傾向;單親家庭的幼兒則常出現排 斥、易怒、憂鬱及自我責備現象。 2. 經濟支持方面:家庭收入銳減、或謀生能力不足造成生活拮2据的問題。 3. 親子關係方面:因忙於工作而造成互動減少、關係變淡;或 把怨恨加諸於幼兒身上;或擔心再度失去而限制幼兒的行 動;或因為父/母親一方離去,造成幼兒與生活在一起的父/ 母親依附關係更為強烈。 4. 子女照顧方面:由祖父母、家庭傭人(本國籍或外國籍) 、幼 托機構/專職保育人員照顧、或是父/母親疏於照顧,都會造 成無法滿足幼兒需求的狀況。 5. 人際關係方面:父/母親及幼兒與原本的人際關係網絡疏離, 造成心理及經濟方面的支持減少。 (

6、三)對幼兒的影響(研究發現) 1. 在認知發展方面:智力下降、創造力增加、或其他潛能提升 的現象。 2. 在人格發展方面:挫折感、自我貶抑、自信心降低的現象。 3. 在情緒發展方面:焦慮、沮喪、冷漠、自卑、易怒、寂莫、 悲傷、罪惡感等。 4. 在生理發展方面 居家環境及衛生條件影響身體健康的現象。 : (四)單親家庭的調適與支援 1. 儘快走出陰影:肯定自己、充實職能、走出家庭箍臼。 2. 對幼兒的瞭解與提供鼓勵:了解家庭破碎對幼兒造成的可能 傷害及其事件發生之後的感受,並提供支持,以建立幼兒的 自信心與對外關係。 3. 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包括新親子關係) :重新建立互動關 係,若再婚成為重

7、組家庭,則必須與新的成員討論教養態度 及方式的問題,並注意雙方(尤其是幼兒)的適應情形。 4. 提供專業人士的協助:尋求學校老師、心理諮詢機構、社工 機構等專業人員的協助。 5. 擴大社會的經濟支援:政府的實質津貼補助、父/母親的職能 成長、幼兒教育及醫護費用補助等。3三、隔代教養家庭對幼兒的影響 (一)隔代教養家庭之形成主因 1. 父母親因為疾病、身心障礙、未婚生子等情形無法照顧及教 養子女。 2. 父母親因為經濟能力不足或在外地工作的關係,無法照顧及 教養子女。 3. 父母親忽視(不願或不懂)於照顧及教養子女。 (二)隔代教養的相關問題 1. 祖父母與父母、以及祖父母與孫子女的價值觀差異太

8、大。 2. 祖父母因為健康或知能的關係 在照顧及教養孫子女方面 , (包 括指導學校課業學習)力不從心。 3. 祖父母較容易溺愛孫子女。 4. 祖父母的愛比較起父母親的愛,較不完整(角色無法完全取 代) 。 5. 孫子女(幼兒)可能已習慣父母親的教養方式,對祖父母的 教養適應不佳。 6. 家長 (父母親) 與學校的聯繫不足,且祖父母與學校在溝通、 聯繫等互動上較有困難。 (三)隔代教養對幼兒的影響 1. 心理特質方面 (1)溺愛、放任任性、依賴、易違反團體規範、與他人易 有衝突。 (2)對幼兒的文化刺激不足幼兒學習能力減弱,在同儕團 體易有自卑、自信心不足的情形。 (3)離開父母被拋棄、背叛的

9、感覺,進而沮喪、忿怒、仇 恨、自閉。 (4)價值觀差異大不愛與人溝通、討論或溝通技巧不良, 導致凡事自己決定。 (5)對感情的觀念偏差,影響未來的愛情觀(害怕婚姻、老 少戀、不倫戀) 。42. 學習表現方面 (1)對幼兒的文化刺激不足學習動機及成就低落。 (2)祖父母教育程度普遍較低幼兒語言能力(了解與運用 方面) 。 (四)隔代教養家庭的支援 1. 父母方面 (1)父母親與祖父母討論教養事宜,增加祖父母對幼兒的了 解,並在教養)態度及方式上達成一致性。 (2)儘量化解親子之間的疏離感。 (3)告知幼兒求助管道。 2. 學校方面 (1)教師藉由訪問家庭以了解幼兒的家庭狀況,並適時提供 心理層面及社會資源方面的協助。(2)教師注意隔代教養家庭幼兒的學習及生活狀況,除建立 雙方的信任、保持良好的互動之外,並視需要提供課業 上的輔導。 3. 社會方面 (1)協助隔代教養家庭的成員獲得教養方面的知能。 (2)推動隔代教養幼兒的認輔制度(此方面也可以由學校協 助推動) 。 (3)提供社會福利及醫療資源。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