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访友 教案

上传人:qt****68 文档编号:43793863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中访友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山中访友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山中访友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山中访友 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中访友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中访友 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山山 中中 访访 友友仁冲完小仁冲完小 唐琴唐琴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一课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虽然已经接触了一些散文,但对散文的特点还不能深入理解。不过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可以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语言的魅力,入情入境,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会写个生字,正确读写“吟诵、唱和、瀑布、等词语。2、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重点:重点:抓住重点词语,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构思,感受作者的心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

2、感情。难点:难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章写景状物的技巧(细心观察、用心领悟、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学习运用。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课件、课文朗读音频、倾听大自然的声音视频,设计思路:设计思路:通过反复朗读,感知课文内容,整体把握整篇文章。朗读时,结合多媒体创制情境氛围,使学生如临其境,在情境中体验。从文眼(课题:山中访友)展开,结合课后的思考练习题,链接起导读本文的线索: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作者又是如何来称呼这些朋友的?逐一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揣摩欣赏文章精彩的句段、词语。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和作者对话。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观看视频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今

3、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与大自然也是密切相关,接下来让我们跟随李汉荣先生一起走进山林,去领略大自然的风姿。2.读准字音栀子花 邀请 瀑布 蕴含 流淌 犬吠 涧水 树冠 湛蓝吟诵 津津乐道 波光明灭 德高望重 唱和 汩汩2、初读课文,1.学生欣赏配乐朗读,并思考:作者访问了哪些朋友?作者要访问的朋友依次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石头阵雨归鸟。 2.作者又是如何来称呼这些朋友的呢? (详见 ppt)3.作者去拜访这些朋友的时候,心情如何呢?学习课文开头、结尾部分,学生朗读,读出兴奋喜悦的心情。3、引导释疑1.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进山看了一路的美景,可作者为什么却说成“

4、山中访友”呢?(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朋友称呼山中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2.精彩句子赏析(1)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2)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3)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4)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4、互动小课堂配乐朗读,带着感情朗读课文,“去体会去童话般的世界”。5、布置作业模仿课文第 4 节“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脚上长出了根须”观察一下身边的大自然,展开想像的翅膀,写一个片断或一篇小作文。6、教师小结7、板书设计1、山中访友山中观景(事)山中访友 拟人手法(手法)热爱自然(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